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如何運用對比論證

2021-03-02 柵欄絮語

  正反引例  對比說理

——議論文如何運用對比論證

時評典範

莫把勵志當勵欲

桑林峰

人生出彩,靠勵志,不能靠勵欲。

「志,氣之帥也。」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成就事業,當恆立志、常勵志。時下,勵志文化已成為一種流行、一種時尚。但是,在急於求成、急切成名、急功近利的人眼裡,往往把勵欲和勵志混為一談,他們把「創造財富神話」「享受物質的最大分配」「成為人上人」,當作奮鬥的終極目標。這種財富化、物質化、功利化和世俗化的所謂勵志,其實不是勵志,而是勵欲。

勵欲和勵志,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勵欲者,最看重名權利,總想一夜暴富、一步登天、一舉成名,甚至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相反,勵志者往往志存高遠,心懷家國,懂得成功靠腳踏實地,出彩靠實幹苦幹,總是韜光養晦、艱苦奮鬥、日日相繼、厚積薄發。

有哲人說,把名利奉為神明,它就像魔鬼一樣降禍於你。把勵欲當作勵志,必然會沉醉於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泥淖,忘記了社會擔當、家國情懷、人文關懷。近日,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在微博上發帖說,他對他帶的研究生提出了這樣的要求,「當你40歲時,沒有4000萬身價不要來見我,也別說是我的學生」。這種「成功等於4000萬」的理論,就是一種赤裸裸的勵欲,只能讓人金枷套頸、玉鎖纏身。而那些把推動社會進步、扶植正義事業、匯聚正向能量作為人生目標的人,才是真正的勵志,才能有效防止方寸自亂、美醜顛倒、道德失範。

「息生於多欲。」勵欲太盛,就會不按規則出牌,不按規矩辦事,總是信奉金錢至上、關係至上,為了私利處處造假,為了升遷事事找人、求人、拜人,結果不是走上歪路,就是走上邪路。這樣的勵欲者,靠的是《厚黑學》《關係學》《人脈學》等,脫離了成功的正確軌道,必然會在考驗面前失方寸,坦途面前走錯路,事業面前打敗仗。

勵欲多害,勵志多益。霸王項羽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路遙「像牛一樣勞動,像大地一樣奉獻」,留下《平凡的世界》感召後人;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留下豐功偉績澤惠後人。一個人志向一旦得到激勵、磨礪,就會懂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就會甘願「坐冷板凳,寫真文章」,就會自覺追求「慢慢走,欣賞啊」的境界。這樣的人,成為名人名家,成為專家專才,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事實上,真正的成功之人,也多是勵志之人。因為勵志者靠的是艱苦創業、學習上進、實幹作為。古人,孫敬懸梁、蘇秦刺股、孫康映雪,是一種勵志;今人,王進喜「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雷鋒「活著,就是為了讓別人生活得更好」,楊善洲「回報鄉親,俯首甘為孺子牛」,更是一種勵志。

如果說勵欲是為了麵包,勵志則是為了精神。不把勵欲當作勵志,真正做到心懷信仰、胸懷理想、堅持慢功、力操潛功、久久為功,就一定能志有所向、業有所創、功有所成。「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人生的價值,不在欲望有多大,而在志向有多遠。

 

技法獲取

一、引述正反典型事例

文章第4段寫道:「近日,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在微博上發帖說,他對他帶的研究生提出了這樣的要求,『當你40歲時,沒有4000萬身價不要來見我,也別說是我的學生』。」這是一個反面的典型事例。在第6段這樣寫道:「霸王項羽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路遙『像牛一樣勞動,像大地一樣奉獻』,留下《平凡的世界》感召後人;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留下豐功偉績澤惠後人。」這是正面的典型事例。事實勝於雄辯,典型事例更具有說服力,而將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事例放在同一篇文章之中,對比鮮明,其論證作用就更為突出。

二、概述正反普遍情況

作為事實論據,文章除了引述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事例之外,還有許多正反兩方面普遍情況的概述。請看下面的例子:「勵欲者,最看重名權利,總想一夜暴富、一步登天、一舉成名,甚至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相反,勵志者往往志存高遠,心懷家國,懂得成功靠腳踏實地,出彩靠實幹苦幹,總是韜光養晦、艱苦奮鬥、日日相繼、厚積薄發。」這裡的兩種人物對比鮮明,這些人物沒有性別標誌,沒有年齡差別,說不出具體是誰,但是他們是真實的社會存在,沒有人會懷疑其真實性。這種普遍存在的對比鮮明的社會情況,是論據的重要來源之一,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大大增強說服力。

三、進行正反對比分析

議論文重在論證,論證的過程要有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事例或一般情況,更要有正反對比分析。在這一點上,本文做得十分成功。「人生出彩,靠勵志,不能靠勵欲」;「勵欲多害,勵志多益」;「如果說勵欲是為了麵包,勵志則是為了精神」;「這種成功等於4000萬的理論,就是一種赤裸裸的勵欲,只能讓人金枷套頸、玉鎖纏身。而那些把推動社會進步、扶植正義事業、匯聚正向能量作為人生目標的人,才是真正的勵志,才能有效防止方寸自亂、美醜顛倒、道德失範」:這些分析和議論,將兩種情況、兩種性質、兩種結果進行直接的對比分析,是非分明,對錯瞭然,有力地突出了作者的觀點。

 

技法連結

 

