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花燈紙紮!可溯源於清末,融裱糊、編織、造型於一體的綜合性...

2020-12-27 騰訊網

金豬辭舊歲,玉鼠踏春來

貼春聯、買年貨……

家家戶戶喜慶熱鬧

街頭人影攢動、花燈高照,流光溢彩

在高陵,每逢春節

家家都有掛花燈、送花燈的習俗

每一盞花燈也都有著其獨特的寓意

所以春節的花燈

不僅僅是記憶中的傳統年味兒

更是人們傳遞美好祝福的載體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易有功花燈紙紮

易有功所傳承的花燈紙紮手工藝已有150餘年的歷史。易有功19歲起隨縣城隍廟花燈紙紮老藝人董西武學習花燈紙紮手藝,深得師傅真傳。經他用秘制配方處理的裱糊用白紙可變厚、變硬,花燈紙紮成品外觀造型豐滿、耐雨淋、不變形、不易損壞,在高陵花燈界被譽為一絕。

易有功花燈紙紮,是用紙裱糊、竹蔑扎制的花燈造型藝術,通體不用一件現代化材料,是原始的、環保的、原生態的純手工花燈紙紮技藝,材料簡便易找。花燈紙紮製作的工藝流程依次為選材備料、扎骨架、糊紙、秘制配方處理紙面、配色、搭配裝飾等6道工序。易有功花燈紙紮是融合剪紙、繪畫等藝術,集扎制、造型、裱糊等手工藝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其扎制的蓮花燈、麒麟燈、石榴燈、十二生肖燈等色澤豔麗,比例協調,寓意深厚,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民俗研究價值。

40多年來,易有功製作花燈達萬餘件,20餘種,最大的有六、七米之高,小的可在掌上把玩。他製作的花燈贏得群眾的普遍歡迎,西安、渭南、鹹陽、北京等地群眾慕名前來購買,「麒麟送子燈」還被花燈收藏者收藏,《陝西日報》、《陝西農民報》、《西安晚報》、《三秦都市報》,西安電視臺、陝西廣播電臺等媒體曾進行報導。易有功曾應西安興慶公園、閻良飛機城、縣文化館、縣工人俱樂部等單位邀請製作花燈。2009年6月11日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易有功花燈紙紮,可溯源於清末,其師傅董西武早年在高陵城隍廟內居住,隨廟內60餘歲花燈紙紮師傅學習扎制工藝,擅長麒麟燈,蓮花燈,石榴燈及喪事紙紮用品的製做。董西武隨師傅學習十三年後,離開城隍廟時,師娘給他教了紙張處理配方,這一配方能使一般白紙變厚、變硬,經處理過的花燈外觀飽滿,平整,風吹雨淋不易損壞。易有功19歲起拜董西武為師學藝,深得師傅真傳,掌握了紙張處理方法,花燈,紙紮,社火類竹馬、旱船、龍、獅子,十二生肖,飛禽走獸等能形神皆備熟練扎制。

花燈紙紮的工藝流程大致有:選材備料、扎骨架、糊紙、紙張處理、配色、搭配裝飾等6道工序。

1、選材備料

點擊播放 GIF 3.1M

選扎骨架用的竹簧、竹皮、竹杆。其中竹簧、竹皮要求節節少,無蟲蛀,薄厚一致,軟硬統一。竹杆要求亮潔無黴變。將粗竹簧、竹皮、竹杆用刀子製成細竹蔑子,刮光毛刺備用。

選麻紙要求韌性好,拉力強。將麻紙裁成5公分寬,15—20公分長的窄條,用於連接骨架的各個接頭。

準備白紙:以普通35克白紙最好。

根據所扎對象準備油光紙,縐紋紙和普通紙。

準備油漆,大多用紅,黃、綠三種。

2、扎骨架

點擊播放 GIF 3.0M

根據所要扎制的對象,具體構思、下料,大的花燈分兩次完成。先扎出大概輪廓的骨架,再填細微部分。扎小的花燈一次完成。

3、糊紙

點擊播放 GIF 2.7M

先糊難度大的,後糊難度小的。每兩個骨架的竹篾子之間的空間,用撕成與上述空間大小相當的紙裱糊,用毛筆刷上漿糊,將紙粘牢。

4、紙張處理

點擊播放 GIF 2.5M

這是關鍵一環,要在整個花燈糊完後進行。將密制配方用毛筆塗溼整個燈面,塗完後,經晾曬,整個燈體顯得豐滿,結實。

5、上色

點擊播放 GIF 2.4M

上色分單色和複色兩種,民間流行的石榴燈、蓮花燈一般為單色,現實的、寫實的一般為複色,有顏色過渡。如動物燈、造型燈。

6、搭配裝飾

點擊播放 GIF 2.9M

將做好的花瓣,剪紙圖案等按所扎的對象要求進行裝飾,最後完成整個過程。

扎製品種及內涵

1、過年喜慶類

石榴燈,一般做成兩個石榴連體開。石榴燈嘴有八個瓣,代表四面八方。有12個葉子,代表一年12個月。民俗上講究過年娘家給新婚女兒送節送石榴燈,表示希望女兒早生兒子,多子多福。一年恩恩愛愛。

