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十二公民》富二代殺親爹: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視角,不是真相

2020-10-11 南國思紅豆

十二公民》是十一無聊之間隨便翻看的一部電影,但卻讓我覺得不同於其他電影,首先它既沒有絢麗的屏幕展示,全場電影只有兩個場景,一個倉庫幾乎是全部道具,其次它沒有流量小花,有的都是老戲骨,有何冰、韓童生、李光復,12個演員都沒有花裡胡哨的外表,卻展現出驚人的力量,讓我在看電影和看完的時刻都覺得胸膛裡熱乎乎的。

另外,這個電影是改編的美國的《十二怒漢》,以往的改編電影在質量上差強人意,這個雖然豆瓣評分只有7.5,但我覺得它所傳遞出的思想可以打10分!

1 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視角,並非真相:想當然和隨大流能害死人

故事開始於一所大學,法律專業的老師召集了一些學生家長,也有的不是學生家長,對當下一場富二代殺爹案件進行陪審,這12個人必須達成一致意見,也可以說他們的結果關係到參與答辯的這些學生的成績,這是我們肉眼可見的相關性,而在這個簡單的陪審背後,卻是一場看不見的腥風血雨。

事情是這樣的:富二代的親爹曾經將他遺棄,後來富二代的後爹發了財,現在日子過得很風光,親爹好賭,管兒子要錢,幾次下來,在一次爭吵後富二代就把親爹殺死了。有兩個證人,一是患有腿部疾病的老大爺,他親耳聽到兩人爭吵,其中一人說「我要殺了你」,然後一人倒地,之後他跑到門口,看到一個年輕人從樓上衝下去。另一個是對面樓棟的女人,她直言看到了殺人的全過程。

這樣一萬點暴擊的兩個證人讓在座的11個公民都認為兇手是這個富二代,只有何冰飾演的8號陪審員不同意,他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想坐下來談談這件事,總覺得哪裡不對勁——電影結局何冰的身份展示出來,原來他是本地的檢察官,如果生活中我們的檢察官都有如是工作態度,那簡直是人民的福音。

但就是這樣一個提議,卻遭到了11位公民的反抗,最為激烈的就是3號陪審員(韓童生飾演的計程車司機),在他和10號陪審員的煽動下(他們普遍認為殺父就是不孝,就是有罪,不管怎樣富二代都是個罪人),大多數人都持「有罪」態度,於是雙方進行了激烈的「搏鬥」,最終所有人都判定富二代無罪,真正的兇手也在一個月後被抓。

整部電影傳遞的就是何冰的一句話:我們無權判定任何人有罪,除非證據確鑿!

而所謂的板上釘釘的證據,卻能在何冰一些人的據理力爭和嚴密分析之下找到漏洞,不得不說,中國人隨大流和想當然的思想確實厲害,厲害到可以殺一個人於無形!其實,我們看問題常常是視角不同,得出的就是不同的結論,而那些我們認為的真相,也僅僅只是個結論而已。

2 我覺得那刀子就是插在我心上的,你們都覺察不到嗎:我們判斷別人的時候永遠脫不了自身的局限

這個電影的好還在於它展示不同的偏見,比如10號陪審員對外地人(河南人)的偏見,他認為外地人除了為非作歹幹不出什麼好事,當然這遭到了11號陪審員保安(河南人)和4號陪審員(因錯判而坐過牢)的反對;又比如3號計程車司機對「父為子綱君為臣綱」的固守偏見,認為所有的兒子都應該聽話,反抗就是不孝;再比如社會人對於「乾爹乾女兒」的偏見,認為這樣的人就是花錢買享受,不可能有真愛......

這三個偏見都是我們現代社會人都存在的,隨便哪一樣都可以寫一部書,也可以直戳人心,但電影把它們融入到3個陪審員身上,將電影的矛盾激化,也把情節推向高潮。

通過每個人的理由,我發現一個真相——我們在判定別人時,根本無法摘除自己,因為我們所有的結論都跟自身的經歷有關,真正的客觀幾乎是不存在的。

3號陪審員之所以難纏,就是因為他兒子因為一場爭吵後離家出走,6年沒回家,他也因此和妻子離婚,現在起早貪黑的開出租竟然也不知道為誰在打拼,說到最後他哭起來,他有多難纏就有多可憐......

