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網際網路與我們的生活開始密不可分,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十多年前,我們還無法想像通過手機購買千裡之外的商品。而如今網上購物已經成了主流的購物方式。
如今提到在線購物平臺,就不得不說起電商三巨頭:淘寶、拼多多、京東,其中拼多多的成立時間最晚,但發展速度確實最快的,也是爭議性最大的。從成立至今,他身邊一直圍繞著「山寨」、「假貨」各種負面名詞,但拼多多的「廉價」商品真的是假貨嗎?
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拼多多的商品為什麼能夠「廉價」。
貨源
這就要從貨源渠道開始說起了,拼多多目前的貨源主要有三個:實體店、廠家和其他平臺。
1、實體店
近幾年電商行業的迅猛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卻也讓實體店商家吃了一頓冷飯。在衣服鞋帽等小件商品上,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心儀的款式,大大縮減了出門逛街挑選的時間成本。這也就導致實體店鋪難以生存,為了吃飽飯也為了清庫存,只能轉戰電商平臺。
電商平臺相比於實體店來說,縮減了大量的店面費用,在拼多多體現得尤為明顯。拼多多採用的是商家零元入駐的策略,不收取平臺費用,給想轉型的實體店商家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條件。這樣商品的價格也隨著降了下來。
2、廠家
「廠家直銷,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美好的設想,卻很難實現。拼多多則推出了「新品牌計劃」,把大量小品牌和「白牌」高質量商品推向市場,實現了廠家直接對接用戶的銷售渠道,最大程度地實現了零差價。這也就是最近兩年興起的C2M模式。通過這種模式,實現了商品的低價!
3、其他平臺
鑑於剛才提到的商家0元入駐的平臺策略,有許多其他平臺的商家開始向拼多多轉移,清庫存,試圖通過「走量」來賺錢。這時也催生了一種新的運營模式:無貨源,將其他平臺或者貨源網站的商品,上架到自己的店鋪中,適當加價,從中間賺取差價。這個模式基本是由沒有網店運營經驗的新手小白來做的,這種模式省去了中間進貨、囤貨、發貨的環節,將中間的人力物力成本節省了下來,來實現商品的低價。(想開店的朋友私聯繫我)
平臺
僅僅是將貨源的成本降低下來,價格只會比市場價略低,甚至沒有差別。因為市場上也會有商家進行清倉處理,來以量取勝,薄利多銷。
這時就需要平臺補貼的出面,來打造市場最低價!拼多多通過持續不斷的「百億補貼」,打造低價高質量商品,來做到「高性價比」;另一方面,又在通過不收取任何手續費實現商家收益的最大化。兩面討好的拼多多,在2020年Q1財報中顯示淨虧損31.70億元,補貼費用達到了72.97億元,而且拼多多的補貼仍將繼續。
總的來說,廉價商品並不一定是假貨,品牌的商品即使是假貨也很貴。在購物時要擦亮自己的雙眼,保持清醒,不要被外界的言論所迷惑。看似是商家虧了我們賺了,其實大家都賺了。
你怎麼看?如有想法可以在下方評論留言!
有對開網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並留言「開店」,送你一份免費的網店運營圖!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