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日報」TAVR手術解決老齡患者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難題

2020-12-22 瀟湘名醫

83歲的李奶奶患高血壓15年,並患有心律失常、陣發性心房纖顫、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近日,因頭暈再次發作,胸悶、氣促1周,來到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就診,因高血壓、心功能不全住院。經心臟超聲顯示,老人患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這是一種常見的老年性退行性疾病,且這位患者合併冠脈病變,如不及時救治,會在很短時間內演變成嚴重的心力衰竭,威脅生命。患者瓣膜置換指證明確,但是患者高齡,基礎疾病較多,病情複雜,極度消瘦虛弱,進行外科手術開刀置換主動脈瓣風險極高。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案是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手術。為了確保手術安全,心臟外科劉繼紅主任組織心臟外科、心內科、麻醉科、導管室、重症醫學及心臟超聲科等多學科專家進行術前討論,將手術及圍術期相關問題進行了充分的評估並制定了應急預案。

麻醉科宋曉麗教授考慮到患者合併肺內感染,極度虛弱,可能存在術後脫機困難並加重感染等風險,採用喉罩通氣代替傳統手術的氣管導管機械通氣,對氣道、聲帶等刺激較小,利於減輕氣道內黏膜、聲帶等損傷,從而減少感染等不良事件的發生,而且由於不進入聲門和氣管,麻醉過程中對肌松藥的需求大大減低,可減少藥物殘餘作用,加快患者術後甦醒。這種麻醉方法與目前加速康復外科的理念相契合。隨後,劉繼紅主任的醫療團隊利用介入導管技術,在李奶奶的大腿根部行股動脈穿刺,成功地將人工瓣膜置換到原來病變的主動脈瓣處,取代原來有病變的主動脈瓣,恢復了瓣膜功能,術後超聲提示瓣膜位置固定良好,開合良好。造影和超聲提示幾乎無返流,手術順利完成。手術結束後5分鐘,患者完全清醒,拔除喉罩安全返回SICU,第二天便轉回普通病房,症狀較前明顯緩解。

劉繼紅主任介紹,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是一項用於治療主動脈瓣疾病的新型介入技術。經過近十年的迅速發展,TAVR治療中、重度主動脈瓣狹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得到認可。由於TAVR具有的創傷小、術後恢復快等優勢,臨床醫師一直在嘗試將這項技術應用到單純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治療中。

