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嶽飛被殺的真相,為何宋高祖趙構容不下嶽飛?

2021-02-13 掌上湯陰

嶽飛可以不死嗎?思來想去,在趙構領導的南宋綏靖領導班子掌權的情勢下,嶽飛難以倖免,早晚都是一死。

對於和金朝的和平,趙構如饑似渴

趙構仿佛是認定了南宋不是金朝的對手,終其執政期,幹的最多的就是「求和」。

趙構的皇位坐的惶恐,也很僥倖。汴梁被金兵攻破時,北宋皇室成員被一鍋端,擄去北方做了人質。趙構在外,倖免於難,被推舉坐上了皇位,能坐上這個位置,趙構做夢都沒想到。

也許被金朝滅北宋的狼威嚇破了膽,一路逃到臨安好不容易站穩了腳的高宗趙構,從不會放過一個獲得「和平」的機會。他只想躲在剩下的半壁河山裡,安生的做個「太平皇帝」。

這種渴望到了何種程度呢?完顏亶繼位後,曾向南宋伸出「和平的橄欖枝」,趙構同主和派群臣大喜過望,金使者到達時,不稱宋而稱「江南」,不說議和而說「詔諭」,明顯是以上待下,含有很強的侮辱意味。對此趙構等人絲毫不以為意,甚至派秦檜代表自己跪於金使面前,答應取消宋朝國號,做金朝的藩屬。和議成後,大赦天下以示慶祝。

當時對外政策的基調,就是建立在以上這種屈辱情勢之上的。對於嶽飛這幫主戰官員,要用,用的目的不是收復故土消滅金國,而是將戰爭作為議和的籌碼。

嶽飛不計後果的猛衝猛打,想一口氣端了金國老窩,不懂得「收發自如」,萬一打不過,挑起金國瘋狂的報復如何是好?不懂得維護「和平主旋律」的嶽飛留不得。

嶽飛性格剛強有餘,圓通不足

嶽飛的軍事才能世所公認,一步步從軍隊底層積攢功勞,升級成宋軍重要將領。領兵打仗沒的說,讓他和一幫勾心鬥角練就的政客們玩手腕,那是青銅和王者的差距。

因為不滿南宋的對金政策,嶽飛曾幾次撂挑子不幹,每到此時,趙構或溫言安慰,或強令歸隊,還用的到你,不能不幹。

於是可憐的嶽飛,只能成為宋廷玩弄權術的籌碼和工具。屢屢以辭職相抗的嶽飛,想必也會給趙構心中留下「不聽話」的陰影。

有一個說法:因為嶽飛主張迎回徽欽二宗,趙構擔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這才起了殺心。個人認為這個說法不可信,如果真能滅了金國,即使迎回徽欽二宗,趙構也不可能讓出皇位,而且滿朝的文武百官,都是趙構遴選的自己人,大權在握,兩位當過俘虜的先帝不形成任何威脅。而嶽飛雖然政治覺悟差,畢竟不是傻子,當發現自己一時衝動建議的「迎回二帝」,引起趙構的不快,之後再也沒說過,而是將徽欽二帝歸於「天眷」。

嶽飛的公然抗旨,讓趙構下了除掉他的最後決心

平時的小齷蹉、小衝突過去也就過去了。日子還得過,嶽飛還得用。1140年,完顏兀朮南侵,宋廷派嶽飛率軍援救。當戰局稍有緩解時,趙構便派使者李若虛前往傳詔:「兵不可輕動,宜且退兵。」誰知傳信的李若虛也是個主戰派,不僅不督促嶽飛退兵,反而大加支持。於是嶽家軍一發不可收拾,連打勝仗,一直推進到距舊都汴梁只一步之遙。

