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話題是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人物,今天說的這個人物,大家都比較熟悉,這個人物甚至在這幾年成了網紅,並且被製作成表情包,受到很多讀者和觀眾的歡迎,甚至很多人都能將他的「經典語錄」倒背如流。
這個人物就是鳩摩智。
鳩摩智是吐蕃國師,是大雪山大輪寺的大輪明王,在吐蕃學會吐蕃密宗的「火焰刀」之後,在當地打黑除惡,掃滅邪派,威震西陲,武功和見識都臻至極高境界,並且精通佛法,具大智慧,每隔五年都在當地開壇說法,普度眾生,深受當地民眾的歡迎。
但是我們意識裡的鳩摩智可不是這樣子的,我們意識裡的鳩摩智雖然表面上彬彬有禮,但是內心極其狂妄,而且痴心於武學,到處挑戰,搶奪武林秘籍,完全是一個「惡僧」形象,而鳩摩智之所以會在我們的印象中成為這樣的形象,這一切都是因為鳩摩智深陷一個巨大的陰謀當中,鳩摩智深陷陰謀,被人利用,並且險些送了性命。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且往下看。
前文說到鳩摩智是吐蕃的國師、大輪明王,這些只是稱號,並非掌握實權的官職,只是吐蕃國對鳩摩智為國家做的貢獻而加封的稱號,而恰恰因為這個稱號讓鳩摩智被有心之人利用,這個人就是鳩摩智在藏邊遇見的一個人——慕容博。
慕容博曾經在藏邊、川邊一帶活動,自然知道大輪明王鳩摩智的大名,所以有心結識,總算在一次「可以安排」的偶遇之下,慕容博和鳩摩智邂逅了。
鳩摩智坦坦蕩蕩,而慕容博卻別有用心,慕容博先是對鳩摩智的火焰刀和精深的佛法大加讚賞,很是虔誠,大家都是成年人,誰不喜歡聽恭維的話,而且還是那麼虔誠的恭維,於是是極懂禮數之人,別人恭維自己,自己自然要禮尚往來回敬回去,於是兩人以茶代酒,徹夜長談,把茶論劍,暢談武學的世界是何等的浩渺,遂結為莫逆之交,慕容博適時的展示出少林寺七十二絕技的神技讓鳩摩智大開眼界,並且在這個時候慕容博將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極力推崇為天下第一劍法,將少林寺的「易筋經」奉為天下第一的內功。
這一夜是鳩摩智的轉變之夜,慕容博何等老謀深算,經過他的一番武學展示和言語洗腦,我們可愛的「大輪明王」竟然將慕容博奉為知己,殊不知自己已經被這個知己帶入到一個巨大的陰謀當中。
慕容博展示出的少林七十二絕技讓鳩摩智大開眼界,眼中滿是羨慕之色,慕容博於是提出要將少林七十二絕技教於鳩摩智,鳩摩智是武痴,雖然想學,但是絕不白拿,於是便拿自己的絕學「火焰刀」與慕容博交換,如此鳩摩智學的「少林七十二絕技」,而慕容博學的「火焰刀」,互取所需,看似公平,其實不然,這只是慕容博巨大陰謀的開始。
慕容博傳鳩摩智少林七十二絕技不過是為了吊吊鳩摩智的胃口而已,七十二絕技尚且有如此威力,那麼被慕容博推崇備至的「六脈神劍」和「易筋經」豈不是更加厲害?
當然更加厲害,於是鳩摩智決定去大理段家搶奪「六脈神劍」,這才是慕容博的目的,慕容博就是想讓鳩摩智去大理奪取劍譜,和天龍寺結下仇怨,進而影響大理國和吐蕃國的邦交,讓兩國交惡。
而慕容博將「易筋經」奉為天下第一內力的原因也如出一轍,無非是讓鳩摩智去少林寺搶奪「易筋經」,讓雙方火併,如果鳩摩智被少林寺擊殺,那麼吐蕃國上下自然不會善罷甘休,而如果鳩摩智在少林寺搶書成功,那麼少林寺的臉往哪擱?中原武林的臉往哪擱?肯定要聯合起來追殺鳩摩智。不管哪種結局,都是會引起中原武林和吐蕃的仇怨,進而影響兩國的邦交。
而這些都是慕容博喜聞樂見的,為什麼?因為天下大亂對誰有好處?毫無疑問是身懷狼子野心的慕容博,慕容博一直希望天下大亂,那麼他們慕容氏就可以乘機起兵,復興大燕。
現在就很明了了,慕容博一直在利用鳩摩智,表面上對鳩摩智客客氣氣,其實是笑裡藏刀,鳩摩智不過慕容博手裡的一顆棋子而已,而鳩摩智也差點因此送命。慕容博教給鳩摩智少林七十二絕技,後來因為強行與小無相功融合,開始反噬鳩摩智,差點讓鳩摩智走火入魔而死。後來在枯井底,汙泥處,被段譽無意中吸走全部內力,方才保住性命,而此時的鳩摩智方才大徹大悟,立地成佛,回歸到曾經一代高僧的位置。
往期熱文回顧:
這是史上最霸氣的武俠歌,至今無人敢翻唱,周華健都沒敢唱第二遍
解讀一燈大師「漁樵耕讀」四弟子背後的「武學密碼」
娶,是情妹妹!不娶,依舊鄰家好妹子!
金庸沒有告訴你:揭秘掃地僧的真實身份!
世間多少嶽不群,只此一枚令狐衝
神推理!牛人揭露天龍八部隱藏的驚天秘密!
看天龍八部中隱藏的驚天秘密!為武俠迷而收藏!!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