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一次葬花,千年的奇緣,萬年的靈犀

2020-12-23 雙語橋

曹雪芹以《西廂記》為線,引出了怡紅公子和瀟湘妃子一段縹緲的靈犀之緣。以碧雲天,黃葉地,落紅成陣的意境將少年的靈性與真情悄悄地展露,感動世人無數。

喜讀黛玉第一次葬花;不,是寶玉飄花流水,黛寶共葬落紅。在沁芳閘橋邊,桃花樹下,寶玉痴讀一本絕世珍品。陣風過,滿樹桃花飛舞,罩住了多情的少年。他用一顆悲憫的心腸,將花瓣抖落水中。

請不要以世俗的眼光看這青蔥的少年,他以一顆赤子之心將這自然的尤物輕輕地託起,這那是桃花,分明是一顆白裡透紅的玲瓏心腸。

連花都護,何況人呼?我們的周圍,有時候充斥著太多的兇殺,憤懣和不滿。求學之子刺死母親,青春年華拋屍可可西裡,情人相背,愛人相離。人與書相隔萬裡,人與物失去感觸,人與人失了交流。我們不正是失去了那份落花流水的詩情畫意,將自己感觸麻木,將自己痛苦放大,然後走向了極端。

當然,我這裡還是要講寶玉、黛玉,我這裡還是喜歡說這段奇異的感情之旅。

一位任落花流水,一位卻荷花鋤,掛花袋,拿花帚悠然而來。花兒在水中漂流,便會渾濁,糟踐。不如葬入牆角花冢,隨土而化。痴情人相遇,便勝卻人間無數。這是葬花還是尋人?不,這是在尋書,在尋《西廂記》!寶玉說看這書茶飯不思,黛玉直接就地解決,感覺「詞藻警人,餘香滿口。」書與人同化,境與情交融。穿越的情緣,痴人的心腸,黛寶的內心早已合二為一,不容他人覬覦,也覬覦不得。

真境,真情,真話!寶玉笑道:「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冒』。」一句忘情語,羞得黛玉「微腮帶怒,薄面含嗔。」至此,情、景、書、人融合為一體,再也不能分割。

一位是過目成誦,另一位一目十行,兩人都喜歡書;一位飄花,另一位葬花,兩人都憐花;一位多愁瘋癲,一位多情多病,縱使那萬千的財富怎能容得世俗的眼光。

有人說薛寶釵與賈寶玉絕配,寶玉不該出家,讓寶釵獨守空房。從這裡的葬花你就能窺見什麼是心有靈犀,心心相印;從這裡的讀書你就知道什麼是情投意合,不離不棄;從這裡的玩笑,你就能感覺出落紅如雨的談笑勝過一切的花前月下。

有情侶在校園中大打出手,哭喊亂叫,反過來問我情為何物?我說你看看《紅樓夢》中第二十三回黛玉寶玉葬花吧!

