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諸是個神勇之人,他幫助公子光,刺殺吳王僚

2021-01-18 小恩的歷史文化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說一說專諸刺殺吳王的故事!「全魚宴」開始了,一道一道的美食從後廚經過一道道侍衛的檢驗傳到了公子光和吳王僚的宴席上。當酒過三巡的時候,公子光藉口自己的腳踝舊傷發作,疼痛難忍,離席去換藥。沒錯,這也是公子光早就安排好的。專諸動手的時候,自己最好不在場,否則自己也很容易成為侍衛們群起而攻之的目標。再者說,有這個不在場證明,對日後公子光即位也有好處。暗殺這種事情是不能公之於眾的,即使是在得手之後,所有人都將猜疑的目光投向公子光,他也必須來個死不認帳,還要千方百計把自己從這件事中擇出來。

為此,公子光還特意在宴請吳王僚之前,「不小心」扭傷了自己的腳踝,並在吳國廣而告之,以為今天的不在場做鋪墊。就在公子光離席換藥的時候,廚師專諸親自端著今晚的主菜「灸全魚」上來了。專諸從容地在門外把自己的衣服脫掉,然後換上侍衛們準備好的衣服走進了宴會大堂。此時,吳王僚吃得很開心,他正在想像如此美味的魚宴,其主廚會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當專諸進入他的眼帘的時候,吳王僚很開心,因為專諸長得很大氣,這麼大氣的美食也應該是出自擁有大氣相貌的廚師之手。

專諸氣定神閒地通過一道道執戟侍衛的防線,端著魚,走到了吳王僚的身邊。這一段路程雖然很短,但是對於一個刺客的心理素質,卻是極大的考驗,也往往是區別一流刺客和二流刺客的分界線。《史記·刺客列傳》當中記載過荊軻刺秦王的時候,隨身帶了一個助手,他的名字叫做秦舞陽。這個秦舞陽也是個勇士,十二歲的時候就敢提刀殺人,很少有人敢正視他的眼神。可當秦舞陽走上秦王嬴政大殿的時候,卻嚇慫了,渾身戰慄。這令秦王大殿的百官都緊張起來,可是荊軻卻哈哈一笑,對著秦王嬴政說道:「這是個蠻夷鄙人,從沒見過天子,所以才會嚇得發抖。」這才把事情掩蓋了過去。

如此看來,這秦舞陽雖說是個勇士,但真正到了考驗的時候就露了餡;而荊軻不愧為天下第一刺客,在這樣的場合居然還能應對自如,將危險化於無形,可見其功力之深。在《史記·刺客列傳》中,謀士田光對燕國太子丹說的一段話,說明了勇士之間的差距。他說:「夏扶是個血勇之人,當他緊張發怒的時候臉會變成紅色;宋意是個脈勇之人,當他緊張發怒的時候,臉就會變成青色;舞陽是個骨勇之人,他緊張發怒的時候臉會變成白色。只有荊軻是位神勇之人,他緊張發怒的時候,可以做到面不改色。」這段描述可以說傳神之極,他用了「血勇」、「脈勇」、「骨勇」和「神勇」這四個不同的概念將天下勇士的級別區分開來。

按照田光對勇士的分級,可以說專諸和荊軻一樣,是個「神勇」之人。專諸面不改色心不跳,一步一個臺階地走到了吳王僚身前。專諸先向吳王僚行禮,接著開始介紹面前的這道「灸全魚」。專諸一邊說一邊對著魚指手畫腳,趁著吳王僚一不留神,一把抽出藏於魚腹的魚腸劍,刺向了吳王僚。「棠夷」甲很堅固,可還是沒有抵擋這神兵利器,魚腸劍輕鬆地刺入了吳王僚的心臟。這是致命的一擊,專諸很清楚,自己很可能只有一擊的機會,所以他瞄得很準。當他確定「魚腸劍」進入了吳王僚的心臟時,他甚至沒有抽出這把神兵,轉身朝向那些執戟侍衛,閉上了雙眼。

無數把長柄大戟洞穿了專諸的身體,這位「春秋第一刺客」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以後,從容地面對了屬於自己的結局。當公子光的人搶上堂來的時候,專諸已變成血肉模糊的一團。吳王僚的侍衛們見公子光的甲士上堂,才恍然大悟,有「識時務」的迅速丟掉了手中的武器,匍匐在地上投降。殺了刺客,他們已經完成了作為一個侍衛的基本工作。這些侍衛就像今天的打工者,不管真正的老闆是誰,只要有人給他們開工資就可以。如今舊王已死,應該趕緊向新王賀喜才對。今天小編的故事就先講到這裡吧,最後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欣賞專諸的勇氣嗎?歡迎留言,喜歡本文的話,給小編點個讚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專諸是如何成為伍子胥還有公子光的幫手呢?公子光又是如何設計,專諸刺殺吳王僚的行動呢?
