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似乎是刻在中國父母骨子裡的一句箴言。哪怕如今新時代的小爸媽們,都會在剛會爬的孩子身上貼個"距離高考還有6389天"的紙條,這看似是迷操作,卻代表著大多數中國父母的心願:上個好大學,有個好前程。
偉大的事不只有偉大的人才能做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個普通的上海男人丁尚彪,一個在日本非法打工15年卻從沒有漏交一次稅款的中國男子漢,他用他的自立自強,為女兒打出一片天,也為自己打出了"偉大"的事業。
命運就算顛沛流離,他也沒有放棄
今年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2020年太難了。但我在父母長輩臉上卻沒有看到過什麼焦慮,偶爾他們也會感嘆今年特殊,卻從沒流露出"太難了"的喪氣感。是的,比起他們曾經經歷過艱難險阻,這不算難,總能邁過去。
1989年,35歲的丁尚彪正處在人生的關鍵節點:16歲下鄉,從上海到了安徽淮河,努力工作,覓得賢妻,因工作表現良好,夫妻二人被調回上海,不久後生下女兒,此時的他已經30歲出頭,靠著自己豐富的工作經驗,在上海找份工作安穩下來並不難。
丁尚彪不滿足於此,他是上海人,他見識過什麼才叫好生活。而能徹底改變家庭困境的,只有出去闖。此時,他的一位朋友勸他來日本。上世紀九十年代,江浙一帶去日本闖的人不在少數,彼時日本是經濟發達,遍地黃金的存在。
丁尚彪起初去日本,是想通過知識改變命運。但是被黑中介坑了,把他扔在鳥不拉屎的北海道鄉下了,一個新建的,看著就不靠譜的日語學校,哪有條件半工半讀。
丁尚彪留學夢告吹,中介費也被坑了,他也沒有撤退可言,一時陷入兩難。
命運就算曲折離奇,他也要跨過這一切
中國人,在哪裡都能活,這話真不是吹的。丁尚彪很快想通了,既然來了日本,就去最繁華最繁華的城市闖蕩。歷經艱難險阻,他逃離了這個"番外地"。
在東京,大多數中國人最初幹的就是刷盤子刷馬桶。當年那些關於日本人"極愛乾淨,盤子洗八遍,馬桶水都能喝"的小段子滿網都是。
盤子雖然難洗,但錢很好賺啊~丁尚彪在這段時間內,看著存款的數字蹭蹭往上漲,就充滿了動力,當時在日本打工一天賺的錢,相當於在國內幾個月的收入。因為沒有正式身份,怕被遣返,他每天都生活得小心翼翼,不敢購物不敢租房不敢多交流,只是在東京各地輾轉打工,什麼髒苦累的活都幹過。
守得雲開見月明,女兒替他圓了留學夢
身在異國他鄉,能不想念在上海的妻子和女兒嗎?他每次攢到100萬日元,就把錢匯回家,一遍一遍地囑託女兒好好學習。
皇天不負有心人,8年後,女兒拿到了紐約大學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多年心願成真,丁尚彪終於有底氣走到陽光下,但他還是沒法回去為女兒慶祝送行,女兒上醫學院、在美國生活,這又是一大筆錢,還需要他繼續打工。
7年後,女兒畢業,並在美國定居,孩子長大了,有能力讓父親結束與家人天各一方的生活,丁尚彪考慮到妻女,辭掉了工作。
在回國之前,他去了東京入境管理局,一五一十地將自己這些年"打黑工"的事情說清楚;他還去了下北海道,15年前初到日本的地方,中國人,講究的就是有始有終,命運在這裡改變,也要回來交代一下。
2004年,丁尚彪來到了成田機場,海關人員檢查後發現:這個黑戶,在日5年,沒有任何犯罪記錄,沒有一次拖欠稅款。
如今,丁尚彪一家生活在美國,女兒是出色的婦產科醫生,也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他們過著富裕又安定的生活。
"把家庭建設好,把小孩培養出來,這是我的責任,必須要這樣,沒有辦法。"——老丁
生一代、養一代、培一代,中國人就是用這麼樸素的思想,將生命和榮耀傳承。
尾聲:
關於丁尚彪一家人的事,日本曾經跟拍多年,拍出了紀錄片《含淚活著》,上映引起轟動。日本是個很"喪"的民族,乾巴爹的背後是居高不下的自殺率。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共通,但這不妨礙我們從自強自立的普通人身上找到感動,找到重拾信心,改變命運的力量。
平凡的中國男人,平凡的父親,偉大的15年,丁尚彪的傳奇故事,正是你我身邊每一個與困境作鬥爭的普通人縮影。
乘風破浪會有時,陽光總在風雨後,中國人不論在什麼時代,碰到什麼困難,只要有雙手,就能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