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眼裡的三種「壞媽媽」,孩子長大會感激她,「壞得」恰到好處

2020-12-23 騰訊網

當媽是件苦差事,可偏偏有些媽媽能夠既輕鬆、又省力就把孩子帶大,而這種看似「吊兒郎當」的當媽行為,會換來別人的指責,可她們真的錯了嗎?

一位網友發帖子「討伐」了自己的媽媽,原因是他的媽媽在他上一年級開始,只教了他一次,坐幾路車、從哪裡下車,怎麼走路再怎麼倒地鐵到學校,之後就讓他自己上下學,無論颳風下雨。

每當看到別的同齡人都有父母接送,這位網友小小的內心都無比羨慕,覺得自己的媽媽不愛自己;看到別的爸爸媽媽給自己的孩子送傘送飯,自己卻只能每天看天氣預報提前帶傘,去食堂打飯,網友說:自己當時真的是「委屈極了」。

網友發帖埋怨媽媽的「苛待」,眾人為其鳴不平時,他卻直言感謝

面對這樣一位看似「不負責任」的母親,很多人都為這位網友鳴不平:

「這位媽媽怎麼這麼懶呢?」「既然生了孩子,為什麼不好好保護他?」就在網友們言辭激烈、熱議不斷時,這位網友卻話鋒一轉,開始感謝自己的母

小時候他的確覺得媽媽不愛自己,可是越來越長大,越能感受到母親的良苦用心,雖然自己小時候沒有父母的幫助,可是這無疑鍛鍊了他的自理能力,早在他十五六歲的時候,他的自理、自強能力都比同齡人高出一大截。

後來和母親交流之後,這位網友才知道,原來每次颳風下雨,媽媽都在不遠的地方看著他,這種表面上看似「狠心」的做法,其實也是鍛鍊孩子的一種方式。

旁人眼裡的三種「壞媽媽」,孩子長大會感激她,「壞得」恰到好處

一、花錢不眨眼、不精打細算的媽媽

有的婆婆經常抱怨,自己家的兒媳婦花錢如流水,好幾百的護膚品說買就買,眼睛也不眨一下;各種價格不菲的興趣班,架子鼓、鋼琴、書法、跆拳道,只要孩子感興趣就給報。

其實從小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也是很有必要的,不僅能讓孩子有一技傍身,贏在了起跑線上,更對孩子今後的身心發展有極大的好處。有研究表明,有廣泛興趣愛好的孩子,往往會比其他孩子更加自信,樂觀向上。

二、每天花大量時間在打扮上的媽媽

每次去開家長會,都能看到很多年輕漂亮、打扮時尚的媽媽,為的是給自己的孩子爭氣,我們都知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得當的打扮會讓整個人更有氣質。

小區裡的牛牛媽媽就是這樣一個人,無論是看到她穿著家居服下樓買菜,還是上了一天的班回家,都是精神歡快的樣子,臉上永遠都畫著淡妝,小區裡很多人都說牛牛媽媽「愛臭美」。

可就是這樣一個愛臭美的媽媽,教出來的孩子卻很禮貌可愛,牛牛的衣服永遠都乾淨整潔,即使是玩沙子,也有其他小朋友沒有的乾淨氣質。不僅如此,乾淨的媽媽也會把整個家變得溫馨整潔,生活質量感也會大大提升。

三、孩子摔倒也懶得扶的媽媽

前幾天在小區散步,看到了這樣一幕。一位媽媽帶著孩子玩耍,孩子跑來跑去,一不留神就摔倒了,看到這一幕,媽媽並沒有馬上把孩子扶起來,而是在一旁看著,說「快,自己起來!」於是,孩子沒有哭鬧,自己馬上就站了起來,和媽媽牽著手走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試問有多少媽媽可以做到和這位媽媽一樣,「不保護」孩子呢?其實,越「勤勞」的家長,孩子往往會越懶惰,相反,如果家長能夠「多動嘴,少動手」,反而對孩子的成長更有益處。

比如,平時可以讓孩子自己收拾房間,這樣既能讓家長不那麼辛苦,還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從根本上杜絕孩子懶惰、坐享其成的毛病。

好媽媽、壞媽媽的判定不能光看表面,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媽媽的言行舉止通常會對孩子產生極大影響,只要對孩子發展有益,就是好媽媽。

