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時空以外 靈之秘境—無垢舞蹈劇場

2021-02-08 元墨文化

林麗珍


無垢舞蹈劇場創始人&藝術總監

「世界八大編舞家」中唯一亞洲人

享譽世界,但鮮為大陸觀眾所知

二十年僅出品三部舞劇

從臺灣先住民生活、民俗儀典採獲靈感

獨創東方身體空緩美學



林麗珍,舞蹈家、編舞家、造型視覺設計師。1950年出生於臺灣基隆,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舞蹈科。舞作豐富,早年被譽為「臺灣舞蹈界編舞奇才」。1995年成立無垢舞蹈劇場。2002年,歐洲最重要的文化藝術電臺ARTE遴選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八位編舞家,林麗珍為唯一的亞洲人。


《花神祭》劇照


「未曾師承任何外國舞蹈流派,卻能以自身的生命歷練,融合藝術與心靈的諦思反省,發展出沉緩細緻的東方身體美學與丰采凝斂的舞臺視覺,展現道地臺灣孕育衍生的藝術生命力。」

——2005年獲臺灣「文藝獎」頒獎詞



無垢的藝術追求


無垢,原指一種極為高貴的純白絲帛,其間有同色隱花紋路,絲縷細密、一纖不雜。無垢舞蹈劇場的名字來源於此,寄託了舞團的自我期許與藝術追求——淨白無玷、內斂風華、至善至美。林麗珍曾多年于田野採集查訪,從臺灣初民生活、儀禮祭典、自然萬象中採獲靈感,自無垢舞蹈劇場成立,二十年間僅創作了《醮》、《花神祭》、《觀》三部舞劇,實踐了她長年醞釀的「空」與「緩」東方身體美學,更匯流了臺灣漢文化圈的歷史記憶、先住民部落的儉樸與厚重力道、傳統中國的美學源流、乃至自然生化的感發,精純幽微,驚世駭俗。


《觀》劇照


空與緩,是無垢風格所在。「靜、定、松、沉、緩、勁」,是無垢身體觀六大原則。「動如不動,不動如動。」林麗珍自認在劇場舞臺中,所處理的是「速度與空間」的問題。「緩,不是慢」,而是舞者對肢體的細微覺照、亦是對空間的禮敬虔誠。林麗珍說,「緩」由著「糸」字旁,乃是「有中心、扭絲般的一份立體質感」。她重質不重量、精益求精的創作初心,就是要還原這種身體的、空間的、原鄉的「質感」。


《醮》劇照


「儘管是個現代舞者,但林麗珍的肢體動作,卻有著東方的本質,她的舞對於力量的沉澱及流動有著特殊的掌握,在形上而言,很似太極,實際表現的律動則有如南管或古琴。」(臺灣學者/林谷芳)


《觀》劇照


「當西洋舞者在大片鏡子環繞的練舞室中飛躍旋轉,自我顧盼,『無垢』卻要求舞者將自己掏空,往生命裡層剝;將身體壓低、再壓低,去貼近土地。每一步才出去都像是要在泥土中生出根來。必得入地紮根,才能向上飛揚。」(臺灣學者/劉俐)


舞蹈劇場,空間的詩


「無垢」並不只是舞蹈,而是「舞蹈劇場」。除舞者以外,舞臺上一切元素,都由林麗珍精心設計營造,它們在有形與無形中平衡飽滿、立體呈現出關於空間的詩。「林麗珍的藝術個性是『黑澤明式』的,每次編舞,一切服裝、化妝、布景、道具,全由她自己設計畫出,找人去做,以力求整體藝術的完美。乃至音樂,她都不是根據音樂來編舞,而是一邊編舞一邊找適當的音樂來剪接配合。」(臺灣紫藤廬主人/周渝)


