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之二——考研筆記61
學生李清文 編輯
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為西班牙文學帶來了世界性的聲譽,是西班牙文藝復興文學的最高成就,在整個歐洲文藝復興中佔有突出的地位。#文學考研#
論述1: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對現代小說的啟示和影響。
論述2: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對現代小說創作的影響。
複習的初階段,主要是收集歷年真題,研究如何解答。以下是收集自網絡的一些參考答題,雖然良莠不齊,但是拿來作為參考,與自己的答案做個對比或者補充,也未嘗不可。學無止境。
續接前文。
參考答案二:
塞萬提斯不僅以新的小說觀為指導創作了《堂吉訶德》,還常常藉助小說中的人物表達自己對小說藝術的獨特思考。小說在創作觀念和創作方法上都對現代小說產生了影響。十九世紀作家狄更斯、福樓拜和陀思妥耶夫斯等人稱塞萬提斯為現代小說之父,而當代著名作家博爾赫斯、米蘭·昆德拉、略薩等人都對《堂吉訶德》推崇備至。
一、作品打破了真實與虛構的界限,顛覆了傳統的文學觀念。在小說中,塞萬提斯讓作品中的人物談論《堂吉訶德》第一部出版後的影響、模仿者的可笑,甚至還談論其中的自己,以及塞萬提斯本人和他創作的其他作品,將真實與虛構置於一個體系中,形成一個含義複雜的文本世界,改變了人們對真實與虛構之間傳統的、過於簡單化的認識,重新思考了小說的本質。
二、打破了文本創作與文本閱讀、批評的界限,將它們混合在一起,並在文本中表現出來,在彼此之間形成的互文性關係中,將文本意義的生成過程延伸到閱讀和批評階段。《堂吉訶德》第二部提到了其偽作續篇,回答了偽作對自己的攻擊,並讓堂吉訶德和桑丘談論第一部中出現的自己,甚至品評創作者的得失,並通過大學生參孫之口讚揚了《堂吉訶德》,既巧妙地駁斥了偽作者對自己的詆毀,同時也將文本的創作與文本的閱讀、批評結合在一起,構建了其意義得以不斷生成的開放性空間。
三、敘述的不確定性。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引入了阿拉伯歷史學作為故事的收集人,又插入了譯者、作者對這位故事收集人和所收集故事之真實性的猜測,也沒有交代他們之間時間上的關係,致使故事的原貌、故事的來龍去脈都撲朔迷離,充滿很多不確定性因素。此外,對故事涉及的時間、故事內容以及人物的真實性,小說也採取一種模稜兩可的態度。然而,正是這種不確定性為小說表達更為豐富的內容提供了想像的空間,模糊了文本創作與閱讀、批評之間的界限,在虛構中表達了作者對文學真實性的嶄新認識。
總之,塞萬提斯的小說觀念和創作實踐,反映出其對小說的本質、真實與虛構的關係、文本與讀者的關係、敘述本身的多義性等都有嶄新的認識,為現代小說的出現奠定了新的發展特點。
未完待續。
文史知識浩瀚如煙,難以周全,請諸位察之;文中如有差錯,請來函指正,願與同道中人共同進步。考研之路多有艱辛,但是我們要抱著戰必勝的決心堅持走下去。希望備考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同學們,共享歷年真題,考研路上有個伴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