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張勳人生的最後幾年

2021-02-13 歷史史記

1917年夏天,張勳導演了一場短暫的復闢鬧劇,他也隨之成為一個近百年來家喻戶曉的人物。復闢失敗後,張勳躲入荷蘭使館。1920年,張勳寓居天津,先住德租界,再徙英租界,直到1923年病故。

張勳的最後幾年,雖說離開了呼風喚雨的軍政舞臺,日常生活卻沒有陷於落魄的境地,仍不改奢華之色。他在天津松壽裡一式的小洋房100多棟,與黎元洪宅比鄰,外加幾處縱橫畝計的大宅子;在北京南河沿、南昌高升巷等地也有豪宅。他在北京安定門內永康胡同的一處住宅,是其把兄弟小德張送的,當時袁世凱想買,小德張不賣,後來送給張勳。從荷蘭使館出來,到直皖戰爭之前,張勳就在這裡被監視居住,後來他串通張景惠,借送字的機會跳上張景惠的汽車逃到天津。

此外,張勳獨資或投資經營的當鋪、電影公司、銀行、錢莊、金店、工廠、商店等企業有70多家。他家的傭人不下百餘,花匠、木匠、廚子、司機、丫鬟、僕人等分門別類,一應俱全,門口還有英租界工部局派來的警察站崗。

有人估計,張勳的動產、不動產加起來達五六千萬元之多。

張勳

一妻十妾

張勳有一妻十妾。妻名曹琴,曾為張勳守貧10年,被光緒帝皇后隆裕封為一品夫人。據說,張勳「事之若母,家庭事無大小,俱一一問過曹夫人」。

妾中之一邵雯是天津人,父母早喪,被弟弟騙到張家,賣了一筆錢。邵被張勳先奸後允,後來逢邵的弟弟來張家,都被其姐痛罵,以至姐弟不能碰面。

張勳寓居天津前後,三姨太王克琴和他的馬弁好上了,王為脫離險境和日後生活所計,也效前人之法裝瘋賣傻,脫光了衣服亂跑。張勳信以為真,遂將王逐出家門。後王與張的馬弁終成伴侶,這件事還上了當時的雜誌,轟動一時。王克琴後來向人回憶「張有酣睡在女人身上的怪癖,稍微一動即予腳踢手打,甩下床去。」

九子五女

張勳的姨太太們給他生了九子五女,大約半數早夭。活下來的長大成人後,有多位與民初人物的子女結親。

長子夢潮是張作霖的女婿;五子夢範是曾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的靳雲鵬的女婿;七子夢津娶了南昌洋油大王趙幹卿的女兒;長女夢緗嫁給了曾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的潘復的兒子;五女夢嫁給江西督軍陳光遠的兒子。

當初,張作霖很想與張勳結成親家,據說曾派人持其四個女兒的照片到張勳家,任張挑選其一。

張勳因只有長子夢潮與張作霖的四女年紀相符,就選定了該女。及至兩人成親時,張勳和張作霖都已故去,新娘的花轎是從張學良公館接來的。

張家的這幾門親事,雖說看上去門當戶對,可也並非都能美滿到底。夢潮自小失於管教,狂嫖浪賭抽大煙,曾一夜輸掉坐落天津跑馬道價值數萬元的一棟大洋房。他成婚不久即夫妻反目,隨後離婚。

夢緗素行不端,曾姘天津起士林咖啡館的一個茶房,兩人時不時出雙入對。有時茶房送菜到張家,夢緗便和他相伴外出,弟弟夢汾指著她的背影說「姐姐又跟人家走了。」

夢緗為人妻為人母后,依然不守婦道,老毛病未改。她嫁到潘家,育有二子,相繼考入大學,後因看不慣母親的行為,都頗為激憤,又相繼患上了精神病。

躲入荷蘭公使館、懷抱最小的兒子的張勳。

練字唱戲

張勳晚年賦閒在家,每天用八裁紙練習《麻姑仙壇記》顏體大字,每張寫四字。他還經常研習《資治通鑑》、《曾文正公家書》以及四書五經等典籍,除了自行圈點,也請一些老派名士來家講課,溫毅夫、陳貽重、商衍瀛、陳師曾、陳寶琛等,都長年被他待為上賓。