就像美國女舞蹈家鄧肯在自傳中說到:「這種種舞蹈,不是應實質的音樂而生的,而像是一種不可聞而自然的音韻醞釀出的。」


《花神祭》 空間的詩



林麗珍帶著心中的「茶舞人」雛形,在鈞天坊尋找到了她想要的古琴音樂,於是有了「曲水流觴·無垢茶活特賞會」。圖為林麗珍在鈞天坊彩排現場,為舞者整理自己設計的舞裝。



三部驚世舞作,天地人


無垢舞蹈劇場成立至今20年,僅出品三部舞劇:《醮》、《花神祭》、《觀》——象徵人、地、天三部曲。林麗珍融合超寫實的編舞技法,開啟臺灣儀式劇場的新格局,更獲得眾多國際殊榮。


2002年,《花神祭》劇照榮登法國裡昂國際雙年舞蹈節二十年年鑑封面,2003年《花神祭》劇照被選作西班牙馬德裡秋季藝術節二十年年鑑紀念首頁。2005年無垢舞蹈劇場受邀於世界五大劇院之一的墨西哥「國家美術宮」演出。2008年受邀法國裡昂國際雙年舞蹈節,於新落成的城市圓形劇場領銜擔綱,無垢為該藝術節最大製作、最多席座、最貴票價的演出。


《醮》

源於臺灣民間祭典,舞作將此升華為一幕民族記憶與民族情感的安魂史詩。《醮》借中元普渡,幽幽喚起臺灣先住民自渡海起的奮鬥、爭奪、撫慰、殘酷與悼念,透過先靈回返人間的敘述,映照生命柔情的本質,言說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花神祭》

一幕自然史詩,以四季花魂的更替,禮讚循環不朽的自然生命。《花神祭》的時間非線性,而是無始無終的循環:從「春芽」中有情種子的結合,四季開始輪轉,「夏影」、「秋折」到「冬枯」,大雪覆蓋,最後「春芽」舞者再度出場。終點也是起點,時間綿延,跨越生死,進入宇宙的無起無落、不生不滅。



《觀》

在青山綠水的鷹族故鄉,兩位守護河流的「鷹族兄弟」與一隻純美的「白色神鳥」,交織出一段靈肉情性的悽美與衝撞。《觀》藉由蒼鷹之眼映照神性、人性、魔性共存一心的掙扎,提醒人類對土地該有的關照。當祖靈的呼喚、生靈的悲嘆,都喚不醒人揮霍土地的貪婪時,人類終將孤寂地走向黑暗。鷹族的寓言故事,完成了無垢舞蹈劇場天、地、人的終章。


  

生命、死亡、自然、天地、神靈、人性,是林麗珍舞劇中的永恆話題。


「亞洲身體語言的現代性是根植於傳統的恆常。這種恆常消弭了有如天與地的對立。它代表另一種靈性、另一種身體、另一種生存方式。公元2000年,林麗珍的舞蹈儀式打破了我們對時間的概念。我們欽羨這緩慢醉人的走步、超越時間的美,也欽羨這些如雕塑般、凝練身體的現代感。這些身體長久以來就知道,世界是流動的、無限的。」


