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何冰、韓童生等老戲骨完美演繹:言無刀鋒,卻能殺人

2021-01-09 貝蒂說電影

大家好,我是貝蒂。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改編自美國影片《十二怒漢》,由徐昂執導,何冰、韓童生等12位老戲骨聯袂主演的犯罪懸疑片:《十二公民》。

該片講述了當代中國,一個由富二代「弒父案」所引發的最為激烈的法庭智鬥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某個炎熱的暑假,一所政法大學內,未通過英美法課程期末考試的學生迎來補考。他們要模擬西方法庭的庭審,並分別擔任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角色,而審理的正是一樁社會上正飽受爭議的「20歲富二代弒父」案。

12位學生家長組成了這個模擬法庭陪審團。這些人來自社會不同階層與行業,他們中有數學老師、房地產商、保安、小商販、計程車司機、保險推銷員等。在聽取學生們的法庭審理後,他們將對本案做出最終「判決」。

陪審團的結案討論在學校一個廢棄的倉庫內進行。這12名陪審員互不相識,但按照規則,他們所有人的判決結果必須達成一致,才能結束審判。

片子中的人物來自於社會各個階層,有的長期被漠視;有的一直被偏見和仇視;有的一味和稀泥失去了原則底線。長期對公民意識的淡薄導致了,中國人在「話語權」缺失的同時,也不懂得如何尊重和傾聽。一張桌子十二個中國人,展現出的是中國社會輿論的眾生相。

炎熱的天氣,加上孩子們的等待,家長們很快就做完了判決的第一輪投票,有11人認定「富二代」有罪,在所有人證物證都指向這一結果的情形下,這位年輕的嫌疑犯離輿論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遙。

唯一一位投了無罪票的8號陪審員老何,因為與大家結果的不一致,而成為了眾矢之的。

其他家長們群起而攻之,一句「你是不是挑事兒」道出了中國老百姓,從骨子裡的從眾心理與公民意識淡薄。稍有不對就是一群人打嘴仗的鬧市,整個過程顯得雜亂而無序,鬧哄哄的完全不是該有的討論模式。

在影片陪審團的討論中,其它的社會偏見也通過各個層面呈現出來:比如人們普遍的仇富心理;比如4號房地產商控訴,人們一看見年輕女孩從豪車上下來就認定人家傍大款,以及否定優秀青年女性追求幸福的權利;再比如10號陪審團的那個假設「在一輛公共汽車上,全車都是教授、大學生,只有一個人是外地的打工者,發生了偷竊事件,很多人會毫不懷疑地認為小偷是那個沒文化的外地人。」

一番激烈的討論後,8號老何要求再投一次票,而結果竟然變成了10比2。

討論再次陷入僵局,眾人為了說服投了無罪的老何二人,圍繞著案中的兩個關鍵證人的證詞,展開了一輪又一輪激烈的討論。

在這個過程中,疑點出現,每個人背後的故事也漸漸浮出水面,而眾人的投票結果的天平也逐漸向無罪慢慢傾斜。直到最後一個堅持說有罪的家長也被各種疑點說服,改投無罪,判決結果終於達成了12個人的一致。

這場鬧劇式的討論終於結束。

而影片的結尾也顯示,富二代弒父案的真兇在一個月後落網了。

看完電影,有些人對陪審團中8號老何,在現實中的檢察官身份進行了吐槽,認為這個鏡頭太過刻意。然而,這其實可以當作是,一次中國司法與平民老百姓的變相對話:

這關乎人命的事兒難道都是法官、檢察官、警察們的責任嗎?本片其實間接描述了一個社會現象,那就是除了像8號這樣從事法律工作的人以外,沒有多少人有足夠的法律知識,以及求得真相的勇氣,還敢於對其他11個人提出質疑。

那麼,另一個問題出現了,如果這其中某一個或者某一些司法人員,也和大眾一樣選擇沉默呢?