留言板話題:您屬於這三類媽媽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你處理孩子「壞情緒」的方式,決定了她長大後的性格
    從小,他看到的只有媽媽抱哥哥的背影。 自己只有懂事,乖巧,照顧好哥哥,才能得到媽媽的笑容。 在他的家庭裡,只能接受他的好情緒,所以長大後,他自己也非常討厭自己的壞情緒,更別提如何調節與紓解。
  • 【熊仔育兒】孩子控訴媽媽的「壞」,背後真相反讓家長深思!
    ■■■ 10歲童童在旁人眼裡就是個聰明可愛的小姑娘,可是童童媽卻覺得童童一點都不理解父母的苦心,時不時就要跟自己對著幹,童童甚至拿出自己寫的日記,「義正言辭」地控訴媽媽的六大「壞」表現。第四,媽媽總是讓我把玩具拿給別人玩,別人要是把我玩具弄壞了媽媽也不安慰我;第五,媽媽會罵我,這時候要是爸爸安慰我,媽媽會更生氣,媽媽不愛我和爸爸了嗎?第六,我不開心時候,多麼希望媽媽能抱抱我,鼓勵我。
  • 育兒丨你處理孩子「壞情緒」的方式,決定了她長大後的性格
    可是就在他意氣風發得走上臺領獎的時候,主持人突然宣布本次大賽一等獎取消。攝影師非常消沉,把自己關在房間整整兩天。直到第三天,他收到了大賽的獎盃和一封信。那是孤兒院的院長寫給他的,信裡面說:作品本身非常出色,但是攝影師也應該體會一下孩子們被奪走棒棒糖的悲傷與絕望。人類的悲喜是相通的,只是不同人眼裡的權重不同。
  • 有這三種壞品質的媽媽,很難教育出優秀的好孩子,其中有你嗎?
    文|福林媽咪媽媽這一角色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到孩子的衣食起居,大到孩子的成家立業,媽媽的很多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一個成功的媽媽不僅僅是在生活方面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更多時候媽媽需要扮演的是一位老師的角色。
  • 你處理孩子「壞情緒」的方式,決定了他們長大後的性格
    02長大後不開心的大人,都是沒有壞情緒的孩子我們都希望孩子乖巧懂事聽話,可是每個孩子有天使的一面,也會有惡魔的一面。只允許孩子開懷大笑,不允許孩子有脾氣有悲傷,那麼,他們勢必要「砍掉」自己一部分情緒,把那些不被喜歡的隱藏起來。日積月累的壓抑,都成為了孩子長大成人後,傷害自己的利器。
  • 當你聽到孩子說「壞媽媽,打死你」時,你會怎麼做?
    昨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看到這樣一幕:寶媽帶著孩子擠公交,牽著寶寶的手上車。誰料孩子嘴裡說:壞媽媽,我不想上車打你。一隻小手打在了寶媽媽的身上,但是媽媽的神態並沒有改變。我想這種現象應該很多發生在這位寶媽媽身上,我們總說孩子說話不過腦子,但還是要給孩子最正確的引導。
  • 扶貧路上的「壞媽媽」和「壞兒子」
    在群眾和同事的眼裡,她是一名好幹部,可在女兒眼中,卻成了「壞」媽媽,這是怎麼回事呢?她的名字叫李婷,今年女兒4歲了。每天晚上,在工作間隙,她總會騰出時間跟女兒視頻通話。在短短的幾分鐘裡,平時在工作中都緊鎖著眉頭她定會舒展開來,滿滿的幸福感洋溢在臉上。有段時間,由於工作任務繁重,隊友們都忙著加班,很多時候都會加班到凌晨。
  • 孩子哭鬧、有「壞情緒」,你的處理方式決定了他長大後的性格
    可是就在他意氣風發得走上臺領獎的時候,主持人突然宣布本次大賽一等獎取消。攝影師非常消沉,把自己關在房間整整兩天。直到第三天,他收到了大賽的獎盃和一封信。那是孤兒院的院長寫給他的,信裡面說:作品本身非常出色,但是攝影師也應該體會一下孩子們被奪走棒棒糖的悲傷與絕望。人類的悲喜是相通的,只是不同人眼裡的權重不同。
  • 優秀的孩子背後,總有一個「壞」媽媽
    媽媽每天叫起床、催上學,放學回來還要督促作業,讓孩子學教養、立規矩、抓成績……苦口婆心,最後卻成了孩子眼裡的「壞蛋媽媽」。而爸爸呢?帶著孩子偷個懶、陪孩子去趟遊樂園、給孩子偷偷買幾個冰淇淋,再在媽媽吼孩子的時候,適時來一句「你這麼兇幹嘛呀」,那何止是孩子眼裡的「好人」,簡直是孩子心中的「英雄」了。所以,「壞」媽媽總是有苦說不出。
  • 你處理孩子「壞情緒」的方式,決定孩子長大後的性格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是沒有壞情緒的,每天無憂無慮,開開心心,即使有一點傷心的事情,也會很快就會過去。可其實,孩子跟大人是一樣的,也有壞情緒傷心事,只是孩子不會表達,家長也不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誤解。
  • 「壞媽媽」才能培養出好孩子,孩子不需要一個100分的父母
