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崇拜、迷信不是在學佛!解脫是靠自己,不是靠他力!離四相!

2021-01-11 瑞讀

《道藏》裡有一本書叫做《化書》,作者是譚峭(下圖),被稱為譚子,唐朝末年到五代時期的人。譚峭是高幹子弟,父親是高官,可他十幾歲就離家出走,他父親以為他失蹤了傷心得不行,可過了十來年,一身破道服,穿著破鞋,戴著破帽,嬉皮笑臉的譚峭又回家了,據說還把他父親也一起帶走修道去了。

有人問過譚峭道是怎麼修的?譚峭嘻嘻的念了一首詩:「線作長江扇作天,靸鞋拋向海東邊。蓬萊此去無多路,只在譚生拄杖前。」靸鞋是古代的拖鞋,蓬萊是道教仙境之一。譚峭說,長江跟線一樣小,天也跟扇一樣小,我把拖鞋一拋就飛到海邊,去往蓬萊仙境的路在哪找?簡單,就如在我手中拿著的這根拄杖般清晰明了。

在哪裡?就在這裡。

這類似佛教的偈子一樣,如《金剛經》中佛告訴須菩提「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不在西天,就在你這裡。

學佛學道的人有時把人世間稱為紅塵。為什麼把人世間稱為紅塵?據說在唐朝就如此稱呼,唐代首都在長安,今日西安一帶,那會水泥路、瀝青路是不用想的,能有青磚鋪的路都是重要幹道,大部分路都是土路,北方一帶紅土居多,而交通工具又是馬車,車輪一轉,北方的紅土揚起來,半空看見是紅顏色的灰塵,所以稱為紅塵滾滾。

佛教化救度了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心裡並沒有說某一個眾生是我度的。絕沒有這個觀念。這是佛的願力和胸襟,學佛先要學這個胸襟,就是說雖幫助了千千萬萬人,心中沒有一念認為是自己的功勞。佛的境界謙退到極點,他要度盡了一切的眾生,而心胸中沒有絲毫教化人、度人之念。所以,佛同其他宗教解釋的教主是不同的,佛沒有權威性,非常平凡,很平實,只說你的成就是你的努力。

解脫是靠自己,不是靠他力。

《金剛經》說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相」這個字,就是現象,文字上是現象,依照人的思想心理來說就是觀念。

人的煩惱都因這四相而起。

要去了這四相,完全離開了這四相,才可說是學佛的真正境界。

儒家經常告誡人,不要得意忘形,這是很難做到的。一個人發了財,有了地位,有了年齡,或者有了學問,自然氣勢就很高,得意忘形了。所以,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難。

但南懷瑾先生說,有更多人是失意忘形,說一個人可以在功名富貴的時候,修養蠻好,一到沒了功名富貴時就完了,變了,自己都覺得自己矮了、小了,變成失意忘形。

孔夫子說:「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失意不忘形比得意不忘形還要難。

得意忘形與失意忘形其實都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個東西困住了。

學佛,並不是讓你崇拜偶像,不是讓你迷信,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脫,大解脫,一切事情,物來則應,物去不留。

