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外科醫生」蔣紹博:有些高血壓,微創手術可治癒

2020-12-23 齊魯晚報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秦聰聰

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每三個成人中就有一名高血壓患者。但這個人們多自以為耳熟能詳的病名背後,卻隱藏著有些患者可以通過微創手術治癒的真相。

一次手術後的「意外」發現,顛覆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東院泌尿微創一科主任蔣紹博對於高血壓的認識。他在國內創新性提出「高血壓外科」的概念,並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了外科治療高血壓的效果。當越來越多查明病因的患者因為微創手術告別藥物治療,他卻更感肩頭宣傳與普及的重擔……

手術「意外」治好高血壓

從30歲那年發現患有高血壓,李哲(化名)一直以為,自己這輩子是離不開降壓藥了,直到不久前的一場意外。

那天,開車去上班的他突然感覺渾身無力,拼盡全身力氣把車緊急停靠在路邊,緩過來之後打車去了醫院。檢查發現,他的血壓高達180/110毫米汞柱,有低血鉀症,CT還發現腎上腺部位有腺瘤。

到泌尿外科諮詢,接診的是蔣紹博。他指出,李哲的高血壓及系列症狀,源自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解決掉這個病因,有希望告別高血壓。

高血壓竟能被治癒?狐疑是有,但更多的是渴望。

年紀輕輕卻要天天記著吃藥,儘管如此,血壓一直還是居高不下……李哲曾被告知,他的高血壓屬於難治性高血壓。身體的不適和心理的壓抑,就像經歷了很久的陰雨天,他想要抓住這突如其來的陽光。

腰腹部四個鑰匙孔的小洞,見證了這個奇蹟。一臺不過半小時的手術,切除了李哲的腎上腺,真的讓他告別了降壓藥。

只有經歷,才更刻骨。李哲從此知道了「繼發性高血壓」的概念,他動員了身邊患有高血壓的親朋都到醫院檢查。而對於蔣紹博,這樣的欣喜,源自2002年。

那時候,蔣紹博收治了一位腎癌合併高血壓的病人。因為腫瘤較大,全切了一側的腎和腎上腺。結果,蔣紹博在術後隨訪時發現,這位有著十幾年高血壓病史的病人,血壓意外地恢復了正常。

這引起了他的好奇。他仔細觀察,終於發現,在病人被切掉的腎上腺上,有不少前期影像檢查沒有報告的小瘤樣結節。

他懷疑,患者的高血壓可能與這些腎上腺小腫瘤有關。

之後,他留心對類似切除腎上腺的高血壓患者進行相關驗證和隨訪,結果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病例支持。

國內率先提出「高血壓外科」

人們既往認為,高血壓絕大多數是原發性高血壓,需要終身服用降壓藥,但蔣紹博的發現,顛覆了這個認知。

「找到病因,高血壓可以通過手術治療!」蔣紹博把這一發現告訴了醫院心內科、內分泌、影像科等其他科室的同事,並與他們組成腎上腺專業協作組。

在蔣紹博看來,所謂原發性高血壓應該是一個相對概念,很可能是因為在當時的醫療技術水平條件下找不到病因的高血壓。就像2002年這位腎癌的病人,當時的CT掃描技術難以發現腎上腺上的小腺瘤,但腺瘤卻是客觀存在的。當時找不到明確病因,並不能判定就是沒有病因;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疾病認識的不斷深入,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原本認為的「原發性高血壓」被查明病因,再定義成「繼發性高血壓」,從而得到有效治療。

蔣紹博說,目前團隊臨床發現的繼發性高血壓,可以佔到高血壓人群的20%—30%甚至更多,而不是教科書上的5%—10%。

在大量臨床病例的支持下,蔣紹博於2007年在國內率先提出了「高血壓外科」的概念。

「高血壓外科,表達的不僅僅是高血壓可以通過手術治療,而是想強調對於高血壓需要重塑診治思維和流程。」蔣紹博說,通過詳盡的診斷方法,篩選出高血壓人群中具備明確高血壓病因的患者,並且通過外科手段來治療高血壓疾病,從而使患者高血壓得到治癒或緩解。

