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生一個手術,患者3年的高血壓有望治癒!看看你是這種高血壓嗎
指導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內分泌內科 郭穎 副主任醫師患高血壓多年的患者李先生在治好原發疾病後高血壓症狀有所緩解,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郭穎副主任醫師介紹,「可被治癒」的繼發性高血壓患者不是個例,但卻常常被漏診、誤診,如有可疑表現,須格外注意。
-
高血壓外科醫生蔣紹博
進一步的臨床觀察發現,在切除的腎上腺內有不少前期影像檢查沒能發現的小瘤樣結節,而這類患者切除腎上腺後,血壓均有改善,或基本恢復正常,再請教醫院心內科、內分泌科、影像科等其他科室同事,認識更加清晰:高血壓與腎上腺腫瘤、結節有關。 很多藥物控制效果差的惡性高血壓與腎上腺疾病有關!
-
「藥不能停」的高血壓,竟然可以治療好?
哪一類高血壓是可以徹底被治癒的呢?劉軍 | 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副院長 內分泌科■ 上海市內分泌重點學科負責人■ 上海市糖尿病學會委員當想要確診自己是不是高血壓時,建議分兩天去醫院(不要在同一天測兩次),利用水銀血壓計進行測量,當你的數值高於140/90時,就已經是高血壓了。
-
你知道,繼發性高血壓與原發性高血壓,哪個更危險嗎?
在生活中常見的高血壓也就是原發性高血壓,這種情況只需要控制好自己的血壓,就能夠有效的預防疾病,而繼發性高血壓就比原發性高血壓更加嚴重。因為繼發性高血壓患者本身已經存在原發疾病,需要對血壓以及原發疾病同時進行控制。 都有哪些情況會導致繼發性高血壓?
-
內分泌失調,會不會長痘痘?
內分泌失調對於女人來說是個不陌生的話題,可是內分泌失調後女人的臉上會長痘痘,這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
內分泌醫學史 l 巴特症候群的巴特(Frederic C. Bartter,1914–1983)**
貝塞斯達(Bethesda)研究院從1951年到1978年,巴特(Bartter)擔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內分泌-高血壓分院院長。他在這裡的大部分工作涉及醛固酮及其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在這裡,他繼續貝塞斯達(Bethesda)就開始從事的高血壓治療工作,並在研究期間發現了自己有高血壓。1979年,他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之前已獲得了美國臨床研究學會、內分泌學會和許多其他機構的榮譽。他在一次NAS會議上因腦溢血突然暈倒,不久後去世。他與簡·利拉德(Jane Lillard)結婚,留下了三個孩子,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
「高血壓外科醫生」蔣紹博:有些高血壓,微創手術可治癒
他在國內創新性提出「高血壓外科」的概念,並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了外科治療高血壓的效果。當越來越多查明病因的患者因為微創手術告別藥物治療,他卻更感肩頭宣傳與普及的重擔……手術「意外」治好高血壓從30歲那年發現患有高血壓,李哲(化名)一直以為,自己這輩子是離不開降壓藥了,直到不久前的一場意外。
-
超40%高尿酸血症合併高血壓,解決辦法一文理清
原創 醫學界報導組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降尿酸就能降低心血管風險,趕緊安排上!近期,由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承辦的2020年上海市學會內分泌分會肥胖學組及高尿酸血症學組聯合年會中,來自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的李長貴教授以「高尿酸血症與心血管疾病之我見 」,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講課,下面讓我們一睹為快。PART/01▎尿酸升高,心血管風險「蹭蹭」上漲!
-
痛心,高血壓找上16歲少年!遠離高血壓,生活中有3大忌,5多吃
對不起,高血壓不會因為你年輕就不找上門高血壓常被稱為危害居民健康和生命的「無聲殺手」。在普通人的印象中,這種人「偏愛」老年人,但據衛計委2016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患上高血壓的成年人裡面,3/4是中青年。高血壓其實分為兩種,其中一種是原發性高血壓,一種是繼發性高血壓。
-
八類人群更易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結緣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與高血壓並存的一組疾病,在孕婦人群中的發生率為5%-12%,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慢性高血壓並發子癇前期和妊娠合併慢性高血壓。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可以導致身體重要臟器,如:腦、腎臟、肝臟等,以及身體重要系統,如:心血管、內分泌等功能受到損害,嚴重危害母兒健康,是導致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哪些人更容易患上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
「婦科內分泌」知多少? 科學認知為女性健康保駕護航
該項目重點關注婦科內分泌診療體系和健康教育研究,開展婦科內分泌月經病門診,進一步在臨床上做好規範化的診療流程,從而達到給患者提供規範的診療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哪些婦科內分泌疾病需要特別關注? 婦科內分泌是女性從青春期到育齡期、更年期、老年期的內分泌,關乎到女性的一生。
-
重慶醫藥高專附一院(重慶市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精誠創新...
