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黛之間既是刻骨銘心的愛情,二人也是心靈知己。寶晴之間既是不尋常的主僕關係,也是膩友、紅粉知己。這兩個知己的屬性還是有分別的,寶黛之間重在「精神絕戀」,而寶晴之間重在「世俗膩友」。究其原因,還在於黛玉和晴雯的身份氣質上的不同,「若說黛玉是仙草降臨人世,天生的氣質是清奇高雅嬌柔,帶有文學修養的含蓄美和不食人間煙火的飄飄欲仙,那麼晴雯是在汙濁的大地上蒸騰上藍天的一朵美麗純潔的雲彩,經歷過坎坷反而更加堅定霸氣,有股野性自由、旺盛的生命力,沒有黛玉身上的柔弱自憐的傷感。再者,用顏色來做比喻,若說黛玉是翠竹的清冷色調,晴雯就是沾染了怡紅院的絳紅色調,雖沒有寶玉的大紅色天生富貴閒人模樣,卻也有一股倔強不屈的深沉的紅色熱烈情懷」。
寶玉本是個溫柔多情、情不情之人,善於體貼萬事萬物,對他身邊的女兒們就更加溫情了。他前生本就是侍候仙女們的神瑛侍者,因此賈寶玉身上延續了這種「暱而敬之,恐拂其意」的善於配合大觀園女兒們的作風。他根據黛玉與晴雯的身份氣質的不同以及自己的選擇,使兩種不同愛的情感模式都得以順利發展。
寶黛的精神絕戀更主要體現在寶玉視黛玉為「精神皈依」,與黛玉在一起,我們明顯看到,叫寶玉身上的紈絝習氣的那一面被滌蕩去盡。面對黛玉,他甚至沒有了往日的從容敏捷,總是謹慎小心許多,當然這與他看見父親賈政如同老鼠見了貓是感覺不一樣的,情竇初開的他對黛玉存了一份普通男子愛戀心上人的那份羞澀心思。但是隨著彼此了解得愈多,他就會越震撼於黛玉的內心對情感的專一、純潔的要求是那麼的高尚而深刻,黛玉不慕榮利、愛情至上的精神也令他大為讚賞,引以為知己。
寶玉不喜歡讀四書五經和八股時文,但是醉心於詩詞被賈政斥為「精緻的淘氣」。他哪裡了解到寶玉心中的那片淨土思想呢?黛玉寫的詩詞經常令寶玉讀罷流淚,他知道林妹妹的詩詞是充滿真情毫不虛偽的,因此在寫詩與讀詩之間,他們的靈魂再一次發生碰撞,產生知己相惜的真情。
但反過來看,寶玉比黛玉的壓力其實更多更大更廣。他本是被內定的賈府未來繼承人,身世奇特,還長得如寶似玉,應酬作詩能力也很優秀。但他偏偏反抗走仕途經濟之路,不得已的違背己心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更有甚者,寶玉喜歡的年輕美好的女孩子被一個一個的摧殘迫害,他只能眼睜睜的無能為力,這種痛苦比傷害他本人更令他傷心絕望。所以他經常說「化灰」、「化煙」、「你死了我做和尚去」。沒有了黛玉的賈寶玉果然最後拋家棄子去做了孤獨一世的和尚。所以,反過來又可以說黛玉是寶玉的精神救贖和精神皈依。
寶玉對晴雯的感情與對黛玉的感情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寶玉對黛玉是愛情,是高出俗世、形而上的愛情,他視黛玉為靈魂伴侶、精神皈依。而對晴雯是喜愛,是俗世中熱熱鬧鬧的喜歡,是凡塵中的膩友,雖然二人都是他內心的知己。由於寶玉和黛玉是同一階級的主子人物,因此他們的交往多有不便,男女大防,要矜持守禮,不能自作主張,不敢彼此承認有情,維護真情也會困難許多,但是,他們還是在艱難地探索和維護這份愛情。
相對於寶黛愛情的艱難獲得,晴雯是寶玉身邊最得寵的丫環,凡涉及寶玉的日常生活,無論大小,她都心知肚明,偶爾還要打趣一番。因為天然的主僕關係,使得寶玉與晴雯的關係較寶玉與黛玉的關係更為家常和熟悉。有些話黛玉只能「雅謔」,而風流靈巧又沒有太多文學修養不會作詩的晴雯就會採取「大俗」的話語方式來「村一村」寶玉,偏偏這種方式寶玉也很喜歡。
寶玉也愛寫詩,他寫的詩多半是立足於大地的,沒有黛玉那種直奔廣寒宮的清冷幽愁。他是有點感觸就馬上「惜福」式地用詩記錄下來,例如他的四季即景詩:枕上輕寒窗外雨,眼前春色夢中人(春);倦繡佳人幽夢長,金籠鸚鵡喚茶湯(夏);抱衾婢至舒金鳳,倚檻人歸落翠花(秋); 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冬)。這些詩句裡,無論「夢中人」也好,「佳人」 也好,「侍兒」也好,「婢女」也罷,無不飄動著女孩兒即人的影子。一幅幅畫卷似的生活場景被賈寶玉記錄著,這些詩句都體現了他是一位清醒著幸福的人,雖然主子意識很強烈,但是讀者自能從他的詩句裡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對現實裡女孩兒們的眷戀之情。
而在這些女僕環繞的女兒中間,最得他意的便是晴雯了,而且寶玉是喜歡熱鬧火紅的氣氛的,晴雯的快人快語、天真直爽,穿紅著綠、指甲留的長長的染得紅彤彤的,打扮的西施樣子,偶爾跟寶玉吵嘴發脾氣又和好一起哈哈大笑的,這些都是令寶玉無比輕鬆簡單、感覺喜慶熱鬧的感覺,從晴雯這裡就可以獲得。更為可貴的是晴雯帶病補雀金裘,是在用生命線為寶玉縫補的,那份義氣與執著,令寶玉無法忽視晴雯在他內心的地位。其他的女僕都是帶有主僕等級意識在服侍他,要麼還巴結王夫人等人,所以令他覺得沒有晴雯可愛單純和有情義。
胡蘭成說過一段很有意思的話:「晴雯就像黛玉,兩人都是深情的,但晴雯有黛玉沒有的潑辣。林黛玉生來就是個失敗者,晴雯可不會失敗。襲人和寶釵沒有得到寶玉,黛玉也沒有得到,得到寶玉的是晴雯。黛玉的死是對寶玉愛的結束,而晴雯的死則是對寶玉愛的完成,晴雯的一生是熱鬧的。」在此,小編覺得可以重新理解:黛玉得到的是寶玉超出塵世的愛情,而晴雯得到的是寶玉俗世中的愛,非關風月,依然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