    媽媽身上可以有多種形態,時而嚴厲,時而慈祥,時而溫柔,時而大方。只有具備了這樣子的切換模式,才能培養出一個聰明優秀的孩子。在孩子的世界裡只有"好媽媽"和"壞媽媽"的區分,"好媽媽"就是那種百依百順,什麼都可以遷就你,什麼都可以為你做。而"壞媽媽"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壞媽媽"會做什麼樣的事情吧!
  • 「小時候就這麼壞,長大了還了得?」看到她長大後的這一幕,我……
    原以為是一部大爽劇,沒想到看著看著我就笑不出來了,作為一位愛思考的媽媽,這部劇給了我很多啟發和反思。就像觀看過程中,我就暗暗的想,一個服用鎮靜劑、撒謊、偷竊、內向孤僻的孩子,就算天賦讓她成為棋王,恐怕也不得「善終」吧?
  • 我有個壞媽媽
    《我有個壞媽媽》(一)世上都說媽媽好,我卻有個壞媽媽,我現在一點不愛她過去我小不知道,長大之後才知道她是什麼人。她生下我就走了,氣死了奶奶逼死了爸爸。我是姑姑帶大的……那些年——我是天天盼媽媽來看我,可是她像沒有我這個孩子,一次也不來。
  • 奇葩壞媽媽二三事
    也許在她眼裡,那些感情的收藏有那麼見不得光見不得人麼!我想這是她毀掉這些的初衷。但她不知道的是,我想一直收藏到,等我老的那一天打開它,慢慢的微笑到合眼,看到曾經年輕不諳世事的自己。人是個健忘的動物。我幾乎忘了這事了。也忘了當時的憤怒,只是在我的心裡空了一塊。嗯。有些事是會忘記的。其實和媽媽相處的很多都忘了。
  • 你處理孩子「壞情緒」的方式,決定了孩子長大後的性格
    每一個孩子都會有壞情緒,孩子不怕有壞情緒,關鍵的是爸爸媽媽如何來處理這些情緒。如果處理得不當,可能會對孩子以後的性格有很大的影響,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一個錯誤的認知,總是覺得「小孩子而已,能有什麼煩心事」,其實這或許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了解孩子。《兒童情緒心理學》中有一個小故事,攝影師為了拍攝一組震撼人心的照片。
  • 你的壞情緒,會毀了孩子一生
    圍觀的孩子看不下去,拼命制止,該男子居然毫不冷靜,拎起女兒往地上狠摔,孩子嚇得渾身瑟瑟發抖,大聲哭喊,好幾秒都沒有反應。該男子居然毫無悔意,還欲對孩子動手,幸虧媽媽把孩子攔在身後,才避免再遭荼毒。網友對該父親的行為皆是一片罵聲:「家庭暴力,虐待兒童,警察居然沒有採取強制性的措施?」
  • 你聽到孩子說「壞媽媽,打死你」這些話的時候,你會怎麼辦?
    昨天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了這麼一幕:寶媽帶著孩子擠公交,拉著寶寶的手想要上車。誰料孩子嘴巴裡面說:壞媽媽,我不要上車,打你。一隻小手就打到這位寶媽的身上,然而這位媽媽的神態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我想這樣的現象應該不少發生在這位寶媽身上,我們總是說小孩子說話不過大腦,但是還是需要給孩子一個最為正確的引導。如果是你家寶寶說出這樣的話,不知道你會做怎樣的反應呢?第一點:明白孩子各個階段發育的狀況正常情況下孩子2-3歲會有著很強烈表達個人想法,一方面主要是人思維模式不斷的形成,另外孩子和父母的相處模式中,也懂得表達自己的意識。
  • 好壞之間——觀影《壞媽媽》
    電影《壞媽媽》中的Ami每天早起做早餐,接送孩子上學,上班工作之餘,她要接送孩子們表演班、詩歌閱讀班、輔導班……參加學校的活動,和班主任約談
  • 別人眼中的「壞媽媽」,是孩子的「福星」,給娃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年幼的孩子,對母親有著本能的依戀,母親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別人眼中的「壞媽媽」,是孩子的「福星」,原來「壞媽媽」也是寶一位飽讀詩書的母親,一定能培養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孩子;一個謙謙君子般的孩子,背後的母親定是通情達理之人;善良勇敢的孩子,他的母親一定積極樂觀,十分陽光。
  • 「壞媽媽」,才能培養出好孩子,孩子不需要一個100分的媽媽
    只有那些真正做了媽媽的人,才能夠深有體會:當媽有多難!在我們的身旁,永遠最不缺的就是好媽媽,從成為媽媽那天開始,媽媽們就放棄了曾經的任性,生活裡面多了一份無盡的牽掛和使命。寶媽堅持要做「壞媽媽」?小麗自從當媽媽後,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內心就一直遵循一個原則:我不能做全能媽媽,我要做一個「壞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