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一個手術,患者3年的高血壓有望治癒!看看你是這種高血壓嗎

2020-12-23 醫聯媒體

指導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內分泌內科 郭穎 副主任醫師

患高血壓多年的患者李先生在治好原發疾病後高血壓症狀有所緩解,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郭穎副主任醫師介紹,「可被治癒」的繼發性高血壓患者不是個例,但卻常常被漏診、誤診,如有可疑表現,須格外注意。

(圖文無關,僅為配圖)

高血壓患者的「異常長胖」

高血壓患者李先生患病3年,從發現高血壓開始,李先生的肚子越來越大,臉也越來越圓,而且面部皮膚發紅,大腿內側及腰腹部皮膚出現紫紋,有時候還會有瘀斑。

一開始,李先生以為這是經常出去應酬導致的正常發胖,但隨著體重的持續增加,李先生發現自己胖得「不對勁」起來:後頸部和肩背部越來越厚,四肢卻越來越細,還伴隨著雙腿無力、行走困難的狀況。

更令人頭疼的是,李先生的血壓也越來越高,服了幾種降壓藥也毫無起色,收縮壓超過了160mmHg。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李先生慕名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內分泌科就診,希望能夠控制血壓,搞清楚這個一直長胖的「怪病」。

了解了李先生的情況後,內分泌科垂體腎上腺團隊為他進行了全身檢查,發現他血皮質醇明顯增高,垂體有小腺瘤,原來是庫欣症候群,明確病因後,團隊聯合神經外科安排李先生進行了經鼻-蝶竇垂體瘤切除手術,術後,李先生的血壓回降,其他症狀也有所緩解。

「可被治癒的高血壓」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內分泌科周晶主治醫師指出,像李先生這樣的患者所患的高血壓屬於繼發性高血壓,血壓暫時或持續性升高往往是某些疾病的症狀之一,通常可以通過治癒原發疾病而將治癒高血壓症狀。

中國高血壓調查最新數據顯示,2012-2015年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27.9%,總體呈增高的趨勢,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的發生率更高達48.1%。大部分人都認為高血壓就是慢性病,需要進行長期的藥物治療,實際上繼發性高血壓常常被忽略。

(圖文無關,僅為配圖)

這類高血壓在高血壓人群中佔比5%左右,繼發性高血壓除了高血壓本身造成的危害以外,還可導致嚴重的心腦血管損害,其危害程度較原發性高血壓更大,而早期識別、早期治療是治癒的關鍵。

郭穎副主任醫師透露,通過篩查相關病因,可以對繼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在靶器官(心、腦、腎等)發生嚴重損傷之前如果可以及時去除病因,就能夠有效實現治癒高血壓。然而繼發性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由於缺乏相關知識、公眾認知度低、早期臨床表現不明顯等原因,繼發性高血壓極易漏診、誤診。因此,新診斷高血壓患者應該進行常見的繼發性高血壓篩查。難治性高血壓應該考慮到繼發性高血壓的可能性。對於這類患者,可到內分泌專科或高血壓專科就診。

七大症狀「指路」繼發性高血壓

如何考慮可能患有繼發性高血壓?郭穎副主任醫師團隊認為,滿足以下可以表現的高血壓患者,須格外注意:

(1)患者發病年齡<30歲,但血壓水平呈中、重度升高(血壓>160/100mmHg);

(2)老年患者原來血壓正常或者規律服用降壓藥物下血壓控制平穩,但突然出現了血壓升高或者原有降壓藥物療效下降,血壓的波動性大,藥物治療反應差;

(3)頑固性高血壓(使用三種降壓藥,血壓仍然不達標);

(圖文無關,僅為配圖)

(4)急進性和惡性高血壓,病史短但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程度嚴重,進展速度更快,病情更難控制;

(5)特殊症狀、體徵:如肌無力、周期性四肢麻痺;明顯怕熱、多汗、消瘦、心悸;打鼾,睡眠時反覆出現呼吸暫停或憋氣;有發作性的頭痛、面色蒼白、大汗、視物模糊、胸悶、心悸;向心性肥胖、庫欣外貌、月經異常、多毛、骨折;

(6)早發的冠心病、腦卒中病史或家族史;

(7)體檢時或臨床檢查中發現不明原因的腎功異常、血像異常、電解質紊亂、雙腎不等大、腎上腺偶發瘤的高血壓患者。

(通訊員:黃睿、張陽、周晶)