【來源: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嚴重麼
    正常情況下,主動脈瓣為主動脈與左心室的連接處,左心室收縮的同時主動脈瓣隨之開放,血液經過主動脈瓣進入主動脈,左心室舒展主動脈瓣隨之關閉,如果主動脈瓣出現關閉不全的現象時,左心室收縮期向主動脈排血
  • 哈醫大二院利用經心尖TAVI手術治療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患者
    人民網哈爾濱12月30日電 近日,哈醫大二院心外科一病房主任田海教授團隊在北京安貞醫院心外科張海波教授的協助下,聯合麻醉科、手術室、心內科、超聲醫學科、重症醫學科等多學科團隊,為一名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患者實施了經心尖人工主動脈瓣置換(TAVI)手術。
  • 合肥京東方醫院為心臟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患者實施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近日,我院為一巨大左室(90mm)心臟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患者實施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手術非常順利,患者現已脫離呼吸機,正在進一步恢復當中。患者杜某是59歲的男性患者,患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功能三級,喪失勞動力3年之久。
  • 健世科技:為三尖瓣關閉不全患者注入強勁科技之力
    本報訊(記者孫佳麗)三尖瓣關閉不全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重度以上三尖瓣返流患者在我國超過了650萬,治療率卻小於1%。如何幫助這些患者成為一個國際大難題。前不久,經導管人工三尖瓣瓣膜LuX-Valve®治療三尖瓣返流的早期臨床試驗實現了新突破。而這款產品是由寧波健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
  • 廣元市成功開展首例不開胸置換心臟主動脈瓣手術
    馮先生在附近醫院檢查彩超提示:主動脈瓣增厚伴鈣化,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返流。7月9日,馮先生症狀加重,1月後到市中心醫院檢查,經彩超檢查提示:主動脈瓣鈣化、中重度狹窄、關閉不全,左心增大,左心室壁增厚,二、三尖瓣輕度返流。該院心血管病中心初步診斷為心臟瓣膜病,主動脈重度狹窄、並重度關閉不全。
  • 76 歲老人心臟多一個瓣葉,伴嚴重冠心病等,多學科新技術解難題
    近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外科鄭寶石教授團隊聯合 CCU 黃凱教授團隊、導管手術麻醉室、超聲科等多學科團隊,為一名中-重度四葉式(正常三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合併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實施了經心尖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冠脈支架植入術
  • 心臟瓣膜關閉不全或者狹窄,哪些情況需要「換瓣」手術?
    心臟瓣膜病是我國一種常見的心臟疾病,據數據統計,最常見的瓣膜病是二尖瓣關閉不全和三尖瓣關閉不全,其次是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二尖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和肺動脈瓣反流。本期節目我們就跟大家來說說:什麼是心臟「換瓣」手術?
  • 主動脈瓣手術無需開胸!重慶康心醫院成功開展首例TAVR手術
    「心臟手術真的可以不用開胸嗎?」「是的,部分老年心臟病患者無需開胸即可進行手術!」近日,重慶康心醫院為一名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患者成功實施了「不開胸的心臟手術」——經心尖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手術)。
  • 主動脈瓣病變越來越常見,這種手術被稱為革命性技術
    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張希全教授領銜的TAVI(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團隊連續對4例高危患者成功行主動脈瓣介入手術,效果滿意,標誌著齊魯醫院「不開刀換瓣膜」微創治療的常規化。患者1,男性,85歲,5年前行PCI(置入5枚冠脈支架),診斷:1.主動脈瓣狹窄(重度)、心力衰竭(LVEF 0.17, BNP 29546pg/ml);2.冠心病 PCI術後;3.急性肝功能不全(ALT 2045U/L,AST 2798U/L);4.腎功能不全;5.胸腔積液(雙側)。術前給予血濾治療,病情穩定後手術。
  • 廈門:​主動脈瓣重度鈣化像石頭 小切口手術為高齡患者換「心門」
    東南網12月7日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 通訊員 劉雲芳 趙靖懿)心臟「大門」主動脈瓣全部鈣化硬如石頭,隨時都會危及生命。70歲的張大爺平日多次出現頭暈、氣促、胸悶,並伴有偶發的心絞痛,尤其是爬樓梯、幹體力活時症狀明顯加重。
  • 78歲高齡患者「換瓣」難題解決了
