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解讀《德魯克日誌》 的第 221 篇文章
如果一條路走不通,你可以再走一次,但不要試第三次。
——《德魯克日誌》11月7日
最近在重讀《天龍八部》,逐字讀完後,我對兩個人的看法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個是段延慶,一個是鳩摩智。我認為,《天龍八部》裡只有三個頭腦清楚的人,這三個人是有完整甚至完美人格的,這三個人就是蕭峰、段延慶和鳩摩智。
關於蕭峰,我寫的比較多,段延慶以後再慢慢誇他,今天我就使勁誇一下鳩摩智。鳩摩智是一個佛教徒,出場時武功就極高,獨自一人和天龍寺的枯榮加五本(本因,本參,本相,本塵,本觀)六人打鬥,枯榮等全力以赴仍然沒法對抗鳩摩智,只好燒毀《六脈神劍》孤本,讓鳩摩智死心。隨後,鳩摩智發現段譽會六脈神劍, 便活捉了段譽,在重重重圍下,逃出天龍寺,逃出大理國,奔往蘇州參合莊。這一段是鳩摩智的獨角戲,顯示了鳩摩智高超的武功和智慧。(在大理國,當著武功最高的6個人,活捉一個王子,並且全身而退)。雖然打了勝仗,還搶了一個熟記《六脈神劍劍譜》的王子,可是,沒有拿到六脈神劍劍譜,還是輸了。不過,鳩摩智並沒有氣餒,而且絲毫沒有戀戰。轉而逼迫段譽王子寫出六脈神劍的劍譜。這個過程也是曲折有趣,最終在阿朱、阿碧的協助下,段譽跑了,鳩摩智再次失利。不過,鳩摩智還是沒有糾纏。而是採取了下一個方法。鳩摩智是熟讀佛經的人,開壇講經也是座無虛席。對於經書,也是辯才無礙,一口道破枯榮所參之禪。在不長的時間裡,在吐蕃那個偏僻之地,在那個武學不是特別豐富地方,鳩摩智練出了驚人的武功。不過,鳩摩智還是羨慕中原的武學:少林的武功,慕容家的武功,大理的武功。年輕的鳩摩智想,我要是能學會那些武功該有多好。作為個體,一個人的武功可以到多高呢?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功究竟長什麼樣呢?所以,當他求六脈神劍失敗後,逼迫段譽寫六脈神劍再次失敗後,鳩摩智隨即去慕容博家,看能不能偷一些武林秘籍。在很多年前,鳩摩智認識了慕容博,和慕容博一見如故,慕容博交給了他少林七十二絕技的抄本,而且答應他去他家的書房查閱武功。現在慕容博死了,自己去查閱,也不算太大的過錯。鳩摩智潛入慕容博家,在慕容博家,他偷到了小無相功的秘籍。回到吐蕃後,用了沒多久,他就把小無相功練習的爐火純青,還用小無相功為內力,驅動了慕容博交給他的少林七十二絕技。這時的鳩摩智相信,自己的武功應該是非常厲害了,即使不是天下第一,也差不多。雖然小無相功是道家武功,對於深諳佛教經典的鳩摩智,他很清楚佛祖是個道士的觀點,他相信自己可以把道家的小無相功,和佛教的七十二絕技融合貫通,形成新的流派,而這個新的東西,會是一項驚天地泣鬼神的新武功。學成小無相功,熟練少林七十二絕技的鳩摩智再次來到中原。他聽說聾啞先生擺下了珍瓏局,邀請天下英雄去對弈,得勝者會有莫大的好處。出於對武功的好奇,鳩摩智也上得山來。當他看到珍瓏局後,很快就判斷出這個不是自己能解決的,甚至不是人力能解決的,隨意下了兩招,便即放棄。多虧如此,才沒有蹈慕容復和段延慶的覆轍。這也說明鳩摩智對形勢和自己的精確認識。後來鳩摩智來到少林寺,用小無相功操控七十二絕技,震驚了少林以及各路高手,儼然成為武林第一人。後來機械戰神掃地僧出面,奪去了鳩摩智的光環。掃地僧當眾講經,鳩摩智的臉都綠了,因為鳩摩智發現,掃地僧講了很多他不能領悟的東西。這些是佛經麼?或許是,或許不是。鳩摩智不願意相信,不願意相信自己努力追求的天下武學沒有意義。當他向掃地僧挑戰時,發現掃地僧是對的。他看到了神,鳩摩智第一次感受到了挫敗感,這是一種真正的挫敗感:
我本來以為我要封神,才發現我只是萬千俗人中最俗的一個。鳩摩智再次離開少林回到吐蕃,他決定靜下來思考掃地僧的講經。這時,有個俗事闖進來了:西夏公主招駙馬。鳩摩智是吐蕃國的國師,吐蕃國王子是他的小徒弟。吐蕃和西夏聯姻在政治上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在西夏,鳩摩智終於走火入魔了,小無相功練出來的內功,在七十二絕技的激發下,在體內四處激蕩,無法控制,也無法歸位。鳩摩智感覺整個人都在燃燒。眼看就要崩裂而死了。這時,他觸碰到了身邊的段譽,激發了段譽的北冥神功,他那些無處可歸的,通過小無相功練出來的真氣,都被段譽的北冥神功吸走了。鳩摩智感覺輕鬆了很多,隨著內力離開自己的身體,自己也定下來了。直到最後,自己體內的內力消失殆盡。第二天,當他和段譽都醒來後,鳩摩智知道自己多年來在武學上的追求都付諸東流了。這時的鳩摩智反而更清楚了,他回想自己為了學習神妙武功所作出的行為,不禁汗顏。就像《六脈神劍》被燒了後,就像段譽失蹤後,就像他判斷出珍瓏局無解後,就像他仿佛聽懂掃地僧的講經後,鳩摩智哈哈一笑,和段譽說了一些真心的感激之話,感激了世間的一切緣法。離開了西夏,成為一名普通的僧人。返回吐蕃,埋首鑽研佛經,成為一代高僧。回顧鳩摩智的一生,精研佛法而有所求,一路披荊斬棘,遇到問題或解決,或繞過,絕不戀戰。偶爾犯錯,也不會再犯,即使沉迷武學,也保持對自己清醒認知。當他認識到自己的貪嗔痴後,隨即回歸佛法。
「我想成立一個千字營」,可惜我猜敢參加的人不會太多,並且我也沒敢參加(我是真的有』「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的病,而且挺重的,不停地權衡)。每日不輟解讀《德魯克日誌》,這確是一個很好的刻意練習,而我寫指數,則是嘗試給一個相對中肯的「反饋」。「做」是最有力量的。4分。往期文章
喬峰升職記
我想組建一個微信群
群裡討論一下和德魯克
和管理,還有個人成長
有關的話題。
如果興趣,歡迎加小寶微信(dtsxiaobao)
備註:德魯克小組
共樂時刻:
「把這篇文章轉發到朋友圈,讓更多的人喜歡德魯克。」
點個在看再走唄
輕輕一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