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用漢字?韓國人又吵起來了,前總統:放棄漢字就是放棄歷史

2020-12-26 硬拳大衛君

說起國人對韓國的情感總是很糾結。本來大家都是亞洲文化圈,又是鄰居,近代也都曾遭受列強侵略,所以我們總是想把韓國當成共患難的兄弟來對待。

但韓國民眾卻不這麼想,他們因為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對我們反而很排斥,想要斷絕文化聯繫。例如之前活字印刷術和端午節都被他們認為是自己「發明」的。

那麼最近韓國國內又因為要不要恢復漢字教學吵起來了,引得國內網友調侃:不要把漢字申遺了就好。

這件事情的起因是由於韓國10名國會議員,發起的「中小學教育法案」,法案規定教育類的書籍可以使用韓語書寫,但可以根據教育部長的命令在教科書中使用漢字,方便更好的表達含義。解釋一下就是以後韓國的小學教科書中也可使用漢字了。

這件事被韓國的《朝鮮日報》報導後瞬間引起韓國民眾的討論,不過大部分都是反對的聲音。韓國的韓語協會就發表聲明說,漢字的使用將阻止韓國進入信息化和現代化,會讓韓國更加不平等。這樣的言論一出來,不禁讓人產生一個大大的問號,難道以漢語為主的東方大國信息化程度比韓國差了嗎?能拿出這個作為理由可以說腦迴路很清奇了。

但是到了近現代我們遭到西方列強的侵略,國力衰落。韓國人就想極力擺脫藩屬國的地位並斷絕與漢語文化的聯繫。當時韓國國內普遍存在「脫亞入歐」的思想,他們開始認為漢語是一種落後的文化,所以想要擺脫這種「落後的文字」。這種心態一直延續到現在,所以才出現了恢復使用漢字的爭議。

 韓文本身有缺陷,不得不依賴漢語

那麼作為一直想要擺脫漢字的韓國為什麼想要提出恢復使用呢?這就涉及到韓文的歷史了。

韓文是在公元1443年才創造出來,當時的國王李祹為了樹立民族自尊心,便召集了學士發明這一語言。但是韓文被創造出來後,因為其中有很多是表音文字,導致發音類似,很容易產生歧義,所以當時的漢字仍然被廣泛使用於韓國的書寫當中。

這樣的傳統一直保留到了近代。韓國脫離日本殖民後,想要開始徹底排除漢字的使用,甚至在1948年還頒布了韓文專用政策,但因為容易產生歧義的原因還是不得不使用漢語進行標註,例如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就有一個韓國名與中文名注釋。

於是在1997韓國政府又不得不恢復漢字教育。

 放棄漢字等於放棄歷史

在韓國其實也有5000年文化的說法,例如《八萬大藏經》《朝鮮王朝實錄》等古籍的內容大部分都由漢字進行書寫的,這也成為了韓國文化的一部分。如果韓國想要放棄使用漢字的話,意味著他們會與過去的文化斷絕。韓國前總統金大中就曾說過,繼續無視漢字,就是放棄我們的歷史,將來連自己的歷史都難以理解,這是不能忍受的事情。

目前韓國關於是否恢復漢字還在繼續進行爭論, 但因為自身文化的缺陷,估計韓國政府不得不繼續使用漢字,除非他們想徹底與自己的歷史斷絕,但失去歷史後的韓國還會剩下什麼呢?

