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初期我軍急需兩萬挺機槍,英美皆冷眼旁觀,捷克總統:送全套機槍...

2020-12-23 騰訊網

前段時間上映的電影《八佰》,描寫的是抗日戰爭初期我八百孤軍死守四行倉庫的經典一幕。鮮為人知的是,當時校長下令死守四行倉庫,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爭取友邦同情」,請求歐美諸國出售軍火給我們。

正當八百壯士經此一戰名揚國際之時,當時的中國軍火採購正陷入困境之中。

抗日戰爭爆發時,百萬抗日雄師以步兵為主。前線部隊作戰的基本需求是步槍,輕機槍和重機槍。1937年10月。當時的國民黨軍政部制定了《增購械彈計劃》,分析出當時中國維持抗戰最急需的外國軍火是兩萬挺輕機槍,4500挺重機槍與11億發槍彈。而當時中國賴以建立德系部隊的中德易貨協定,卻發不上力。抗戰爆發時,德國自身正在全力擴軍,準備吞噬整個歐洲,因此絕對不可能將現成的機槍與槍彈授與中國。

當時世界五大軍火生產國,美,英,法,德,意,都不能接中國的軍火訂單,美英法三強憂心忡忡日本染指他們在東亞的殖民地而不敢公然得罪日本。當德國正在整軍備戰。義大利則已與日本歃血為盟,更是不可能賣給中國一槍一彈。

除了這5個國家以外,還有一個選擇,蘇聯。

1937年8月21日,中蘇籤訂《互不侵犯條約》。蘇俄提供給中國1億法幣易貨軍售貸款。然而蘇制步槍使用的槍彈與中國步機槍普遍使用的德系「毛瑟」槍彈截然不同。採購蘇式步機槍無疑將增大我後勤壓力,因此中國以蘇聯貸款搶購飛機和火炮,而另派孔祥熙為特使,街訪歐洲各國,尋找德國以外的軍火來源。

就在這時。一款二傳中最經典的武器,捷克式輕機槍,成為了中國購買軍火的主要目標。作為一款抗戰名槍,捷克式輕機槍的造型特殊,稜角分明,極有立體感,是一種性能優異,裝備國家眾多,在世界槍械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輕機槍。

整個20世紀30年代,捷克式輕機槍一共對外出口12萬挺。中國,伊朗,伊拉克,埃及,智利,瑞典,土耳其等10多個國家都成為這款機槍的客戶,當然VIP客戶還是我們中國。而看過大量抗戰神劇的國人,想必對這挺「捷克式」都非常熟悉。

1937年的淞滬會戰於10月下旬失利,但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又為中國的國際威望注入強心劑。就連當時在歐洲處在納粹陰影下,行將亡國的捷克,也對中國釋放出最大的善意。淞滬會戰爆發後,捷克直接撥出軍隊中使用的輕機槍給中國。但隨著德國軍隊的大兵壓境,捷克於1938年5月開始動員備戰。

憂心忡忡的捷克總統愛德華·貝內斯

同樣國難當頭,當時的捷克總統愛德華·貝內斯深受800壯士抗敵精神的感動,除了放手籤下1萬挺輕機槍的巨大訂單外而且還親自贈送全套「捷克造」機槍圖樣,並裝滿7大箱,派專人押送回中國。中國至此方能完全自製「捷克造」輕機槍,不需再向捷克買槍。

以20世紀30年代的眼光來看,捷克輕機槍的結構已經非常簡單,加工也不需要高深的工藝,只要有相關的詳細圖紙,受過基本訓練的技工利用較少的機器就可以製造。有了捷克人給的圖紙。當時中國的軍工企業一口氣,仿造了4萬挺左右的捷克式輕機槍,幾乎相當於當時捷克外銷總量的1/3。除了國民黨政府的中央軍外。地方軍閥控制的軍工廠也大量仿製了該槍。

除了結構簡單外,捷克式機槍還是一種非常堅固耐用的武器,即使在激烈的戰爭和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也很難損壞。在抗戰初期,一些力氣很大的中國機槍手往往在短兵相接中直接揮舞捷克式輕機槍進行貼身肉搏戰。

在太原會戰中,一個中國軍人回憶,他的一個副班長臂力驚人,實戰中他揮舞捷克式輕機槍,左右開弓連續砸死多名日軍士兵,死者都是當場腦漿崩裂,由於捷克式輕機槍本身極為堅固,在砸碎日軍頭骨以後,全槍居然沒有任何損壞。

所有日本老兵的回憶錄中都提到,中國人的捷克式輕機槍,是基層日本兵最可怕的敵人。所以日軍對中國軍隊的其他武器或許不屑,可一旦繳獲的捷克式機槍,日軍絕對會留下來自己使用。

在中國人的眼中,捷克式輕機槍就是一款非常完美的武器。從1927年到1939年,這12年內捷克前後賣給中國高達3萬挺輕機槍。這3萬挺機槍加工精良,性能優異,採用斯柯達工廠最優質的鋼鐵,堅固耐用,堪稱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輕機槍。

除了「捷克造」機槍,你覺得抗日戰爭中還有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武器?!