誠然,曹公最後安排襲人出場,有點扎眼,儘管寶玉和襲人有肌膚之親。

相關焦點

  • 【黛玉葬花】曹雪芹是如何寫黛玉葬花的
    作者  潘學軍「黛玉葬花」是《紅樓夢》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 自《紅樓夢》問世以來,它被不同的藝術家以不同的藝術形式進行創作,深受大家喜愛。也正因如此,這正是《紅樓夢》問世以來,《葬花吟》所產生如此巨大的藝術感染力的原因之一。
  • 【黛玉葬花】葬花的隱喻和黛玉的隱憂
    作者  胡聯浩《紅樓夢》寫的都是家長裡短,沒什麼驚心動魄的場面、跌宕曲折的情節。然而,讀過《紅樓夢》的人,卻能一口氣報出黛玉葬花、鳳姐理喪、探春結社、寶釵撲蝶、湘雲眠茵等等經典故事情節來,這些經典情節塑造了一個個鮮活而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無疑,黛玉葬花是《紅樓夢》經典情節的代表。之所以能成為經典中的經典,除了葬花最能反映黛玉多愁善感的才女形象外,更重要的是巧妙地借用葬花的隱喻含蓄地表達黛玉的憂思。這是黛玉的聰明之處,也是作者的巧妙構思。
  • 紅樓夢十大名場面:黛玉葬花驚豔,寶釵撲蝶引爭議,香菱學詩勵志
    所謂名場面,就是知名度最高,最廣為人知的場景,《紅樓夢》作為經典巨著,劇中人物眾多,有人的地方必有場景,名場面更是數不勝數。《紅樓夢》中最經典的名場面,無不是能夠體現角色個性的,無論是搞笑至極的劉姥姥進大觀園,還是浪漫唯美的黛玉葬花,都是最受歡迎的經典場景。今日所盤之名場面,各個經典,其排名不分先後。
  • 《紅樓夢》第27回:黛玉葬花的靈性成長意蘊及寶黛故事的另一種解讀
    (ID:hlm364)「黛玉葬花」是紅樓夢中的經典場景,被視為預示寶黛愛情結局的一曲悽婉悲歌。但歷來較少讀者從佛禪靈性成長的角度解讀黛玉葬花,而整部《紅樓夢》,佛學思想貫穿始終。作者寫得清清楚楚,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講的是生命從無明,痴愛,煩惱,痛苦走向覺悟、解脫的故事。而黛玉葬花正是這一生命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充滿了佛禪意蘊。由此我們也可以對寶黛故事進行另一番解讀。
  • 《紅樓夢》中《葬花吟》是洪升所作崑曲《石頭記》中的一段唱詞
    《葬花吟》是洪升所作崑曲《石頭記》中的一段唱詞《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飛燕泣殘紅』故事中的『黛玉葬花』情節:賈寶玉到那日同黛玉葬桃花的的『葬花冢』處來,『……各色落花,錦重重的落了一地(批1)……將到花冢,猶未轉過山坡,聽到山坡那邊有嗚咽之聲,一行數落著,哭的好不傷感(批2)…… 聽到她哭道是:(批3)』小說正文中,僅這短短的幾句描述,便有多於正文的八條
  • 葬花吟
    《紅樓夢》最高潮處,《紅樓夢》思想內涵最深刻處,曹雪芹文學詩詞造詣最體現極至處,便是黛玉葬花一節,而《葬花吟》則是這節的重中之重!《葬花吟》全詩抒情淋漓盡致,語言如泣如訴,聲聲悲音,字字血淚,滿篇無一字不是發自肺腑、無一字不是血淚凝成。無怪乎賈寶玉聽《葬花吟》時痛倒在山坡之上,第三十五回鸚鵡亦會唱《葬花吟》,信然:千古一曲《葬花吟》!
  • 電視劇《紅樓夢》插曲: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電視劇《紅樓夢》插曲: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文/長洲一騷人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紅樓夢-枉凝眉》因此我要說《紅樓夢》是一本奇書、87版電視劇《紅樓夢》是一部奇劇、王立平是一位奇作曲家、陳力是一位奇女子歌唱家。
  • 花謝花飛葬花吟
    這個春天的周末,4月11日,CCTV官微曬出了87版《紅樓夢》演員雲聚首的畫面,引人注目,又有無限慨嘆。《紅樓夢》電視劇,我也不知道看了幾遍了,每一次心情都會隨著故事起伏,每一次又有不同的感受。這部幾代人心中永遠也無法超越的經典,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不可逾越的螢屏經典」。陳曉旭說,我就是為黛玉而生的。
  • 王文娟:「黛玉葬花堪比工人掃地?」