    專諸精通武功,長的五大三粗,可是及其孝順,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去父母床前請安,專諸不但是個孝子,還是個怕老婆的男人,只要老婆發號施令
  • 從被舉薦到刺殺吳王僚,專諸的一生都在被人利用
    隨後伍子胥道別,就求見吳王僚說:「以伐楚之利」。吳公子光說:「彼伍員父兄皆死於楚而員言伐楚,欲自為報私也,非能為吳,」所以吳王僚便沒有攻打楚國。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想要謀權篡位,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於是伍子胥便將專諸推薦給公子光了,專諸因此受到了公子光的愛戴。
  • 伍子胥為何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而不是自己用或者推薦給吳王僚
    春秋戰國時期流傳甚廣的刺客故事有一篇是專諸刺王僚,而專諸是伍子胥推薦給公子光的,這些事我想大家都知道,我就不獻醜了,我一般只寫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歷史,我們今天來研究的是伍子胥初到吳地不久,怎麼會知道公子光想要對王僚取而代之?為什麼又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
  • 公子光先謀後事,經過周密謀劃,刺殺吳王僚
    公子光先謀後事,經過周密謀劃,刺殺吳王僚「先謀後事者昌,先事後謀者亡」,這是謀略運用的一般規律。沒有充分的準備和謀劃,斷無成功的希望。發生在公元前515年的公子光刺殺吳王僚事件,便是一次經過周密謀劃的政變。公子光是吳王壽夢的嫡長孫。吳王壽夢共有四個兒子:諸樊(名遏)、餘祭、餘昧(或作夷末)、季札。諸樊即公子光之父。
  • 闔閭為什麼派專諸刺殺吳王僚
    吳王闔閭是春秋晚期吳國的君王,他是華夏族,在位時間有十八年。除了闔閭這個名字,也可以稱呼他為闔廬或者是公子光。雖然說闔閭是吳王,但是這王位也是從吳王僚手中奪來的。同樣是吳王,僚和闔閭之間有什麼不一般的關係,闔閭刺殺吳王僚是為了奪王位嗎?又或是因為其他原因?
  • 古代四大刺客專諸刺王僚 助公子光繼位
    伍子胥從楚國逃奔吳國,路上遇見專諸與人格鬥,欽佩其勇氣,於是與他結為莫逆之交。後伍子胥將俠士專諸介紹給公子光,自此三人成了朋友,開始密謀刺王僚。  一天,公子光向專諸詳細地複述了祖父傳弟不傳子的遺囑後說:「兄終弟及,季札王叔讓位,王權宜重歸嫡長,嫡長之後,捨我其誰?王僚貪位恃力,不肯退讓,我力弱不足以圖大事,欲請壯士相助。」專諸慨然應許,問道:「不知王僚有何嗜好?」
  • 專諸刺王僚,一位屠戶被伍子胥看重,成了公子光廟堂之爭的工具
    三、伍子胥推薦專諸伍子胥想要得到公子光的重用,就必須有拿的出手的投名狀。伍子胥在流亡吳國的路上,曾碰到一位名叫專諸的屠戶。伍子胥見專諸與人爭鬥時,生起氣來有萬人之勇。伍子胥就認定專諸是個敢於赴死的勇士,刻意與專諸進行結交。伍子胥知道公子光的想法之後,把專諸推薦給了公子光,用來刺殺吳王僚。
  • 吳王僚被堂兄刺殺與孔子的老師季札有何關聯?
