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父親拒收贈送的別墅,捐出「莫言舊居」

2020-12-28 騰訊網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莫言的父親主張將所謂的「莫言舊居」拆掉,但由於當時有人借住未能如願。莫言獲諾獎後,政府要出資修繕「莫言舊居」時,父親卻不同意。接下來,父親對此事的決定,更是令人難以理解。

莫言的父親是個質樸而安守本分的人。從人民公社成立之初就擔任大隊會計,一直當到80年代中期。按說大隊會計不需要下地幹活,但他卻一直堅持白天下地幹活,晚上記帳算帳。並且,在三十年如一日的會計工作中,莫言的父親沒記一筆錯帳,沒貪汙一分錢,被同行譽為「萬筆清」。

1982年暑假,莫言從部隊探親休假回到老家。一天,莫言接到了部隊戰友的來信,告知莫言提幹的命令已經下來。從湖南回來的大哥看了信,興奮地把信拿給剛從地裡回來的父親看,一家人本想著讓辛苦了半天的父親高興一下,但沒想到是,父親看完信後,什麼也沒有說,從缸裡舀了半瓢涼水,一咕嘟喝下去後,又扛著鋤頭下地幹活了。

農村青年在部隊提幹成了軍官,這在當時是轟動全村的事,莫言的父親卻表現那樣冷靜,那樣克制,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莫言寫小說30多年,父親從未就此事發表過他的看法,但父親的擔心莫言卻能真切地感知到,因為父親從未放過一次機會地提醒莫言:一定要謙虛、謹慎,看問題一定要全面,對人要寬厚,要記別人的恩,不記別人的仇……因為父親親身經歷過很多事,莫言對於父親的教導銘記於心。

2012年10月,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莫言的父親再次以他的質樸贏得了許多尊敬,但在所謂「莫言舊居」的問題上,父親的主張卻令人費解。

早在莫言獲諾獎之前,莫言的父親就主張將「莫言舊居」拆掉,但當時一直有孤寡老人借住,而未能如願。莫言獲諾獎後,「舊居」成了為熱點,政府決定出資進行修繕,同時,也有一些商人想藉此做做文章。莫言的父親站出來說,如果硬去拆掉,也不通情達理,但維修不應該讓政府出錢。於是,莫言的父親自己拿出錢來,對房子進行了簡單維修。

