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發布會|上海交大常務副校長丁奎嶺院士:用好這段時光,期待...
上海市教委主任陸靖,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長寧區綠苑小學校長王晶,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威介紹上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況。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介紹,上海交大對課程團隊及主講教師優中選優,按需優化課程大綱,選擇最適合線上教學的上課模式。
-
丁奎嶺院士的傳奇印記:24歲博士畢業,從有機所所長到上海交大副校長
丁奎嶺在日本做訪問教授時,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名古屋大學野依良治教授實驗樓的玻璃幕牆上,滿是教授發明的手性配體BINAP的分子結構,野依良治稱其為心中的「美女」分子。「如果沒有麻醉劑,這過程多痛苦……」53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在因工作繁忙多次錯過例行體檢後,最近一個上午終於得空安排在麻醉下接受胃腸鏡檢查。
-
大家| 丁奎嶺院士:未來的創新應該更加「硬核」
人物名片丁奎嶺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課題組長。主要從事基於有機金屬催化的不對稱反應和綠色化學研究。 寄語如果算上攻讀碩博的時間,一個人工作時間大概就是30年。
-
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要為新一代科創人才「仰望星空」創造環境
中國新聞網報導 「在當前複雜的國際環境下,中國的科技創新也應打造『雙循環』格局,即要以『我』為主,堅持自主創新,同時絕不排斥與國際的交流合作,」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指出:「只要教育、科技穩步發展,建立起科創的『青藏高原』,出現原始創新的『珠峰』將是自然而然的事。」
-
上海交通大學丁奎嶺等四教授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上海交通大學丁奎嶺、黃震、張志願、陳德昌四位教授榜上有名,榮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丁奎嶺,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基於有機金屬催化的不對稱反應和綠色化學研究,提出並成功實踐了手性催化劑設計的新概念和新方法,發展了具有特色骨架的新型手性配體與催化劑。
-
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期待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參與到科普工作中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在參加「解讀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科普活動中表示,「未來的大師」一定是在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過程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的人。丁奎嶺表示,做科學研究沒有性別之分,很多科技重大成果都誕生於女科學家的發現和創造中。他強調,科學發現和創造是科學家一生的追求。
-
【賽先生】丁奎嶺:保持初心的「最美」科學家
葉叔華、丁奎嶺、張文宏都是前期經由上海市科協進行申報並榮獲創新爭先獎狀的科技工作者。 丁奎嶺 中國科學院院士、有機化學家,主要從事基於有機金屬催化的不對稱反應和綠色化學研究。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
中科院院士黃維不再擔任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
中科院院士黃維不再擔任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2-18 15:09 來源:澎湃新聞
-
賀林院士《解碼生命》新書發布,陳群主委視頻祝賀
「在此,我向賀林院士和參與新書編纂的各位專家學者,以及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表示熱烈的祝賀。」20年前,賀林院士主編的《解碼生命》(第一版)大幅提升了國民對人類基因組計劃的認知水平,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影響。20年後,賀林院士領銜再版《解碼生命》,全面系統梳理了20年來全球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進展。相信它的推出將吸引更多人關注、熱愛生命科學,進一步促進我國生命科學事業的發展。
-
報考交大的2.3萬追夢人,倒計時7天,為你鼓勁!
報考交大的2.3萬追夢人,倒計時7天,為你鼓勁!終於要到了終章你即將走上考場我不會為你搖旗吶喊因為我知道你很清楚在桌上高壘的書本筆記中在牆上密密麻麻的單詞卡片裡
-
兩會建言|丁奎嶺:頂尖大學要「以本為本」為國育才
(丁奎嶺,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
-
上海交通大學丁奎嶺:科技創新與高等教育
基於此,《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推出「院士跨界高端訪談」欄目,圍繞「面向未來的科技人文」的諸多方面,展開深入交流。本期訪談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聚焦科技創新與高等教育問題。 訪談正文: 彭青龍:感謝丁院士能夠在百忙中接受訪談。今天訪談的第一個問題從科學技術談起。
-
一張舊照刷屏:院士張杰敗給歌手張杰?網友們吵翻天了
與照片相配的文字這樣介紹:張杰,上海交大校長,中國科學院、美德英國等五個院士身份。X射線雷射著名科學家。曾獲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物理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10多種大獎。筆者從張杰院士相熟人士處了解到,照片雖屬實,卻是若干年前的舊事。張校長當時並沒誤會,不過當時的同行者覺得巧合有趣,為院士張杰拍了這張照片,也算是科學家幽默一記。這兩天,中共中央組織部宣布上海交通大學換帥,張杰因另有任用不再擔任校長,由原上海交大常務副校長林忠欽接任。於是,老照片又被翻出來,流布更廣。在中國科學家中,張杰頗有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