    說到《紅樓夢》,很多觀眾想到的都是87版的經典電視劇。而小編今天說的卻是一部更早的,電影越劇《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情節?不、不,今天咱們說說王文娟老師在拍攝「黛玉葬花」時的場景與花絮。電影越劇《紅樓夢》中,雖然影片的室內的場景居多,但室外的場景是在哪裡拍攝的?這個問題在電影上映之後,就一直是個迷一樣的存在。就葬花一場而言,場景中黛玉一身白衣穿梭於桃林之中,鏡頭採用了遠近景交叉切換的視角,使整個園林看上去非常開闊。
  • 林清玄:黛玉葬花矯情?可能只是你不懂
    十二歲的時候,第一次讀《紅樓夢》似懂非懂,讀到林黛玉葬花的那一段,以及她的葬花詞,裡面有這樣幾句:爾今
  • 《醉紅樓》-那些年我們追過的《紅樓夢》
    獨唱;合唱葬花吟 二胡演奏 作為2015年陝歌民族樂團音樂季重點演出項目之一,《醉紅樓》民族經典視聽音樂會,以一部電視劇作為音樂會的主題,這在國內音樂界尚不多見。《紅樓夢》二胡枉凝眉 《紅樓夢》的歌曲中,許多都是描寫人物命運的,如寫香菱的《嘆香菱》、嘆晴雯的《晴雯歌》、惜探春的《分骨肉》、唱黛玉才情的《葬花吟》、寫寶黛愛情的《枉凝眉》。
  • 風雪歸百年,紅樓夢未完
    李希凡潛心研究《紅樓夢》,主要著述有《紅樓夢評論集》、《論中國古典小說藝術形象》、《<吶喊><彷徨>的思想與藝術》、《李希凡文學評論(當代)選》等16種,參與主編《紅樓夢大辭典》等。
  • 撲蝶PK葬花:紅樓夢裡的雙美對峙,其中寓意你能看懂幾分?
    黛玉葬花和寶釵撲蝶,是紅樓夢裡最著名的經典場景。很多人一生沒讀過紅樓夢,但對這兩個畫面卻絕對熟悉。就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已經成為西遊記的招牌,天下無人不知。但凡黛釵登上什麼藝術作品,毫無懸念的,肯定一個葬花一個撲蝶。人們都說葬花是黛玉悲劇性格的經典瞬間;撲蝶則最好的詮釋了寶釵青春健康,表現了寶釵活潑、曠達的性格。
  • 二胡《葬花吟》
    《葬花吟》是曹雪芹創作的章回小說《紅樓夢》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誦的一首詩。這首詩在風格上仿效初唐體的歌行體,名為詠花,實則寫人。全詩血淚怨怒凝聚,通過豐富而奇特的想像,暗淡而悽清的畫面,濃烈而憂傷的情調,展現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內心的矛盾與痛苦、細微而複雜的心理活動,表達了其在生與死、愛與恨等複雜的鬥爭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對自身存在焦慮不安的體驗和對生命迷茫的情感。
  • 王文娟越劇《葬花》視頻賞析,回味經典
    寶玉與一群姐妹們朝夕相處,融洽無1958年越劇電影《紅樓夢》選段:葬花(王文娟演唱)越劇名段,黛玉葬花,王文娟演唱 高清_標清
  • 你聽過鋼琴三重奏版的《葬花吟》嗎?
    《葬花吟》是清代文學家曹雪芹的小說《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誦的一首古體詩。
  • 葉小鸞、金聖歎與《紅樓夢》
    到了當代,一些研究《紅樓夢》的學者注意到葉小鸞的這個材料,他們發現葉小鸞的「戲捐粉盒葬花魂」中的「葬花魂」三字為曹雪芹所襲用,出現在林黛玉的月夜聯句之中,即「冷月葬花魂」,他們又發現葉小鸞原為月宮仙子,名「寒簧」,這「寒簧」二字又出現在賈寶玉祭奠晴雯的「芙蓉女兒誄」之中,即「弄玉吹笙,寒簧擊敔」,[2]因此紅學家們認為這位葉小鸞可能對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產生影響
  • 266、天道奇緣六萬年
    266、天道奇緣六萬年         原文轉載自【樂天】的空間        一、(9月10日 10:50)天天談天變
  • 《紅樓夢》裡最富詩情畫意的三個場景
    《紅樓夢》無疑是中國古典小說裡最具有詩情畫意的作品了。可以說,曹雪芹用自己的生花妙筆將濃鬱的詩意注入了《紅樓夢》。這體現出中國人生活的雅趣,也體現出曹雪芹雖然經歷了家破人亡的悲劇,卻依舊熱愛生活。我覺得《紅樓夢》裡最具有詩情畫意的場景分別是黛玉葬花、寶琴立雪、湘雲醉臥。《紅樓夢》裡第一次寫到黛玉葬花是在第二十三回。曹雪芹寫得也十分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