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普拉斯》是地道的臺灣電影,趕緊點進來看看吧!

2021-01-09 曉婷有話說

《大佛普拉斯》是地道的臺灣電影。奮侯孝賢、楊德昌之餘烈,關注底層,有血有肉。所不同之處,侯是散文詩,楊長於社會解剖,大佛則是黑色幽默。大佛普拉斯好比蘋果Plus,商業社會,百舸爭流,信仰市場,烈火烹油,佛也不甘寂寞,坐享人間香火。這是電影極熱之處。另一方面,大佛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光吃飯不辦事,任由芸芸眾生弱肉強食,在眼皮子底下彼此傾軋,這是電影極冷之處。劇情內外,穿插導演畫外音,指點江山,亦莊亦諧,擺明了要告訴觀眾,這是一部特立獨行的作者電影。「大佛」本應具有無上智慧,電影裡卻小聰明太多。

例如,全片黑白,只在主角偷窺行車記錄器時,螢屏中畫面才突然變為彩色,然後他由衷感嘆,有錢人的生活果然是彩色的。再比如,電影中濫俗小清新金句:現在已經是太空時代了,人們可以登上月球,卻永遠無法探索內心的宇宙。小聰明太多,反倒遮蔽了電影的深刻。《大佛普拉斯》的深刻之處,在於他白描出臺灣政治與宗教媾和的畸形模式,以及貧富懸殊、階層固化的無解難題。三位底層主人公,名字都耐人尋味。肚財。財爛在肚子裡,拿不出手,身處底層,靠撿破爛為生,難以翻身,只好臨淵羨魚,靠偷窺有錢人的幸福生活過乾癮。肚財即妒財。

菜埔。菜圃種菜,人畜無害,此名字,暗指他是吃素的懦人,非肉食者之列。釋迦。與佛同名,擅長沉默,代表欲望和意志的湮滅,即所謂的涅槃境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底層的失語狀態。與這三位底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資本家黃啟文和政客高委員。這兩位肉食者,酒池肉林,荒淫無度,壞事做盡,無所不為,卻能一手遮天,顛倒黑白,不減潑天富貴。此中真義不言而喻,權力和資本狼狽為奸,再加上麻痺底層的宗教,此三者互相勾兌,互通有無,固若金湯,成鐵三角之勢,用彌天大謊,織成一張覆蓋臺灣全島的彌天大網。

大佛不響,一切全由我定。導演黃信堯,之所以選擇大佛這個意象,跟佛教在臺灣的歷史變遷不無關係。國民黨兵敗赴臺後,對臺灣實行長達38年的戒嚴,佛教僧侶,作為被管制的一部分,亦深受壓制。1955年,佛教學者高執德,因接待赴臺弘法的大陸僧人巨贊而被槍決。一時間,臺灣佛教界噤若寒蟬。1987年,臺灣戒嚴體制崩盤,佛教才逐漸擺脫當局控制,重新獲得生機。如今的臺灣佛教,分裂出兩種極端的態度。一部分僧人強調政教分離,對政治生活敬而遠之,另一撥人,卻主張介入政治,影響世俗。

在後一種思潮影響下,每逢大選,很多佛教法師,搖唇鼓舌,公開為政客站臺拉票。臺灣佛教中很多大人物,越過行政部門,直接和政客接觸。一些長袖善舞的政客,沉溺於權力角逐的紛爭,很少有人真正信仰佛教,只是將其視為奇貨可居的工具。《大佛普拉斯》中的高委員,就是如此。政客長袖善舞,一些僧侶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為了施加自己的影響,在宗教界確立自己的地位,不惜和世俗權力相勾結。

對此佛界亂象,學者南懷瑾曾一針見血的指出,臺灣目前的佛教,對於大慈大悲的佛教宗旨,如何配合世界上各種政治思想與制度,確定一種政治主張的學說,毫無具體辦法,只憑憤憤思進與躍躍欲試之氣,企圖躍上政治舞臺,一展教主式大無畏雄風,恐怕百無一是。佛教在臺灣風行,四大山頭的高僧大德,出鏡率極高,在機場書店的電視上,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而他們的粉絲來自社會各階層,有底層,有大款,還有政客。《大佛普拉斯》除了一些隱喻,以及電影結尾對萬佛朝宗的法事驚鴻一瞥,並未直接針砭佛教亂象,大概也是投鼠忌器的緣故。