相關焦點

  • 「高血壓外科醫生」蔣紹博:有些高血壓,微創手術可治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秦聰聰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每三個成人中就有一名高血壓患者。但這個人們多自以為耳熟能詳的病名背後,卻隱藏著有些患者可以通過微創手術治癒的真相。一次手術後的「意外」發現,顛覆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東院泌尿微創一科主任蔣紹博對於高血壓的認識。
  • 高血壓外科醫生蔣紹博
    2013年,蔣紹博出版國內第一本《微創高血壓外科》學術專著,標誌著他從一名泌尿外科醫生向高血壓外科醫生的轉變;  近年來,「讓醫生和公眾知道外科手術能治療高血壓疾病,讓更多的高血壓患者,儘早查明病因,告別藥物治療!」
  • 難治性高血壓能夠被治癒嗎?看完這篇就知道了!
    治療方法很多,但治癒還早。 在談起難治性高血壓能治癒嗎這個問題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高血壓能治癒嗎? 對於這個問題,目前學術界的一致觀點是——絕大多數高血壓只能控制,僅有小部分繼發性高血壓可以治癒。
  • 高血壓不是死於高血壓,而是死於頸椎病(逾3.3億患者關注)
    更嚴重的是頸椎病能引起患者血壓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壓升高為多,稱為「頸性高血壓」。由於頸椎病和高血壓病皆為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故兩者常常並存。多少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因高血壓引起腦出血致死致殘,只知高血壓危害,不知病在其根,多少患者臨終都未能意識到自己死於頸椎病,而不是高血壓。
  • 內分泌與高血壓
    寧光:庫欣症候群最後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手術,我們可以把庫欣症候群分為兩類,一類是腎上腺腺瘤,拿掉腫瘤就可以了,通常這種手術都是做腹膜後的,當然現在已經有了更好的手術方法如微創手術。第二類的叫做腎上腺增生,大腦裡有一個很小的腺體叫做垂體,這裡是可以發生腫瘤的,可以通過微創手術拿掉垂體上的腫瘤。手術後庫欣症候群的症狀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甚至解除。
  • 為什麼有的高血壓,可以治癒?關鍵在於找到血壓升高的原因
    很顯然這種說法有一點絕對了,因為高血壓有很多種類型,從發生原因上可以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通常意義上原發性高血壓,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是可以把血壓控制好的,但往往不能治癒,很多時候都會伴隨患者一生。
  • 中藥能治癒高血壓嗎?患上高血壓後,日常做好5個護理
    中藥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不斷實踐和總結而流傳下來的瑰寶,對於許多疾病都有著比較好的效果,其中也有很多中藥及藥方具有良好的降壓作用,但以目前的醫療技術水平,除了中藥之外,患者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同樣可以良好的緩解高血壓的症狀。
  • 查出高血壓,要終身服藥?醫生:不是每種高血壓都要吃藥
    高血壓是我國最普遍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基本上5個中年人當中就與一個高血壓患者,並且高血壓如果控制不好更容易誘發腦中風、腦梗等疾病,還是那個火種人們對於高血壓的概念還很模糊,具體也不知道高血壓的範圍在什麼數值之內,另外很多人對於高血壓患者需不需要終身服用藥物也很模糊,今天和大家具體說一說這些問題
  • 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嗎?醫生:要看這3件事
    有的人說高血壓患者應該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的說高血壓患者不能服用阿司匹林,否則會加重高血壓併發症。生活中我們會經常聽到這兩種不同的選擇,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哪種極端的選擇都是不科學的,只能客觀的根據病情的原因制定相應的方案才是最科學最合理的。
  • 高血壓突然變為低血壓,要怎麼辦?
    高血壓突然變為低血壓,通常考慮可能是以下3點因素引起的:1、患者加用降壓藥物,導致血壓下降得過快,出現低血壓2、患者出現消化道出血,腹瀉等導致血容量不足,也會出現低血壓。3、患者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就會出現心臟功能下降,導致低血壓。高血壓突然變為低血壓,要怎麼辦?高血壓突然變為低血壓,患者一定要重視起來,要到及時醫院就診進行相關的檢查,明確引起血壓下降的原因。