相關焦點

  • 學佛,並不是求佛保佑
    學佛絕對不是迷信,一說學佛,有人就覺得是裝神弄鬼,燒香打坐,又或是求什麼神通,超凡入聖,搞得雲山霧罩的,其實根本不是!佛並沒有說自己是權威,也沒有主宰你的一切,所有的權威與主宰,其實就在你每個人的心裡,這又何來的崇拜,又何來的迷信呢?
  • 弘一法師:切莫誤會佛教 燒香拜佛不是迷信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裡去看見禮佛念經、拜懺、早晚功課等等的儀式,不明白其中的真義,就說這些都是迷信。這裡面問題很多,現在簡單的說到下面幾種:一、禮佛入寺拜佛,拿香、花、燈燭來供佛,西洋神教徒說我們是拜偶像、是迷信。
  • 張愛林:佛教解脫重自力 基督救贖重他力
    西南大學宗教研究所張愛林副教授在此次會議上發表了題為《自我與無我:佛教解脫觀與基督教救贖觀之邏輯共性》的主題演講,他認為人生之罪惡與苦惱是佛教與基督教解脫與救贖論的前提,沒有罪苦就談不上解脫與救贖。面對解脫與拯救,佛教認為自力為主,他力為輔。基督教認為他力為主,自力為輔。
  • 淨土宗:仰靠阿彌陀佛的大願之船,快速抵達解脫的彼岸
    對於自力和他力的差異之相,歷代祖師大德多有詳細描述。曇鸞大師就曾經談到,如果有人畏懼三惡道之苦,希望走向解脫之道,那麼首先要受持戒律,由戒律修習禪定,再由禪定開發智慧,得到神通,這樣就能靠自己的力量遍遊四天下。這就是自力之相。
  • 學佛久了,一定要破除這個學佛相!
    不要有這個想法。也不要覺得,我帶領大家做善事,我功德最大。如果有這個心態,會很苦,越做善事,越苦。大願法師講到有個老和尚,建了一座廟。在往生前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人抬著他去做官。法師就知道,這個做官,就是當土地神去了。因為他執著自己的善事,沒有辦法得到解脫。
  • 靠自己還是靠老師?大哉問!
    我的上師是元音老人,就是修心中心法,老人以前有個弟子現在已經六七十歲了啊,他當時還年輕的時候跟著元音老人。當時也不知道元音老人到底什麼本事,對吧? 他的媽媽那個時候已經是得了重病要走的人了。在床上躺著很痛苦,但是他媽媽也是皈依老人的,她在床上躺了三天很難受的,但就是沒走掉,那麼家裡的人都給她助念阿彌陀佛,沒效果。那個弟子就想起來,他媽媽為什麼等三天?肯定在想元音老人,於是去請老人來。
  • 學佛問答:不小心誤入神廟祈禱,會不會失皈依體?
    不失皈依體的,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不是寺廟,進去磕頭燒香。那怎麼叫失皈依體?五臺山圓照寺心利上師開示:我們確實內心當中向神靈發起皈依隨學的心,那樣子的話是失皈依體的。像你剛才說的,我們不知道,並且也沒有發起向神靈皈依這種想法,這個不失皈依體的。
  • 《金剛經》大意:離相無住
    禪宗六祖惠能聽了《金剛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偈就開悟了,這句話就是《金剛經》的眼睛。六祖的著名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說明了宇宙的真相。這「本來無一物」就是《金剛經》的思想。《金剛經》主要就是說明了「離相無住」的道理。
  • 《學佛三要》:五、慈悲的長養
    所以慈悲的修習,重在怎樣的擴充他,淨化他,不為狹隘自我情見所歪曲。所以慈悲的修習,稱為長養,如培養根孽【20】,使他成長一樣。 (二)長養慈悲心,略有二大法門(偏約世俗說,緣世俗相而生起) 據古代聖者的傳授,長養慈悲心,略有二大法門。
  • 學佛人家裡有蟑螂怎麼辦?能靠念經念佛趕走蟑螂嗎?
    學佛一直是件好事情,但是如果不學教理,不先樹立正知正見,反而會讓未學佛人誤解佛教,被認為是迷信,這就不好了。那麼到底能不能靠念經念佛趕走蟑螂?學佛人如何在不殺生的情況下趕走蟑螂呢?昌樂法師解答:想要在不傷害他們的基礎上,趕走蛇蟲鼠蟻蟑螂等這些動物,只要把環境弄成不適合它們生存的,它們自然會離開的。