早已打算退兵的秦檜等人向趙構上書:「兵微將少,民困國乏,嶽某深入,豈不是很危險?」趙構深以為然,下詔命令退兵。

打得正爽的嶽飛哪裡收的住手?上書爭辯,拒絕退兵。過了幾日,嶽家軍前鋒已進入朱仙鎮(今開封市境內),卻收到了最嚴厲的「十二道金字牌」強令退兵。

此次抗命讓趙構的不安全感來了個總爆發,嶽飛之死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相關焦點

  • 嶽飛帶領嶽家軍打敗金軍,趙構卻恨嶽飛
    嶽飛是南宋朝湯陰人,也就是河南安陽湯陰縣人。是南宋軍事家,漢族民族英雄。茫茫天地間晴空萬裡,彩虹划過。公元1142年,一代名將民族英雄嶽飛被加害致死,就如同彩虹,而瞬間消失。嶽飛青年時期,正是北宋末年,金國女真族對宋發動大規模戰爭。中原漢人百姓深收其害,處在戰亂的水深火熱之中。許多人英勇反抗金軍,嶽飛也組織了嶽家軍,與金軍作戰。由於嶽孤軍作戰勇敢,很快收復了許多失地。
  • 嶽飛精忠報國,秦檜為何以莫須有罪名陷害嶽飛
    很多人認為趙構是擔心被武將篡權才殺嶽飛的,但事實是趙構就是單純地被金人嚇破了膽。趙構要真的是擔心篡權,後面怎麼弄出一個敢騎在他頭上的奸相。後期趙構見秦檜,隨身都要帶刀以防被秦檜謀害,這可是史書記載的。那為什麼趙構容得下這種隨時可以要他命的權相,卻容不下忠心耿耿的嶽飛呢。
  • 嶽飛被殺是因為情商太低?其實他只是說錯了一句話
    《宋史•嶽飛傳》說這一戰嶽飛八百破五十萬,這是本傳專美,真相在《宋史•高宗紀》裡面:乙未,杜充遣嶽飛、桑仲討其叛將張用於城南,其徒王善救之,官軍敗績。這說明啥——南薰門之戰嶽飛多半放水了。既執行了命令,又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就是嶽飛做人的藝術。之後,開封失陷,嶽飛跟著杜充去趙構身邊,趙構派杜充防禦長江。杜充布置防線亂七八糟,被金兵長驅直入。在這次搜山檢海抓趙構當中,嶽飛截擊金軍,立下些戰功。
  • 嶽飛是被誰害死的?是秦檜、金人,還是趙構?易中天一語道破
    人們欽佩的不只是嶽飛的事跡,更是他頑強不屈誓死報國的民族精神,但是就這樣一位民族英雄,他的離世竟成了一個謎。在人們心中對於嶽飛的死,最大的評價就是一個字「冤」。那麼嶽飛是被誰害死的?是秦檜、金人,還是趙構?被易中天一語道破。在國人的固定思維中,秦檜就是導致嶽飛離世的兇手。那麼秦檜與嶽飛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關係呢?在古代朝廷中朝中大臣有文武之分,而嶽飛就屬於武將,秦檜則是文臣。
  • 為何說韓世忠間接害死了嶽飛?在「苗劉兵變」中埋下了禍根!
    都知道害死嶽飛的是秦檜夫婦和張俊,王浚,万俟卨,其實最大的罪魁是宋高宗趙構!但是其實間接害死嶽飛的是抗金名將韓世忠,就是巾幗英雄梁紅玉的丈夫!不要急著罵,韓世忠是嶽飛的戰友,嶽飛被冤殺時韓世忠還質問秦檜,其實韓世忠是很維護嶽飛的,但是為何說他間接害死了嶽飛呢?這件事還有從「苗劉兵變」說起!苗傅和劉正彥是宋高宗趙構身邊的禁軍小官!但是宋高宗一味的難逃,
  • 秦檜死前留下一封「遺書」,道出嶽飛死因真相,我們錯怪他了
    時至今日,還保留有秦檜給嶽飛下跪的雕像,讓人看後忍不住想伸手去扇秦檜的耳光,但是最近,很多人都在為秦檜「洗白」,甚至有人翻出秦檜死前留下的一封「遺書」,以此來證明嶽飛死因的真相,並非與秦檜有關,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北宋末年,即公元1126年,靖康之亂爆發。次年,金軍攻入東京,俘獲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批趙氏、後宮妃嬪、貴卿、朝臣等三千多人,押解北上。
  • 何家勁演嶽飛、金超群演秦檜、範鴻軒演趙構的電視劇,你看過嗎