張勳好熱鬧。張家後樓內有個很大的戲臺,逢他或其妻過生日,都要請梅蘭芳、姜妙香等名角來家裡唱戲。每到燈節(正月十五),張勳必命在家裡庭院中搭焰火架子,邀請親友觀賞焰火。溥儀居天津時,曾到張勳家看焰火,張勳率妻妾兒女傭人等跪在院子裡迎候。溥儀後來這樣評價張勳:「我對這位(忠臣)的相貌多少有點失望——顯得比師傅們粗魯,大概不會比得上曾國藩。」

此外,張家每天都「食客盈門」,他名下的大片房子中,不少是供食客居住的。

吃喝抽

張勳是江西人,酷嗜家鄉風味,晚年居天津,仍每年都由其二弟從老家奉新寄來烘鰍魚、臘肉、辣椒末、豆豉及米粉之類。他喜歡吃的一道菜是「西瓜盅鴨」,做法是將一個完整的西瓜皮,貯入肥鴨一隻,去其臟腑,築入燕窩、江貝、海參等各種海菜,然後裝入瓷缽,隔水清燉。

他家一個叫來喜的丫鬟,為了鉗乾淨大批燕窩,日積月累,據說把眼睛都鉗瞎了。張家還把鉗好的燕窩熬成膏,凍後切塊,名為「燕羔」。燕羔與羊羔、肉鬆,都屬於張勳的伴食妙品。

張勳家在夏天請客時,還有一品「荷葉稀飯」,又名「翡翠粥」,即用整批嫩荷葉,新摘洗淨,切碎,煎成濃綠色的湯,拌以太谷白糖,和以無錫出產的香稻米,煮成色、香、味俱全的粥。張傢伙食之精細,於此也可見一斑。

張勳酒量過人,每頓飯需飲汾酒半斤。張勳還嗜吸雪茄,平時用3元現洋一根的雪茄菸待客。一次,唐紹儀來訪,張勳用此煙招待,孰料唐紹儀以10元一根的雪茄回請,讓張勳頓有小巫見大巫之感。

