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藍玉謀反案(中)

2021-02-23 講故事的翁老頭

我們昨天說到洪武十二年(1379年),藍玉的軍隊大勝,班師還朝。同年,藍玉被朱元璋封為永昌侯,俸祿二千五百石,並賜予世襲爵位的憑證。隨著戰功的一天天提升,藍玉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也一天天的升高,朱元璋於洪武二十年(1387年)封他為大將軍。在朱元璋當政期間,封為大將軍的總共就只有三人,分別是徐達、馮勝和藍玉,可見藍玉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藍玉率領王師15萬向北徵討,探知北元皇帝脫古思帖木兒在捕魚兒海,藍玉便抄近路星夜兼程,在元軍毫無察覺之中衝至敵營前,大敗元軍,僅北元皇帝及數十騎逃走,俘獲脫古思帖木兒次子地保奴、妃嬪、公主以下百餘人,後又追獲吳王朵兒只、代王達裡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男女七萬七千餘人,以及寶璽、符敕、金銀印信等物品,馬、駝、牛、羊十五萬餘頭。捷報奏傳至京,皇帝大喜,賜詔獎勵慰勞,將藍玉比作衛青、李靖。藍玉又攻佔哈剌章營,獲人、畜六萬,使得北元統治根基徹底動搖。藍玉班師回京後,朱元璋晉升藍玉為涼國公。

可以說這一戰讓藍玉的名聲和地位到達了巔峰,但同時他也暴露出了他的貪婪和欲望。藍玉的性格十分張揚,在明朝建國早期的時候還好一些,畢竟資歷比他老的,能打仗的一大堆,但是後來藍玉由於戰功顯赫,逐漸驕橫跋扈,竟然學朱元璋收義子義侄。被朱元璋發現後,朱元璋深以為忌。然而藍玉卻不知收斂,在北伐過程中竟然酒後得意忘形,侮辱了元朝君主的妃子,但是這個妃子不甘受辱就自殺了,導致蒙古投降軍隊差點再次反叛,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讓朱元璋大為惱火,他把藍玉狂罵了一頓。沒有追究他的罪,是因為朱元璋還需要他。朱元璋也知道他是太子朱標的人,而朱元璋又偏愛朱標,所以他希望藍玉以後可以輔佐朱標。

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又是太子朱標嶽父,所以從關係上講,藍玉是朱標的舅舅,還是親的那種。所以藍玉是堅定的太子黨,太子朱標雖然性格溫和,缺乏朱元璋敢作敢為、殺伐決斷的氣魄,但是卻有一項別人學不來的本事,那就是有籠絡人心的魅力。朱元璋的兒子們雖然個個都很有能力,但是在朱標面前仍然服服帖帖,都承認這位大哥獨特的魅力,朱標對這些兄弟也是非常夠意思,可謂情誼深厚。但是大將藍玉卻為朱標謀劃的非常周全,憑藉多年的軍事經驗,藍玉曾經在朱標面前說出了自己的擔心:「燕王在國,撫眾安靜不擾,得軍民心,眾鹹謂其有君人之度……臣又聞望氣者言,燕地有天子氣,殿下宜審之」。但是朱標卻不以為然,說朱棣對自己頗為恭敬,是藍玉多心了。

事情是這樣的,藍玉因北元妃子之事雖然沒有被朱元璋責罰,但被朱元璋罵了心裡也不爽,他覺得自己立了這麼大的功,這點小事算什麼,於是他來到太子朱標的府上。他跟朱標聊起了天,吐露一下自己的心聲,期間也聊到了燕王朱棣。藍玉就跟朱標說,自己曾觀察過這個燕王朱棣,燕王言行舉止和皇上有些像,是個狠角色,絕非久居人下之人,遲早會造反,太子你得多防著他呀。朱標比較仁慈,對藍玉說,沒事,四弟平素對自己都挺恭敬的,沒你說的那麼嚴重的。藍玉聽後,長嘆一口氣,說道,太子仁厚,藍玉深受太子之恩,因此冒著殺頭的風險把自己的看法告訴了太子,但願我說的都是錯的吧。朱標聽後,連說,沒事沒事。