在患者適應症選擇及診治方案制訂方面,蔣紹博總結出一系列規範的腎上腺源性高血壓的篩查及診治流程,將重點人群放在藥物控制不穩定、嚴重併發症發生率高、危害性大的中青年惡性、頑固性高血壓患者身上,治療範圍包括一切可以通過外科技術介入的可查明病因的高血壓疾病,例如腎血管病變、腎臟疾病、腎上腺病變、嗜鉻細胞瘤等。

期待更多發現與治癒

一路走來,喜訊連連。蔣紹博團隊長期隨訪結果顯示,在自2002年以來已完成手術的近4000例各類腎上腺源性高血壓患者中,絕大多數高血壓得到治癒或明顯改善,有近半數的患者術後無需再服用降壓藥物。

2018年北京阜外醫院國家心血管中心針對經蔣紹博團隊外科手術治療、能夠追蹤到的815例術後高血壓患者隊列隨訪調查顯示,其高血壓治癒率達46%,總緩解率達34.5%,綜合緩解率達80.5%。

口碑相傳,曾經的泌尿外科大夫蔣紹博,如今接診的病人,大部分都因高血壓而來。

臨床經驗的累積,也讓其技術更加爐火純青。平均20到30分鐘,他就可以順利完成一臺微創治療高血壓的手術。

然而,他並沒有把目光局限於手術。他所期待的,是更多高血壓的病因被發現。

2013年,蔣紹博聯合西安交大一附院、貴州省人民醫院、首都醫科大朝陽醫院、深圳市人民醫院等8家醫院相關專業,成立了「中國微創高血壓外科聯盟」,進行多中心腎上腺高血壓疾病的診治及研究工作。

近年來,蔣紹博不斷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附屬阜外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多家知名醫院和各種場合,傳播「高血壓外科」的理念。

「患上高血壓並非只有吃藥一種選擇,相當一部分高血壓如果查明病因,可通過微創手術得到治癒或緩解,從而避免患者長期甚至終生服藥,大量減少心腦血管等併發症。」蔣紹博說,他要通過更多的宣傳,去改變眾多臨床一線醫生及高血壓患者的觀念。