[免責聲明]文章和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張勳,一個被稱為「辮帥」的奉新人的多維人生.
    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張勳就出生在這裡。張勳(1854年12月14日-1923年9月11日),原名張和,字少軒、紹軒,號松壽老人,中國近代北洋軍閥,清朝覆亡後,為表示效忠清室,張勳禁止所部剪辮子,被稱為「辮帥」。 張勳曾任雲南、甘肅、江南提督。1913年鎮壓討袁軍。後任長江巡閱使、安徽督軍。1917年以調停「府院之爭」為名,率兵進入北京,與康有為等擁溥儀復闢,後被擊敗,逃入荷蘭駐華公使館。
  • 張勳的「辮子」
    最後在皇威、國法的嚴懲下最終還是很快推而廣之了。但是回過頭來細想,為何那麼多人會為了一個「髮型」而就義?是因為以前的髮型很帥氣嗎?不是的,髮型、服飾是一種文化由內至外的具象表現,在一個民族存亡之際,平時沒那麼重要的,本民族文化的符號化的東西便躍然成為了民族的命脈!成為了全民共同捍衛的唯一的尊嚴了吧。而所謂的「民族」意識,往往又會抵不過「習慣」。
  • 張勳為什麼對清朝念念不忘?
    在晚清的多如牛毛的大小軍閥中,張勳是一道最為獨特的風景。不管革命已經多年,他始終堅持不剪掉腦後的辮子。
  • 張勳復闢上色老照片:圖2街頭掛著黃龍旗,圖8張勳府邸被炸成廢墟
    此時養心殿內,張勳身披朝服馬褂,頭戴紅頂花翎,三拜九叩的跪在12歲的溥儀面前。這就是由張勳主導的一次復闢鬧劇,史稱「張勳復闢」。照片中就是北京城外正在生火做飯的辮子兵。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病故,北洋軍閥集團分崩離析。段祺瑞極不情願的將總統寶座讓給了黎元洪,自己做起了實權在握的國務院總理。照片中北京城內重新掛上龍頭旗。
  • 【北洋時代】5、張勳為什麼要搞復闢?
    民國的行政、立法都崩潰了,地方上的軍閥也開始反水,民國名存實亡,張勳這才懷揣著希望帶兵入京。張勳不是個單純老粗,他做事是有章法的。從黎元洪的角度講,好不容易把張勳請來了,該商量如何化解黎元洪與段祺瑞鬧矛盾的事,以及地方多省獨立的事了吧。
  • 張勳復闢失敗後成了過街老鼠,他使出什麼絕招挽救了自己?
    1917年,張勳發動的「丁巳復闢」醜劇僅僅折騰了12天,就在萬人唾罵聲中草草收場。7月12日,他無比倉遑地逃到荷蘭使館避難。其實,張勳的復闢行動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推動起來,而是曾經得到包括馮國璋、段祺瑞等諸多北洋軍閥的傾力支持。
  • 張勳樂器行·琴行
    張勳樂器行國外原裝品牌電箱民謠.各大品牌原廠正品琴.知名品牌出口轉內銷琴.大小琴最低幾百元至上萬元不等.專業吉他,電吉他,尤克裡裡
  • 辮帥張勳復闢失敗後逃入荷蘭使館,最終結局如何?
    宓張勳的5千辮詹子軍終究是敵茅不過北洋政府鄂軍,潰散之後瞿,張勳便倉皇巫逃入東交民巷寧。雖說北洋政茅府表面上對張充勳實施了通緝邰,聲稱一定將餘其逮捕、嚴懲馮不貸,但事情毋實際上並非如鄂此,即便是段杜祺瑞可能並沒通有直接授意過家張勳實行復闢吉,但是張勳復毛闢確實也得到鈕了當時各大軍舒閥的支持,甚鄭至張勳手中還薊有他們曾經就平此事籤署過的曾一個文件,也厙就是說復闢之翟事,並非只有巢張勳一個人的倪責任。
  • 1917年7.1 張勳復闢
    >    歷史上的今天,1917年7月1日,張勳復闢。    張勳復闢的本質並非封建王朝保守勢力對中華民國的反撲,而是民國各派政治力量以反擊復闢為幌子,進行的一場圍繞政治利益分配而展開的較量和博弈。張勳只是被利用了而已。復闢迅速失敗,但主導復闢的利益集團並沒有隨著消亡,而是在反對張勳的鬧劇中獲得了更大的利益,並最終為利益的再分配而大打出手,最終導致了軍閥混戰和中華大地的實質性分裂。
  • 民國軍閥姨太太舊照:長相靚麗堪比佳人,但有一缺陷令人難以接受
    相比於一生受到脅迫的溥儀,在民國時期更有權勢的反而是很多軍閥,大軍閥割據一方擁兵自重,表面上處於民國政府之下,實際上卻有著極高的獨立性。所謂英雄配美女,這些軍閥雖然大多都算不上英雄,但是他們的姨太太卻幾乎個個都是美女。
  • 張勳為什麼鬥膽敢復闢?皆因為被一幫人給忽悠了
    張勳既然有了這些認識,於是得出結論,認為只要取得「北馮南陸」的合作,天下事便無不可為。他雖然是一個大老粗,但他在徐州這段時間,卻是極力交結文人,這些文人多數是遺老和復闢派,如前清翰林:江西人楊增犖和劉廷琛,廣東人溫毅夫,貴州人胡嗣瑗等。楊增犖和劉廷琛向張勳推薦京社黨人潘博為張勳的機要秘書,潘博是康有為的高足,有此線索,康有為和張勳也有往來。