  • 有氧運動對高血壓有利?高血壓患者怎樣進行有氧運動?醫生告訴您
    與過去相比,我們的生活條件較此前的二十、三十年,有了質的飛躍。正因為如此,我們的高血壓患病率一直呈現上升趨勢,而且逐漸向年輕人群靠近。其實,在我們國家對於高血壓的防治,形式是非常嚴峻的。2019年最新發布的《中國高血壓防治現狀藍皮書》顯示,全國年平均新增高血壓患者1000萬人,而且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高達27.9%。
  • 腎血管性高血壓,由動脈粥樣硬化等引起的腎動脈狹窄所致的高血壓
    導語:腎血管高血壓是一種進展迅速地高血壓,它是由動脈粥要硬化等引起的腎動脈狹窄所致,屬於高血壓的一種,患病率約佔高血壓人群的1%-3%左右。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介入手術,外科手術或者是藥物進行治療。就目前來看,預後較好。
  • 高血壓50年,他總結了12字控壓經驗,高血壓患者很受用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心血管疾病,目前我國幾乎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患有高血壓,高血壓已成為一大社會健康問題。很多患者都覺得患了高血壓就沒幾年可活了,不如抽菸喝酒瀟灑一生,這種觀念其實是非常錯誤的。今天黃醫生就給大家舉一個高血壓患者的例子,把他總結的12字控壓經驗分享給你們。
  • 高血壓患者適合多走路和跑步嗎?
    走路鍛鍊輔助降壓有的讀者肯定以為這個話題沒什麼可說的,走路還有誰不會嗎?三歲小孩都會的事情,還有什麼好講的呢?還有些高血壓患者認為有了高血壓就不能運動了,怕引起血壓升高,出現可怕的後果。首先,大部分的高血壓患者都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
  • 高血壓患者最怕什麼?醫生忠告:3個「致命」時刻,很多人不知道
    數據顯示,我國約有3億高血壓患者。由於長期的高血壓病會損害心、腦、腎等重要器官,誘發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所以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需要終身吃藥,而且不能隨意換藥、加藥、減藥或停藥,否則會增加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
  • 高血壓患者,不建議多吃這3種水果,為了家人來看看
    一、醫生提醒:高血壓患者,不建議多吃這幾種水果,為了家人來看看1、橘子這個季節切好是吃橘子的季節,市面上到處可見,很多人都喜歡吃小橘子,特別是一把把的吃,不僅它的口感酸甜,讓人忍不住想吃,而且它富含豐富的營養,可以預防很多疾病,但我們不知道的是,橘子富含胡蘿蔔素,吃了會導致患者嘔吐等症狀,所以,患有高血壓的人儘量不要吃。
  • 吃什麼食物有助於高血壓恢復正常,原理是什麼?看醫生為您講清楚
    網上有許多這類的神奇文章,但真相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02吃什麼食物有助於高血壓恢復正常,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很久以前,很多醫生也是這樣思考問題,他們把這種治療方式稱為「神奇的子彈」,認為自然界存在一種簡單的物質,可以解決所有癌症。後來發現,這種思考方式是不對的。高血壓本身是一個很複雜的終身性疾病,根本不存在一個簡單的策略,能將其治癒。
  • 腦出血是拖出來的,醫生忠告:高血壓出現這5種症狀時,立即就醫
    高血壓是一種以血壓升高為顯著特徵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雖然常見,但是,大多數人對高血壓並不了解,其中,腦出血便是高血壓的嚴重併發症之一,甚至危及到人們的生命安全。有人問,高血壓沒感覺,不想吃藥,醫生說會腦出血,真的嗎?高血壓沒感覺,不想吃藥,醫生說會腦出血,真的嗎?
  • 年輕人高血壓的3個常見誤區!值得一看
    究竟年輕人高血壓和中老年人有哪些不同?發現血壓升高之後應該怎麼辦?除了吃降壓藥,我們還有哪些辦法可以控制血壓?今天我們就說一說年輕人高血壓的3個常見誤區:一、我真的是高血壓嗎?連續測量3-5天,觀察整體血壓水平評估是否真的是高血壓。根據最新指南這種家庭自測血壓的高血壓診斷標準為:平均收縮壓≥135 mmHg和/或舒張壓≥85 mmHg,這和過去≥140/90mmHg的高血壓界限有所不同。二、血壓升高一定要吃藥嗎?
  • 「藥不能停」的高血壓,竟然可以治療好?
    高血壓不僅會帶來頭暈頭痛,嚴重時還會引發腦梗、冠心病等。然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是,有一種高血壓是可以被治癒的!今天《X診所》請來了劉軍醫生為我們講解如何確診自己是否為高血壓?當你的收縮壓/舒張壓的數值處於120/80以下時,你的血壓處於正常範圍內。當數值達到120-140/80-90的時候,你的血壓就已經偏高了,需要警惕起來,改善生活習慣。當數值高於140/90時,已經是高血壓了,應當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