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來自專輯 可閱相關圖文
點擊最憶是金陵 加關注可自動接收本號
南京老門西文化守望者協會主辦
貨中主人意,必是好東西
文:白丁 播:柴曉明
南京有句老話叫「貨中主人意,必是好東西」。這是流傳在各種工匠口中的老話,後來慢慢變成了一句口頭禪。
過去沒有什麼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評判產品(服務)質量的好壞的唯一標準就是「主家滿意」。所以,必須把主家伺候好。一百個主家就有一百個標準,這種環境逼迫工匠們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技術,以對應各種不同的需求。
過去手藝人都是上門服務的,比如木匠上門打家具,漆匠上門做油漆,瓦匠上門拾漏,箍桶匠上門修理水桶澡盆等等。他們總是不斷和主家韶,了解主家的要求,在做活的時候主家也隨時會提出修改意見,工匠們都是儘量按照主家的意見修改。有時候徒弟不耐煩,師傅就會開導他:「貨中主人意,必是好東西。我們做的活,主人滿意了,下次人家還會找你。你做的再好,主人不滿意一點兒用也沒得,一回頭生意,下次就沒得人找你了。」
在那個時代沒有回頭客,生意就做不下去了,沒有了生意,就沒有生活來源。所以工匠們賴以生存的根本,一是手藝,二是服務態度,也就是口碑。
過去三山街有一家《三聚鞋店》,店堂裡有一把斧子。據老人回憶,如果你在他家買的鞋子,回家穿的擠腳,找到店裡。店小二二話不說用斧子把鞋子一剁兩半,扔掉,換雙新的給你。
現代的營銷學有句名言:「顧客就是上帝!」,其實這個理念一直存在於我們這些老手藝人老工匠們的心中。
校對:草民
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
朱承騮
南京有句老話:「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
過去南京多數人家的日子都不好過,收入低,人口多,全靠持家人勤儉持家,計劃著花錢。
算計就是盤算、計劃的意思。有錢不買半年閒,不急需的東西不買。家裡就那麼點兒收入,一家人的穿衣吃飯,孩子讀書,親朋好友的面子往來都得花錢,不計劃不行。不該吃的不能吃,不該花的不能花,精打細算,再苦再難的日子也要過得有滋有味。家裡的孩子一個一個都培養成人,娶媳婦,嫁女兒,一樁樁大事都辦了,靠著這句老話,把日子熬出了頭。
今天的觀念變了,特別是年輕人,花錢很任性,不是算著過而是過了算,很高興當月光族。
今年的疫情給大家上了一課,尤其是個體,幾個月不開張沒收入,多少人犯了難,面對災情束手無策。
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這句老話今天仍有一定的道理。過日子還得多算計,天晴防著天陰。
附:辦好 「南京有句老話」欄目 座談會
徵稿啟事
《最憶是金陵》| 在時光、碎影中,等你!(徵稿啟事)【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