——法國裡昂國際雙年舞蹈節·二十年年鑑


無垢舞蹈劇場 《醮》《觀》《花神祭》片段精粹


無垢舞團劇照






相關焦點

  • 時空以外:林麗珍與無垢舞蹈劇場 藝境
    1950年出生於臺灣基隆,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舞蹈科。舞作豐富,早年被譽為「臺灣舞蹈界編舞奇才」。1995年成立無垢舞蹈劇場。2002年,歐洲最重要的文化藝術電臺ARTE遴選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八位編舞家,林麗珍為唯一的亞洲人。
  • 林麗珍與無垢舞蹈劇場
    1950年出生於臺灣基隆,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舞蹈科。舞作豐富,早年被譽為「臺灣舞蹈界編舞奇才」。1995年成立無垢舞蹈劇場。2002年,歐洲最重要的文化藝術電臺ARTE遴選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八位編舞家,林麗珍為唯一的亞洲人。
  • 如詩的緩行、空緩的美學——無垢舞蹈劇場|選題篇
    關於無垢1995年,《醮》在臺北國家戲劇院首演,無垢舞蹈劇場(後簡稱無垢)隨後成立。出於對劇場藝術慎重與完美的要求,無垢創始人及藝術總監林麗珍在無垢成立二十多年來,僅孕育了四部作品:《醮》、《花神祭》、《觀》及《潮》。
  • 當代的大巫——無垢舞蹈劇場《潮》觀後心得| 選題篇
    本公眾號拍攝日誌第三十七篇介紹過享譽國際的臺灣無垢舞蹈劇場,原文連結為:如詩的緩行、空緩的美學——無垢舞蹈劇場|選題篇
  • 用七年的時光去等待一個作品——無垢舞蹈劇場新作《潮》首演
    在青山綠水的鷹族故鄉,兩位守護河流的「鷹族兄弟」與一隻純美的「白色神鳥」,交織出一段靈肉情性的悽美與衝撞。《觀》藉由蒼鷹之眼映照神性、人性、魔性共存一心的掙扎,提醒人類對土地該有的關照。  生命、死亡、自然、天地、神靈、人性,是林麗珍舞劇中的永恆話題。
  • 臺灣無垢舞蹈劇場《花神祭》| 帶你進入另一個平行時空
    觀者需細細地用心品味,慢慢的被帶入到另一個平行時空... 所獲榮譽:2002年,歐洲藝術文化電視臺「ARTE」評選林麗珍為當代八大編舞;同年,無垢舞蹈劇場《花神祭》劇照榮登裡昂國際雙年舞蹈節20年年鑑面;2003年,無垢舞蹈劇場《花神祭》劇照被選作為馬德裡秋季藝術節二十年年鑑紀念首頁;2005年,無垢舞蹈劇場受邀於世界五大劇院之一的墨西哥「國家美術宮」演出;同年
  • 華人「舞蹈劇場」界,你應該認識這些人
    臺灣無垢舞蹈劇場《觀》♪█林懷民:「雲門」是中國最古老的舞蹈在臺灣民眾眼中,林懷民簡直是民族文化英雄一般的存在。♪█無垢舞蹈劇團:儀式劇場美學「無垢」是臺灣藝壇引以為傲的藝團,靈魂人物是一對夫妻檔,擔任團長的陳念舟和擔任藝術總監的林麗珍。
  • 舞蹈紀錄片《行者》
    「行者,就是修行之人,林麗珍就如行者,每次排練、演出,都投注全身心力;她不知把舞蹈當表演,而是借著舞蹈這樣的儀式,尋找本我、人生。」「她訓練舞者走路、撿石頭,她對一塊布料的可能無比好奇,她從花的姿態、芒草的搖擺、貓咪的伸展找到律動的可能……我那漂浮不定的人生狀態,被療愈了。」
  • 舞蹈劇場《沈清傳》:以時代精神詮釋傳統情懷
    11月9日,作為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表演人才資助項目,中央民族歌舞團、中央民族大學戰略合作項目,舞蹈劇場《沈清傳》在北京民族劇院結束公演。該劇以朝鮮族家喻戶曉的孝德楷模沈清為人物原型,講述了她為父親復明而捨生忘死的傳奇故事。朝鮮族舞蹈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池福子擔任本劇總導演,中央民族歌舞團青年舞者陶妍芃飾演沈清。▲舞蹈劇場《沈清傳》劇照。
  • 無垢日誌 Part 1 | 團長陳念舟揭開無垢舞蹈劇場《花神祭》不為人知的幕後心血
    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臺灣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創作的經典舞作《花神祭》五度登上國家戲劇院舞臺。