在徐達、馮勝都老將去世之後,藍玉成為了當時軍中當之無愧的老大,可此時的藍玉完全不知道高處不勝寒的道理,越是位置越高越要謹慎行事。可仗著自己的軍功和職位,加之又是太子朱標的舅舅,藍玉本人驕橫跋扈不說,不僅大肆收養義子,又畜養了很多莊奴暴虐兇橫。這些人對藍玉忠心耿耿,可又經常仗著藍玉欺壓百姓、毆打當地官員,很多關於藍玉的流言蜚語傳遍整個朝堂,而藍玉不但不知道收斂約束下人,還不斷抱怨朱元璋給自己的官職小又不信任自己。

藍玉沒想到的是,太子朱標沒能登上那個所有人都不敢與他爭的皇位就病死了。朱元璋晚年為了便於控制朝臣,秘密成立了錦衣衛負責監控朝臣動向,當藍玉的這些罪狀都呈遞給朱元璋。朱元璋知道,藍玉在擁護朱標上,那是沒有商量的,然而朱標死在了朱元璋前面,於是朱元璋為朱標繼位準備的以藍玉為首的武人集團班底則成為了一股令朱元璋很是忌憚的力量。本身違法亂紀且驕橫跋扈外朱元璋還能忍受,關鍵是藍玉的政治情商也低,歷來君主猜忌功臣尤其是手握重兵的大臣。藍玉在身成名就的時候不選擇急流勇退,而是想著進一步的獲取更多的榮華富貴,還常常說天下是他們打下來的,皇帝也要他快樂享受。

這是明顯的威脅皇帝的意思呀,就是你要麼讓我享樂,要不我就反了你。尤其是在太子朱標去世以後,藍玉沒有明白自己此時的處境,皇太孫朱允炆年幼柔弱沒有治國馭臣的經驗和手腕,而朱元璋已經垂垂老矣隨時都有可能撒手而歸。此時正是需要韜光養晦的時候藍玉卻選擇一貫的高調,依然我行我素愛幹什麼幹什麼,這是時刻提醒朱元璋身邊存在一個對於帝國的皇位傳承是一種潛在的巨大威脅。與其讓藍玉在自己死後危害朝政平穩,還不如在自己身前幫自己的孫子清除一切可能的障礙。