    儘管電視劇不住在翻拍,人物飾演者不住在更迭,但他們三人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始終不可動搖。《包青天》並不是他們三人的首次合作。早在1988年,臺灣臺視製作的電視劇《八千裡路雲和月》中,三人便已聯袂出場,不過,這次角色的定位,卻是冤家對頭。「八千裡路雲和月」,這個詞出自嶽飛的詩詞「滿江紅」,也是其戎馬一生,披肝瀝膽的寫照。
  • 嶽飛被殺後,他冒死救下嶽飛兒子,嶽家為感恩,提出兩家永不聯姻
    嶽飛是南宋黑暗歷史中唯一的一點光亮,要想國家能夠強大起來,就必須要嶽飛這樣的主戰派,可是非常不幸,我們都知道,嶽飛最後被秦檜和趙構兩個人害死了。不過嶽飛在遇害時,還好有一人出手相救,保住了他一個兒子,為了報恩,兩家約定不通婚,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嶽飛出生於1103年,自古大人物出生的時候中會有異象,嶽飛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家,但是在出生的時候卻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所以嶽飛的父母就給他取了這樣一個名字。他小時候就很聰明,沉默寡言,卻很好學,經常看到他在讀《左氏春秋》、《孫子兵法》。
  • 嶽飛之死:嶽家軍做大做強,嶽飛涉及了朝廷政事
    康王趙構即位於南京應天府,建立了南宋皇朝。在位期間,趙構任用嶽飛、張俊、韓世忠、劉光世等主戰派將領抗擊金軍,同時重用主和派的秦檜、王倫、黃潛善、汪伯彥等文臣。趙構,罷免李綱、張俊、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特別是處死抗金名將嶽飛,嶽飛生前曾經提出「直搗黃龍府,迎回徽欽二帝」,威脅到了趙構的皇位,確實是其被害的一大原因。
  • 趙構若不發12道金牌召回嶽飛,而是全力進攻,嶽家軍能否直搗黃龍
    公元前1127年,趙構在應天府稱帝,重建了宋朝,被稱為「南宋」。宋高宗趙構之所以能穩操勝券,與南宋的「中興四將」有很大關係,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中興四將」之一的嶽飛。《靖康之恥》之後,嶽飛最大的心願就是直奔金人院,將「二聖」(宋欽宗、宋徽宗)迎回大宋。
  • 嶽飛被殺害後,有人曾想餓死嶽飛一家人,秦檜破口大罵:豬狗不如
    嶽飛自然不可避免的成為了犧牲品,趙構不管再如何相信嶽飛,當他聽見嶽飛要迎回二聖的時候,恐怕他就已經對嶽飛喪失了所有的希望。 趙構當然不可能親自下場去跟嶽飛抗爭,皇帝想要幹的事情,手下自然會有一幫大臣爭搶著去幹。在所有的大臣當中,秦檜顯得格外的亮眼。秦檜是趙構相信的人,同時又是主和派。在趙構跟嶽飛之間的鬥爭當中,嶽飛是犧牲品,秦檜也成為了犧牲品。
  • 嶽飛之死前後的陰影與光明
    嶽飛之死,之前討論過:無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後世有許多人替嶽飛找罪名,還搬出所謂「嶽飛不會做人」的,許多都不自覺地,站在了秦檜或宋高宗趙構的視角。可是如果從一個將領的角度看,嶽飛明明很會做人啊!嶽飛年少愛喝酒,趙構讓他到河朔別多喝,嶽飛便從此戒酒。與曹成作戰時,嶽飛特意叮囑張憲:「誅其酋,撫其眾,慎勿枉殺,累主上保民之仁。」——不要亂殺,要成全陛下的仁德。真是處處給趙構留面子。劉豫兵馬要打來,當時另一位所謂中興名將張俊慫了,想撤。
  • 嶽飛之死——真實歷史無主角
    真實的歷史不是電影,嶽飛不可能要求得到更多的光照,他只是一位打了很多勝仗的名將。在嶽飛一生中,冤殺的人也自不少。他為了地盤,也曾經和宋高宗趙構討價還價近半年,抗命隱居於廬山,置抗金前線戰士而不顧。我們在討論這個人物的時候,更重要應該是關注其整個社會大變局的失序。