  • 張勳復闢是小丑的鬧劇?張勳得到一個怎麼的結果?
    在中國復闢帝制的主要有袁世凱復闢、張勳復闢還有清末溥儀復闢;國外有法國大革命的波旁王朝復闢。以下小小編先來說說張勳復闢事件。張勳又得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呢?    張勳復闢是一場鬧劇,同時也是一場笑劇,時人天懺生便在《復闢之黑幕》中將其間的種種笑料醜聞錄下,姑擷取數則,以饗讀者。
  • 軍閥張勳要復闢清朝,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是為了自己還是大清?
    而除了袁世凱,還有一個人也一直企圖恢復帝制,他就是張勳。不過與袁世凱自己稱帝不同,張勳是希望恢復大清的統治。按說有袁世凱的前車之鑑,但是張勳並不在意。那麼軍閥張勳要復闢清朝,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是為了自己還是大清?
  • 張勳的世界你不懂
    張勳爺爺有20畝水田,還會做豆腐和豆乾。1861年張勳虛歲8歲時他家攤上事了——李秀成的先頭部隊打進張勳老家搶糧。好多村民跑了,張勳的爺爺仗著自己會點武功,沒跑。太平軍問張勳爺爺,村裡都誰家有錢有糧啊,你的,帶路的,幹活。張勳爺爺給他們的是白眼:小樣兒,這麼缺德的事能是我張爺幹的麼?太平軍惱羞成怒,那你本人交錢交糧,否則死啦死啦的。
  • 張勳復闢失敗被通緝,全國上下罵他是逆賊,孫中山的評語很公道
    後來的張勳一路往上爬,沒有辜負那些幫助過他的人。張勳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豪爽之人,他後來想要去感謝當初的許家少爺,但是那人淡泊名利,他也就只好作罷。黎元洪想要罷免段祺瑞的總理職位,為此段祺瑞借張勳之手想要除掉黎元洪,因此支持張勳的復闢。因此張勳在段祺瑞的幫助下,非常順利的進入京城,而後又有許多遺老遺少的支持幫助,才讓張勳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攻破紫禁城,復闢成功。隨後張勳致電各省,要求"遵用正朔,懸掛龍旗"。
  • 她拒絕袁世凱,婉拒張勳,謝絕曹錕,最後27歲那年嫁給40歲窮男人
    劉喜奎 她一生中拒絕五位總統,最後卻嫁給了一個四十歲老頭,並為其守寡四十年之久。雖然最後被扭送到了警察局,這位侄子仍大聲喊道:值了,值了。 就連曾出任過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也曾貪戀其美色,有一次袁世凱用總統的名義邀請她去中南海唱堂會戲,劉喜奎來到一間陳設華麗的屋子裡,看房中無人,便感覺氣氛不對,就問差事:「是誰找我?有什麼事?」這時,袁世凱從門後走出對劉喜奎說:「沒有什麼事,請你來隨便聊聊。」
  • 《紫禁城的黃昏》張勳復闢(下)
    張勳一直忠於朝廷且有無畏勇氣,但是他也懷有野心。作為將軍,張勳過於相信自己的軍事力量;作為政客,張勳高估了自己的政治手段和計策。他愚蠢地認為無須他人幫助,自己就能夠成就大業。他想獨佔所有的功勞,他所表現的一切讓別人很容易得知他的想法。張勳的同僚也認為,他們不可能從張勳那裡得到利益,無論是巡撫類的職位還是其他待遇。
  • 張勳:清朝漢官之極,敢拿17省督軍做賭注,願用火車換老婆
    幾年以後,許家遷居南昌張勳也跟著一同前往藉此眼界大開,在省城張勳又學了不少拳腳功夫。所以到了二十三歲的時候張勳已算得上是文武全才。1883年12月,中法戰爭爆發。當時在軍隊混到排長的張勳就受命開赴前線。當時法軍當時的行為完全屬於挑釁,他們以莫須有的理由開槍打死了清軍代表,而且發動炮擊。於是中法兩軍激戰兩天以打死打傷法軍近百人告終。
  • 北洋強人:張勳復闢的戲劇性內幕(圖)
    到京後,康有為立刻被接到了張勳宅中。此時,一群復闢人物也早已濟濟一堂,張康二人與萬繩栻、張鎮芳、雷震春等人連夜開會,以最快的速度將復闢事宜準備妥當,譬如詔書、上諭、官職安排等,只等張勳一聲令下,就可以改朝換代,舊夢重溫。  隨後,張勳便命人分頭前去請陸軍總長王士珍、步軍統領江朝宗、警察總監吳炳湘等人來商議復闢。人來齊之後,張勳跳上臺階,大聲宣布復闢大業。
  • 老照片直擊張勳復闢:溥儀眼神空洞滿臉恐懼,圖8是張勳漂亮小妾
    【「辮帥」張勳】張勳復闢,又稱溥儀復闢,是一場歷時僅12天的復闢鬧劇。張勳對大清無比忠誠,溥儀退位後,他誓死不願剪掉辮子,時人稱他為「辮帥」。1917年6月14日,張勳率領5000名「辮子軍」,借「調停」為名,直接進入北京城,隨即宣布擁立溥儀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