相關焦點

  • 藍玉謀反案之謎
    過去主子烹狗的行動中,不過二三子而已,哪像朱元璋這樣大面積地屠戮?又有人說太祖不放心手握重兵的人,但文臣們的待遇又能好到哪裡呢?功臣一個個倒在血泊上,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朱元璋暴虐的人格特徵,同時也依稀窺出其羞辱功臣後的自得之情。當然,朱元璋的「烹狗行動」也是隨著時勢而變化的。如果說在早中期,他的大殺功臣還只是一時喜怒之無常,那麼到了其晚年,因為太子朱標的死,為了自己身後朱家王朝的安寧,他的誅殺功臣就完全是一種有計劃的行動了。 這裡且以藍玉為例。
  • 大明戰神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填草的背後,有哪些歷史必然原因?
    明朝建國之後,元朝的殘餘勢力逃到了漠北草原,歷史上稱為北元。朱元璋料到這些殘渣餘孽會對大明政權構成威脅,於是多次派兵徵伐,圍剿元軍殘部。經過朱元璋不斷地屠殺,當年跟著他出生入死的老將們早已所剩無幾,這時候有一位年輕的軍官脫穎而出,他就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藍玉參與過多次圍剿元軍殘部的戰爭,逐漸顯示出優秀的作戰才能。
  • 藍玉故事
    藍玉 一代戰將不懂政治來源:故事中國藍玉是定遠人,本是開國公常遇春的妻弟,在常遇春手下當兵,臨敵勇敢,所向披靡。
  • 藍玉作為開國功臣,為什麼朱元璋會殺了他,還要將其剝皮實草?
    藍玉是明朝死得最慘的開國功臣之一,被剝皮實草,傳示各地,因藍玉謀反案牽連被殺者多達一萬五千餘人,這就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藍玉案」。
  • 朱元璋不計名聲,將藍玉剝皮,歷史證明他並不明智
    (朱元璋)朱元璋生平最恨兩類人,一是汙吏;二是謀逆。此後的十幾年間,藍玉率軍東徵西討,平南滅北,為朱元璋打下半壁江山。尤其在1388年捕魚兒海之戰中一舉摧毀北元殘餘勢力,北元名存實亡,為朱元璋的一統天下畫上圓滿的句號。而當時的藍玉如「登臨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一樣風光。由此可見,藍玉為朱元璋鞠躬盡瘁二十餘年,建功無數,功名利祿滾滾而來,更拉近了同朱元璋的關係。
  • 藍玉,一個讓朱元璋害怕的男人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明朝太祖朱元璋以好殺功臣而出名。
  • 藍玉,一個讓朱元璋害怕的人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明朝太祖朱元璋以好殺功臣而出名。
  • 明朝"藍玉案"中,藍玉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藍玉案,在歷史上被稱為「明初洪武四大案」之一,單單僅這一個案子,牽連人數高達一萬五千不止,說是血流成河也毫不為過。
  • 戰功赫赫的藍玉為什麼最後被朱元璋滅族?只因藍玉的這8個字
    戰功赫赫的藍玉為什麼最後被朱元璋滅族?只因藍玉的這8個字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有不少的開國猛將,他們在戰場上勇猛無敵,為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大明王朝開國名將很多,像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這些開國猛將中不得不提大將軍藍玉。
  • 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實草」傳示天下,最後藍玉人皮到哪裡去了
    1381年,朱元璋下令藍玉親率大軍15萬,深入捕魚兒湖附近,搜尋北元主力,與之決戰。但當藍玉率軍抵達預定地點時,卻找不到北元的部隊。藍玉勞師遠徵,士兵疲乏,心生退意。手下大將王弼阻止道:「朝廷為了此次徵剿北元,勞民傷財,如果就此班師,何以復命呢?」於是,藍玉命令士兵穴地而居,偃旗息鼓,掩藏蹤跡。北元軍隊果然中計,傾巢而出,藍玉揮師出擊,藉助揚沙天氣,大破元軍。
  • 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實草傳示天下,最後藍玉人皮到哪裡去了?
    次年,藍玉為先鋒官,出雁門關大破擴廓帖木兒遊騎。洪武十一年(1378年),藍玉與沐英一起徵討西蕃的叛變動亂,被朱元璋封為永昌侯,俸祿二千五百石。洪武十四年(1381年),藍玉又領兵徵討雲南,戰後評功藍玉功勞尤大,增加俸祿五百石,而且藍玉之女被冊封為蜀王朱椿妃。但要說藍玉最主要的功勞還是在漠北大破北元。
