很多人說《「四聖心源」讀書筆記》講解太多遍了,我們不再連載,我們從《「傷寒懸解」讀書筆記》開始連載吧。
要點1:傷寒是一個多義詞,《難經》說「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溼溫,有熱病,有溫病。
《難經懸解·五十八難》原文:五十八難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溼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
《難經懸解·五十八難》懸解:中風,風傷衛也,傷寒,寒傷營也,詳仲景《傷寒》。溼溫,中溼而發熱者也。熱病,暑病也,即仲景暍病。溫病,春月而病感者也。《素問》熱病,即溫病之發於夏月者。
《素問懸解·熱論三十八》原文:岐伯對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素問懸解·熱論三十八》懸解:外感之病,統曰傷寒,《難經》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溼溫,有熱病,有溫病是也。溫熱之病,本非傷寒,曰傷寒者,感病之總名如是。
大家好,我是學徒11,接下來我們要一起學習《傷寒懸解》。在學習《傷寒懸解》之前,為了更好理解我闡述問題的方式,為了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理論框架基礎,我強烈建議你先仔細聽完學徒11的《「四聖心源」讀書筆記》的天人解與六氣解、勞傷解這三部分內容,為了更快地理解藥方,也強烈建議你先仔細參考著聽取學徒11的《「長沙藥解」讀書筆記》的課程。我們正式開始學習《傷寒懸解》,首先我們學習卷首「仲景微旨」。「仲景微旨」的字面上理解就是,這個是黃元御老師總結的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體現出來的理論框架總結。在進入具體的內容學習之前,我們首先來解讀「傷寒」這個詞的概念與含義。我們看《難經懸解·五十八難》原文:五十八難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溼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這裡說的就是廣義的傷寒有五種情況。對此黃元御老師的懸解是:中風,風傷衛也,傷寒,寒傷營也,詳仲景《傷寒》;溼溫,中溼而發熱者也;熱病,暑病也,即仲景暍病;溫病,春月而病感者也;《素問》熱病,即溫病之發於夏月者。所以綜合起來就是,最廣義的「傷寒」概念實際上有五種含義。第一種叫中風,是風邪傷衛氣。第二種叫傷寒,是寒邪傷營血。第三種叫溼溫,是人之一氣中了溼邪而人發熱的情況。第四種是溫病,是春天的時候人之一氣本來就有熱在裡面,這個時候又因為外感而被外面的邪氣所傷。第五種叫熱病,就是夏天的時候人之一氣本來就有熱在裡面,這個時候又因為外感而被外面的邪氣所傷。第五種的熱病實際上與第四種的溫病是一樣的原理,只是一個發病在春天,一個發病在夏天。
我們看黃元御老師在《素問懸解》中的解讀是一樣的。我們看《素問懸解·熱論三十八》懸解:外感之病,統曰傷寒,《難經》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溼溫,有熱病,有溫病是也;溫熱之病,本非傷寒,曰傷寒者,感病之總名如是。這裡說的傷寒是外感病的總名稱。當然,我們在仔細閱讀《傷寒雜病論》的全文發現,《傷寒雜病論》的書名中包含的「傷寒」是包含了傷寒與中風兩類。這樣,我們就得到,分為這五種的時候,「傷寒」的含義是最小的,是「中風,風傷衛也,傷寒,寒傷營也」中的傷寒。更大一點的範圍指的是《傷寒雜病論》中的「傷寒」,這時候實際上指的是「傷寒,中風」這兩種病的合稱。傷寒的含意最大範圍是「外感引起的病的總名」,這時候傷寒實際上是包括:中風、傷寒、溼溫、熱病、溫病。這就是我們學習《傷寒懸解》的第一個要理解的意思,傷寒是一個多義詞。
(1月7日之前可以領取《「四聖心源」讀書筆記》完整版語音課程五折優惠券,拷貝下面的連結,通過微信聊天窗口發送給你朋友或者任何中醫學習群,然後再點擊該連結領取)
https://m.qlchat.com/wechat/page/send-coupon/channel-batch?channelId=2000003100151545&codeId=3000000050492497&liveId=2000000430598489
了解完整內容請點解(閱讀原文)進入千聊直播室「感悟黃元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