    春秋之時,吳國的公子光藉助刺客專諸,刺殺了吳王僚,公子光做了吳國的國君,這就是吳國的第24位國君吳王闔閭。那麼,公子光為什麼要刺殺吳王僚?此話說來話長,這還要從公子光的曾祖父吳侯去齊說起。最終吳國的大夫們推舉剛剛死去的夷昧的兒子僚繼承了王位。這一下有個人就不高興了,他就是僚的堂哥公子光。公子光是曾經的吳王諸樊的長子,按照這位公子的邏輯,遵循兄終弟及的制度由叔叔季札繼承王位,我沒意見;如果由下一代的諸弟兄及位,按理就得由我這個當哥哥的來繼承王位,怎麼王位傳到你爸爸手裡就要改規矩呢?你老爸做過吳王,我的爸爸也做過吳王!總之一句話,這王位你公子僚可以繼承我公子光更有理由繼承。
  • 歷史那些事,公子光密謀宴請吳王僚,伍子胥護公子光繼承帝位
    專諸果斷地回答:好,為了公子能繼承王位,我專諸萬死不辭,公子光一聽,對專諸深施一禮,說道:先生的恩德我銘記在心了,專諸連忙閃在一旁,並扶起公子。說:我一平民百姓,怎敢受公子的大禮,只是吳王僚性情狡詐,我們要布置得越周密越好。兩人又叫來伍子胥,密謀起來,這一天,吳王僚正為前線交戰的事心煩意亂。
  • 刺客信條:手持魚腸劍的專諸刺王僚,卻是「懼內」的始祖
    而專諸置匕首於魚腹中,以刺殺吳王僚,故稱魚腸劍,是為勇絕之劍。3魚窮匕首現,專諸魚腸刺王僚專諸魚腸刺殺吳王僚公元前515年,公子光在暗處埋伏甲士宴請吳王僚,吳王僚派出衛隊,從王宮到公子光的家裡的路途中,家中都布滿了甲士及親信,做足了防範。
  • 【戲說】魚腸劍與專諸刺王僚
    故事的主要角色是吳國壯士專諸、楚國大將伍子胥、吳國公子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吳王僚和一把傳奇的小型越國寶劍。《史記·刺客列傳》中並未直言這把寶劍之名,僅以「匕」稱之;而成書年代略晚的方志史書《越絕書》(東漢·袁康、吳平編撰),已明確指稱此劍名曰「魚腸劍」。壯士專諸,是吳國堂邑人。
  • 吳王僚,一代君王,因一道菜松鼠桂魚丟掉了性命
    雖然他坐上了吳國的王位,但是他的堂兄弟非常地不服氣,認為自己的父親最先繼位。如果季子不繼位,那也應該是自己成為國君,而不是吳王僚。所以公子光一直想要將他刺殺,然後自己登上王位當最高的掌權者,但是卻一直沒有找到機會。但是公子光一直暗中招賢納士,準備尋找時機刺殺吳王。後來受到迫害的楚國大臣伍奢的兒子逃到了吳國,受到了公子光的接待。
  • 【睡前故事】| 專諸:春秋戰國的五大刺客之一,竟然是個怕老婆的人!