4號陪審員之所以看起來可怕,是因為他曾經因為錯判被冤入獄一年半,當他從裡面出來,外邊的人不會關心他是否是錯判,我能感受到他之所以一直憋著不說話就是因為他不想讓這個富二代孩子也和他一樣受人排擠,因為可能他們的一句話會影響這個孩子的一生......

9號陪審員是個老頭,之所以成為第2個支持「無罪」的人是因為他深受文革時期的迫害,他當初有多麼需要一個人支持,現在那個富二代孩子就有多麼需要他,而且他深知那個證人老頭就是為了獲得關注才撒的謊,一個空巢老人的痛,他最懂......

包括8號何冰飾演的檢察官,假設他不是檢察官呢?他會不會如此深明大義?我想未必。每個人都在忙著給出一個結論好趕緊回家,何況他們的陪審也根本決定不了什麼,只是一場「遊戲」,可何冰就願意提出異議,那是因為「檢察官的身份幹涉了他,左右了他」!

看到沒?我們始終擺脫不了自身的局限去看待事情,那那些所謂的真相的真實程度到底有多少?

我覺得電影也在提醒我們,對於真理,我們要存有合理的懷疑,這是11號陪審員的臺詞,也是整部電影的潛臺詞,這關乎整個國人素質的提高。

除卻熱鬧,俊男美女,我想一部電影更重要的是它能否令人深思,你覺得呢?


我是紅豆,一個寫亂世情感的瘋子,喜歡請關注:

相關焦點

  • 何冰為給某富二代脫罪,舌戰群儒,這麼敏感的話題也就他敢演了
    因為被殺的男人是富二代的親爹。當年男人和老婆離婚後,把兒子也扔了。富商將其收養後,棄子才成了富二代。富二代長大後,男人又上門認親,還恬不知恥地讓富二代給自己錢花。他認為就是富二代殺的人,給出的理由是:他的兩個爹都不是什麼好人,兒子怎麼可能是好人。親爹蹲過大牢離過婚,還把自己親兒子給扔了。
  • 《十二公民》——「不能冤枉一個好人!」
    《十二公民》改編自美國的《十二怒漢》,12名家長來自社會各個行業、階層,來學校參加活動,擔任模擬法庭的陪審員,討論一起富二代兒子弒父的案件。豈不是枉殺了一個好人?中國司法歷史上冤假錯案也有不少,被錯殺的好人也不止一個。生命不是兒戲,豈能隨隨便便表決有罪與否!因為結果沒有達到12:0,所以12個人陷入了爭吵,激烈的爭吵!別人認為板上釘釘的事情,何冰卻投了反對票。在別人看來,何冰就是吃飽了撐的。而,他恰恰是對生命的敬畏,對法律的尊重。
  • 《十二公民》公映 五大看點解析「富二代殺人」
    《十二公民》作為翻拍,精彩程度絲毫不亞於原作,而本土化之後的劇情更接地氣,更有鋒芒,無尿點不喘息的劇情贏得映後全場掌聲。一個大學生看完點映後發影評,標題是「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看到國產片會聞風喪膽」,而《十二公民》的上映也被業內看作上半年國產片口碑的尊嚴之戰。
  • 《十二公民》羅馬首映 何冰被贊中國亨利-方達
    《十二公民》作為唯一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影片,將進擊最高獎項「馬可-奧列留」金獎,導演徐昂同時獲得最佳新導演的提名。由於影片話題性十足,《十二公民》首映現場相當火爆。放映完畢,《十二公民》也獲得了來自世界各地觀眾的喜愛,字幕結束後,觀眾仍集體起立鼓掌。散場後,一位當地影迷追上主演何冰說「祝賀你,中國的亨利-方達」。
  • 何冰的《十二公民》曾給我們答案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快時代,我們每天都能接收到各種紛亂、複雜但碎片化的信息。一些人會停下來,等待碎片重組,以待還原事情的真相;然而更多的人卻根本沒有耐心去等待真實顯露,他們會在第一時間組成一個所謂的「正義之師」,去口誅筆伐那些他們眼中的惡人。於是善被惡利用,真正的善被盲目的憤怒誅殺在尋求真相的路上。
  • 豆瓣8.4《十二公民》| 心懷偏見如手握利刃,我們與兇手沒有區別
    我認為《十二公民》就是啟蒙中國老百姓公民意識的電影,它讓我們深刻思考該怎樣認真負責地行使手中的權利和承擔起自己的公民義務。比如10號北京土著說:「這孩子親爹是河南一農民,蹲過大獄還離過婚,把親兒子都扔了肯定不是好人。他後爹也是河南一農民,十年功夫從負債纍纍到身價過十億的藥業大款,要不幹點違法亂紀的事,他能掙那麼多嗎?就這種人養出來的兒子殺了人,你覺得不可能嗎?
  • 電影《十二公民》觀後感
    ∥一、質疑是本著對生命負責任在人證,物證等「證據確鑿」面前,對於這個「富二代殺死親生父親」的案件,十二個公民的陪審團從剛開始十一個認定「有罪」到最終全部認定「無罪」。②、先入為主人們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人們只想看到自己看到的,這就是人性的偏見和弱點。老人和婦女的證詞證明了這一點,公眾的評判證明了這一點。「富二代」就應該是紈絝子弟了嗎?好賭成性的不負責任的「生父」就應該被殺嗎?太多的偏見,太重的感情,太早的經驗已經讓我們容易先入為主,做出自我的判斷,而這判斷往往並不客觀,並不正確。
  • 影評|《十二公民》:對社會偏見開刀
    何冰扮演的8號陪審員力挽狂瀾關於《十二公民》這部電影的評價幾乎是兩極化的,喜歡者不吝讚美,厭惡者嗤之以鼻,以此口碑雖不能判斷電影的好壞《十二公民》最為人所爭議的部分,是何冰扮演的八號陪審員在電影最末亮出了檢察官身份,這種偉光正的形象不僅難逃諂媚主旋律之嫌,也讓整個故事在最後失去了我們期待的那種平凡的力量。
  • 《十二公民》:3號陪審員,一個情感綁架的父親,一個保守派父親
    《十二公民》豆瓣評分8.4分,這部電影改編自經典影片《十二怒漢》,榮獲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改編劇本。休庭期間,12名陪審員被帶進一個房間進行討論,他們被要求在一個小時內得出統一結論。這12個人分別來組不同的行業,有著不同的社會背景。一開始大部分人只想儘快了解此事,草草定了富二代有罪,但因為何冰飾演的8號陪審員的反對意見,一輪又一輪的辯論又開始了。經過一系列複雜的過程,最終,由一開始的大部分定富二代的罪,到最後,全票通過要再給富二代一次機會,重新審理這個看起來鐵板釘釘的案件。
  • 豆瓣評分8.5的《十二公民》:正義很難,但是我們不能放棄
    《十二公民》是徐昂導演,何冰和韓童生等演員主演,改編自1957年的美國電影《十二怒漢》,2015年在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該影片獲得最佳影片,導演徐昂獲得最佳導演,何冰獲得最佳男主角,韓童生獲得最佳男配角。豆瓣評分8.5分的國產電影。