後來,莫言的父親又做出更令人誇讚的決定,讓莫言把「舊居」捐獻給了市政府。

有人問起莫言獲諾獎後的身份是否會變化時,平時很少說話的父親卻代為莫言回答說:「他獲不獲獎,都是農民的兒子。」

當有人提出要給莫言捐贈一棟別墅時,莫言的父親又代為莫言回答說:「無功不受祿,不勞動都不得食。」

獲諾獎後,莫言的父親對莫言說得最深刻的兩句話是:「獲獎前,你可以跟別人平起平坐;獲獎後,你應該比別人矮半個頭。

事實上,莫言的父親這樣要求莫言,他也是這樣要求自己,而且也做到了。莫言獲獎前,父親與村裡人平起平坐;莫言獲獎後,父親自覺比村裡人矮半個頭。

相關焦點

  • 愛麗絲·門羅獲諾貝爾文學獎沾了莫言的光?
    [導讀]2013年10月10日晚,諾貝爾獎委員會將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加拿大女作家愛麗絲·門羅,相比於莫言之前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門羅在中國獲得了廣泛關注,各家媒體都進行了大篇幅報導。隨著愛麗絲·門羅獲獎的消息傳來,5分鐘後,《逃離》在亞馬遜銷售排行榜上已攀升至第11位,且處於全面斷貨中。也許,在未來相當長時間裡,莫言會成為一個標誌物——在他之前獲獎的作家,其作品在中國圖書市場上只能略熱;而在他之後獲獎的作家,作品將迅猛躥紅。這意味著諾貝爾文學獎已不只是一個文學愛好者的Party,還蛻變成為一樁公共事件。
  •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為何被罵「叛徒」?八年來首次回應太心酸
    2012年,莫言成為中國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這本是一件喜慶的事情,沒想到卻給莫言之後的生活帶來了太多的爭論和非議。大眾對莫言的爭論,除了質疑他不夠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外,最大的槽點就是莫言刻意醜化中國人,以此來迎合西方人的口味,甚至被人罵是「叛徒」。
  • 莫言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後,為何沒成為公眾偶像,卻反被很多人罵?
    但當代文壇還是有一件令國人振奮的事情,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此獎項的人。 被稱為當代文壇「四大才子」之一的張一一是國內知名的青年作家,他對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就發表了質疑之聲。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相貌醜陋被人嘲笑,母親一句話改變他的人生
    莫言,認識他,一是因為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在國際上獲了電影大獎,是中國人第一次獲這樣的獎。那會兒,我十歲左右,父親在擁擠的人群中就像在洪水中,苦苦掙扎了許久,終於搶到了兩張電影票,跟隨父母進到了電影院。
  • 諾獎後,莫言去哪兒了
    一年後莫言破格提幹,兩個月後調往北京。農村青年提幹是件大事。當地一個父親得知自己兒子被提幹,直接跑到集市上,敲鑼打鼓喊著自己兒子被提幹了。提幹的信送到莫言家,莫言的父親剛從地裡回來,看到信後什麼話都沒說,只是從院子的水缸裡舀了一瓢涼水,咕嘟咕嘟喝下去,就扛著鋤頭回去下地了。
  •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首部小說集《晚熟的人》,讀後感受頗深
    距離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已經過去8年時間了,那時候我還在上學,幾乎把能找到的莫言所有作品都讀了一遍。到現在還有印象的只剩下一些小說的題目和《紅高粱家族》的大致情節,在所有被時間衝淡的記憶中還留下了高密東北鄉這個地名。2020年8月,莫言出版了獲獎後的首部小說集,我用一周的時間看完了。再次感嘆,讀書真的是一種人生捷徑。
  • 莫言,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為什麼在中國很多人質疑他?
    美國迄今有諾貝爾獲獎者幾百人,我們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人,其中一個就是我們中國的作家莫言。 在任何一個國家,像莫言這種獲得諾貝爾獎的人都被當作國家的瑰寶,人民的榮耀。但在我國,對於莫言的質疑卻從間斷過。為什麼一個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偉大作家在我國卻不是那麼受歡迎呢?原因也很簡單。
  • 作為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莫言有著哪些獨特的地方?
    在我國文學界當中,提起莫言這個人物,相信有很多的人都會比較熟悉,他真的是中國人的驕傲,成為了中國第一個,亞洲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通過他的文章以及作品,可以看到他在文筆和寫作角度當中,確實是有著自己獨特的地方,因此才能夠有如此高的榮譽。
  • 茅盾文學獎丨新作:莫言《莫言散文全編》觸及人的靈魂,觸及時代的病灶.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 佩爾·韋斯特伯格■莫言是一位詩人,一位撕碎程式化的宣傳海報,把個人從湮沒無名的芸芸大眾之中提升起來的詩人。莫言的想像飛越於整個人類的存在狀態之上。——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辭■如果在世界上給短篇小說排出前五名的話,莫言的應該進去。
  • 為何獲得諾貝爾獎的莫言,沒有成為全民偶像,而是不被認可?
    自從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距今已過了119年,在這一百多年當中,全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文學家都在為諾貝爾獎而奮鬥,許多得獎的人都會受到當地人民的愛戴和歡迎 但是在這百年來我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非常少,其中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不是屠呦呦,而是莫言,作家莫言憑藉長篇小說《檀香刑》《蛙》《豐乳肥臀》獲獎,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對於莫言是這麼評判的:「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
