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男星因「主動脈剝離」驟然離世,殺手級疾病別忽視!

2021-01-13 WMW伸遠健康

前幾日,臺灣藝人「小鬼」黃鴻升在家中猝死,年僅36歲。據經紀人透露猝死原因是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主動脈剝離是一個非常急促且危險的病症,患者前一秒還很正常,下一秒會突然感到強烈撕裂性疼痛。若未及時治療,患者發病後每小時可增加1%的死亡率,48小時內死亡率則會達到50%!是具有高致死率的殺手級疾病,高達45%的病人於發作當下死亡!

 


什麼是主動脈剝離?

主動脈是人體最粗的血管,其管壁主要由3層結構組成:內膜、中膜、外膜;這3層結構緊密結合,才能共同承載血流的通過。主動脈剝離就是血流撕裂了內膜,在中膜層將完整的動脈壁分開,使得本來是一個管腔的主動脈變成了真腔和假腔;假腔僅有一層膜包住血液,膜被撐得很薄,極易撕裂,一旦動脈血管受到高壓的血液衝擊,內膜將逐步剝離、擴展。血管外膜一旦破裂,會產生撕裂般的疼痛,造成人體大量失血,幾分鐘內就會致死,被稱為「不定時炸彈」。


主動脈剝離時的血管


致命的主動脈剝離


主動脈連接心臟出口與大動脈,主動脈剝離時,血管壁剝離裂開,血流會順著破口流入管壁,影響到送血功能。由於全身所有的血管都是從主動脈分枝而來,因此主動脈剝離除了可能導致死亡之外,還有可能造成其他血管的斷裂或阻塞,導致重要器官的缺血壞死。



高血壓、動脈硬化是造成主動脈剝離的主要原因


主動脈剝離往往起因於長期未控制的高血壓,高血壓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會導致血管壓力過大,而高血脂和高血壓往往是互相影響的,高血脂容易形成血管硬化,血管壁彈性減弱,如果這時血壓一旦不穩定,血管破損的概率將大大提升;遺傳性因素也佔了一部分原因,遺傳性疾病會導致主動脈出現異常改變,如先天主動脈狹窄及馬凡氏症候群等,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常表現為四肢、手指、腳趾細長不勻稱,身高明顯超出常人。如果有以上症狀務必警惕主動脈剝離風險。

 

主動脈剝離最關鍵的症狀就是撕裂般胸痛,較像「刀割」的感覺,且疼痛感受度也更高,常會有痛到冒冷汗的劇烈痛感,位置從後背蔓延到前胸,持續時間較久;還會伴有血壓飆高、胸悶、下肢無力、暈眩甚至昏迷等症狀;一旦出現胸痛等疑似症狀,務必儘快就醫,把握治療先機。



容易發生主動脈剝離的高危人群:


1. 長期高血壓患者;

2. 動脈粥樣硬化患者;

3. 先天性主動脈窄縮患者;

4. 馬凡氏症候群患者;

5. 懷孕的準媽媽;

6. 曾受過重大的胸部外傷的人群。

 

 

一旦確診為主動脈剝離,應即刻住院治療。首先要控制血壓,其次,根據主動脈剝離撕裂的方向和範圍選擇相應的手術方法。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A型主動脈剝離,此類剝離撕裂的破口接近心臟,病變累及主動脈近心端甚至整個主動脈,首選人造血管置換手術。第二種B型主動脈剝離,此類剝離撕裂破口遠離心臟,剝離累及部分主動脈。首選介入支架植入手術。不同的病人和病情,應採取「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對於主動脈剝離來說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是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因此控制好血壓、血脂,保護好血管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相關焦點