麒麟送子燈,做成龍頭、獅子尾,龍爪、牛腿、魚鱗。過年時娘家人為新婚第一年的女兒送一對這樣的燈,表示希望女兒家祥瑞美滿,上天送來仁義的麒麟兒。

蓮花燈,分白蓮和紅蓮兩種,兩種燈做法相同,燈下部為蓮藕,蓮頭部分是實的,蓮尾部分做成不完全狀,寓意後繼有人、蓮藕共三節,蓮頭、蓮身、蓮尾,表示有頭有尾。節節之間有鬚根和芽子,表示蓮裡生子,燈中間為四層蓮花瓣,花燈上部表面有綠蓋子,意為蓮蓬,蓮蓬上有12顆象徵蓮子的銀點,寓意為12個月,年年品行高潔,生生不息。紅蓮花燈一般是舅家給外甥女送。白蓮燈一般是娘家給結婚三年以上而沒孩子的女兒在過年時正月十五前送,送時娘家人把花燈交給婆家村裡兒孫旺的人,讓其正月十五晚給女兒家掛上,不許和別人說話,農村講究這是希望送子娘娘給送來孩子。

2、賞玩類

鼠、牛、羊、虎、馬、兔、龍、蛇、豬、狗等十二生肖,大的可做成五、六米高,小的花燈可放在手裡把玩。

3、裝飾類

蝙蝠、蜻蜓、蝸牛、熊貓、大雁等;還有汽車、飛機、福娃等。

1

是以竹蔑扎制,普通紙糊而成的一種民間原生態純手工技藝。

2

整個成品系純天然原材料製成。成本低廉,一次性使用,不浪費資源,無汙染。

3

是集繪畫、剪紙等藝術於一體的綜合藝術,融裱糊、編織、造型於一體的綜合性手工技藝。

4

花燈造型豐富,色彩鮮豔,內涵豐富。

1

易有功花燈紙紮具有重要的民俗價值,與民間節日文化活動緊密相連。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有較高的民俗研究價值。

