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議論文能否說理透徹並產生巨大的說服力和感召力,關鍵就在於論證是否有效,而論證是否有效甚或高效,直接決定了文章能否達到高考作文發展等級所要求的「深刻」和「豐富」。
恰當或綜合運用例證法、引證法、因果分析法等論證方法,是提高論證效度的必經途徑,也是中高考學生在備考時必須學習和提高的方面。下面,我們就結合考場佳作,談一談如何高效地運用常用的幾種論證方法。
1:例證法
例證法是議論文寫作最常用的一種論證方法,旨在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來證明論點的正確性。用好例證法,需做到「四保證」:
一是保證事例典型、確鑿,優先考慮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園、家庭、市井街頭的瑣碎事例;
二是保證事例敘述簡明扼要,提煉精當,剪裁有度,敘議結合,切忌拖泥帶水,敘述過於詳盡——要知道,舉例是為了證明觀點,而不是為了弄清事實,不能本末倒置;
三是保證事例敘述之後要有簡短分析,不能將例證法變成事例整理,不要只有舉例而無論證;
四是保證事例豐富廣闊,避免單一狹隘,儘可能點面結合,多角度、多層面舉例,古今中外的事例相映生輝,同類事例掌握多時可考慮採用排比句式組合列舉,也可以一筆帶過地多方枚舉個例。
當然,在這四個「保證」的基礎上可以考慮運用創新思維,逆向或側向遷移、延伸事例,生發出新的分析和觀點,創新地運用事例。
請看2020年全國卷Ⅲ佳作《少年當日出扶桑》的片段。
「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這句茨威格在《斷頭王后》中評價瑪麗皇后悲劇命運的話,我將它解讀為人要過為改變命運而奮鬥的生活。沒錯,光仰望星空是不行的,還要腳踏實地去幹。你以為在棋盤上殺伐縱橫的柯潔口出狂言,僅憑一時少年意氣?那是他6歲開始練圍棋,為每一場失敗反思總結,每天封閉訓練,一路過關斬將拼出來的「天選之子」的驕傲。你們看,沒有誰是輕易就成功的。「玉不琢,不成器」,在覺得自己是塊璞石的同時,你也要提醒自己,好玉都是打磨出來的。我見過很多人,在別人誇讚他們時,他們總是謙虛以對,他們內心比誰都清楚奮鬥的意義。當你一步步走近自己的夢想時,你會明白,歲月給你的,從不是驚喜,而是一次公平的再分配。
文段從「我」的感想與思考出發,為了充分闡釋青年應該具有艱苦奮鬥思想,選取了圍棋手柯潔的典型事例,以柯潔從小努力訓練,不斷進取,最終成功的經歷,說明「沒有誰是能輕易成功的」,典型恰當,有說服力。
2:引證法
引證法是指引用名人名言、古詩文名句、反映科學規律的俗語警句等作為論據來分析問題、說明道理的論證方法。
鑑於我們引用的是世所公認的思想結晶,能夠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並已為無數事實所證明,所以,有效運用引證法能夠彰顯文章的權威性。而要做到有效運用引證法,要做好「三觀照」。
一是觀照引證的內容。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要具有針對性,注意其應用於特定交際目的的特有功能,有時對同一個問題的闡述有不少名言可供選取,要仔細甄別、分析每個名言警句,一定要選用最恰當的。
二是觀照引證的目的。寫議論文是在發表自己的見解,而不是在轉述他人的見解,引用只是用來幫助提升文章的說服力的,自己的觀點才是議論的主體,因此引證要簡潔明了,引文過多很容易喧賓奪主,甚至將自己的分析淹沒。當然,有時為了增強論述的力量,可以採用有機並聯組合的方式引述。
三是觀照引證的方式。弄清楚是直接引用還是間接引用,在保證引言內涵與文章觀點一致的前提下,如果直接引用就要力求文字甚至標點均準確無誤,如果間接引用則只需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稱的轉換,另外,還要注意對化用手法的運用。
當然,還可以先入為主,將引言作為一個由頭或切入點、延伸點、深化點,也可以創造性地將所引內容反其意而用之,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請看2020年北京卷佳作《展示自己的功用,活出自己的精彩》的片段。
《人類群星閃耀時》一書中說道:「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於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強時發現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我們應該多聽聽心底的聲音,走自己的路,如果我們所做的選擇都是自己想要的,那麼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就會有強大的精神支撐著自己去克服。在一條路上走得遠了,付出得多了,人生的功用也就愈發凸顯。短跑賽場從來不是黃種人的舞臺,但這並不妨礙蘇炳添為活出自己的精彩而奮鬥。在男子100米比賽的跑道上,蘇炳添用時從10秒28到9秒99再到9秒91,他不斷自我突破。蘇炳添用事實告訴我們,不必去管世界說了什麼,只要做好自己 ,一切皆有可能。「我必須跟隨著我所看見的光明,走我自己的路。」《牛虻》中的這句話是對蘇炳添精神的最好詮釋。
文段開頭,為了引出和有效證明「應該多聽聽心底的聲音,走自己的路」的觀點,引述了《人類群星閃耀時》一書中的內容,而在進一步闡發觀點、擺出蘇炳添在男子100米跑道上通過自己的奮鬥活出精彩之後,又引述名著《牛虻》中的名句進行詮釋,前後呼應,強化了論證的力度和效果。
3:因果分析法
「事出必有因」,因果分析法是通過對事件發生原因或形成結果的周密分析,從而證明論點的正確性、合理性的論證方法。有效運用因果分析法,要做到「四學會」。
一是學會運用兩種方法——由果溯因和由因求果。當事例帶有結論性內容時,學會分析其根源,即由果溯因;當事例帶有緣由性內容時,就分析其結果,即由因求果。
二是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找原因,比如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表面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等。
三是學會運用因果分析法的一些語言標誌詞,如「為什麼……因為……」「正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緣何……因為……」「究其緣由」「個中緣由」等。
四是要善於多角度地分析原因和結果,不能停在一因一果的層次上,要注意一果多因、一因多果,以及同因異果、異因同果以及互為因果的情況。
當然,因果分析法只是眾多分析法中的一種,其他分析說理的方法,如假設分析法、條件分析法等,我們可以在寫作過程中根據需要綜合運用,以求說理更透徹、更深刻。
請看佳作《象狀有名,質者無形》的片段。
古往今來皆如此。我想那些被歷史唾棄的帝王也不是從一開始就謀劃著要放棄祖業,將江山拱手讓人的。只是紂王遇見了妲己,周幽王愛上了褒姒,玄宗戀上了玉環,以致創造千秋基業的壯志不復。說到底,所謂「紅顏禍水」也是帝王的託詞,他們之所以失敗還是因為沉湎於欲望,丟失了初心。
為了充分論述「很多人只看到了表象而忽略了本質」的觀點,作者別具匠心地運用因果分析法從歷史的角度切入,對於歷史上那些被唾棄的帝王「放棄祖業,將江山拱手讓人」的原因,作者用「只是」一詞引述,巧妙地道出了其「愛江山更愛美人」這個直觀原因,接著又用「說到底」展開,一針見血地指明了其「沉湎於欲望,丟失了初心」這個根本原因,使得文段內容和觀點得到深化。
——本文節選自瘋狂作文《贏在素材4高頻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