  • 36歲藝人因「主動脈剝離」去世,這種病究竟有多兇險
    據臺媒報導,臺灣藝人小鬼黃鴻升本月16號被發現於家中去世,享年36歲,小鬼經紀人出面說明後事安排,並透露小鬼的死亡原因,其實是主動脈剝離(又稱主動脈夾層)造成血管阻塞。心臟外科醫師分析,主動脈剝離是高致死率的殺手級疾病,有高達45%病人於發作當下死亡,在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的情況下就離世。主動脈剝離發生的其中一個高峰在40~55歲的中壯年人群,小鬼年僅36歲發病太年輕。
  • 36歲男星身亡,主動脈夾層造成血管阻塞,這種病很兇險
    9月16日,年僅36歲的臺灣省男星黃鴻升被發現在家中的浴室內身亡。當時警方根據現場情況,初步判定黃鴻升的死因疑為準備洗澡時不慎滑倒碰到腦部昏迷而家中無人送醫所致。9月20日,經紀人公開宣布黃鴻升的死因為主動脈夾層造成血管阻塞而不幸身亡,徹底推翻了此前的死因猜測,但年輕輕輕就因病逝世,不免引起眾人頗多惋惜。主動脈夾層是什麼疾病?為什麼這個病會導致如此年輕的生命猝然離世?什麼是主動脈夾層?
  • 36歲男星因「主動脈夾層」離世!沒有比這更致命的胸痛了!
    本文作者:田穎、趙楠楠、路靖、江雪豔 本文首發:哈特瑞姆心臟科普(CY-heartrhythm) 日前據媒體報導,中國臺灣藝人黃鴻升因在浴室滑倒撞到頭
  • 36歲男星因「主動脈夾層」離世!每年10月是它的發病高峰期
    在醫學界,有一種急症死亡率極高,用「九死一生」形容也不為過,從青年到老年,都是它的狩獵對象,這便是「主動脈夾層」。 據臺媒報導,9月16日,中國臺灣藝人黃鴻升(藝名「小鬼」)去世,年僅36歲,輿論認為其死因系在浴室滑倒撞到頭,無人發現救治不及時離世。
  • 36歲男星因「主動脈夾層」離世!每年10月是它的發病高峰期
    據臺媒報導,9月16日,中國臺灣藝人黃鴻升(藝名「小鬼」)去世,年僅36歲,輿論認為其死因系在浴室滑倒撞到頭,無人發現救治不及時離世。9月20日,黃鴻升的經紀人透露,其真實的死亡原因,其實是主動脈剝離(又稱主動脈夾層)造成血管阻塞。
  • 經紀人曝黃鴻升死因,突發疾病「主動脈剝離」,霍建華林心如痛失良友
    經紀人Dino受訪表示,小鬼的死因是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黃父知道原因以後十分哀痛,小鬼平常都有做健康檢查,突發這樣的疾病,家人都沒有預料到
  • 楊丞琳初戀36歲黃鴻升因「旋風殺手」猝死,秋季的致命高發病來了!
    前幾日,娛樂圈又傳來了噩耗,臺灣知名藝人小鬼黃鴻升被發現在家中意外離世,享年36歲,眾多明星好友在社交平臺哀悼。
  • 楊丞琳初戀36歲黃鴻升因「旋風殺手」猝死,秋季致命高發病來了
    前幾日,娛樂圈又傳來了噩耗,臺灣知名藝人小鬼黃鴻升被發現在家中意外離世,享年36歲,眾多明星好友在社交平臺哀悼。遺體經過解剖檢驗後,查明了猝死原因,並非是洗澡滑倒所致。9月20日,經紀人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黃鴻升主要是由於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堵塞猝死的。
  • 臺男明星猝死原因查明,主動脈剝離!危險人群做這個動作可秒測
    臺灣藝人「小鬼」黃鴻升家中猝死,年僅36歲,經紀人透露死因為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所致
  • 主動脈剝離是怎麼一回事
    9月16日,中國臺灣藝人黃鴻升(藝名「小鬼」)去世,年僅36歲。經過解剖,初步判定死因是「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心跳立即停止,從而導致了死亡。那麼,主動脈剝離到底是個什麼疾病呢?竟能短時間內致人死亡?