  • 【專欄】華山論劍 莫言的故鄉,故鄉的莫言
    原創頻道|華山論劍專欄莫言的故鄉,故鄉的莫言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宣布後,全球矚目
  • 莫言新書《晚熟的人》問世了:帶領大家了解會講故事的莫言
    在解放軍藝術學院(現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創建文學系,並看到莫言的《民間音樂》後,十分欣賞,破格給了莫言參加考試的機會,這樣莫言就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他多次獲得海外大獎:2005年獲得義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2006年,獲得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2008獲得年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2011年,獲得韓國萬海文學獎!
  • 專訪莫言作品日文版翻譯吉田富夫:願莫言獲獎後多多保重
    吉田富夫是莫言日文版的主要譯者,還曾翻譯賈平凹的《廢都》,對莫言乃至其他中國作家的作品得以在日本傳播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採訪開始後,吉田富夫用流利的中文回答了我們的提問,儘管他自己表示擔心有些意思表達不夠清楚,但我們依然從他的話語中聽懂了他對於中國文學的摯愛、坦誠和期待。在被問到最想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莫言說些什麼的時候,吉田富夫說「保重,多多保重」。
  • 莫言作品《父親的嚴厲》 , 朗讀:濮存昕
    父親打我們嗎?不,他從來沒有打過我們。他罵我們嗎?也不,他從來沒有罵過我們。他既不打你們,也不罵你們,那你們為什麼那樣怕他呢?是啊,我們也弄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怕父親。我們弟兄們長大成人後,還經常在一起探討這個問題,但誰也說不清楚。其實,不但我們弟兄們怕父親,連我們的那些姑姑嬸嬸們也怕。我姑姑說,她們在一起說笑時,只要聽到我父親咳嗽一聲,便都噤聲斂容。用我大姑的話說就是:你爹身上有瘮人毛。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好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中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總結了好的家庭教育的6大特徵,讀來令人深思。1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有些人可能會說,有那麼多的父母大字不識一個,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嗎?其實,文盲並非不會教育,這些父母同樣是教育孩子的高手。《焦點訪談》曾介紹過世界中學生奧數金牌獲得者安金鵬的事跡。他家裡極窮,考取了重點中學,卻沒有錢上,父親說讓孩子去打工,但母親堅決不同意,將家裡唯一的一頭驢賣了。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是她!速覽諾貝爾文學獎歷屆得主
    諾貝爾文學獎旨在獎勵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者。超7成得主是歐洲人,亞洲作家上榜5位116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各洲獲獎人數分布為:歐洲85位、北美洲15位、南美洲6位、亞洲5位、非洲4位、大洋洲1位。也就是說,在歷屆得主中,歐洲人捧走了超過7成的諾貝爾文學獎盃。
  • 重溫經典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的《紅高粱》中的主jiao人物
    《紅高粱》改編自中國首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紅高粱家族》,由鄭曉龍執導。該劇由周迅、朱亞文 、秦海璐、于榮光、黃軒、宋佳倫、徐光宇、解惠清、曹徵領銜主演。該劇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亂象橫生的山東高密,恰恰正是可歌可泣的傳奇發生之地。
  • 陳丹青:莫言的東西沒看過,但我知道他獲獎與作品無關
    2012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是莫言,消息一出,整個文學界都沸騰了。批評的聲音甚至高過了褒揚的聲音,儘管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一些人覺得莫言配不上諾貝爾文學獎這個獎項。比如陳丹青,他說他沒有看過莫言的作品,但他就誇下海口說莫言獲獎不是靠作品。一個作家不靠作品說話,那靠什麼?
  • 餘華曾說:90%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不如莫言的最差的一部
    就比如他對好友莫言毫不吝嗇的誇獎:作家都是以自己的良心寫作,莫言也是這樣。他20年來都一直堅持獨立寫作,網上的批評對他不公平。從文學的標準來看,莫言起碼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學獎了。因為90%茅盾文學獎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乍一看,表面上讓人"受不了",其實餘華這話恰如其分,特別是在莫言被全體讀者貶斥的時候。
  • 陳安娜:莫言有些語言很難翻譯 特別是罵人的話
    沒有陳安娜,沒有諾貝爾文學獎評委著名漢學家馬悅然,莫言或者其他中國當代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還不知要推遲多少年。  陳安娜,瑞典名為安娜·古斯塔夫森-陳(ANNA GUSTAFSSON CHEN),上個世紀80年代嫁給旅瑞中國翻譯家陳邁平,遂被稱為「中國兒媳婦」和「瑞典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