2

是一種融繪畫、剪紙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

3

其密制處理紙配方具有一定的科研價值。

4

易有功花燈紙紮所表現的對生活深刻的感悟及理解能力、造型能力,具一定的學術研究價值。

來源:高陵融媒

聲明:本平臺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熱文推薦

相關焦點

  • 【非遺故事】高陵花燈紙紮技藝
    高陵花燈紙紮技藝已有150餘年歷史,現為陝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它用竹蔑扎制,用紙裱糊,是一種融剪紙、繪畫等藝術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傳承人易有功19歲起隨花燈紙紮老藝人董西武學習花燈紙紮技藝,深得師父真傳。
  • 燈的形狀有哪些 花燈怎麼製作
    雖然說燈具是安裝在吊頂上面的,是一個不起眼的東西,但是,在購買的時候也要講究客廳的搭配,必須和客廳的風格說符合,不然的話也會影響整體的效果,所以每一樣東西都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在這裡我們要看一下燈的形狀都有哪些,不僅如此,還要知道花燈怎麼製作的方法,來看看相關的介紹。
  • 手作江湖 | 只用針和紙,便能做出花燈的85後小哥哥
    而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完整的針刺無骨花燈。那一年,他才上小學四年級,卻一見便愛上了花燈。後來,他在學校的手工課上,有模有樣地做出了一隻迷你版的針刺無骨花燈,從此開始了和花燈的不解之緣。後來,許賓就開始跟著媽媽學習做花燈,還將這個愛好帶到了大學。大三時,他製作的針刺無骨花燈還獲得了長三角「迎世博」扎燈大賽的金獎。2008年,在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中,他還專門赴仙居、義烏等地,去考察當地無骨花燈的工藝。
  • 紙紮匠:古老的紙「糊」藝術
    但那個紙紮小人就是紙紮藝術中的一種,可見紙紮這門手藝,已有千年之久的歷史了。紙紮,顧名思義,是以紙為原料,紮成各種形態的物件,是一門融扎制、貼糊、剪紙、彩繪等技藝為一體的民間獨特手藝。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喜,另一類是喪。喜,是用在重大節日裡,如元宵節的各式燈彩、風箏等等。而喪,就是指家族祭祀的物品。
  • 花燈盛宴、百合花海、民俗展演…綠博園邀您紅紅火火過大年
    為了讓大家在春節出遊過程中,能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年味,營造其樂融融、熱鬧喜慶的節日氣氛,鄭州綠博園景區值2020年新春佳節之際,以「振興民族傳統、共享文化春節」為主題,精心籌備了賞花燈·夜遊綠博園、百合花展、中原葫蘆展、民間藝術表演、社火巡遊等多個節目,活動不停,精彩不斷!來綠博園,品傳統年味,紅紅火火過大年!
  • 清末上色老照片:直擊鏡頭下真實葬禮,排場盛大,紙紮人略顯詭異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清末時期葬禮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照片拍攝於清末時期,在一場葬禮中抬夫們抬著一個祭臺,後面是隨葬白幡,送葬的親屬走在最前面。
  • 非遺廣東|「上元喜簇花燈」——忠信花燈
    河源市連平縣傳統賞燈習俗中的忠信花燈是一種以紅色調為主的民間燈彩藝術,已有200多年歷史,清雍正年間的《連平州志》即有「上元喜簇花燈,作龍獅各種戲舞」之記載,民間尚存有清代的花燈紋樣印版。忠信花燈以竻竹、苗竹和紅、綠、白等彩紙為主要材料,以扎、鑽、刻、剪、印、畫、糊、裱等手工技藝製作而成,有繚絲燈、參燈、狀元燈、秀才燈、五福燈、磨燈、龍鳳燈、寶蓮燈、伯公燈、紫燈、廊燈等。
  • 那些栩栩如生的花燈造型是怎麼來的
    比如2021年是牛年,可以設計卡通牛,牛氣沖天等等有吉祥寓意的造型。型號:15653303321其次是設計:根據選好的題材設計造型圖紙,這是相對專業的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15653303321再就是骨架製作及布燈:根據圖紙採用鋼筋、鐵絲對花燈各個部位的骨架進行編造,然後把燈和線按照圖紙固定到骨架上。骨架製作原則有三,一能輕則輕。
  • 陽春老藝人張紹全六十載匠心製作紙紮獅子頭!
    在陽春市春城街道北壇小區,一名72歲的老藝人將這門紙紮工藝代代相傳。他長年用靈巧的雙手,做出一個個扁頭獅、醒獅,一條條栩栩如生的巨龍,一匹匹龍騰虎躍的駿馬,一盞盞多彩的花燈……延續著這種面臨失傳的傳統手藝,而他的名字叫張紹全。
  • 中國喪葬忌諱的紙紮,被放到法國博物館:中國人面對死亡浪漫至極
