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一家人裡面最忙的了,像個永不停止轉動的陀螺。今天故事裡的大象媽媽也是一樣。象媽媽好忙、好累,她很想能有自己的時間,哪怕只有安靜五分鐘。可是,小象們黏得可緊呢!他們想和媽媽在一起做所有的事情:一起吹笛子、聽媽媽講故事、看漫畫、吃蛋糕、泡澡……雖然和孩子們一起很快樂,但是同樣卻很辛苦。可憐的大象媽媽,要怎樣才能安靜五分鐘呢?
每一個從女孩成為媽媽,最大的轉折點不在結婚,而在於成為媽媽,凡是養育過孩子的人,看到這本書,都會露出會心一笑的,書中的場景實在太過熟悉了,特別是家有兩孩子的媽媽更是深有感受。孩子出生後,做為媽媽想安靜地呆一會兒,或者安心的睡一覺都成了奢侈品,書中的大象媽媽也一樣。就和孩子一起感受一下這位「抓狂」的大象媽媽的內心世界吧!
解析:封面一副亂亂的場景,一頭大象在泡澡,三隻小象在浴缸旁樂呵呵的,還以為是個其樂融融的場面,可仔細看看,大象的表情有點尷尬。讓人不禁聯想:它們在幹什麼?想了解在家帶小孩的人的的心理嗎?
原文:孩子們正在吃早餐。這可不是讓人看了會開心的一幕。
解析:這張圖,想必大家看到都會深有感觸吧,相信每個媽媽都會經歷這些讓人崩潰的時刻: 龐太太身穿睡袍、端著咖啡杯,神情無奈地站在早餐桌旁,看著一屋的凌亂。有三個孩子,還能享受一個整潔有序的清晨嗎?
原文:龐太太從廚房的柜子裡拿出餐盤。把茶壺、牛奶罐、她最喜歡的茶杯,塗了橘子果醬的烤麵包片,還有昨天吃剩的小蛋糕放進餐盤裡。再把報紙塞進口袋,偷偷地往門口走去。
原文:「媽媽,你端著餐盤要去哪裡?」蘿拉問。
「去浴室」龐太太回答。
「為什麼?」另外兩個孩子問。
「因為我想自己一個人安靜5分鐘」龐太太回答。「就是這樣。」
解析:象媽媽拿好東西,想要偷偷的溜走找個地方安靜一下,顯然,孩子們是不會給她機會的。這不,孩子們立刻發現媽媽要逃走,雖然媽媽的要求只有在浴室享受短短的五分鐘安靜的時間,可是對於象寶寶們來說,孩子們最熱切盼望的卻是熱熱鬧鬧地分享,最好一分鐘也不放過。
原文:孩子們緊跟在龐太太后面爬上樓「我們可以去嗎?」
「不行」龐太太說「不能跟過來」。
「那我們要做什麼?」蘿拉問。
「自己在樓下玩,要注意小弟弟的安全。」
「我又不是小嬰兒」最小的那個孩子嘟著嘴說。
解析:長期被幹擾而沒了自我的媽媽,最大的願望,不過是獨自安安靜靜地過五分鐘。而孩子最熱切盼望的,卻是熱熱鬧鬧的分享,最好一分鐘也不放過。混亂中洋溢著童稚熱心的溫暖,心煩意亂和濃得化不開的愛,糾纏在色彩斑斕的圖畫中。
原文:龐太太很快放了一缸滿滿的,熱熱的水。
她把半瓶泡泡沐浴精全倒進水裡,然後戴上浴帽,「撲通」一聲坐進浴缸。
她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再閉上眼睛,躺在浴缸裡——這就是天堂。
解析:這頁無論從畫面龐太太享受安逸的樣子,還是文字聽起來的感受,與前面對比會讓人覺得「這就是天堂」。媽媽們又何嘗不是呢?
原文:「我吹笛子給你聽好不好?」萊斯特問。龐太太睜開一隻眼睛,說「你一定要吹嗎?」
「我一直在練習呢」萊斯特說,「是你叫我練習的,可以嗎?拜託啦,就一分鐘。」
「那吹吧」龐太太嘆了口氣。 於是,萊斯特開始吹了。他把《小星星》這首曲子吹了三遍半。
解析:小小的搗蛋鬼們成了媽媽「甩」不掉的「影子」,不是嗎?並不太大的浴室居然成了孩子們輪番演出的舞臺。
原文:蘿拉進來了。「我可以念一頁故事給你聽嗎?」她問。
「不行蘿拉」龐太太說。「出去,你們都到樓下去。」
「你都讓萊斯特吹笛子了」蘿拉說"我聽到了,你比較喜歡他,不喜歡我,這不公平。"
「沒有這回事,蘿拉」龐太太說「好吧,你念吧,不過只能念一頁哦。」
於是蘿拉開始念。她把《小紅帽》這本書念了四頁半。
原文:最小的弟弟抱著一鼻子玩具進來了。
「給你!」他微笑著,把玩具一股腦全都丟進水裡。
「謝謝你,小寶貝」龐太太有氣無力的說。
原文:「我可以看報紙上的漫畫嗎?」蘿拉問。
「我可以吃那個蛋糕嗎?」萊斯特問。
「我可以和你一起泡澡嗎?」
龐太太發出「哦——哦——」的無奈嘆息聲。
原文:最後,三個孩子都跳進浴缸了。小弟弟太急了,連睡衣都忘了脫。
解析:三個孩子越玩越開心,媽媽準備的蛋糕被老大吃了,妹妹看上了媽媽的報紙,老三連衣服都不脫,直接跳進了媽媽的浴缸,彼此用鼻子噴水打起仗來,洗澡水頓時也溢了出來,大象媽媽似乎也處在了情緒失控的邊緣。小朋友們看到媽媽的表情了嗎?是生氣,是無奈,還是疲憊的有氣無力了啊?我想都有點吧!
原文:龐太太走出浴缸,她擦乾身體,穿上浴袍,準備走出浴室。「你現在要去哪兒,媽媽?」蘿拉問。「去廚房」龐太太說。「為什麼?」萊斯特問。「因為我想自己一個人安靜5分鐘」龐太太回答。「就是這樣。」
原文:然後,她走下樓,在孩子們還沒下樓以前,她安安靜靜的度過了三分鐘又四十五秒。
解析:最後的結尾可以說是點睛之筆:然後,她走下樓。在孩子們還沒有下樓以前,她安安靜靜地度過了三分鐘又四十五秒。好奢侈難得啊!
解析:可愛的象寶貝們性格率真自然、無憂無慮,從他們的所作所為中,我們能夠看到這個年齡段孩子們的普遍行為和普遍心理——既有著善良童真的本質,又有著不可避免的調皮與淘氣。
解析:這本繪本從象媽媽在三個孩子吃早飯時看到他們玩鬧的場景只想去另外一個地方安靜五分鐘,接下來是孩子們會讓媽媽安靜呢,還是會繼續鬧呢?也許孩子會有很多的猜想,是讓媽媽安靜一下他們自己玩,還是讓繼續跟著媽媽去鬧呢?我會試圖去啟發孩子,這個時候媽媽看到他們鬧騰的場景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一個讓孩子去體會別人感受的機會,可是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或是對不同的孩子來說,可能感受到的點不同,那有什麼關係呢?在陪讀的過程中,讓他們感受到快樂就已經夠了。
《大樹上的難題》
《從今天開始不吃手》
《奧莉薇》
《跑得太快的斑馬》
《隧道》
《水獺小弟:我要更自信》
《狼狼》
《方格子老虎》
《藍色房間》
👇👇點擊閱讀原文,登記領取免費體驗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