好了,今天的電影就分享到這裡,我是只專注於講解好電影的貝蒂,我們下期再會。

相關焦點

  • 《十二公民》公映 五大看點解析「富二代殺人」
    《十二公民》公映 五大看點解析「富二代殺人」 《十二公民》作為翻拍,精彩程度絲毫不亞於原作,而本土化之後的劇情更接地氣,更有鋒芒,無尿點不喘息的劇情贏得映後全場掌聲。一個大學生看完點映後發影評,標題是「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看到國產片會聞風喪膽」,而《十二公民》的上映也被業內看作上半年國產片口碑的尊嚴之戰。
  • 電影《十二公民》影評,言無刀鋒卻能殺人?
    十二位家長因為某些原因參加了一場西方法庭的模擬現場,主持的是一名學西法的大學生,這次是要根據社會上受到熱議的案件——富二代殺父案,進行在西方陪審團制度下的模擬討論,要求必須十二票全票通過,要麼全部覺得無罪,要麼全部認為有罪,假如有一票不同意,就繼續討論。
  • 《十二公民》今日公映 五大看點全面解析
    除了名人們的爭相點讚,在之前的電影活動中,《十二公民》更是受到了各地觀眾的廣泛肯定。《十二公民》作為翻拍,精彩程度絲毫不亞於原作,而本土化之後的劇情更接地氣,更有鋒芒,無尿點不喘息的劇情贏得映後全場掌聲。
  • 電影十二公民什麼時候上映 演員表劇情簡介一覽
    上映時間:2015年5月15日  犯罪懸疑片《十二公民》即將於5月15日全國上映,影片由青年導演徐昂執導,何冰、韓童生等十二位國寶級戲骨聯袂主演。面對目前許多國產片被吐槽「三觀盡毀」,《十二公民》作為一部具有國民氣質的法庭大戲,會為口碑岌岌可危的國產影片扳回一城。影片製片人王魯娜也表示,讓《十二公民》這種類型片完美兼顧藝術性,才是影片大獲成功的關鍵。
  • 《十二公民》羅馬首映 何冰被贊中國亨利-方達
    搜狐娛樂訊 羅馬當地時間10月19日晚,電影《十二公民》在羅馬國際電影節全球首映,製片人王魯娜、導演徐昂、主演何冰與編劇韓景龍悉數亮相首映禮,羅馬國際電影節主席馬克-穆勒、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真實電影節主席杜阿梅出席。
  • 《十二公民》首映禮 何冰現場解讀「言值爆表」
    5月11日晚,《十二公民》舉行全國首映禮。首映禮現場徐小平、徐昂、何冰分別選用「國民小史詩」、「中國式預言」、「言值爆表」三個關鍵詞解讀影片。《十二公民》於北京舉行了全國首映禮。
  • 《十二公民》——「不能冤枉一個好人!」
    那麼,兒子是否真的是殺人兇手呢?《十二公民》是由何冰、韓童生等老戲骨聯袂主演,講述12人討論一個犯罪嫌疑人是否構成犯罪的電影。《十二公民》改編自美國的《十二怒漢》,12名家長來自社會各個行業、階層,來學校參加活動,擔任模擬法庭的陪審員,討論一起富二代兒子弒父的案件。
  • 《十二公民》: 何冰「投胎式」的演技, 這些人全都有
    何冰就憑著在《白鹿原》中所扮演的鹿子霖一角,被觀眾冠以了「投胎式」演技的稱號。其實,何冰曾經二度獲得過梅花獎,要知道,梅花獎作為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分量可不輕。這麼多年來,何冰也塑造過不少角色,不管是在話劇舞臺,還是大熒幕,甚至是在電視劇中,他一直讓我們眼前一亮。
  • 何冰主演戲劇電影《十二公民》 探討司法嚴謹性
    原標題:何冰主演戲劇電影《十二公民》 探討司法嚴謹性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彭卓、白瀛)由何冰、韓童生等13位北京人藝及國家話劇院演員主演的戲劇電影《十二公民》3日晚在首都劇院舉行首場特映,拉開了第五屆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的序幕。
  • 《十二公民》:有誠意但太貪心的當代「故事會」
    》可以說是一個活靈活現的當代中國「故事會」。影片改編自1957年影史經典電影《十二怒漢》,除了延續原作關於「合理推斷、疑罪從無」的法治精神、對生命的基本尊重以外,還非常有誠意地做出了接中國地氣、去西方化的努力,這也是本片最大的特色。     這種努力首先體現在劇本上:十二個公民每個都是有血有肉,不同的年齡、階層、職業差異巨大,也讓每個公民對於案件的態度有了合理的依據。
  • 何冰為給某富二代脫罪,舌戰群儒,這麼敏感的話題也就他敢演了
    因為片中罕見的敏感話題,和十二位老戲骨爐火純青的演技,讓這部電影拿到了豆瓣評分8.4的高分。影片一開始,一所政法大學裡的學生因為沒通過期末考試,被要求補考。補考的內容就是組成模擬西方法庭,審理轟動一時的「富二代殺人案」。
