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陵市國家森林城市監測評價情況新聞通氣會
同時也對長期關心、支持和幫助我市森林城市建設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銅陵位於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下遊,1956年建市,是美麗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現轄一縣三區,總人口170萬人。作為全國資源枯竭型轉型城市,銅陵建設國家森林城市,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生態承載力,增強了城市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可持續性,滿足了廣大市民對生態產品的更多需求,也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生態容量,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
西寧人均一座小花園
西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平方米,繼「一張報」「一張床」後,不少市民對西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有了全新的形象比喻——「一座小花園」。老舊公園舊貌換新顏,近百處街頭綠地、口袋公園綻放街頭,讓濃濃的幸福感漫溢在市民心間……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一個個極具「含金量」的殊榮被西寧捧回,令西寧人為之驕傲。打造高原特色公園城市出門見綠,公園就在家門口!
-
雲夢、應城獲批湖北省森林城市
,讓城市擁抱森林」的理念,大力實施洲灘造林、農田林網、通道綠化、「三邊三化」、城區和中心集鎮綠化、溼地公園六大生態項目工程,森林覆蓋率上升到了20.47%,一座生態振興、產業繁榮的綠色之城正在崛起。目前,全縣累計完成造林面積近40萬畝,森林覆蓋率20.2%,城區綠化面積8000多畝,綠化覆蓋率達到46.2%。全縣通道綠化裡程接近3000公裡,綠化率高達99.5%以上,建成省級綠色示範鄉村75個、森林村莊30個。82%的村莊達到綠色示範鄉村標準。 鶴峯縣
-
中心城區拆遷出的10畝以下地塊全部用於綠地建設……鄭州這個...
構建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公園城市形象 《意見》提出:鞏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成果,以打造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公園城市為目標,到2025年,城市公園綠地分布進一步均衡,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3%以上,郊野(森林、生態保遺)公園—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微公園(小遊園)的公園體系基本構建,以沿黃生態廊道為代表的功能多樣、連續完整、景觀多彩
-
威海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1-2020年)》頒布實施
《規劃》利用威海「山、海、城、島」並存的自然基礎,保持和優化城市生態環境,構建「青山綠水繞城鎮,碧海藍天佐翠城」的生態園林城市。 今後,威海市將以《規劃》為指導,加快推進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構建布局均衡、結構合理、功能完善、景觀優美的城市生態園林綠化體系。至2020年,威海日報市建成區綠地率要達到45.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要達到25.3平方米。
-
環珠三角首個「國家森林城市」有望花落誰家?
2016年,陽江市正式啟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據陽江市林業局局長黃河清介紹,陽江市著重生態惠民服務水平,著力提升森林質量,加快開展綠美鄉村、森林家園、公園之城等行動計劃,著力構建沿海防護林體系,基本建成了「生態安全、景觀宜人、產業惠民、自然和諧」的城市森林生態體系,形成了森林進城、環村、上路、依水的城鄉綠化格局,森林覆蓋率為57.1%,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38平方米。
-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山水園林城市 ——安慶市「十三五」園林...
全媒體記者 路欣 攝5年增綠31個蓮湖公園「一雙鞋」「一頁報」「一張床」,這是過去對安慶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的形象比喻。如今,這個比喻用語中又多了「一間房」——截至2020年10月底,宜城人均擁有公園綠地17平方米。
-
深圳坪山:生態和經濟同頻共振 打造山水城林共融的森林城市
日前,深圳相繼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和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各區(新區)功不可沒。生態資源豐富的坪山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推進森林城市建設,致力綠色生態和經濟發展同頻共振,打造與深圳東部中心相匹配的城市人居環境。坪山區山水林田生態要素齊備,享有「半邊山水半邊城」的美譽。
-
臺北:城市綠地「庫存告急」
(資料圖片)漫步道摩肩接踵、野餐墊鋪滿草地、滑梯前排起長龍……在城市綠化持續縮減的背景下,有著「都市之肺」之稱的臺灣省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正變得擁擠不堪。據臺灣媒體報導,截至2019年底,臺北市綠化資源合共只有1.4萬公頃,人均享有綠地面積更是少於0.7平方米,臺北城市綠化正面臨迅速衰退的危機。使用頻率超負荷「從晨間運動開始就陸續有人潮,尤其假日全天都是使用高峰。」
-
民生在線:青島森林覆蓋率14.46% 市內三區溼地面積公布