如今,高血壓外科在國內外諸多醫療機構已經獨立成科,從病因篩查開啟的源頭管理,不斷滲透並改變著傳統高血壓的診療理念。星火燎原,蔣紹博的腳步始終未停歇。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高血壓外科醫生蔣紹博
    2013年,蔣紹博出版國內第一本《微創高血壓外科》學術專著,標誌著他從一名泌尿外科醫生向高血壓外科醫生的轉變;  近年來,「讓醫生和公眾知道外科手術能治療高血壓疾病,讓更多的高血壓患者,儘早查明病因,告別藥物治療!」
  • 醫生一個手術,患者3年的高血壓有望治癒!看看你是這種高血壓嗎
    指導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內分泌內科 郭穎 副主任醫師患高血壓多年的患者李先生在治好原發疾病後高血壓症狀有所緩解,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郭穎副主任醫師介紹,「可被治癒」的繼發性高血壓患者不是個例,但卻常常被漏診、誤診,如有可疑表現,須格外注意。
  •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陳軒獲全國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救治病例大賽一等獎
    映象網訊(記者 尚海東)近日,由廣州醫學會承辦的第二屆全國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救治病例大賽在廣州舉行。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一病區副主任醫師陳軒參賽的「腦幹出血穿刺引流手術病例」喜獲大賽一等獎。
  • 桂林市中醫醫院:高血壓男子突發腦溢血 外二科鎖孔顯微微創術轉危...
    44歲的蔣先生患有高血壓多年,平時沒太當回事兒,也不經常按時服藥,沒有經過系統治療,前些天在家時突然倒地神志不清,右側肢體偏癱、嗜睡、伴言語障礙,家人立即給予安宮牛黃丸口服,患者症狀未見好轉,隨至桂林市中醫醫院急診科就診,急查頭顱CT檢查左側外囊區腦出血(量約40ml)。
  • 腎血管性高血壓,由動脈粥樣硬化等引起的腎動脈狹窄所致的高血壓
    導語:腎血管高血壓是一種進展迅速地高血壓,它是由動脈粥要硬化等引起的腎動脈狹窄所致,屬於高血壓的一種,患病率約佔高血壓人群的1%-3%左右。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介入手術,外科手術或者是藥物進行治療。就目前來看,預後較好。
  • 內分泌與高血壓
    趙詠桔:原發性高血壓病因很複雜是一個研究熱點,病因在沒有弄清楚以前病人確實是需要終身吃藥的,繼發性高血壓就不一樣了,是由一種疾病直接導致的高血壓,是有據可查的,只要根據原發疾病來進行治療那麼高血壓就迎刃而解了。  寧光:繼發性高血壓有很多患者是沒有必要終身服藥的,如果可以及時找到病因並且進行有效的治療,那麼以後是可以很健康的生活的。
  • 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手術步入「機器人時代」
    經診斷,張女士為右側基底節腦出血並破入腦室,同時伴有高血壓病、糖尿病、吸入性肺炎。病情危重,患者基礎病較多,為實現以最小創傷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接診的神經外一科積極完善術前準備,科主任李香迎與張成剛醫生第一時間在全麻下實施了機器人輔助下顱內血腫微創置管引流術加側腦室穿刺引流術。手術過程順利,術中出血極少,術後引流通暢,複查腦CT置管精準,腦內血腫明顯減小。術後3天便拔出了顱內引流管。
  • 海醫二院為心臟瓣膜病患者成功實施微創手術
    小小切一口,一周就出院海醫二院為心臟瓣膜病患者成功實施微創手術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鄭紅梅)近日,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海醫二院」)心血管病醫院心外科成功為一名62歲男性患者實施心臟瓣膜病微創手術治療
  • ...竟是血管「爆」了 高血壓患者持續胸痛或撕裂樣腹痛小心主動脈...
    他5年前查出高血壓,因為沒有症狀,沒有規律服用降壓藥。前天,張師傅在工地上搬重物時,腹部一陣撕扯樣疼痛,還以為是中午吃了不乾淨東西,就停下手中的活。可是腹痛越來越厲害,他疼得直冒冷汗,工友趕緊將他送到了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經檢查,張師傅出現了嚴重的腸道缺血,一測血壓高達220/150mmHg!「不知道是不是太累了,腰背好痛。」他一句話讓醫生警覺了,難道是兇險的主動脈夾層?
  • 追憶大師l微創時代外科醫生的成長與挑戰——黃志強
    內鏡外科是現代微創外科的先驅,但它由於受到很多限制,未能動搖傳統外科的地位。微創外科是信息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窺秘是外科醫生的職業本性。外科醫生的格言:看見的才是真的。膽囊像懸在樹上的一個「桃子」,選擇膽囊切除作為腹腔鏡外科的突破口是最合適的。當前的狀況是Langenbuch時代一去不復返。90.0%~95.0%的膽囊手術在腹腔鏡下實施;75.0%的膽管結石由內鏡處理;EST取代了開放法括約肌成形術;還有用得似乎過多的可擴張支架治療膽管狹窄等。這些事實不能不使由傳統外科培養成長的膽道外科醫生發出感嘆,膽道外科向何處去?
  • 直播預告:食管胃結合部癌微創手術治療的關鍵問題
