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GQ 雜誌為李安拍攝封面,這個63歲的導演頭髮花白,在那雙深邃的眼睛背後,我似乎讀出了佛經裡的慈悲。我看得心頭一緊:李安老矣。
我想起第一次看他的電影,那是「家庭三部曲」的終章《飲食男女》。
當時對這個世界名導沒什麼概念,除了那個「騷氣」滿分的結局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一組對準車流人往的全景鏡頭。
行色匆匆,不正是一副眾生之相嗎?
三十年來,李安一直對人間的離散持有極大的熱情,到外在的電影語言表達,他始終借「家」這個題材解釋世界。
我想起了是枝裕和,因為他對「家」似乎有著同樣的執念。他的鏡頭裡總有日常,日常裡總有溫存,溫存裡又總有一脈人生遺憾。
壹
1968年,石田良子以一首《藍色街燈下的橫濱》風靡大街小巷,創造了150萬張的銷售記錄。
那一年,是枝裕和6歲。
32年後,他把自己的童年往事改編成劇本,故事的名字取自石田良子那首歌中一句歌詞,叫《步履不停》。
或許再早上兩三年,我還是沒辦法喜歡上這樣的日式電影風格,因為它太慢了。
如今從情感的層面去審視它,我愈發感受到《步履不停》背後的人生厚重感。
在是枝裕和平淡如水的敘事下,壓抑的情感矛盾暗流湧動。良多一家人感情的互相羈絆之間,藏匿著太多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電影裡有死亡,但導演和沒有刻意消費死亡。
他以家長裡短的方式提醒著你去思考生活,思考與家庭相處時的狀態。
他一邊在製造溫情,一邊又告訴你人生無常。
人生無常,我們又該怎麼去過好這一生呢?
貳
電影的時間場景是一家人的一日三餐。
一天是個縮影,意在表達你今天留下的遺憾,也將是終身的遺憾,因為從本質上講,人生不過是大寫的一天而已。
三代人的日常是典型的社會家庭結構,新的家庭要組建,一定建立在原生家庭的解構之上,重聚則囊括了生而為人的生命常態,少年天真叛逆、中年隱忍苟且、老年孤獨無力。
每個少年都曾經崇拜過自己的父親,但他們多半不會按照父親的意願成長。
中年開始碎了一地的煙火,為柴米憂慮。
老年逐漸走向被時代遺棄的邊緣,卻固執地堅守著自己曾經的威嚴。
我們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思維與心境。
但在通透的未來都會走進同樣的遺憾之中。
這種遺憾就藏在那句著名的臺詞裡,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
是啊,時間從來不語,卻默默地教會我們很多事情,比如珍惜,比如後悔。
叄
前陣子看《山河故人》,結局處趙濤雪中獨舞的場面讓我看得很心塞。
賈樟柯說: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那何為故人?
就是陪你走過一段路,給你製造過生命中一些美好回憶,如今又被時間奪走的人。朋友、愛人、父母、子女都是故人。
這就為人生抹上了極大的悲觀色彩。
我們一路前行,但在人生的末路,我們遇到的只有自己。
這也是《步》片的內核:人生就是不斷的失去。
46歲的是枝裕和借電影再次感受母親生命中的溫存,他想要忘卻,所謂「時間終將為我們找到諒解的出口」,與其說是一種坦然,不如說是認命。
就像姜文人到中年時的感慨:人鬥不過命,命鬥不過時間。
人生既是海子筆下的:我年華虛度,空有一身疲倦;也是你我步履不停,卻在回首時不得不撿起的一身遺憾。
肆
9年前,我的兄長結婚。
有一天他騎摩託車載我,騎得飛快,我讓他慢點,他說了一句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說:哥討厭20年來蝸牛般的速度。
是啊,每個孩子都會對父親的掣肘反抗。
當他可以拿回自己人生主控權的時候,他意氣風發、他追求速度、他一往無前。他的世界裡只有: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如今,他仍在這條路上步履不停,卻未曾轉身感受過父母的形單影隻。
有一陣子我很傷感。我覺得我的爸媽老了,他們的牙齒正在脫落,皮膚上也開始長斑,更要命的,他們跟我越來越客氣了...
我似乎從一個兒子變成了座上賓,我以為這是莫大的恥辱。
他們固執地用染髮劑來維護著不肯服老的體面。
可皺紋騙不了人啊。
走進江湖的第十分年頭,我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我的人生還有來處,而有些朋友不見了父母,他們的人生只剩下歸途。
伍
我曾經以為《步履不停》的表達是要告誡我們永遠 Stil walking ,因為只要走得足夠快,那遺憾應該就追不上我們吧。
其實不然,日常雖然瑣碎地讓人疲倦,但在瑣碎裡,是枝裕和埋下了一抹溫柔。
這抹溫柔叫:慢一點。
且看失去母親的姜文終於明白,為什麼薑母生前的囑託中從來只有兩件事:吃好、睡好。
因為把這兩件事做好,人生就沒什麼大事...
且看失去父親的李安開始不安,他終於在事隔八年後,借少年派之口在狂風暴雨中一次又一次地高喊:對不起、對不起...
且看失去雙親的是枝裕和在指尖憂傷地表達:人生總會犯下不管付出多少代價都無法挽回的過錯,它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
原來匆匆才是製造遺憾的根本元兇,我們永遠無法追上「愛」的步伐,因為它一直在你我身後徘徊。
人生慢一拍的原因,恰恰是因為你走得太快了。
因為走得快,你忽略了身邊的愛人,無視了沿途的風景,只能在人去樓空的某個時刻,驀然回首,兩行清淚,原來那些生命中如輕如鴻毛的時刻,竟然是人生中最不可承受的厚重。
是的,兩個小時的《步履不停》沒有高潮,卻製造了太多感動。
好電影從不提供答案。
卻一定會引發你對生活的思考。
生活的本質,不過就是日常的瑣碎,日常不是碎了一地的煙火,日常是深藏於愛的美麗。
人間行色匆匆,你我步履不停,慢一點。看看你的身邊人,也看看你身邊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