    ,無法承受開胸手術,綜合考量下,煙臺山醫院心血管內科為其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成功為該患者植入了主動脈瓣膜 。為求進一步治療,患者來到煙臺山醫院北院區心血管內科就診,術前超聲檢查提示主動脈瓣鈣化伴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最大跨瓣壓差約82mmHg。「主動脈瓣狹窄是老年人中最常見也是最嚴重的瓣膜病之一,會使心臟功能下降,導致全身供血不足,患者會出現頭暈、乏力、胸悶、心悸等,活動能力受到限制 ,嚴重的出現心功能衰竭、暈厥、心源性休克。」
  • 加拿大、臺灣相繼完成J-Valve手術,傑成醫療為患者帶來新希望
    近日,加拿大聖保羅醫院、臺北振興醫院相繼用J-Valve®為一名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和兩名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患者進行主動脈瓣介入換瓣治療。在使用J-Valve®之前,海外的高危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患者沒有其他治療方法,使用其他介入瓣膜成功率低,死亡率高,患者只能進行保守治療。
  • 「光明日報」這項技術無需開胸就能挽救主動脈瓣重度狹窄老年患者...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一院)心內科成功為一名64歲重症瓣膜患者施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患者入院前嚴重心衰,命懸一線。經多學科專家會診,TAVR團隊李怡副主任和莊曉東副主任醫師提前制定多種手術預案,克服重重困難,挽救患者生命。
  • 心臟瓣膜病治療|二尖瓣|瓣膜|主動脈瓣|-健康界
    二尖瓣關閉不全的治療二尖瓣瓣環擴大或交界部局限的瓣葉捲曲者,可以爭取實施直視成形手術;瓣葉穿孔、腱索斷裂等,成形手術難以完全矯正或成形手術失敗者,宜實施二尖瓣置換術;二尖瓣狹窄合併二尖瓣關閉不全時主動脈瓣狹窄的治療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常可在青少年時期實施直視切開手術;中老年主動脈瓣狹窄多為先天性主動脈瓣二瓣化畸形的基礎上鈣化所致,需要實施主動脈瓣置換術。
  • 浙江省人民醫院胸腔鏡二尖瓣成形手術治療二尖瓣關閉不全
    二尖瓣關閉不全有風溼性二尖瓣狹窄並有關閉不全和單純二尖瓣關閉不全。風溼性二尖瓣狹窄並有關閉不全的病例,由於風溼熱引致二尖瓣瓣膜長期反覆炎變,二尖瓣瓣膜纖維化、增厚、僵硬,交界融合,造成瓣口狹窄,同時瓣葉因纖維化攣縮變形,瓣口游離緣因纖維化增厚或鈣質沉積,捲曲不平整,致使前後瓣葉不能在心室收縮時對攏閉合,腱索乳頭肌也因纖維化、短縮,將瓣葉向心室腔牽拉,以致瓣葉活動度受到限制,阻礙瓣膜的啟閉功能,使二尖瓣既有瓣口狹窄,又有關閉不全
  • 心外科成功完成高難度「二尖瓣及主動脈瓣置換+三尖瓣成形術」
    近日,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手術團隊精準施術,成功地為一名患有嚴重風溼性心臟病的患者實施了二尖瓣生物瓣置換術+主動脈瓣生物瓣膜置換+三尖瓣成形術,讓患者重獲新生。又一例高難度手術成功完成,標誌著該院在心血管疾病診療方面已達國內先進水平。  71歲高齡的舒大爺是上饒縣人,近4年來頻發心慌、胸悶不適,活動後加重。期間,他雖數次在當地醫院求治,但都治標不治本。
  • 7旬老人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合併關閉不全 一根導管插入心臟內「撐傘...
    70歲的劉爹爹患有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合併關閉不全,還有嚴重的肺氣腫和肝硬化,合併症多,外科手術風險非常高,如不冒險只能聽天由命。近日,武漢市中心醫院醫生採用TAVI手術,沒有進行外科手術,將一根導管通過主動脈將人工瓣膜送入心臟置換,人工瓣膜「撐傘」成功,患者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 我院成功完成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病例簡述患者是一位78歲女性,1年前因出現心衰症狀明確診斷為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拒絕外科換瓣手術,經藥物保守治療無效,病情進行性加重,不能耐受任何體力活動。楊桂棠副主任醫師詳細了解病情後,迅速為其完善了相關檢查,充分評估患者病情。
  • 88歲嚴重心臟病阿婆挑戰成功,置換心臟主動脈瓣!高齡老人得這個病...
    梅舉認為,隨著社會老齡化的發展趨勢,高齡老人會更多地出現在手術醫生的面前,是保守還是更積極的治療?是需要家屬和醫生共同抉擇。目前,對於主動脈瓣疾病的治療,外科的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但外科手術需要在心臟停跳、體外循環下手術,手術創傷較大,對全身臟器的影響較大。
  • 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成功
    12月9日上午,來自湖北仙桃的餘大爺回到協和醫院複查,經查他術後人工瓣功能良好。這意味著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圓滿成功。△心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為患者複查餘大爺今年73歲。△主刀醫生尚小珂教授為患者手術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團隊快速決斷,在人工胸外按壓的輔助下,在股動脈開了一個小口,用7秒的時間,將一根很細的導絲送入,這根導絲的前端承載著一個縫著人工瓣膜的支架。隨後,為患者植入人工瓣膜(TAVR)。當植入的瓣膜徐徐展開後,患者的心跳與呼吸最終全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