2017年至2020年青島計劃新造林39.4萬畝網友:青島市森林面積目前是多少?王繼和:根據2019年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調查成果,截至2018年底,我市森林面積為244.73萬畝。根據省、市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要求,2017年到2020年,全市計劃新造林面積39.4萬畝。
-
「大城管」下好城市管理「一盤棋」
12月7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了「美好安慶『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會」,市城市管理局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市城市管理領域取得的成效。城市執法體制改革順利實施,「大城管」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管理法治建設取得突破,制定出臺、擬定7份規範性文件,印發實施15份指導性文件,規範城市管理執法的權力和責任。嚴格落實「門前三包」,加強人行道停車管理、夜間禁噪執法等。順利實施城區環衛一體化PPP項目,實現了城區「一個標準管到底、保潔區域全覆蓋」,城區道路保潔機械化作業率95%以上。
-
城市品質提升 福州人幸福感滿滿
國慶首日恰逢中秋,琅岐漁民忙著向城區配送紅蟳,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與往年不同,今年琅岐紅蟳配送到福州主城區只需半小時。福州鑫海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葉長鏗說,配送提速的背後,是104國道三環路園中互通至琯頭段年初通車,琅岐與中心城區距離拉近了,琅岐融入福州中心城區半小時生活圈。
-
在溫州,有一種生活叫「我家住在森林裡」
樂清市南嶽鎮南嶽鎮供圖南嶽鎮通過實施「森林城鎮」重點工程建設,構建城鎮森林生態體系,建成一批高品質公園綠地、森林公園和通道綠化廊道,塑造山水、人文、建築、環境相互協調的城鎮新景觀。目前,南嶽鎮建成區林木覆蓋率28.0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8.0平方米,村民步行出家門不到500米,就可與一座充滿綠色意境、功能齊全的公園或廣場相遇。
-
壯麗70年 蝶變新永康︱燦若繁星環境之「美」成就公園城市
而城西的雕塑公園,建成於2004年1月,擁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主題浮雕及數十組形狀各異的花壇。隨著時間推移,以金勝山公園為典型代表的森林公園也打著「健康」「養生」的旗幟,強勢進入人們的視野。森林公園是以大面積人工林或天然林為主體而建設的公園。山林茂密且緊挨城區的金勝山公園就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森林氧吧、城市「綠肺」。
-
梁平今年新改建城市 綠地面積48.9萬平方米
截至目前,全區新改建城市綠地面積48.9萬平方米,讓更多市民「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眼下天氣雖冷,但梁平城區依然奼紫嫣紅。記者在竹海大道看到,道路兩側的綠化帶中,到處是一株株盛放的月季,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拍照。市民謝瑤就是其中之一,她經常和朋友來此散步、賞花。「我們就在附近上班,中午吃完飯都會來這裡走走。
-
近期將建6個綠帶、公園!
,總面積約10196平方公裡; 中心城區範圍包括「主城區、渭河南區、文體功能區」三個組成部分,面積約170平方公裡。分別指位於主城區北部的北阪綠林楔形綠地,主城區南部沿渭河、高新郊野公園和兩寺渡公園構成的城市綠楔,西部鹹興大道與隴海鐵路相交處的楔形綠地,古渡公園東側沿鄭西高鐵引入城市的楔形綠地,龔家灣公園東側沿線隴海鐵路貨運專線引入城市的楔形綠地,分別從五個不同方向將城郊生態資源連通並導入城市。
-
棗陽:今冬明春將增加城市綠地28萬平方米
日前,筆者從棗陽市住建局獲悉,今冬明春,該市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為抓手,全方位加快城市綠化建設,計劃增加綠地面積28萬平方米,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構建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城市植物群落。棗陽市將啟動建設西城公園,改建人民公園,廣建口袋公園和生態廊道,完善襄陽路、棗琚路等路段綠化配套建設。同時,加大城區內閒置廠礦企業和各單位(住宅小區)內部綠化力度,建設各類形式的花園、花圃等,打造更多居民休憩場所,要求各企業、單位院內綠地率不低於30%,新建住宅小區綠地率不低於35%,其中小區綠化驗收的喬木比重不低於60%,提升城區綠化規範標準。
-
孟宗故裡綠意濃——孝昌縣創建省級森林城市綜述!
自2018年啟動省級森林城市創建工作以來,孝昌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對標創森目標,突出創建重點,精心部署,精細實施,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城市生態效應初顯,多項綜合指標達到或接近省級森林城市標準。
-
濟南擬打造黃河流域「綠廊、綠網、綠芯」擴建趵突泉、五龍潭公園
沿黃「綠廊」、流域「綠網」、黃河「綠芯」提出打造黃河生態風貌帶《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6%,溼地保護率達到70%,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7%,綠化覆蓋率達到4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7平方米,城鄉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的綠色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意見》提出了九項重點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