  • 臺灣36歲男星,因突發「主動脈夾層」離世!每年這時是...
    據臺媒報導,9月16日,中國臺灣藝人黃鴻升(藝名「小鬼」)去世,年僅36歲,輿論認為其死因系在浴室滑倒撞到頭,無人發現救治不及時離世。    9月20日,黃鴻升的經紀人透露,其真實的死亡原因,其實是主動脈剝離(又稱主動脈夾層)造成血管阻塞。
  • 讓36歲黃鴻升猝死於家中的主動脈剝離,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
    近日,臺灣年僅36歲的知名藝人、主持人黃鴻升被發現猝死於家中。據鑑定報告證實真正死因是主動脈剝離,醫學術語為主動脈夾層。主動脈是人體內最粗大的血管,直接與心臟相連,血液心臟泵出後通過主動脈供給身體各臟器,一旦發生撕裂、剝離,可導致撕裂樣疼痛表現、急性左心衰、重要臟器供血障礙、主動脈破裂等,是一種非常兇險的危急重症心血管疾病。
  • 主動脈剝離血管堵塞,無論是明星還是我們都需要注意!
    前些日子,娛樂圈又一明星猝死,其原因來自於主動脈剝離造成的血管堵塞,從而引發胸痛猝死。該明星今年只有36歲,這種事情發生在36歲正當年的人身上,在令人無限唏噓的同時,也使人疑惑好奇:主動脈剝離造成的血管堵塞,究竟是什麼病?這種心臟血管疾病是否常見?我們應當如何預防呢?
  • 歌手因主動脈剝離去世 醫師:兇猛!一半發作當下死亡
    36歲歌手小鬼黃鴻升16日在北投住所驟逝,今天下午解剖結果出爐,初判為「心血管問題」,據小鬼經紀人透露,死因為「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心臟科醫師紛紛感嘆,主動脈剝離「兇猛」,幾乎無從預防,患者前一分鐘都是正常的,一旦發作,高達半數的人當下死亡
  • 小鬼黃鴻升因「主動脈剝離」不幸猝逝!1分鐘檢測是否為高危險群
    歲藝人「小鬼」黃鴻升,鬼門關當天驚傳猝逝家中,上周五完成遺體解剖,死因初判為「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如今雖然他不幸離世,但其留下的影像與和鼓舞同學的言語、助人為樂的精神,會持續影響與協助校園青少年的情緒教育。什麼是「主動脈剝離」?
  • 娛圈揭秘:經紀人曝黃鴻升死因,突發疾病「主動脈剝離」,霍建華林心如痛失良友
    經紀人Dino受訪表示,小鬼的死因是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黃父知道原因以後十分哀痛,
  • 黃鴻升死亡原因曝光:面容早有預兆,胸主動脈剝離導致急性猝死
    黃鴻升死亡原因曝光:面容早有預兆,胸主動脈剝離導致急性猝死 9月20日小鬼黃鴻升經紀人對於透露他真是死亡原因,這其中與多項病史有嚴重關係,據悉經紀人表示:黃旭升有過三高病史,同時患有多囊腎疾病,而主動脈剝離發作的情況由於高血壓有關係。
  • 腹痛腰痛 竟是致命主動脈剝離
    (本報綜合報導)心臟疾病的症狀不見得是胸悶、胸痛!
  • 以為感冒竟是主動脈剝離!
    主動脈剝離可能以非典型症狀表現 主動脈剝離是一個非常急促且危險的病症。
  • 臺大醫「小鬼2病因」導致主動脈剝離猝死:多囊腎忌劇烈運動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小鬼黃鴻升36歲猝逝,經法醫確認死因,初步判定為「主動脈剝離」,引發社會震撼!臺大急診醫學副教授李建璋指出, 雖然小鬼先前檢驗出有三高,但不至於短短一年即惡化為主動脈剝離,且依他身材看來也不像「馬凡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