相關焦點

  • ——電影《大佛普拉斯》
    很早有人推薦這部臺灣電影《大佛普拉斯》,後來才知道普拉斯就是手機Plus的意思。最可怕的是,坐我旁邊的王老師中途無意中把頭扭過來看我手機時,手機裡突然出現的畫面是黃啟文和混血女孩在車裡做不可描述之事,我嚇得趕緊想把手機調到最低亮度,但當時手忙腳亂的樣子似乎已經給王老師拿到「捉姦在床」的實錘了,人生的至暗時刻啊,太尷尬了!(佛教徒最好不要把它當作佛教題材電影和孩子一起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 電影:大佛普拉斯
    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電影信息,這裡值得關注.
  • 《大佛普拉斯》 :展示人性「荒謬」和「荒誕」 更新臺灣電影面貌
    電影《大佛普拉斯》海報參考消息網2月8日報導 西媒稱,黃信堯執導的電影《大佛普拉斯》大獲成功,令他成為臺灣電影界的新星,得到李安、侯孝賢、蔡明亮等國際導演的肯定。《大佛普拉斯》在2017年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5大獎項,包括最佳新導演獎和最佳改編劇本獎,並且在最近的臺北電影節.和多倫多國際影展「亞洲影評人聯盟獎」中斬獲5大獎項。在網絡發達、務實和商業化的臺灣,影院被商業片霸屏,但是《大佛普拉斯》卻在影院上映將近4個月,引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和討論。
  • 豆瓣8.7臺灣閩南語喜劇犯罪電影《大佛普拉斯》推薦
    國產喜劇電影《大佛普拉斯》豆瓣評分8.7,在豆瓣TOP250 上排第224名
  • 電影資源丨《大佛普拉斯》
    2017年最讓人回味無窮的臺灣長篇劇情片,非《大佛普拉斯》莫屬。
  • 《大佛普拉斯》,又是被名字耽誤的好電影
    ——肚財先來解釋一下這個看起來意味不明的電影名《大佛普拉斯》。導演黃信堯之前拍攝過一部短片《大佛》。而這部電影就是在短片的基礎上製作的。「這也太枯燥了吧,我怕是會看睡著。」沒錯,院長一開始就是心裡抱著這樣的OS去看的。結果反手被《大佛普拉斯》一個耳光抽醒:驚豔!辛辣!刺激!
  • 《大佛普拉斯》:佛也有Plus?
    《大佛普拉斯》是紀錄片導演黃信堯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在他的紀錄片《沉沒之島》獲得臺北電影獎百萬首獎之前,黃信堯就一直在關注臺灣社會的底層生態,也曾投入多項社會運動,在拍攝了多年的紀錄片之後,終於從短片《大佛》開始進入劇情電影的世界。
  • 2017年臺灣金馬獎揭曉,一起看看誰是最大贏家?
    11月25日晚,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在臺北舉行。下面給大家奉上獲獎名單和入圍名單,趕緊將它們列入你的影單噢。最佳劇情片:《血觀音》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林生祥、王昭華——《有無》《大佛普拉斯》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林生祥《大佛普拉斯》
  • 電影《大佛普拉斯》——生命有時候真是微不足道!
    我在2016年的時候就拍了《大佛普拉斯》,去年電影完成,今年因為在大陸有很多朋友有資源了,看了這個電影,所以我就很榮幸地被邀請到這裡來跟大家見見面。現場看過《大佛普拉斯》的朋友多嗎?很多。我知道大家應該都是在應用或者資源網站上面去看的,臺灣應該是在2月15日就發行DVD了,2月16號的時候,就有人發微信給我說,黃導,我們在這邊已經看到你的電影了,真的蠻不錯的。
  • 分享一部電影《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出來,很多人都說這是臺灣資本主義底層群像,批判現實主義,我覺得導演黃信堯可能一開始沒有想那麼多,而是以一種類紀錄片的方式記錄生活的本原,用他獨有的幽默的方式,對抗一點人間的苦難。人有沒有高低之分?從《大佛普拉斯》的表象來看,高低分的特別明顯,就像黑白和彩色一樣。
  • 歡迎來到花式讚美《大佛普拉斯》無獎大賽現場!
    來看看《大佛普拉斯》入圍入選各大影展評選清單金馬獎5項大獎(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公眾號【肉叔電影】依舊強調了《大佛》無法進電影院的現實原文點此黃啟文的二奶名叫葉芬如(這部電影的監製是著名監製葉如芬,阿堯還在電影裡說,葉女士是最難搞的監製,故意的吧)
