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已經落後了?殲-20總師:境遇如同F-4鬼怪戰機,未必適應亞太

2020-12-25 前沿崗哨

目前全球入役的重型四代機只有F-22和殲-20,關於兩機誰更優秀一直存在著爭議。F-22是美國在與蘇聯冷戰期間研製的航空裝備,能滿足四代機的「4S」標準。殲-20擁有更先進的雷達、態勢感知設備、數據鏈和超音速機動能力,但是被認為是一種未達到完整狀態的五代機,仍然在等渦扇-15發動機。已經停產10多年的F-22真能對抗殲-20嗎?殲-20總師楊偉在日前撰文稱,F-22隱形戰鬥機雖然部署在亞太地區,但是境遇如同上世紀越南戰爭期間的F-4鬼怪式戰鬥機。

楊偉在《航空學報》發表的論文指出,美國F-4鬼怪戰鬥機研製目的是滿足歐洲大規模線性戰爭需要,到了越南戰場上其高空高速性能和超視距空戰能力基本無法發揮,交戰交換比甚至相對於前一代米格-17/19沒有顯著優勢。F-22戰鬥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該機是美國在冷戰時期研製的航空裝備,當時同樣針對歐洲戰場,未必能適應亞太地區的使用需要 。

美國空軍當年採購F-22時要求其作戰效能是F-15的2倍,並將此作為全速生產的前提。2006年,在阿拉斯加埃爾多門夫空軍基地舉行「北方利刃」對抗訓練中,F-22以144:0的戰績橫掃了四代機,展示了性能出現跨代的特點。F-22在當時非常先進,在15年後仍然是高性能戰鬥機的標杆,不過短板也正在顯現出來。脫離原來想定的歐洲戰場,轉向西太洋戰場後,F-22因為作戰半徑過短處於難有所作為的尷尬局面。

楊偉指出,戰鬥機跨代發展的一個重要要求是能適應未來作戰機需要,但是由於從提出需求到投入使用花費了太多的時間,戰場環境已經出現了巨大變化,從而導致F-22並不一定能適應新的作戰環境。戰鬥機跨代發展並不一定要求能力全面躍升,而是按適應未來戰爭的需求做出合理的選擇,有跨越、有繼承、也有捨棄。F-35也是五代機,但是對照對地為主的任務定位,為了航程和內置彈艙放寬了超音速能力的需求,相比F-22反而達不到4S標準了,但是仍然是一種能滿足現代戰場環境的優秀戰鬥機。

楊偉在文章還指出,現在空戰「機動為王」的時代正在過去,信息領域的能力比力學領域能力顯得更為重要。F-35的飛行員曾指出,信息就是生命,如何收集、處理和不間斷傳輸信息流,同時利用或阻止對手實施同類行為的能力是獲得空戰勝利的關鍵。

楊偉在文章中雖然未提到殲-20和F-22的對比,但是從不認可F-22航程就能看出殲-20的發展思路,這意味著殲-20就算換裝渦扇-15也會擁有遠超F-22的作戰半徑。雖然殲-20可能在亞音速機動能力方面對比F-22沒有優勢,甚至沒有配備機炮,但是並不意味著殲-20比F-22差。殲-20的優勢包括超音速機動能力、態勢感知能力、電子戰能力和飛彈武器,還擁有更大的作戰半徑。

隨著空空飛彈技術的進步,未來空戰將是以超視距作戰為主,信息感知能力才是獲勝的關鍵。殲-20擁有與F-22相當的隱形能力,還有遠比F-22強大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低頻雷達、紅外被動探測設備和高速數據鏈,配備的霹靂-15和霹靂-10E空空飛彈也更先進。F-22唯一的優勢是在近距離格鬥時擁有超機動能力,在殲-20換裝矢量發動機後這一優勢被嚴重消弱。

F-22不能適應現代戰爭更重要的一點是沒有高速數據鏈,其配備的數據鏈每秒能傳輸數據只有幾M,只能與友機進行簡單的信息互通。而F-35和殲-20都可以通過光纖數據鏈進行聯網作戰,多架戰機空戰時可以相互利用探測設備,擁有「A射B導」能力將獲得巨大的優勢。而F-22因為關閉生產線無法升級數據系統,在未來將會繼續處於信息孤島,正在變成一款隱身性能突出的「功能機」。