  • 何冰主演戲劇電影《十二公民》 探討司法嚴謹性
    原標題:何冰主演戲劇電影《十二公民》 探討司法嚴謹性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彭卓、白瀛)由何冰、韓童生等13位北京人藝及國家話劇院演員主演的戲劇電影《十二公民》3日晚在首都劇院舉行首場特映,拉開了第五屆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的序幕。
  • 《十二公民》今日公映 五大看點全面解析
    十二公民舉手投票  搜狐娛樂訊 犯罪懸疑片《十二公民》於今日全國公映,影片接連奪得羅馬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等國內外大獎,受到了業內外的讚譽。影片上映之際,我們用五大看點為觀眾全方位解析。
  • 《十二公民》: 何冰「投胎式」的演技, 這些人全都有
    這麼多年來,何冰也塑造過不少角色,不管是在話劇舞臺,還是大熒幕,甚至是在電視劇中,他一直讓我們眼前一亮。而在《圓桌派》中,他曾說過,有一部戲是在所有的一切都準備好以後才開始拍的,儘管票房不好,但卻讓他很舒服,這部電影就是——《十二公民》。《十二公民》作為一部群戲電影,每一位演員的表現都尤為重要。而這部電影中的演員都是來自人藝的話劇演員,實力自是不必多說。
  • 十二公民,道出故事的真相,也道出人性的百變!
    今天給大家解說一部辯論題材的電影《十二公民》。改編自1957年的美國影片《十二怒漢》,由徐昂執導,何冰、韓童生、錢波、趙春羊聯袂主演的犯罪懸疑片。故事簡介: 《十二公民》講述的是以「富二代殺父」案件進行的辯論,全場12人來自不同行業,但是一個充滿實驗意味的虛擬法庭,將12個毫無聯繫並代表著社會各階層的普通中國人聚在了一起。
  • 老戲骨何冰的巔峰之作,懸疑劇情片十二公民,劇中的角色深入人心
    今天和大家聊一部國產劇情電影《十二公民》它是根據1957年經典的劇情電影十二怒漢改編的,沒有當紅的流量小生,也沒有偶像擔當,但在我看來卻是一部非常棒的電影,劇情大體講述了一樁在社會上影響非常惡劣的富二代殺父案開展,政法大學的學生家長擔當陪審團成員來參加學校組織的模擬法庭,在模擬法庭宣判之前,十二位陪審來到封閉的房間開始探討這起案情
  • 《十二公民》言無刀鋒,卻能殺人:比真相更難懂的,是人性的複雜
    2014年,《十二公民》摘得第九屆羅馬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馬可·奧雷利奧」獎,該影片也是第一部在羅馬國際電影節獲獎的中國影片。該片從政法大學對「20歲富二代弒父案」的補考辯論展開。為了孩子的補考成績,12名陪審員被帶到一個幾乎封閉的空間展開討論,他們必須在一個小時內得出結論,而且需要全員通過嫌疑人是否有罪。
  • 首都劇場放映戲劇電影《十二公民》
    根據好萊塢經典電影《十二怒漢》改編的《十二公民》是北京人藝青年導演徐昂的電影處女作。該影片開創了戲劇電影的新類型,包含懸疑、推理、喜劇等多種類型片元素。影片中「十二公民」的扮演者均為北京人藝與國家話劇院的實力派演員:何冰、韓童生、錢波、趙春羊、米鐵增、高東平、張永強、李光復、王剛、班贊、劉輝、雷佳。
  • 《十二公民》何冰、韓童生等老戲骨完美演繹:言無刀鋒,卻能殺人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改編自美國影片《十二怒漢》,由徐昂執導,何冰、韓童生等12位老戲骨聯袂主演的犯罪懸疑片:《十二公民》。該片講述了當代中國,一個由富二代「弒父案」所引發的最為激烈的法庭智鬥的故事。影片一開始,某個炎熱的暑假,一所政法大學內,未通過英美法課程期末考試的學生迎來補考。
  • 觀《十二公民》有感
    電影《十二公民》《十二公民》是一部電影,由何冰、韓童生等老戲骨主演。故事的起因是一所政法大學的西法學生,參加模擬法庭考試。一位證人,是獨居在樓下,一條腿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他說自己在晚上8點時,聽到了富二代與生父的爭吵。後來在晚上12:10時,他聽到富二代喊著「我要殺了你」,1秒後就聽到了一個人倒地的聲音。接著,他用15秒跑到房門前,看到富二代從樓梯衝下來。
  • 劇情《十二公民》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如果每一個公民都是陸剛
    不太懂法律以及陪審團制度,單說每個人的表現,這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在面對網絡新聞的時候的反應,有鍵盤俠,有唱反調者,有自以為理性者,有被帶節奏者,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者,而每個人的一言一行,可能都決定了處在風口浪尖當事人未來的命運。網絡暴力,買熱搜,買水軍,人肉,偶像崇拜,地域歧視,刻板印象,標題黨新聞…我們獲取真相的渠道鋪滿了荊棘,來讓我們止步不前或者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