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作為禽類主要原料之一,用途最為廣泛。儘管雞肉的鮮、香程度幾乎可以排在食物原料之首,但川菜卻仍然不滿足,還得加以其他香鮮味原料,以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辣子雞就是其中的菜餚之一。
辣子雞區別與辣子雞丁、小煎雞、醋溜雞,重在突出其麻辣的特點。但其做法又不盡相同。有先滷後炸再炒的,有先滷後淋麻辣汁的,有先炸後炒再收汁的,有先炸再炒的等等。這裡介紹一款簡單實用又美味的辣子雞的做法。
原料:新鮮帶骨的土雞肉塊(大約5cm見方)750克、植物油200克、紅油20克、十三香10克、八角5克、桂皮3克、香葉2克、草果5克、幹紅辣椒節40克、花椒20克、炒黃豆20克、炒花生仁20克、熟芝麻5克、料酒15克、胡椒粉5克、白糖3克、姜適量、大小蔥適量、鹽適量。
成菜特點:色澤紅亮、鮮香酥脆、麻辣味濃。
味型:麻辣味(略帶五香)
烹調方法:炸、炒
步驟和方法。第一步,碼味。將雞肉塊洗淨,加姜(拍破)蔥(切段,用刀拍一下)、鹽、料酒、十三香混勻,碼味二十分鐘左右。八角、桂皮、香葉、草果洗乾淨表面的塵渣,入開水中浸泡。大蔥切節、少許小蔥切成蔥花。
第二步,炸雞肉。鍋洗淨,燒油至五至六成油溫,去掉雞塊的姜蔥下鍋,炸至雞肉成熟幹香時撈出。鍋內的油繼續加熱至六到七層油溫,下雞塊迅速復炸上色,十秒鐘左右至雞塊金黃色時撈出備用。
第三步,炒。鍋洗淨燒油,三層油溫下入幹辣椒節炒香,加乾花椒一起炒。炒香出味,加入雞塊、浸泡的香料(連浸泡的水一起下鍋),用中火一起炒(中途科加適量的水或鮮湯)。炒至雞塊入麻辣味後,汁幹亮油時,加白糖和味,加紅油調色,加鹽定味。下黃豆、花生仁,迅速關,火起鍋裝盤,撒上熟芝麻和蔥花即可成菜上桌。
操作技巧:選用一年左右的土雞,不然影響口感和味道。香料宜少不宜多,否則喧賓奪主。碼味時間要夠,不然雞塊不入味。根據口感選擇雞肉炸制的程度,注意千萬不能炸焦炸糊。炒雞塊的時候,注意火候,要炒入味,且沒有汁水。這道菜冷熱食用,都不影響風味。
注意事項:此菜開胃佐酒最合適。但不能多吃,特別是身體虛弱、腸胃功能不太好的人群更易謹慎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