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人認為韓文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欲挑戰漢字的權威
長期以來,在韓國一直流行「韓文優越論」的觀點,韓國人認為韓文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甚至還在全世界推廣韓文,想要挑戰漢字和拉丁字母在世界上的地位。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什麼會有漢字?
即便現在韓國的文字採用了韓文,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這些字的具體意義,於是就要加上漢字,用於解釋。韓國的文化離不開中國,在古代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影響著韓國,韓國的文字當然也是受影響最大的,韓文中有70%的詞彙來自漢字,即使是到了現在,我們看韓國到書寫的都是韓文,但事實上韓文也是離不開漢字,很多人不知道,很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的名字是帶中文的,他們在韓文的後面加個括號,然后里面用漢字寫自己的名字,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要從韓國文字的特點說起。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是怎麼看待「漢字」的?
直到80年代中後期,韓國社會上的漢字痕跡才漸漸少去,電視、報紙雜誌上的漢字越來越少,韓文(諺文)越來越多。韓國人的民族情緒特別複雜,當了上千年的藩屬國,又被日本佔領了那麼多年,韓國人急於擺脫身上的「烙印」,急於樹立民族自信。對於廢除漢字韓國人自然是非常支持的!漢字廢除了,麻煩來了!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是如何看待「漢字」的?
廢除漢字以來,漢字的使用越來越少。 韓國當初創造韓文,理由之一是世宗皇帝給出的「學寫漢字太費時,平民沒時間學」。於是設計了韓文來幫助平民避免學習漢字。 韓語字母系統是由輔音和元音組成的,像拉丁語一樣,它可以讓任何人快速學會讀寫口語,而不需要經過幾個月的記憶數千個不同的漢字。這是提高識字率的一個辦法。
-
"在韓國遇到漢字,中國人這舉動,讓韓國人很敏感"
像「澤」「日」「淑」「人」等大量漢字的普通話發音,是沒法用韓文來準確標記的。我的名字「陳明舒」,這三個漢字韓文都有對應的發音,韓語讀作「Jin Myeongseo」。可是到了必須登記姓名的醫院、銀行等機構,職員都堅決執行《外來語標記法》,固執地用韓文來標記我名字的中式發音。問題是,「陳」的聲母和「舒」的聲母在韓文裡恰恰沒有完全對應一致的。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又是如何看待漢字的?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自不必多言,但1970年韓國時任總統樸正熙,為本弘揚韓國固有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全面實行「韓文專用」,下令廢除中小學的漢字教學,中小學的國語教科書一律使用韓文。 這一政令雖然只推行了三五年,但影響很大,這也是時至今日,我們在韓國任何一個城市的街頭都很少見到漢字的主要原因。
-
韓國人的糾結:漢字人名地名該怎麼念
韓國益山高鐵站「益山驛」幾個漢字,在夜幕下顯得格外明亮。筆者心情大好:「你好,益山!」原本醉倒在地的金教授頓時坐起,用磕磕絆絆的漢語說:「益山不能讀『益山』,要讀『Iksan』。」一個發音居然能讓金教授這麼敏感。這一幕其實提示了一個問題:韓國人希望中國人用漢字的韓國發音來念他們的人名和地名。進而牽出了一個有趣的話題:韓國人該怎麼念漢字人名和地名?
-
30年後換樣!韓憲法法院繁體漢字「憲」被換成韓文
「東網」報導配圖香港「東網」10月10日稱,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周一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9日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韓國憲法法院負責人表示,新徽章將會用在憲法法院旗幟、審判庭以及裁判文書等各種象徵憲法法院的標誌物上。據報導,韓國憲法法院在9日舉辦新徽章揭幕儀式。在新徽章的設計中,韓國國花木槿花的形象較原來則更加清晰。在用韓文書寫的「憲法」兩字周圍,特意增加了象徵公正的光芒。另外,徽章的顏色也變更為象徵信賴和權威的紫色。
-
用不用漢字,為何讓韓國人糾結幾十年?
自然,國會議員的提議招致了韓國韓文協會旗幟鮮明的反對,該協會給出的理由是,「韓文書寫的教科書對學生正確理解內容沒有問題,韓文不是學生提高思考和語言能力的障礙」,在他們看來,「韓漢混用」將導致原本平等的文字不平等,並且「漢字阻礙韓國實現信息化和科學化」。
-
廢除漢字72年後,韓國人又吵起來了,這次還能重新使用漢字嗎?
