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珍
無垢舞蹈劇場創始人&藝術總監
「世界八大編舞家」中唯一亞洲人
享譽世界,但鮮為大陸觀眾所知
二十年僅出品三部舞劇
從臺灣先住民生活、民俗儀典採獲靈感
獨創東方身體空緩美學
林麗珍,舞蹈家、編舞家、造型視覺設計師。1950年出生於臺灣基隆,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舞蹈科。舞作豐富,早年被譽為「臺灣舞蹈界編舞奇才」。1995年成立無垢舞蹈劇場。2002年,歐洲最重要的文化藝術電臺ARTE遴選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八位編舞家,林麗珍為唯一的亞洲人。
《花神祭》劇照
「未曾師承任何外國舞蹈流派,卻能以自身的生命歷練,融合藝術與心靈的諦思反省,發展出沉緩細緻的東方身體美學與丰采凝斂的舞臺視覺,展現道地臺灣孕育衍生的藝術生命力。」
——2005年獲臺灣「文藝獎」頒獎詞
無垢的藝術追求
無垢,原指一種極為高貴的純白絲帛,其間有同色隱花紋路,絲縷細密、一纖不雜。無垢舞蹈劇場的名字來源於此,寄託了舞團的自我期許與藝術追求——淨白無玷、內斂風華、至善至美。林麗珍曾多年于田野採集查訪,從臺灣初民生活、儀禮祭典、自然萬象中採獲靈感,自無垢舞蹈劇場成立,二十年間僅創作了《醮》、《花神祭》、《觀》三部舞劇,實踐了她長年醞釀的「空」與「緩」東方身體美學,更匯流了臺灣漢文化圈的歷史記憶、先住民部落的儉樸與厚重力道、傳統中國的美學源流、乃至自然生化的感發,精純幽微,驚世駭俗。
《觀》劇照
空與緩,是無垢風格所在。「靜、定、松、沉、緩、勁」,是無垢身體觀六大原則。「動如不動,不動如動。」林麗珍自認在劇場舞臺中,所處理的是「速度與空間」的問題。「緩,不是慢」,而是舞者對肢體的細微覺照、亦是對空間的禮敬虔誠。林麗珍說,「緩」由著「糸」字旁,乃是「有中心、扭絲般的一份立體質感」。她重質不重量、精益求精的創作初心,就是要還原這種身體的、空間的、原鄉的「質感」。
《醮》劇照
「儘管是個現代舞者,但林麗珍的肢體動作,卻有著東方的本質,她的舞對於力量的沉澱及流動有著特殊的掌握,在形上而言,很似太極,實際表現的律動則有如南管或古琴。」(臺灣學者/林谷芳)
《觀》劇照
「當西洋舞者在大片鏡子環繞的練舞室中飛躍旋轉,自我顧盼,『無垢』卻要求舞者將自己掏空,往生命裡層剝;將身體壓低、再壓低,去貼近土地。每一步才出去都像是要在泥土中生出根來。必得入地紮根,才能向上飛揚。」(臺灣學者/劉俐)
舞蹈劇場,空間的詩
「無垢」並不只是舞蹈,而是「舞蹈劇場」。除舞者以外,舞臺上一切元素,都由林麗珍精心設計營造,它們在有形與無形中平衡飽滿、立體呈現出關於空間的詩。「林麗珍的藝術個性是『黑澤明式』的,每次編舞,一切服裝、化妝、布景、道具,全由她自己設計畫出,找人去做,以力求整體藝術的完美。乃至音樂,她都不是根據音樂來編舞,而是一邊編舞一邊找適當的音樂來剪接配合。」(臺灣紫藤廬主人/周渝)
就像美國女舞蹈家鄧肯在自傳中說到:「這種種舞蹈,不是應實質的音樂而生的,而像是一種不可聞而自然的音韻醞釀出的。」
《花神祭》 空間的詩
林麗珍帶著心中的「茶舞人」雛形,在鈞天坊尋找到了她想要的古琴音樂,於是有了「曲水流觴·無垢茶活特賞會」。圖為林麗珍在鈞天坊彩排現場,為舞者整理自己設計的舞裝。
三部驚世舞作,天地人
無垢舞蹈劇場成立至今20年,僅出品三部舞劇:《醮》、《花神祭》、《觀》——象徵人、地、天三部曲。林麗珍融合超寫實的編舞技法,開啟臺灣儀式劇場的新格局,更獲得眾多國際殊榮。
2002年,《花神祭》劇照榮登法國裡昂國際雙年舞蹈節二十年年鑑封面,2003年《花神祭》劇照被選作西班牙馬德裡秋季藝術節二十年年鑑紀念首頁。2005年無垢舞蹈劇場受邀於世界五大劇院之一的墨西哥「國家美術宮」演出。2008年受邀法國裡昂國際雙年舞蹈節,於新落成的城市圓形劇場領銜擔綱,無垢為該藝術節最大製作、最多席座、最貴票價的演出。
《醮》
源於臺灣民間祭典,舞作將此升華為一幕民族記憶與民族情感的安魂史詩。《醮》借中元普渡,幽幽喚起臺灣先住民自渡海起的奮鬥、爭奪、撫慰、殘酷與悼念,透過先靈回返人間的敘述,映照生命柔情的本質,言說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花神祭》
一幕自然史詩,以四季花魂的更替,禮讚循環不朽的自然生命。《花神祭》的時間非線性,而是無始無終的循環:從「春芽」中有情種子的結合,四季開始輪轉,「夏影」、「秋折」到「冬枯」,大雪覆蓋,最後「春芽」舞者再度出場。終點也是起點,時間綿延,跨越生死,進入宇宙的無起無落、不生不滅。
《觀》
在青山綠水的鷹族故鄉,兩位守護河流的「鷹族兄弟」與一隻純美的「白色神鳥」,交織出一段靈肉情性的悽美與衝撞。《觀》藉由蒼鷹之眼映照神性、人性、魔性共存一心的掙扎,提醒人類對土地該有的關照。當祖靈的呼喚、生靈的悲嘆,都喚不醒人揮霍土地的貪婪時,人類終將孤寂地走向黑暗。鷹族的寓言故事,完成了無垢舞蹈劇場天、地、人的終章。
生命、死亡、自然、天地、神靈、人性,是林麗珍舞劇中的永恆話題。
「亞洲身體語言的現代性是根植於傳統的恆常。這種恆常消弭了有如天與地的對立。它代表另一種靈性、另一種身體、另一種生存方式。公元2000年,林麗珍的舞蹈儀式打破了我們對時間的概念。我們欽羨這緩慢醉人的走步、超越時間的美,也欽羨這些如雕塑般、凝練身體的現代感。這些身體長久以來就知道,世界是流動的、無限的。」
——法國裡昂國際雙年舞蹈節·二十年年鑑
無垢舞蹈劇場 《醮》《觀》《花神祭》片段精粹
無垢舞團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