  • 何冰《十二公民》富二代殺親爹: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視角,不是真相
    《十二公民》是十一無聊之間隨便翻看的一部電影,但卻讓我覺得不同於其他電影,首先它既沒有絢麗的屏幕展示,全場電影只有兩個場景,一個倉庫幾乎是全部道具,其次它沒有流量小花,有的都是老戲骨,有何冰、韓童生、李光復,12個演員都沒有花裡胡哨的外表,卻展現出驚人的力量,讓我在看電影和看完的時刻都覺得胸膛裡熱乎乎的。
  • 從電影《十二公民》中,看中國的法治與人情
    在世界各主要禮貌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構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這是日本東京大學教授,著名中國法律史學家滋賀秀三曾經的論斷,延續千年的封建社會和中央集權制度所沉澱下來的極權式思維,大概是中國人法治進程中的深層障礙之一,他所能導致的群體溝通災難恰恰是電影十二公民理性討論以追求公正的大敵
  • 十二公民:最被忽視的國產高分神作
    這12個角色的身份和背後的故事,以及在電影中所做出的判斷,都十分符合《十二公民》這個電影名字,電影主創在竭盡所能,來找出最符合社會公民、普羅大眾的角色,創作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優秀的電影製作《十二公民》的優秀,不僅僅在於原版電影所構建的優秀的故事框架,也不僅僅在於12個角色所具有的經典的代表性作用,更在於電影所展現出的優秀品質。
  • 觀《十二公民》有感
    電影《十二公民》《十二公民》是一部電影,由何冰、韓童生等老戲骨主演。故事的起因是一所政法大學的西法學生,參加模擬法庭考試。根據兩位證人的證言以及物證,公安機關認定富二代是殺人兇手。其中證言最為重要。一位證人,是獨居在樓下,一條腿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他說自己在晚上8點時,聽到了富二代與生父的爭吵。
  • 老戲骨何冰的巔峰之作,懸疑劇情片十二公民,劇中的角色深入人心
    今天和大家聊一部國產劇情電影《十二公民》它是根據1957年經典的劇情電影十二怒漢改編的,沒有當紅的流量小生,也沒有偶像擔當,但在我看來卻是一部非常棒的電影,劇情大體講述了一樁在社會上影響非常惡劣的富二代殺父案開展,政法大學的學生家長擔當陪審團成員來參加學校組織的模擬法庭,在模擬法庭宣判之前,十二位陪審來到封閉的房間開始探討這起案情
  • 《十二公民》言無刀鋒,卻能殺人:比真相更難懂的,是人性的複雜
    《十二公民》是一部反映中國現實的群像作品,對經典的本土化做得十分到位(羅馬電影節主席馬克穆勒評)《十二公民2014年,《十二公民》摘得第九屆羅馬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馬可·奧雷利奧」獎,該影片也是第一部在羅馬國際電影節獲獎的中國影片。該片從政法大學對「20歲富二代弒父案」的補考辯論展開。為了孩子的補考成績,12名陪審員被帶到一個幾乎封閉的空間展開討論,他們必須在一個小時內得出結論,而且需要全員通過嫌疑人是否有罪。
  • 眾議《十二公民》
    也許《十二公民》在電影史上不會成為多麼傑出的作品,但它對當下中國電影的積極意義值得肯定。尤其是中國電影市場化以後,業內總為自己的全盤商業化尋找託辭,遠離嚴肅題材和社會現實,有種自欺欺人的逃避感。希望《十二公民》能對行業有所觸動,並產生出比票房成績更擴展的廣泛社會意義。
  • 首都劇場放映戲劇電影《十二公民》
    根據好萊塢經典電影《十二怒漢》改編的《十二公民》是北京人藝青年導演徐昂的電影處女作。該影片開創了戲劇電影的新類型,包含懸疑、推理、喜劇等多種類型片元素。影片中「十二公民」的扮演者均為北京人藝與國家話劇院的實力派演員:何冰、韓童生、錢波、趙春羊、米鐵增、高東平、張永強、李光復、王剛、班贊、劉輝、雷佳。
  • 除了呂涼韓童生尹鑄勝,《長安十二時辰》裡還潛藏著這些戲骨
    除了呂涼韓童生,《長安十二時辰》裡還潛藏著這些戲骨文/一床情書《長安十二時辰》成為2019年第一口碑劇,除了製作精良,更有賴於演員們的精湛演技,尤其一些老戲骨的演技,堪稱出神入化。國家一級演員,斬獲過話劇金獅獎和戲劇梅花獎的韓童生在戲裡飾演李必的恩師何執正(何監),看似狂放,實則老謀深算,是太子PK右相的神助攻。梅花獎、白玉蘭獎、佐臨獎得主呂涼在戲中飾演聖人身邊的大紅人郭利仕(郭爺爺),他曾多次為李必排憂解難。話劇教父尹鑄勝則詮釋大奸臣林九郎,幾乎是坐著演完了整部戲,被笑侃為全劇最舒服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