據中國青年網報導,在廢除漢字72年後,韓國人又吵起來了,這次爭吵的中心就是要不要恢復漢語教學,讓漢字和韓文一起走進課堂。支持者認為,韓文是不成熟的表音文字,如果單單只使用這種文字會造成語義不清,因此需要引進漢字,以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
網友惡搞稱蒼蠅翅膀有韓文:是韓國人發明的(圖)
韓國學者稱中國古幣有韓文 據報導,韓國周易研究專家李贊九博士在新作《錢》中稱,中國古代貨幣尖首刀上有兩個疑似韓文的字,其中一個字意為「錢」。韓國「磚家靴者」們都來吧,傍上中國你就能成名,下次不妨說故宮都是你們韓國人造的,長城也是你們蓋的,漢字也是你們棄而不用的! @-明-少-:好吧,英文,日文,俄文,德文,法文,阿拉伯語……都是韓國發明的,韓國真是個偉大的國家哦。 @淘寶男鞋包郵店:還爭神馬啊,其實是韓國人創造了地球,之後他們戰勝了外星侵略者保衛了地球,最後就在地球生活,創造了人類文明!這是不爭的事實!
-
韓國人為什麼愛「發明」?| 漢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兒02
直到某天,韓國學者的又一個 重(qi) 大(si) 發(miao) 現(xiang),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短短二十四個字,兩個標點,裹挾著同樣的套路,同樣的證據確鑿。學者們卻沒有想到,被盯上的漢字,並不會束手就擒。中國網民首先表示不可理喻,諷刺「整個宇宙都是韓國人的發明」。
-
韓國在這個地方必須用漢字,說:韓文重音太多,不得不用漢字標註
以日本為例,日本的文字是學習中國漢字而來的,所以很多日本的文字,中國人可以達到「望文生義」的地步,這自然也是日本在創造本民族的文字時,大量借用了中國漢字的偏旁所造成的結果。除此之外,日本人還非常喜歡書寫漢字書法,以彰顯自己的文化素養。而且在他們的護照上,赫然存在著漢字的小篆字體。
-
過半韓國人:不懂漢字生活不便
據韓聯社7日報導,韓國蓋洛普在「韓文節」前發表民調結果,根據韓1004名成年人的問卷調查,在「不懂漢字是否會感到生活不便」的選項中,有54%的韓國人選擇「生活不便」。2002年也曾進行過類似的調查,當時超過70%的韓國人認為漢字對生活很重要。
-
恢復使用漢字?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本網友也呆了
比如,韓國韓文協會就發表聲明,表示「韓文專用是文字生活的表現和理解自由,是我們固有的」。而且該協會還指責,「韓漢混用將原本平等的文字生活變得不平等,漢字阻礙韓國實現信息化和科學化。」這樣的觀點,自然是不值得一駁。
-
用不用漢字?韓國人又吵起來了,前總統:放棄漢字就是放棄歷史
解釋一下就是以後韓國的小學教科書中也可使用漢字了。這件事被韓國的《朝鮮日報》報導後瞬間引起韓國民眾的討論,不過大部分都是反對的聲音。韓國的韓語協會就發表聲明說,漢字的使用將阻止韓國進入信息化和現代化,會讓韓國更加不平等。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憑什麼漢字要統治一個外族?一種語言是否適用,只有用的人自己知道,中國人自己的優越感自己感受得了!世界上那麼多國家民族把英語列為官方語言,中文卻不是!要知道英語對很多國家的影響遠遠沒有中國漢字漢語對周邊國家影響的時間更長,為什麼漢字不能被周邊國家接受成為官方語言?所謂民族自尊是你以為的而已。
-
為什麼每一個韓國人,都有一個中文名字?
雖然他們口語和漢語不一樣,但用的文字是中文。所以在明清時期,朝鮮、越南甚至日本,雖然和中國語言不通,但可以通過書信往來,我們叫做「筆談」。想像一下,假設廣東、香港和中國其他地方是兩個國家,一個說粵語,一個說普通話,是不是彼此聽不懂,但看書信文字都一樣呢?朝鮮為什麼不用漢字了?以前,在朝鮮,只有文人士大夫會寫漢字,老百姓學起來很困難。
-
韓國人為什麼在身份證上用括號備註中文?我看了才知道原因
——羅素(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76,閱讀約2分鐘獨立後的韓國一直在思考如何走向中國,特別是韓戰後,韓國依靠美國迎來了快速發展,很快成為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然而,即使我們盡最大努力廢除漢字,減少中國文化對韓國的影響,韓國人還是會在身份證上使用帶括號的中文注釋,這有什麼不好?公元前3世紀,漢字已經進入朝鮮半島,而朝鮮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因此在此後的很多年裡,漢字成為官方的交流語言。在當時,只有貴族和官僚才有資格學習漢語,普通民眾沒有資格學習和使用。
-
為什麼韓國身份證上有漢字
什麼是表音文字,簡單的講,就是文字的拼音,而漢字是表意的,每個字都有特定的意思。相當於韓國人只懂「拼音」,用拼音來交流,所以韓國人識字率非常的高,但這也帶來極大的弊端。 比如,給出一個拼音:zhang,我們對應的漢字有很多,可以是:張、章、丈等等。韓文也一樣,有很多同音異意的字,比如我來造幾個名字,李昌浩、李長昊、李菖胡、李倡虎、李椙琥、李腸湖,寫成韓語都是一模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