相關焦點

  • 廢除漢字72年後,韓國人又吵起來了,這次還能重新使用漢字嗎?
    據中國青年網報導,在廢除漢字72年後,韓國人又吵起來了,這次爭吵的中心就是要不要恢復漢語教學,讓漢字和韓文一起走進課堂。支持者認為,韓文是不成熟的表音文字,如果單單只使用這種文字會造成語義不清,因此需要引進漢字,以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 用不用漢字,為何讓韓國人糾結幾十年?
    「到底要不要繼續使用沿用了一千七八百年的漢字?」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這個問題就讓韓國人糾結一番。最近,疫情肆虐下的韓國,再次因為使用漢字問題吵翻了。
  • 恢復使用漢字?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網友:不懂漢字如何懂歷史?
    恢復使用漢字?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網友:不懂漢字如何懂歷史?韓國其實廢除漢字已經幾十年了,不過 韓國國內其實對於恢復漢字也討論了幾十年了,到了現在即便韓國人都已經習慣用韓文了,也依舊有人在提恢復漢字。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是怎麼看待「漢字」的?
    去漢字化導致的第一大問題就是沒有學過漢字的韓國人的面對那些用漢字寫的歷史古籍是一點都看不懂。韓國最愛吹鼓其歷史,但現在搞得歷史資料古籍都看的一知半解,非常諷刺!韓文還有一大問題就是表意差,閱讀效率低。舉個例子: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又是如何看待漢字的?
    有趣的是,在很多人主張取消漢字,保持民族文字純潔性的同時,英語正悄然而迅速地契入韓國語。  與西方交往日益頻繁,韓國人在生活上和語言上都出現了西化的趨勢。在中小學取消漢字教學的同時,英語教學卻大大加強了,英語正成為最時髦的語言。
  • 恢復使用漢字?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本網友也呆了
    ◆漢字在國外的命運,就是中國國運的寫照。正解局出品韓國人最近又爭吵起來。連日本網友都在網上圍觀。原因就是,韓國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要求「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簡單來說,就是要在小學教科書裡也用漢字(韓漢混用)。
  • 用不用漢字韓國又吵翻了,學朝鮮完全摒棄還是學日本,韓國很糾結
    「到底要不要繼續使用沿用了一千七八百年的漢字?」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這個問題就讓韓國人糾結一番。最近,疫情肆虐下的韓國,再次因為使用漢字問題吵翻了。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用不用漢字是他自己的事情,現在的韓文確實就是古漢語拼音是中國字的韓國發音,跟中國還是有關係。最好改用英文。這樣就跟中國徹底沒關係了!他們會恢復漢字的!因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市場,市場在哪,世界性的語言就在哪!看看目前的英語,不就是英國、美國曾是最大的市場嗎?不用擔心,他們有漢字的基因,二十年或五十年後,自然還是講漢語!
  • 用不用漢字,韓國應該展現民族自信
    漢字早已是韓國的一部分,恢復漢字教育只是恢復韓國自身的文化。圖為2019年8月7日,韓國新任檢察總長尹錫悅拜訪國會議長文喜相時,獲贈一幅書法,上面用漢字寫著「破邪顯正」。(視覺中國)韓國再次為用不用漢字糾結。
  • 韓國人又想恢復漢字?不會要宣布漢字也是韓國的吧
    「漢字存廢」的這點事兒吵起來了。其實關於漢字,韓國人扯皮好久了,「恢復使用漢字」早在二十多年前金大中時期就有過動議,但至今也沒有任何實施落地的跡象。所以,歷史上的韓國社會可以說從來就沒有完整地學會過漢字系統,而今漢字甚至想在韓國恢復到80年代前的「漢韓混用」的程度都已經希望渺茫。
  • 韓國又開始爭論,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最近,他們又吵起來了。 再後來,為了讓大部分朝鮮人也能用韓語書寫,半島歷史上重要的一位帝王:世宗大王於1446年創造了《訓民正音》(韓國諺文字母表),也稱諺文,現代韓語的雛形問世。
  • 用不用漢字 韓國應該展現民族自信