    不過,專諸雖然是一個性格粗獷豪爽,喜歡和別人爭鬥,但卻又是一個粗中有細,知道敬畏的人。啥意思?就是說專諸是個做人做事有底線、懂分寸、知報恩的好漢!改變專諸命運的人是春秋時期的名將伍子胥。當時伍子胥因父兄為奸佞所饞,被楚王冤殺,為報仇來到吳國,投靠到公子光門下。公子光是誰?就是後來的吳王闔閭,他有個兒子叫夫差,就是被西施姐姐嗲得五迷三道而亡國的那位。言歸正傳,公子光的父親是吳王諸樊。
  • 吳王僚知道吳公子光的用意,卻想不到送菜的師傅竟是刺客
    專諸是春秋末年吳國的一名刺客,王僚是當時吳國的統治者。那時的吳公子光不滿意王僚繼承的統治之位,吳公子光請了專諸幫助自己刺殺王僚。吳公子光和王僚之間的瓜葛主要源於上一輩清理不清的糾紛。吳公子光和王僚之間原本算起來是親戚。
  • 名人故事 刺客專諸
    當時,吳國的國君是吳王僚。僚有一個堂兄公子光。公子光心裡對僚不服,他暗地裡招攬人才,準備推翻僚。 公子光找到伍子胥,請伍子胥找刺客。伍子胥便推薦了專諸。專諸是前幾年伍子胥偶然遇見的一位勇士。 當時伍子胥正巧路過一個市場,看見一群人擠在那裡又喊又叫。
  • 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首專諸,是如何在伍子胥策劃下幫公子光奪權的
    所謂春秋戰國「四大刺客」,即:專諸、要離、聶政、荊軻。專諸被推為戰國四大刺客之首,是因為他成功的幫助公子光實現了奪權計劃。專諸是吳國堂邑人,自被伍子胥引見給公子光之後,那是過著天天過新年,夜夜做新郎的幸福生活。當然,專諸心裡明白:天下從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是在預支日後的歡樂,將來以命還債是逃不過的。管他娘的!
  • 在伍子胥的護衛下,公子光自立為國君,就是吳王闔閭
    這一天,有一個管理市場的小官在街市上閒逛,見到一個人穿著一身破衣服,光著兩隻腳,臉上全是泥土,一邊吹簫,一邊乞討。被離辨聽簫音,覺得此人不同尋常,就與他交談起來,發現他竟然是楚國的伍子胥,就把他引見給了公子光。公子光是吳王諸樊的兒子,但吳國的王位卻在諸樊的幾個弟弟間傳來傳去,最後傳給諸樊二弟的兒子僚。公子光很不服氣,就想把他除掉。
  • 東周列國志:闔閭(姬光)奪君位之專諸藏劍刺吳王
    卻說姬光招攬到伍子胥和專諸後,一直等待機會刺殺吳王僚,這一天終於來臨。四年之後,楚平王患病死了。伍子胥得到信息,捶胸跺腳,一天到晚哭個不停。姬光趕來看他,問道:「楚平王是你的仇人,仇人死了,你為什麼要哭呢?」伍子胥說:「我哪是哭他,我恨的是不能在他活著時候報仇。」說完,又大哭起來。姬光安慰了他一番。姬光回去了。
  • 春秋勇士專諸竟然是妻管嚴?
    吳國王位爭奪戰好了,想著為了解釋一下專諸為什麼要刺殺吳王僚,咱們要先說一下吳國王位繼承的故事。 這個王位繼承看起來是最為複雜的一件事情,其實要說明白很簡單。話說吳王的老國王是諸樊,他有三個弟弟,大的叫餘祭,中間的叫夷昧,最小的呢叫季子札。
  • 同樣是吳國的刺客,要離和專諸的待遇為何如此不一樣?
    雖然專諸刺殺吳王僚是為了報答公子光的知遇之恩,可是在做事之前,專諸也是有著自己的判斷標準的,這從他在行事前問公子光的問題中便能看出來。但是要離的目的就很不一樣了,有一本書叫做《東周列國志》,其中的第七十四回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要離貪名刺慶忌」,要離為的是像他的前輩專諸一樣的刺客之名,被列到與諸侯一般高度的名聲。第二,兩人的做法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