    本質上,紙紮是一個集彩繪、裱糊、紙張塑等技術於一體的傳統手工工藝。 而當人們提及紙紮時,常常會覺得很忌諱,或許是因為作為中國人,我們的骨子裡就充滿著對死亡的忌諱,就像覺得"4"這個數字是"死"的諧音一樣,在我們的文化價值觀念裡,紙紮和死亡直接相關,都是不吉利的東西。
  • 紙紮:關於紙紮的一些文化,你了解嗎?外國人為啥把它搬去展覽館
    但是,對於城市人而言,紙紮可就是個新鮮詞彙了,尤其是年輕一輩,幾乎很少有人知道紙紮是個什麼玩意。紙紮又名糊紙、扎作、扎紙庫、扎罩子,指的是在祭祀活動中使用的,用紙糊成的紙人、紙馬、紙房子、紙搖錢樹等等。在迷信思想中,紙是陰間用物,用紙糊成的各種器具,都是為了讓死者的鬼魂在陰間使用。
  • 你所忌諱的紙紮,在法國人眼裡卻是浪漫的藝術
    提起紙紮,時常會讓人忌諱,或許因為它是傳統喪葬祭祀用品,在我們的文化價值觀裡是陰森晦氣的。但事實上,紙紮又名「糊紙」,是一門集合扎竹、剪紙、裱糊、彩繪、紙塑等功夫於一體的傳統工藝,從北宋就開始盛行。策展人名叫朱利安,他被紙紮這一來自東方的古老傳統深深吸引。當他得知這些紙紮最後要燒掉,送給離世的親人朋友時,讓他覺得中國人對待死亡的想法很浪漫。在他看來,中國人燒紙是為了讓亡者在另一個世界也過得幸福,為了完成他們生前未了的心願,更是為了安慰活著的人。
  • 戲曲·秀山花燈|古老的民間歌舞說唱藝術
    秀山花燈主要分布在秀山的蘭橋、溶溪、峨溶一帶,以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花燈藝術最具代表性而命名,又稱跳花燈、耍花燈、花燈戲,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歌舞說唱藝術,廣泛流傳於四川、湖南、貴州、湖北四省交界的土家族聚居地區。它起源於唐宋,延續於元明,興盛於清代,清末民初正式命名為『秀山花燈』。
  • 百縣千村行(341)丨村民家門口制花燈就業 還想當「網紅」
    隆冬時節,富順縣趙化古鎮大街小巷懸掛起一盞盞花燈,把古鎮裝扮一新,也平添了幾分暖意。而這些漂亮的花燈並非來自外地,而是該鎮鴻遠村本土製造。今年9月,該村和自貢市胡氏花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制燈,如今產品供不應求。
  • 連城芷溪遊花燈,傳承三百餘年的「紙包火」奇蹟
    芷溪文化底蘊十分厚重,有豐富的古宗祠古民居等文化,特別是芷溪花燈及其出遊風俗,獨樹一幟,別樣風採。花燈之精美,儀式之隆重,場面之壯觀,堪稱客家民俗節慶文化活動中一絕。見過芷溪花燈的人無不嘆為觀止。芷溪花燈歷史悠久,始於康熙年間楊姓十六世楊顯貴期間,迄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花燈製作工藝精湛,點亮燈時,色彩斑斕,通體透亮,晶瑩剔透,美輪美奐,被稱為「紙包火」的奇蹟。芷溪人把遊花燈叫做出花燈,全村各姓各房逐年輪流。輪到的每年正月就要做花燈。遊花燈,還要擺酒席宴請親朋好友,盡情地樂,樂得熱鬧樂得喜慶。
  • 這層窗戶紙,你忍心捅破嗎?
    為了迎接冬天,裱糊工作大都安排在入冬之前進行,有時為了節省開支,三大殿、文華殿等處的窗紙,也改為兩年換一次。三大殿的側配殿,會使用檔次相對較低的「毛頭紙」,而周圍的廊廡樓閣等一般場所,不需要每年重新裱糊,只是隨時修補破損,修補所用的紙張就是太和殿等尊貴宮殿換下來的舊紙。
  • 齊光瑞:正月十五鬧花燈
    齊光瑞:正月十五鬧花燈 正月十五鬧花燈  十五的燈籠,是有心的人早早就扎就的。品種可以隨心所欲的創造,像龍燈、宮燈、彩燈、走馬燈等等,形狀各異,各具特色。這些燈籠製作起來其實是很簡單的,燈的骨架子是用竹匹子或高粱秸稈像做鳥籠子一樣,鑲嵌成各種形狀,再用五彩紙裱糊上,底部要有裝蠟燭的插座,對應的上部還要有出口,免得火苗兒將紙給燒著了。
  • 非遺花燈鬧元宵
    元宵節來臨之際,我們帶你看花燈、賞非遺。願所有夢圓,所有愁消。  聽元宵,往歲喧譁,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大地回春……正月十五是新年裡第一個月圓之夜,又稱為「上元節」,此時,無論在都市商圈,抑或在郊區街頭,一場場慶祝元宵節的民俗活動將如期舉行,成為市民歡度節日的重要節目之一。
  • 美麗河北 人文之美 河北蔚縣:麻鄉紙歌
    這些各種各樣的窗戶都是用蔚縣當地所產的白麻紙來裱糊的。麻紙的規格相應也依照窗戶來決定:一張大麻紙剛好糊住方九空的幌窗,小麻紙用來糊方四空的幌窗。按習慣,蔚縣舊時一般每年要更換兩次窗紙:一次是入冬前,糊上一層厚實而縝密的白麻紙以備冬季防寒;另一次是春節前,年節前進行的這次大掃除寓意要掃除晦氣、黴氣,全家人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一年的運氣。
  • 千年紙紮千年匠
    好的紙紮,除了其實用功能外,無一不是精美的藝術佳品。 扎匠以荷葉仙師為祖師,相傳為魯班仙師的妹妹。 在平江,紙紮分家庭作坊和前店後坊。一般前店後坊有專門的紙馬店,除了自產自銷焚化冥品外,兼營紙張、香燭等,以前還有彩扎店,專營風箏、燈籠等喜樂用品,現在被精品店取代。紙紮家庭作坊接待來客訂貨,全憑技藝、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