  • 舞蹈名場面 | 借電影《對她說》中的舞蹈,聽曹誠淵聊皮娜·鮑什和舞蹈劇場
    而圍繞皮娜還有件不得不提的事,就是她打破了傳統舞蹈、古典芭蕾結構,創造出一種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舞蹈劇場。有些小朋友可能要懵掉了,知道舞蹈,也知道劇場,那「舞蹈劇場」到底是什麼呢?其實皮娜創造「舞蹈劇場」的名稱,最初只是想讓觀眾明白,他們來看的不是芭蕾。
  • 溫柔而纏綿的《花神祭》 |臺灣無垢舞蹈劇場
    ——《花神祭》劇照接上篇《花神祭》揭開更多舞臺背後的故事:臺灣無垢舞蹈劇場《花神祭》| 帶你進入另一個平行時空      林麗珍老師自述:   溫柔而纏綿的《花神祭》如情如愛   如風之與觸覺、如水之與漣漪、   如天空之與透明.
  • 從舞蹈風暴中的《長相思》到舞蹈劇場的《一刻》 青年舞蹈家華宵一...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25日訊(記者 葉梅)本屆「深圳舞蹈月」國內優秀舞蹈作品展演特邀劇目《一刻》於10月24、25日晚在深圳保利劇院上演,由青年舞蹈家華宵一領銜主演,再現了經典舞劇的新編版本。薈萃海內外當代舞編導名家的原創力作、融合當代舞與舞臺裝置等多種藝術表達形式,舞蹈劇場《一刻》源源傳遞著對生命的感悟。
  • ——跨界舞蹈劇場,為您講述一個不同的《雷雨》
    《詩·大序》曰:「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舞蹈劇場《yào》中,我們嘗試將舞蹈、話劇和戲曲三種藝術門類的4名演員跨界融合,讓不同藝術形式在舞臺上「對話」,是藝術與藝術對話,是時空與時空對話,亦是靈魂與靈魂對話。yào在劇中:既是一碗有形的「藥」,亦是一份無形的「要」;是慾壑難填的索「要」,也是難以下咽的苦「藥」。
  • 黎星心聲:讓觀眾到劇場感受舞蹈風暴
    第二季,譚元元、陳鎮威、謝欣等頂級舞者的加盟,更將「大神濟濟」之感推向了高潮。儘管如此,黎星的到來也依然讓人激動,這位「國內舞蹈獎項全滿貫得主、國際六項舞蹈大獎獲得者、最搶手的舞劇男一號」,是當下中國舞壇最響亮的名字之一。日前,羊城晚報記者前往長沙探班,獨家專訪了這位名字中自帶星光的舞者,與其探討他身上的幾個「關鍵詞」。
  • 殷梅舞蹈劇場作品《驚夢·彼岸》Ringling Museum Historic Asolo劇場首演
    這場關於「賞美」與「造夢」的對話已經跨越400年的時空,而今殷梅則正將通過她的舞蹈與回憶,再次為這段故事附上新的意義與詮釋。 我們的生活不斷觸及到於我們之外的世界;我們有能力看到其他世界、其他生命、其他時空。這部作品中,讓觀眾通過參與從「現實」中暫時走離出來從而走向真理。他們是旁觀者又是參與者,是觀眾又是自己生命的主角。」
  • 《慕靈舞蹈》「雙旦」活動來襲!!
    2018年1月1日(星期一)10:00—18:00  上海市寶山區羅芬路789弄7號二樓慕靈舞蹈(美蘭湖國際會議中心對面)    連續轉發此連結至朋友圈6天並每天積攢20個,憑朋友圈截圖在羅芬路789弄7號二樓慕靈舞蹈,參加砸金蛋活動!
  • 興起的"舞蹈劇場"究竟是什麼?
    發源於日本的舞踏(Butoh),與Pina Bausch-皮娜鮑什舞蹈劇場(Tanztheater)及美國後現代舞蹈(Postmodern dance)並列為當代三大新舞蹈流派。近幾年除了舞蹈、舞劇,另外有一個詞"舞蹈劇場"經常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那麼究竟什麼是"舞蹈劇場"呢?
  • 謝欣、胡沈員、段婧婷......整個舞蹈圈都在瘋狂推薦TA
    前段時間我們推了一篇文章「古佳妮這個名字,你必須要記住」,粉絲朋友們有沒有記住這個名字,不確定~但是「古佳妮」這三個字,在舞蹈圈各路舞者和編舞的朋友圈裡,卻是刷屏了很多人!謝欣、胡沈員、段婧婷、江帆、李超.諸多舞蹈圈人士大力推薦!
  • 黑暗劇場x舞蹈劇場:《折影》再度上演!
    黑暗劇場x舞蹈劇場「2014年最為驚豔的原創作品」《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