    微創手術在這種疾病的治療中相比傳統手術有何優勢?術後還需要進行哪些後續治療?2020年12月15日星期二 15:00-16:00,人民日報社旗下新媒體「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將邀請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普外科主任張朝軍做客演播室,為大家講解食管胃結合部癌微創手術治療的關鍵問題,千萬不要錯過。
  • 泰康仙林鼓樓醫院:年輕人也要重視「高血壓」
    在很多人眼中,高血壓,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特別是年輕人對這種症狀知之甚少,總覺得離自己很遠,對頭痛頭暈的症狀也鮮少會真正重視。但隨著慢病低齡化的發展,這種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年輕患者也逐漸增加。
  • 心臟外科微創手術切口小,還兼顧美容,省人醫這位醫生拿下大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陳曉華 蔣一娜 記者 吳朝香在最近結束的2020年度中國微創心血管外科大會上,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崔勇參加了由學會官方主辦的中國首屆青年醫師微創瓣膜手術大賽,取得專家評審打分第一名、
  • 查出高血壓,要終身服藥?醫生:不是每種高血壓都要吃藥
    高血壓是我國最普遍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基本上5個中年人當中就與一個高血壓患者,並且高血壓如果控制不好更容易誘發腦中風、腦梗等疾病,還是那個火種人們對於高血壓的概念還很模糊,具體也不知道高血壓的範圍在什麼數值之內,另外很多人對於高血壓患者需不需要終身服用藥物也很模糊,今天和大家具體說一說這些問題
  • 高州醫院成功實施茂名首例微創減重手術200斤「胖友」術後一月減重...
    李先生術前術後腰圍對比照他是來自湛江市的43歲李先生,因為過度肥胖導致高血壓、血糖異常等「富貴病」纏身,嚴重影響生活,甚至一度心梗命危殆,他上個月來到高州市人民醫院尋求減肥幫助,為命減肥!經過科學嚴謹的評估,該院胃腸外科二區專家團隊為他成功實施了「腹腔鏡袖狀胃切除手術」。
  • 心臟外科微創手術切口小,還兼顧美容,省人醫這位醫生拿下大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陳曉華 蔣一娜 記者 吳朝香在最近結束的2020年度中國微創心血管外科大會上,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崔勇參加了由學會官方主辦的中國首屆青年醫師微創瓣膜手術大賽,取得專家評審打分第一名、總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為浙江省心臟外科學界贏得了榮譽
  • 難治性高血壓能夠被治癒嗎?看完這篇就知道了!
    治療方法很多,但治癒還早。 在談起難治性高血壓能治癒嗎這個問題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高血壓能治癒嗎? 對於這個問題,目前學術界的一致觀點是——絕大多數高血壓只能控制,僅有小部分繼發性高血壓可以治癒。
  • 高血壓服藥就高枕無憂了?高血壓多年,原因竟是腹內14釐米腫瘤!
    她被推薦前往蘇大附一院就診,泌尿外科醫生診斷其為「右側腎上腺腫瘤,性質待定」腎上腺位於雙側腎臟上方,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功能一旦發生異常,將直接影響激素分泌而導致嚴重的併發症,有的甚至危及生命。舉例來說:它分泌的兒茶酚胺類激素分泌異常會引起難以控制的、陣發性或惡性高血壓,部分患者甚至出現高熱、心肌中毒、心衰、腎衰等嚴重併發症。02腫瘤無功能?手術不能等!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MISIA)市場現狀...
    與創傷較大的傳統開放手術相比,微創外科手術創傷較小,相應的痛感更低,疤痕更小,併發症更少,感染風險更小,住院時間和恢復時間更短。由於具有這些優點,越來越多的醫生和患者青睞微創外科手術。中國每百萬人口接受微創外科手術的數量及微創外科手術的滲透率分別從2015年的4248臺及28.5%增至2019年的8514臺及38.1%。然而,相較美國,中國的微創外科手術滲透率仍然很低。
  • 貴州省組建高血壓性顱內出血微創診療科技創新人才團隊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李柏杉)12月18日,「貴州省高血壓性顱內出血微創診療科技創新人才團隊」授牌典禮暨「顱內出血立體定向微創精準治療培訓班」開班典禮在貴醫附院伽馬刀中心舉行。學術領銜人伍國鋒教授代表「貴州省顱內出血微創診療科技創新人才團隊」接牌「貴州省高血壓性腦出血微創診療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由貴州省科技廳批准建設,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牽頭,另外包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貴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貴陽金陽醫院在內的五家成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