相關焦點

  • 殲-20和F-22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後起之秀殲20,力挫F-22
    自首飛以來,世界各國就是一直把美國的f-22A和中國的殲-20作對比。最後得到的結果也是大不相同,有說f22依舊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戰機,也有說殲20才是後起之秀,還有的對兩款戰機分別做了點評。但是最後始終沒有一個大家共同認可的結論。
  • F-35和F-22相繼墜毀,全球所有五代機,殲20和FC-31質量最有保證
    據環球時報報導,近日美國空軍的一架f-22戰機和一架f-35戰機在埃格林空軍基地雙雙發生墜機事故。截至目前為止,美國空軍發言人稱事故原因仍在繼續調查,相應的損失報告也在搜集材料。至於失事飛行員的姓名,美國空軍則拒絕對外公布。
  • 中國解放軍最先進戰機殲18,中國沈飛的殲18戰機
    答案是錯的,現在沈飛研製的殲18才是真正能和f22相抗衡的甚至超越f22,我相信不久過後沈飛的殲18將配真正的四代"中國心」到時候將勢必引起世界大恐慌新加坡著名某網站日前發表文章稱,中國最新殲20隱型戰機自2010年12月22日高調曝光以來,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美國一些軍事專家認為,從中國的一貫作風來說,這是個極其新鮮的事情。
  • 第4代戰機起飛距離:F-22為240米,蘇-57為450米,殲-20是幾米
    目前,先進的第3代機起飛升天的滑行距離大概為500-700米區間,第4代隱形戰機中的蘇-57滑行距離大約450米,F-22正常滑行起飛距離為420米,極限爆發最短滑行起飛距離為240米,但平常不會這麼飛的,只有對外界顯擺性能時才能這樣。
  • 霹靂10E成就殲20近距格鬥之王!總師讚不絕口
    霹靂10E【辰龍軍事第843期】隨著航展上殲20各種飛行中產生的渦流照片大量出現,這不但多少挽回了被殲10B搶去的風頭,其實很大程度而言,就如總師所言,殲10B是為提升機動能力,而殲20要做的首要目標是隱身,兩者側重不同,帶來的設計理念就千差萬別,其實按照筆者看來,
  • 殲20製造工藝怎麼樣?機身不再滿布鉚釘,隱身處理比F-22都要好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列裝兩款隱身戰鬥機的國家,分別是F-22、F-35戰機。我國則是第二個列裝五代機的國家,是殲-20。而俄羅斯的蘇-57戰機卻還沒列裝部隊。 據悉,我國的殲-20是我國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一款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隱形第五代戰鬥機。
  • 殲-20以17:0碾壓4代戰機,看到巨大差距後,印度又想買F-35
    殲-20是繼美軍F-22後,世界現役的第二款重型隱身五代戰機,也是我國空軍戰鬥力最強的戰鬥機。自2017年服役後,雖然殲-20也參加過不少演習,但一方面新型戰機各項性能需要有一個磨合期,另一方面飛行員對殲-20的掌控也需要一些時間,所以並沒有更多的信息報導出來。
  • 為何其他國家都在仿製F-22,卻沒有國家願意仿製殲20?原因很簡單
    ——杜牧《赤壁》為了提升軍備實力,每個國家都在研製新一代戰機。然而,各國基本都是照著美制F-22為藍本製作,沒有國家照著殲-20製作,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其他國家不是沒有仿造過,而是根本仿造不來。用瑞典相關專家的話來說,殲-20的靜不穩定結構是天才設計。
  • 日本航空自衛隊新動向,組建第二支F-35戰機中隊,給殲-20提個醒
    眾所周知,日本政府在引進F-22隱形戰機失敗後,經過幾年的談判,最終確定從美國引進42架F-35A隱形戰鬥機。這批F-35A隱形戰機主要用於替代老舊的F-4EJ鬼怪II戰鬥機。日本航空自衛隊百裡基地第302飛行隊和第301飛行隊裝備的F-4EJ戰鬥機於2019年初和2020年正式退役,F-35A戰機臨時飛行隊於2018年1月26日在三澤基地開始接受第一架F-35A隱形戰鬥機。
  • 殲-20:畢竟具備後發優勢,能抗衡F-22隱形戰鬥機
    殲-20,畢竟具備後發優勢,尤其機動性能,僅從整機的氣動布局來判斷,就應該比1971年就開始立項的F-22要強些了,畢竟F-22垂垂老矣。特別是雷達、紅外光電感應等機載設備,F-22已經相對落後了;此外,F-22不具備數據交互和態勢感知手段,很難與其他先進的隱形戰鬥機交手了。儘管F-22中途進了航電設備升級,但由於機體空間冗餘度的影響,仍然是落後於具備高戰場感知能力的F-35隱形戰鬥機。