相關焦點

  • 捷克輕機槍,原來研發如此不易
    性能出眾的捷克式輕機槍我國先後外購及仿製了120000多挺,成為抗戰期間中國軍隊的主力輕機槍,甚至連日本軍隊也將繳獲的捷克式輕機槍重新裝備部隊。 1920年,捷克槍械設計師哈力克在布拉格軍械廠設計了一款新式輕機槍,這就是後來著名的ZB-26型7.92毫米輕機槍。
  • 抗戰中我軍機槍最多的團:調出100多挺後,仍然還有上百挺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已編成的八路軍最理想的步兵連編制是裝備6挺輕機槍,但由於國府當時不發槍械(後來補充了極小一部分),因此在八路軍開赴戰場時,各步兵連僅有3挺左右的輕機槍,每個營大約有3挺左右的重機槍,每個團約有輕重機槍40餘挺(當時八路軍每個團有12個步兵連)。
  • 「直彈匣」or「彎彈匣」,捷克式輕機槍彈匣,怎樣才算合理?
    在抗戰劇中,捷克式輕機槍其實是最常用到的一個道具,也是抗戰年代我軍最常用的輕武器之一,捷克式輕機槍其實只是俗稱,正確的叫法應該是ZB26式輕機槍,是上世紀20年代捷克兵工廠設計製造
  • 抗戰時中日兩軍的主力輕機槍,捷克式PK歪把子,哪款更有殺傷力?
    l李三萬摘要: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和日本軍隊裝備主力輕機槍分別是捷克式zb26和大正十一式歪把子,那麼這兩款輕機槍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到底哪款更有殺傷力?圖1:捷克式ZB26輕機槍圖2:大正十一式歪把子輕機槍抗戰時期,中國軍隊裝備的主力輕機槍是捷克式zb26,日本軍隊裝備的主力輕機槍是大正十一式,槍託為了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所以俗稱「歪把子」機槍。
  • 機槍被繳獲319958挺,可裝備百萬大軍
    據統計,中央紅軍主力長徵時全軍有8.6萬人,但僅有357挺重機槍、322挺輕機槍,如果將當時的衝鋒鎗也勉強算作機槍的話,也只不過有271挺而已。平均折算一下,基本上每100人才有1挺機槍/衝鋒鎗。到全面抗戰爆發時,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南方紅軍合編為新四軍。
  • 二戰英國貝莎機槍,機槍很好,士兵們卻不喜歡
    ,在陸地武器方面有著不錯的造詣,最為人熟知的就是ZB26捷克式輕機槍,不過捷克在30年代還開發過一款ZB37式重機槍。它的出現是為了替換捷克軍隊裝備的老式水冷式重機槍,按照捷克軍隊的要求,新的機槍要更加輕便靈活,能夠快速地轉移陣地,同時保留兇猛的火力輸出能力。
  • 電影《八佰》裡的捷克輕機槍
    對,它就是國民政府從捷克引進並大量仿製的輕機槍ZB-26。機槍口徑7·92MM,表尺射程1500米,外表最大特色是20發裝彈匣在槍身上方。ZB-26輕機槍除了裝備捷克軍隊外,還大量外銷,直到1938年德國佔領捷克,斯柯達兵工廠出口了大約12萬挺各型號的該機槍。中國是使用數量最多的國家,不但採購,而且大量仿造。1927年-1939年間,根據斯柯達工廠歷史資料,一共運送給中國30249挺,在中國的仿造和購買數估計超過10萬挺。
  • 《亮劍》李雲龍的獨立團,共有20挺機槍,抗戰時期是什麼水平?
    歷史上真實的十四年抗戰,是一段很艱難的抗戰歲月,而如今很多抗日題材的影視劇過於娛樂化,並沒有真實地把當時的情況演繹出來,《亮劍》卻格外注重重現當時抗戰時期歷史,真實客觀地展現中國抗戰武器裝備簡陋、緊缺的情況。
  • 看《八佰》品武器:抗戰時中國輕機槍優勢很大?這無疑是以偏概全
    ,首先如果假設一挺輕機槍單日彈藥消耗量為一萬發,而日軍一個配備輕機槍的步兵分隊(班)一次就可以攜帶兩千發子彈,輜重部隊還會較快地為其提供補充。抗戰時期只有早期的德械師和後期的駐印軍可以達到或超過該水準,而其他多數部隊的步機槍彈藥數量要遠低於對手。而且隨著抗戰的深入,一些高素質的老兵大量損失後新兵的訓練水平差得多,機槍的操作難度又高於步槍,這就明顯導致中方捷克式的火力效率出現明顯降低。
  • 抗戰時中國輕機槍巨大優勢觀點徹底錯誤?!《八佰》沒把故事講全
    《八佰》對武器道具的還原十分到位,特別是捷克式輕機槍外觀稜角分明而十分俊朗的捷克式是當年中國抗戰時步兵分隊的重要火力支柱,也是全民族堅決抗敵的重要象徵性武器;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形態怪異甚至笨拙的日軍大正11年式(歪把子)輕機槍,它伴隨著日軍數不清的暴行。