  • 大佛普拉斯 (2017)(富含電影網盤資源)
    所以,這部電影固然有諷刺臺灣本土社會的意味,但我認為如果要如此簡單地,又一次常規地把導演鏡頭下的人物分為幾個類型,然後劃位置,進行對比,進而得出批判角度是不太好的。導演也知道這一點,他和我們是一樣的,我們和電影裡的菜埔是一樣的,在看完整部電影之後,在和肚財說完告別之後,我們仍舊沒法真正與他同在。佛光之下,眾生虛幻,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不不不,打住吧。還有什麼好說的呢?巴士也要到站了,獨自上車吧,命途啊~~
  • 大佛普拉斯:其實電影是彩色的,人心是黑白的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極具風格特色的臺語片,不僅把幽默與悲涼的比例拿捏得非常好,在又好氣又好笑的觀影體驗後,留下的或許是一種深深的無奈。文/解憂電影院大佛普拉斯 (2017)大佛普拉斯這個命名是因為這部片改編自導演14年的金馬提名短片《大佛》。同時也意味著這裡的大佛還多了點什麼,故事主角就是菜脯跟肚財,他們兩個就是社會底層最滷的那種滷蛇(loser)。在某一天的日常裡,他們卻意外的捲入一場兇殺案之中,無助的菜脯跟肚財,該怎麼面對這一切呢?
  • 《大佛普拉斯》之後,他的下一部電影是什麼?
    既然是讓我拍電影,就不需要設限;既然要拍就要拍得純粹;既然已經如此義無反顧,那就讓電影天馬行空吧。」美國老牌雜誌《綜藝》(Variety)評價《大佛普拉斯》:「編劇兼導演黃信堯和監製兼攝影師鍾孟宏才華橫溢地玩轉了電影概念,創造了這部爆笑又犀利的抨擊階級社會的草根民謠。這或許是臺灣電影回魂的一整年中最好的作品。」
  • 臺灣電影《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一部黑白電影,電影中的主要人物,萊埔和肚財還有黃啟文。其實影片講述的故事很簡單,就是萊埔和肚財兩個最底層的人物,在窺探老闆黃啟文的行車記錄儀時發現了老闆殺死自己情婦的秘密。先說一說萊埔和肚財。萊埔,一家雕塑廠的夜間保安,有一個老母親需要照顧。每天認真且無知地活著。肚財是一個垃圾回收員,雖然很窮但是喜歡抓娃娃。
  • 臺灣導演鍾孟宏的戲法:從監製《大佛普拉斯》《小美》再到導演《陽光普照》
    鍾孟宏拍攝《大佛普拉斯》工作照鍾孟宏有意當這個監製職位,主要覺得臺灣在國際舞臺上像個孤兒,所以他很想用電影去讓世界各地的人認識臺灣,他希望用電影來說臺灣的故事,可是他嫌自己說得不夠快不夠多,所以希望多找些說故事的能手來講臺灣的故事
  • 《大佛普拉斯》成了臺北電影獎贏家,還有幾部片你也值得看
    《大佛普拉斯》是黃信堯的首部劇情長片,改編自過去他所拍攝的短片《大佛》。這次拍攝長片,依舊保留了過去一貫的黑色喜劇風格,並以此描述社會底層人的生活中遇上的一些荒謬事件。不少臺灣影評人看後皆表示這是一部深具臺灣本土與草根性的重要作品。
  • 【福利:送影票】金馬獎創紀錄獲獎電影《大佛普拉斯》北美上映
    《一一》之後,最重要的臺灣電影」— Look Chi Man, HK01「《大佛普拉斯》成為了一幅人類精神的悽美肖像」— Kamran Ahmed, Next Projection「臺灣導演黃信堯的電影《大佛普拉斯》充滿了在自行嚴肅的藝術電影世界裡長期稀缺的幽默感。」
  • 《大佛普拉斯》:這部臺灣限制級電影直面貧富差距
    認真安利一部華語小成本電影《大佛普拉斯》 一個華語電影為什麼取這樣一個「洋氣」的名字呢?是因為導演之前拍過一個叫大佛的短片,而這部電影是大佛的加強版,所以用了「plus」的諧音《大佛普拉斯》作為片名。一句話總結電影就是「小小的行車記錄儀引發的一場大大的危機」現在每臺車上都有行車記錄儀,它記錄了你的出行路線,違規行為甚至隱私。你在車上與人違法交易的通話,出軌偷情的聲音,全部被記錄在案,當有一天你的行車記錄儀視頻被人看到的話會發生什麼呢?
  • 1/26金馬獎創紀錄獲獎電影《大佛普拉斯》舊金山上映
    《一一》之後,最重要的臺灣電影」— Look Chi Man, HK01「《大佛普拉斯》成為了一幅人類精神的悽美肖像」— Kamran Ahmed, Next Projection「臺灣導演黃信堯的電影《大佛普拉斯》充滿了在自行嚴肅的藝術電影世界裡長期稀缺的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