  • 美國人認為:殲20B無法擊敗F-22和F-35?其實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今天我們來說說中國空軍的殲-20戰機,五代隱身戰機殲-20已正式服役2年多,正在成都飛機廠量產,這標誌著中國空軍擁有了抗衡全球最先進的五代戰機的主要力量。但是現在,筆者發現,更多人不怎麼談論空軍中服役的殲-20戰機了,即使空軍偶爾發布一些新的殲-20照片和視頻,也心中翻不起幾片波浪。
  • F-22航電系統比殲-20還要弱?難怪它無法加裝EODAS系統
    其中,EOTS為光電跟蹤瞄準系統,EODAS為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兩者已在美國F-35隱身戰鬥機上得到應用,且安裝位置同殲-20基本相同。 因年代久遠,以及機體設計限制,F-22隱身戰鬥機更新比較困難,也無法加裝EOTS/EODAS,它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明顯遜色於殲-20戰鬥機。
  • 真正的「隱身之王」,一款新材料,將使殲-20比F-22更強?
    而要說起今後我國軍工業的一個新產品,很多人都會想起渦扇-15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將會使得我國最先進的殲-20戰鬥機獲得更強大的動力。不過除了渦扇-20發動機,很多外媒也透露出還有一款新型材料可能也很快會在殲-20戰鬥機上用上,而這將幫助殲-20成為真正的「隱身之王」。
  • 踢館 為什麼F-22有機炮,而我們的殲20沒有?
    ;我這次有兩點疑惑向您求解:1、你上次說的我們的殲-20沒有機炮,我倒是第一次發現,問了度娘,有說有,有說沒有的,但我還是覺得不可能,因為F-4鬼怪後期加裝機炮的事大家都知道!其次F-22可是有機炮的,難道要求我們的飛行員到時碰面了只是打打招呼,這太不可能啊!您能否幫忙確認下!
  • 我國蘇27戰機已經發展近20種,殲11、殲15、殲16的型號就超過10個
    看著基本型號不多,但是這些戰機在我國已經發展到了20個型號,其中國產化的殲-11、殲-15和殲-16超過10個型號了。這批最早的戰機從目前看來,已經接近服役年限了。目前機載設備和武器已經落後了,所以我國在很久之前就發起了改進計劃。
  • 美軍戰機服役史上的經典二代機——F-4「鬼怪」
    次年5月符合美國海軍最終要求的原型機進行首飛並取得成功,而美國海軍也在這之後正式決定採購該戰機,並將其命名為「鬼怪。」 航母上的'鬼怪"艦載機 F-4鬼怪戰機是美軍第二代戰機的經典之作,具有通用性強,載彈量大和強悍機動性的優異特點。
  • 老兵F-4鬼怪II戰鬥機,航空自衛隊終於放棄,今年淘汰二代機
    F-4鬼怪II戰鬥機原型機於1958年開始研製,1960年開始裝備美國海軍,隨後開始裝備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並且向一些國家出口這款戰鬥機。據統計從1958年到1981年,F-4鬼怪II戰鬥機累計生產了近5200架,除了裝備美國外,主要出口到德國,希臘,以色列,韓國,日本,西班牙,土耳其,英國,澳大利亞,埃及等國。
  • 臺軍F16V真鬥得過解放軍的殲20嗎?
    從綜合性能看,F-16V連解放軍已經列裝的殲-10C都比不了,更不用說具有代差優勢的隱形戰機殲-20了。同殲-20進行空中抗衡時,F-16V的雷達反射特徵明顯,必然淪為被對手首先發現的目標。實戰中,F-16V根本沒有與五代機近身纏鬥的機會。至於F-16V的對空對海攻擊能力,臺軍這次獲得的美制機載武器,並沒有什麼突破性提高。
  • 陣風和殲-16誰更先進?專家:價格是F-35的三倍,性能卻不及殲-16
    其實是因為中國的鄰國印度從法國引進了36架陣風戰鬥機,該合同的總價為88億美元,平均一架陣風戰機的單價達到了2億多美元。其實目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F-35A的成本也就8000萬美元。陣風的戰機要比美國的F-35戰機還貴,是F-35戰機的3倍。如今,印度更是已經接收了8架陣風戰鬥機,首批是5架,第二批是三架,而陣風戰機的到來的確提高印度空軍的作戰能力。
  • 同為隱形戰機:F-22需進恆溫室保養,F-35就不再嬌貴了
    F-35,是美洛·馬公司研發的最新隱形單座單發戰鬥機/聯合攻擊機,雖然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超機動性能,但裝備有全球最先進的航電設備、戰場高態勢感知能力,以及非常出色的隱形性能,仍然被歸納為美標第4代隱形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