  • 我軍真要像神劇裡人手一挺重機槍了?
    然而這人手一挺重機槍的場景,搞不好真要讓我兔實現了。胖兵尋思要是再這麼發展下去,網上又該流行「人手一挺重機槍」的梗了。同樣是一挺機槍、一具三腳架和同等容積的備用彈藥,一個LWMMG小組備彈量只有500發,少於M240B機槍組的800發,總負荷反而還高出7公斤。
  • 全面抗戰8年,八路軍繳獲機槍7499挺,這有多麼不容易?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120師有重機槍35挺、輕機槍143挺;129師有重機槍29挺、輕機槍93挺。基本上每個步兵營屬機槍連/排有3挺重機槍,每個步兵連有2到3挺輕機槍,115師在機槍配置上可能略強,但基本情況也相差無多。
  • 戰史丨捷克式都聽過,你知道ZB37機槍嗎?它曾在中國橫掃日軍!
    不過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支小隊在自己的悍馬車上,架設的並不是悍馬上常見的M2HB式重機槍,而是一挺足有80歲年齡的少見老槍----ZB37式重機槍。 ZB26「捷克式」輕機槍,大家就非常熟悉了。
  • 《少女前線》ZB-26人形介紹 五星機槍人形ZB-26原型
    ZB-26是少女前線在4月24日公布的全新五星機槍人形,在歷史上也被稱為捷克式輕機槍,在許多抗戰片中都有它的身影。ZB-26是少女前線在4月24日公布的全新五星機槍人形,在歷史上也被稱為捷克式輕機槍,在許多抗戰片中都有它的身影。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位五星機槍人形ZB-26吧。
  • 7000多人的八路軍主力,裝備152挺機槍,這是個什麼水平?
    在相關文電中,步兵連裝備另有「重機三」的字樣,但以八路軍當時重機槍的配置情況,步兵營直屬尚且只有2挺,步兵連又如何裝備3挺呢?不僅從裝備數量上無法實現,人員編制上亦無法配齊,故而此記載不確實。 簡單計算,這種步兵團編制下不含團特務連的話,3個戰鬥營保守裝備是長槍1080支、輕機槍36挺、重機槍6挺。
  • 捷克式輕機槍有多少子彈?按照「抗日神劇」的敗家打法,夠打兩秒
    1:捷克式輕機槍的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的。在這一次戰爭過後,奧匈帝國解體,捷克斯洛伐克宣布獨立。捷克斯洛伐克國家缺少自衛能力,他們的軍事裝備主要還是來源於其他國家提供,一旦其他國家停止出口,那麼捷克國家就會喪失軍事防備能力。
  • 抗戰第一場勝利,振奮人心:100挺機槍齊射,3分鐘全殲鬼子
    抗戰第一場勝利,振奮人心:100挺機槍齊射,3分鐘全殲鬼子很多人可能都過看江橋抗戰這個電視劇,在這部劇中有一個場景,講的是東北軍集中100多挺捷克式輕機槍突然向日本鬼子開火,不到3分鐘就全殲日軍的事情。
  • 冷門輕武器【80式通用機槍】
    年設計定型,主要裝備我軍特種部隊。但是由於考慮到裝備的繼承性等問題,我軍最終並未正式列裝80式通用機槍,而是裝備了在67-1式機槍基礎上改進的67-2式機槍。 牆裡開花牆外香,儘管80式機槍並未被我軍正式列裝,主要裝備我軍特種部隊。但是在外貿市場上,卻迎來了新的生命。由於80式機槍物美價廉,受到很多國家的歡迎,至今仍在大量出口。
  • 吃雞裡的大盤雞,上甘嶺上的唱片機,一挺機槍能換15頭老黃牛!
    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中,陳列著一挺造型獨特的輕機槍,修長的機身上方,插著一個巨大的圓形彈盤。這挺機槍的射手,志願軍步兵四十五師一三五團三營七連排長孫佔元,在殘酷的上甘嶺戰役中,他正是憑藉著這款機槍,完成了奪回597.9高地2號陣地的艱巨任務!而這款輕機槍,正是大名鼎鼎的捷格加廖夫DP-28輕機槍。
  • 美軍開始為魚鷹安裝先進機槍轉塔,中國的直升機機槍緣何剛剛起步
    電影中美軍的UH-1休伊直升機艙門處都安裝有兩挺M-60機槍,在起降時士兵們操作機槍不斷向密林中的越軍掃射。作為美國海軍陸戰隊未來的主力機降載具,MV-22魚鷹一直缺乏自衛武器。近期,美國海軍陸戰隊的MV-22就被拍攝到在夏威夷瓦胡島測試新的防禦武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