  • 學佛者最容易犯這三個毛病,南懷瑾因此幾十年都不講真正的佛法
    儘管標榜自己在學佛,都不是真的,都是自欺、欺人、被人家欺。沒有真正學佛的人。」佛法並不是只要學了,就能夠不斷精進覺悟的,否則從古到今,覺悟之人也不會寥寥無幾。隨著學佛的人越來越多,偏法也層出不窮。許多人沒遇到名師,或者自己理解出現問題,在修行上犯了一些毛病還不知道,因此,在錯誤的道路上越修越深,導致自己離佛越來越遠,甚至有可能會誤入魔道,害了自己。
  • 《學佛三要》:六、慈悲的體驗
    見到生死的惑、業、苦──因果鉤鎖,眾生老是在流轉中不得解脫,從此而引起慈悲。法緣慈,不是不緣眾生相,是通達無我而緣依法和合的眾生。如不緣假名的我相,怎麼能起慈悲呢! 三、無所緣慈:這不像二乘那樣的但悟眾生空,以為諸法實有;佛菩薩是徹證一切法空的。
  • 從李連杰、劉德華、張學友三人的因緣,來看學佛的幾個層次
    一、拜師奔名氣,學佛忙於趕佛潮首先來說李連杰。李連杰可謂是家喻戶曉的頂級明星,他因主演《少林寺》一炮走紅,成為全國人們的功夫偶像。不少粉絲讚嘆他善根深厚,對他崇拜有加。然而細觀之下,不免大吃一驚。李連杰拜的很多上師是違背佛教法義的。李連杰崇尚的是藏密,而藏密講究的是依師成就。在藏密佛書《金剛密鑑》中就有許多驗證師資聖量的考核方法,以幫助到行人選擇真正的聖者為師。
  • 別再迷信了!
    甚至有很多人信佛比較迷信,很容易誤入歧途。那麼,本篇文章,小編就帶大家解開這個疑惑,也希望大家建立正知、正覺、正信,不再盲從迷惑。首先,佛不是神靈,佛是覺悟、大徹大悟的人,比如佛陀釋迦牟尼佛,他本和我們一樣,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凡人,後來看到人世間太多的疾苦,為了尋求解脫之法而出家修行,得成正道,了通三世因果,福慧兩足尊,具備無量神通。
  • 當別人知道我學佛後……
    但這只是一部分人的情況,並不是每個學習佛法的人,都是因為遭受重大打擊。03其實呢…… 信佛、學佛、皈依、出家……並不是一回事。信,有正信、迷信、邪信之分;信佛,也不等於在學佛;學佛,分在家學、出家學;皈依,只能說明對三寶具足信心,以此作為安頓身心的指引,並非意味著出家,更不是不能結婚,進行正常的世俗生活。
  • 致《法住解脫園》的賢友們……
    這位居士是貧僧在雲南雞足山九蓮寺參學時結識的,她學佛很多年,也拜了很多"師父",在九華山皈依,她誦許多大乘經典《金剛徑》,《地藏經》持楞嚴咒咒,念聖號…學得很雜,大半生都在忙亂、沒有正念,沒有專注中度過的……但人很善良,去年年底的時候,我把想建立(法住解脫園)聞法群的動機告訴她的時候,她第一個幫助我籌劃,建立起了這個群……如今她已經退群很久啦,淹沒在浩如煙海的宗教迷信裡
  • 皈依後,怎麼更好的學佛?
    我們說修學要遵循信、解、行、證,這樣的四個步驟。我們一開始依賴於對三寶的信仰踏入了佛門,但是我們這種信還沒有建立正信,那正信從哪裡來呢?那就有來自於我們的解,對佛法的深入了解,那這個時候我們難免要找一個老師。大多數的人不管是皈依以後還是沒有皈依之前,都是憑著自己的興趣愛好,網上這裡看看那裡看看,這樣的學佛是不會成就的。
  • 劉亦菲能贏得花木蘭這個角色還真不是靠美貌
    沒有階級跨越,沒有虛渺的愛情追求,有的只有木蘭靠自己的實力打下來的一片江山。她不靠美貌不靠背景不靠男友,因為她是一位優秀的戰士。她自己就是英雄,不需要誰來救贖。提煉出了一個新的核心:木蘭要做自己。她得承認自己的女性身份才能獲得力量,她得接受自己才能被其他人所接受。
  • 娶個學佛的女人做媳婦有多重要!娛樂圈的明星夫妻就數他倆火了
    這些絕對不是嘴上說說,看她臉上的笑容就會明白。而能讓全家人都學佛,也是她最開心的事情,不得不說,她做到了。她通過自己學佛,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清淨,她那種娛樂圈女星中少有的清淨脫俗不做作,更像是深沉夜空中唯一瑩潤清透的圓圓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