秉承著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初心,近年來,內分泌代謝科以高質量專科人才、雄厚技術力量及一流服務質量廣受百姓好評。這也是內分泌代謝科多年堅持輻射南岸百姓的「傳統」。據介紹,重慶醫藥高專附一院(重慶市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集臨床、教學、科研於一體,是南岸區重點專科。重慶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實習生培養基地,內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目前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慶市科委、重慶市衛生局、南岸區科委等科研項目多項,獲2012年度中國糖尿病十大研究最其影響力研究獎。
-
高血壓服藥就高枕無憂了?高血壓多年,原因竟是腹內14釐米腫瘤!
她被推薦前往蘇大附一院就診,泌尿外科醫生診斷其為「右側腎上腺腫瘤,性質待定」腎上腺位於雙側腎臟上方,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功能一旦發生異常,將直接影響激素分泌而導致嚴重的併發症,有的甚至危及生命。舉例來說:它分泌的兒茶酚胺類激素分泌異常會引起難以控制的、陣發性或惡性高血壓,部分患者甚至出現高熱、心肌中毒、心衰、腎衰等嚴重併發症。02腫瘤無功能?手術不能等!
-
浙江40歲女士患高血壓十多年,三種降壓藥都無法控制還出現了「血鉀...
由於家中三代都有高血壓的家族史,今年40歲的陳女士二十幾歲體檢時發現高血壓,也沒有多想開始服用降壓藥,至今有十餘年了。然而漸漸地,陳女士發現自己這個「高血壓」不簡單:她同時服用三種降壓藥仍無法控制血壓,血壓有時甚至會高達180/100mmhg,還伴有頭痛等不適。
-
艾老闆馬博的獨家觀點:高血壓是能量病,需從根論治
老吳艾植播今日分享馬博士親撰的高血壓認知防治新觀點。 對於高血壓的認知防治,西醫基本用單一物質成份的理論和臨床方法處理,解決方案主要依靠擴張血管或者增加心泵動力的藥物降低血壓,只能是權宜之計,並不能真正治療高血壓。那麼高血壓應該屬於什麼類型的疾病呢?從其主要以壓力變化為主要變化現的情況看,高血壓更多屬於能量病,雖然它不直接涉及到密碼或頻率等信息變化,但是或許會有比較隱秘的生物信息疊加其中,並非成分改變那麼簡單。」
-
18歲小夥已有糖尿病、高血壓?竟是這個「瘤」惹的禍
然而,年紀輕輕的他卻被診斷為「糖尿病、高血壓」,怎麼回事?▽今年10月中旬起,小劉進食量、飲水量及尿量明顯增多,當時並未引起他的注意。11月,小劉自覺病情加重而到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門診就診,被診斷為「糖尿病、高血壓病」,立即收住院治療,住院期間,小劉血糖最高達18.1mmol/L,血壓也非常不穩定,在160/95mmHg左右。在小劉苦惱不已的時候,內分泌科副主任周斌考慮到,小劉年紀尚輕,血糖、血壓、體重等的異常升高很可能是由器質性疾病引起。
-
你不是「變醜」了,而是內分泌失調了!7個細節讓它回到正軌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變醜」了,此時,你首先該考慮的可能不是如何保養,而是怎麼調理失調的「內分泌」。內分泌就像一個有強迫症的人,每一種激素的數量都必須剛剛好,不能多也不能少。並且一旦失衡,無論男女老少都可能出現各種症狀。看不見摸不著的內分泌到底是什麼?
-
內分泌失調長痘痘怎麼辦 調節內分泌注意這幾點
當人身體出現內分泌失調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的症狀出現。長痘痘也是其中一個症狀。內分泌失調導致體內的毒素沒有辦法排出去,就通過皮膚排出,形成了各種痘痘。所以當身體內分泌失調長痘痘了該怎麼辦?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項?可以吃一些什麼食物來改善?內分泌失調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想要了解的朋友就接著往下看吧。
-
慢性腎臟疾病合併高血壓,這樣降血壓更合理
慢性腎臟疾病與高血壓是互為因果的兩種疾病,高血壓可加重腎臟損害,慢性腎臟疾病也可引起血壓升高。那麼,慢性腎臟疾病合併高血壓的患者,如何安全降血壓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腎臟具有多項生理功能,在維持內環境穩定方面佔據重要地位。
-
蔣建家:既當「警察」又當「廚師」的內分泌專家
蔣建家,作為泉州市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學科帶頭人,他推動團隊建設,把信心傳遞給病人。人物名片 蔣建家,泉州市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常委、福建省中西醫結合糖尿病學會副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