    漢字早已是韓國的一部分,恢復漢字教育只是恢復韓國自身的文化。圖為2019年8月7日,韓國新任檢察總長尹錫悅拜訪國會議長文喜相時,獲贈一幅書法,上面用漢字寫著「破邪顯正」。(視覺中國)       據韓國《朝鮮日報》12月21日報導,近日圍繞小學教科書是否應該並用漢字(韓漢混用)再次成為爭議焦點。
  • 韓國人婚禮現場收紅包 不識漢字尷尬冒冷汗
    對此,韓國年輕一代和老一輩人的觀念有所不同,年輕人認為韓國人就應當使用韓國發明的文字,而老一輩人反駁道,「你們年輕人把諺文用得得心應手,可是出生在漢字一代的我們,用漢字用慣了,無可厚非。」眾所周知,韓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使用的文字是漢字,後來由於廢除了漢字,導致各種弊端顯露出來。鑑於廢止漢字後的種種不便,韓國民眾開始呼籲恢復漢字使用。
  • 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韓國又開始吵了,韓國為什麼禁不掉漢字
    韓國語很早就有文字記錄,它是朝鮮半島所有人共同使用的母語,但韓文產生得較晚,只會說不會寫顯然不行,在韓文產生之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韓國人都是用漢字作為書面語言,並且這還是官員和貴族的專利,被稱為「吏讀文字」。二是朝鮮世宗大王時期。
  • 朝鮮人民用漢字取名字?竟然和老祖宗有關!
    韓國獨立之後,漢字更被排斥,韓國政府將諺文提升到國家文字。1948年,韓國推行了諺文專屬用途法。樸正熙時期開始廢除漢字,發表了漢字廢止宣言,完全廢除了普通教育中的漢字教育。此後,一度撤回了漢字廢止宣言,將漢字列為選修科目,但是不用考試。為了配合淡化漢字,韓國政府禁止小學教授、使用漢字,私自教授小學生漢字的老師也會被處罰。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是如何看待「漢字」的?
    但韓國的古代行政制度、科教文衛等等,來自於中華文化的傳承,韓國古籍是由漢字書寫。研究韓國古代歷史就必須讀懂這些用漢字書寫的古籍。韓國老祖宗用漢字留下的遺產,韓國人不得不享用的。  再如,大多數韓國人的名字如果你用韓文寫出來,你無法知道他名字的含義,只有當你用漢文寫出來的時候你才知道你的名字是什麼意思,這是因為漢字表意,韓文表音。這一事例表明漢字與韓國人身份的核心有多麼接近。
  • 於正懟韓國人搶漢服後,韓國大學教授聲稱漢字是韓國人創造的
    早前從搶奪泡菜起源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韓國網友的臉皮之厚,不過大家當時似乎都小看了韓國人的無賴稟性。之後又是搶漢服又是搶熊貓,其惡劣行為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前不久中韓網友為了漢服所屬權爭執不下,韓國網友堅持認為「漢服」的起源地是他們國家,中國網友則態度堅定,明確表示這就是中國的漢服,是後來被韓國人沿用了才有了後來的韓服。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什麼會有漢字?
    韓國的文化離不開中國,在古代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影響著韓國,韓國的文字當然也是受影響最大的,韓文中有70%的詞彙來自漢字,即使是到了現在,我們看韓國到書寫的都是韓文,但事實上韓文也是離不開漢字,很多人不知道,很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的名字是帶中文的,他們在韓文的後面加個括號,然后里面用漢字寫自己的名字,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要從韓國文字的特點說起。
  • 歷屆韓國總統寫的漢字書法!你覺得怎麼樣?
    ,號中樹,韓國慶尚北道人,也就是樸槿惠的父親。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位全面廢止漢字的總統自己卻喜歡用漢字題詞,是留存漢字最多的韓國總統。在任18年期間,他親筆的漢字題詞超過了1200餘件。
  • 韓國人花了近70年努力廢除漢字,要求恢復漢字的呼聲卻越來越高
    日本在朝鮮殖民機構開始大力開展去除漢字行動,想要讓朝鮮民眾忘記他們曾經的歷史,以此強化對朝鮮半島的統治。 可是,儘管日本在朝鮮的殖民機構付出極大的努力,底層民眾還是對漢字情有獨鍾,一直在底下偷偷地用。後來,雖然朝鮮半島光復了,但去除漢字的行動卻依然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