  • 15000人被藍玉案牽連,朱元璋唯獨放過這位藍玉親信,為何?
    ,但它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黃金王朝之一,畢竟前面還有漢朝和唐朝,這是在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兩個朝代。明王朝的建立充滿了傳奇色彩,在它之後的發展中,亦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故事。看中國歷史的發展,很多王朝的發展時間並不一樣,比方說秦朝和隋朝就是有名的短命王朝,但是唐朝漢朝都屹立了百年之久。
  • 千古之謎,藍玉的人皮去向何方
    縱觀歷史,在對待開國功臣這個問題上,只有宋朝比較溫情,漢朝韓信被呂太后在長樂宮殺死,逼的張良走山崗。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朱元璋雖然大肆屠殺功臣,其目的是維持國本,害怕主少臣強,老朱家江山不穩,但是藍玉案,根據已有的史實資料來判斷,完全是其咎由自取,朱元璋不是劉備,藍玉也不是張飛,結果早已經註定。
  • 明初四大案「藍玉案」,究竟是冤案,還是罪有應得?
    但是,他的眼中也是不容沙子的,大明律中明確表示只要有官員貪汙十六兩以上就要被剝皮實草,可見當時法律的嚴苛。作為明初四將之一的藍玉,追隨朱元璋長達三十餘年,屢立戰功,因公封爵,最後卻為何身死?甚至因藍玉一人而牽連上萬人,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場長達數年的「藍玉案」呢?
  • 朱元璋和藍玉喝酒,三聲退下都不如藍玉一個動作,這讓他起了殺心
    而這天陽光正好,朱元璋尋思出去走走,正好走到了藍玉的地盤上。藍玉是皇帝為數不多的小夥伴了,皇帝便進了藍玉的家門。而後發生的事了讓朱元璋起了殺心,具體是什麼呢?聽小編來說說吧!皇帝大駕光臨,本來要與部下打麻將的藍玉不得不停止了,畢竟是一國之主,自己不能失禮,於是熱情招待了朱元璋。
  • 淮南王劉安謀反,一場胎死腹中的謀反案
    淮南王謀反一案是武帝朝最大的謀反案。淮南王劉安是漢高祖劉邦小兒子劉長之子,漢武帝的叔父,劉安除了文學才能傑出,他還是豆腐的發明者,他的文學作品對後世影響很大。公元前124年的一天,淮南王劉安身邊的侍從雷被千裡迢迢跑到京城告淮南王劉安的御狀,劉安得知後開始為謀反做準備。
  • 藍玉被剝皮實草是否還留於人世? 朱元璋為何對藍玉處以如此極刑?
    藍玉」二字,對應的是歷史上有名的大案「藍玉案」。
  • 工地挖坑,出土一批瓷器,專家收繳,揭開藍玉家族600年的秘密
    獸首之上寫著一個「王」字,獸首上寫「王」字,在元青花瓷器中相當罕見。在青花大罐內沿寫著一個「又」字。專家對新港鎮磕裡村進行了走訪調查,結果發現村中有「生姓胡,死姓藍」的族規。經過專家考證,這批瓷器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明初著名將領藍玉及其家族所埋。藍玉為明朝開國大將,安徽定遠縣人,有謀略,勇敢善戰,官拜大將軍,封梁國公。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以謀反之罪名誅殺藍玉,先後有15000多人被牽連殺害,歷史上稱之為「藍玉案」。
  • 明朝大將藍玉為什麼敢霸佔蒙古王妃
    同時也是明朝兩大擎天柱之一常遇春的小舅子,常遇春是太子朱標的嶽父,藍玉是太子妃的舅舅,這樣一個等級考試的人怎會不敢霸佔一個蒙古王妃,更何況其本身性格狂傲,又軍功顯赫。事情追溯到1388年,大將藍玉率領大軍窮追猛打元朝殘餘勢力,一路狂奔到離捕魚兒海,也就是如今貝爾加湖,皇天不負有心人,逃跑的元朝餘黨被其找到,藍玉成功消滅北元主力,直接俘獲北元皇帝次子地保奴、太子妃並公主內眷等一百餘人、王公貴族三千餘人、士兵七萬餘人、牛羊十餘萬頭,繳獲了元朝皇帝使用了上百年的印璽。捕魚兒海的大獲全勝,讓藍玉一戰封神!
  • 朱元璋為何寧肯被罵,也要將藍玉剝皮實草?
    1.藍玉之罪,罪在功高蓋主藍玉乃明朝開國名將,此人足智多謀,勇敢善戰,可謂戰功赫赫,他不但與明朝開國功臣胡惟庸是老鄉,也是元末紅巾軍將領明朝開國名將常遇春的妻弟,與朝中大臣多有交集,而且關係錯綜複雜。藍玉剛開始在常遇春帳下效力,因為謀略過人又英勇善戰,常遇春經常在朱元璋面前誇獎藍玉有勇有謀,後因藍玉屢立戰功,由管軍鎮撫升任千戶和指揮使,後升任大都督府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