  • 宋高宗為何恨嶽飛入骨?嶽飛死後兩年,他的軍師揭開秘密
    1133年,宋高宗趙構在臨安召見了嶽飛,厚加賞賜,同時還親自書寫「精忠嶽飛」四個字,作為嶽家軍的旗幟。可見當時,宋高宗對嶽飛是多麼的信任!可是八年後,宋高宗卻下旨,將嶽飛賜死,嶽雲、張憲等人處死!那麼嶽飛在此期間,到底做了什麼事,讓宋高宗對其恨之入骨呢?
  • 嶽飛:精忠報國,可惜國不是君,君不是國
    一首《滿江紅》流傳了幾百年,讓人感受到了嶽飛那種勢在必得的沖天豪氣。嶽飛不但武藝超群,軍事能力出眾,而且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同時也是一位令人傷感的悲情英雄。嶽飛一路北上,穩紮穩打,殺得金國人不敢回頭南望,就在嶽家軍快要奪回被金國人搶走的中原時。趙構卻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嶽飛,並且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這位年僅三十九歲的民族英雄。
  • 嶽飛死,是因為情商低麼?
    黃佐投降了嶽飛,嶽飛表授他武義大夫,獨自到黃佐那裡,摸人家背誇人家,許諾黃佐立功可以封侯,又試探性地問,讓你回去洞庭湖做內應,如何?——對黃佐信賴到這程度了。黃佐感泣,誓以死報。為嶽飛奮勇作戰,在小商河戰死的楊再興,先前做盜寇時,曾經殺了嶽飛的弟弟嶽翻。他投降時,嶽飛告訴他別念舊惡,要以殺敵立功為第一。楊再興感念嶽飛大恩,捨生忘死,為國捐軀。
  • 張飛殺嶽飛,殺的滿天飛!
    馬富撲通一聲跪在地下:「老爺饒命,老爺饒命,都怪張飛殺嶽飛那出戲太好看了哇……」王凡侯一聽又氣又笑,「哼!你還膽敢在老爺面前日白扯謊耍把子?哪會有這齣戲啊?」其實哩,馬富上午看的是《長坂坡》,下午看的《風波亭》,他只記得張飛和嶽飛兩個戲中人的名字。「老爺,皮影裡真唱的是張飛殺嶽飛,越殺越兇,所以奴才忘了請裁縫。」
  • 嶽飛之死到底應該怪誰?
    同嶽飛一起赴死的還有長子嶽雲和部將張憲。嶽飛之死,我們一般認為受到了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但這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明代文人文徵明曾作有一首《滿江紅》詞,對嶽飛被殺的原因大膽表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認為殺害嶽飛的主兇是趙構而非秦檜,「念區區秦檜亦何能,從其欲」。指出趙構殺嶽飛是為了防止北伐勝利,徽、欽兩宗回朝,致使自己不能再居皇位局面的發生:「徽、欽既返,此身何屬?」
  • 嶽飛冤死獄中後,奸臣秦檜怎樣對待了嶽飛的妻子和子女?從輕發落
    嶽飛確實是被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了,奸臣秦檜究竟是怎樣對待嶽飛的妻子和子女的呢?其實這一個問題有一個漏洞,那就是嶽飛在當時是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害死了,什麼罪呢?通敵賣國,這個罪名的大帽子足夠扣在嶽飛的身上,並且滿門抄斬的,很多人認為這種罪名是莫須有的,但是在當時在趙構和秦檜的聯合之下,這個罪名在當時是實實在在的,一點也不虛假。
  • 南宋抗金設「三大戰區」,三名主將同時被奪軍權,嶽飛被殺最慘
    在對金正面防線上,南宋設置三大戰區:淮東、淮西、荊湖,韓世忠、張俊、嶽飛分別擔任主將。 在南宋選擇與金國議和後,這3名主將同時被剝奪軍權。其中,嶽飛被冤殺,最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