正反對比  述議結合  形成嚴謹的論證

【佳作示例】

改與不改,是場修行

安徽一考生

生活即劇本,我們是演員,人生始終在上演兩場戲劇:順從與反抗。要麼順其自然,守住本真,要麼打破常規,另闢蹊徑。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我們該如何抉擇?表演藝術家認可改動臺詞,不願將他人的「意願」建立在自己的被動之下,但劇作家認為不可隨意改動臺詞,因為表演不能違背創作的原意。改,還是不改?    有人說,人生有三憾:不會選擇,不堅持選擇,不斷地選擇。面對改與不改,你是否能心無旁騖,不懼冷眼,堅守內心呢?他,鋼鐵俠的偶像,正如超級英雄一樣,他的電影人生也可謂跌宕起伏、精彩紛呈。擁有超常天賦的他在攻讀史丹福大學能源物理博士學位時,突然意識到這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因此只待了兩天便選擇了輟學,之後投身實踐自主創業,最終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網絡支付平臺的創始人,他就是埃隆•馬斯克,繼賈伯斯之後又一個改變世界的人。他沒有聽從命運的安排,而是遵循自己內心的選擇,不斷突破,演繹了屬於自己的精彩。

要想你的人生不斷推進,既要拋開過去,又要義無反顧,一心向前。你不必太在意被屋簷擋住的半尺陽光,不必太憐惜梢頭上即將落去的花朵。幾片白雲,一處風景,就能組成愜意的人生。然而,止步於此,你可能會覺得生活還不夠精彩,若能勇敢衝破規則的束縛,積極創造,也許彼岸風景更佳。

經有一個大學生問偉大的心靈導師安東尼•德•梅勒:「只要稍微留意一下,我們就會發現社會中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制度。儘管連執行者都知道它們是荒謬的,但就是沒有人站出來反對。這是為什麼?」梅勒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印度很多寺廟裡,舉行禱告時都要在門外拴一隻貓,這個習俗源於四百年前,當時一位德高望重的導師認為靈修院裡的貓礙事,因而每逢禱告,就命人把貓拴起來。後來這隻貓死了,他們又找來一隻貓,忠實地執行導師的命令。當然也有人認為拴貓的儀式毫無意義,但當他們提出異議時,都受到了嚴苛的懲罰。所以,直到今天,這個規則仍被不折不扣地執行著。

其實,我們身邊就有許多這種被拴起來的「貓」,但大多數人無視或默認「貓」的存在,鮮有反對之音。權威至上的心理驅使我們沉默,但權威並不意味著正確。當你發現權威與真理漸行漸遠時,只有適時反抗,才有助於社會的健康發展。

我們要溫和的呼吸,柔軟的關懷;我們要深刻的思考,寬廣的慈悲;我們要虔誠的信仰,睿智的生活;我們要愛惜每一株青草,踐地唯恐地痛。因為這些都是修行。人生裡,改與不改,取決於是你要選擇世界,還是讓世界來選擇你。如果你愛生命,就不要怕去反抗、體驗、創造。因為,這是一場人生的修行。

 

【素材還原】

文章第一段先由文題材料引發議論,以問句結束,給人思考的空間,「改還是不改」,由此演變成一個關乎人生的大問題。作者用埃隆•馬斯克的事例來論證「我們應該不斷突破自己」這樣一個觀點,這是從正面展開的論述。緊接著一個過渡段,文章向前推進了一步,觀點變得越發鮮明:要想看到更好的風景,就不能止步不前,而必須勇敢突破,不斷突破。接下來作者又引述了一個印度的關於貓的故事作為反面論證以此引出「我們身邊就有許多這種被拴起來的『貓』」,我們應該「適時反抗」,不能盲目信奉權威,這樣社會才可以健康發展。全文嚴密論證,通過正反對比,一步步地表明了自己的觀點,思路清晰,語言樸實,立意十分明確。

【運用揭示】

同學們在對比論證的運用中,常犯的毛病有二:一是對比生硬,即只將兩件事物照章寫上,看不出其可比之處,不知為何而設,令人不知所云;二是不加分析,即不注意在比較上下功夫,未能指出其相異之處以證明觀點的正確。

要克服以上毛病,增強論證的說服力,關鍵在於要有敘有議,事理結合。

1.正反對比綜合分析法

這種對比論證的方法,就是圍繞中心論點選擇並敘述對比材料,可以先敘述正面材料,再敘述反面材料,也可以相反,選敘述反面材料,再敘述正面材料,在此基礎上,集中筆墨針對兩則材料進行議論分析,揭示差異,闡述論點。

其具體公式為:正面(反面)事例+反面(正面)事例+綜合分析

 

據說,日本很重視對青少年的意志品質教育,他們把小學五年級至高三年級的學生分期分批送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讓他們獨立生活九天。島上無人居住,交通不便,學生們到了島上,自己搭帳篷居住,自己準備炊具煮食,自己利用海水製鹽。

可是,你看看我們學樣吧。這幾年各種安全事故增多,學校和家長對我們的呵護也格外周到。門衛升級,保安頭戴鋼盔,手拿電棍,在校園裡巡邏,學堂成了軍營。上學須家長護送,出校門有老師陪同。春遊不遊了,踏青不踏了,連清明祭掃烈士墓也取消了。我們被家長、老師反覆叮囑:「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我們不必過分地強調兩個民族下一代的輸贏較量,然而日本人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確實值得我們學習。人的成長要像大樹一樣,要生于田原,長於庭院,若將它移植到溫室之內、花房之中,絕對長不成參天大樹。我們身在校園,不越險地一步,安全係數增大了,可我們成長的空間縮小了,鍛鍊的機會減少了;而日本學生走出校園,活躍在廣闊天地裡,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危險,但是生在能力得到了鍛鍊。從長遠觀點看,中日兩國的做法誰優誰劣,不言自明,

 

這裡共三段,第一段敘述日本學樣的做法,是為正面事例;第二段後以「可是,你看看我們的學校吧」作過渡,敘述中國學校目前的做法,是為反面事例;第三段議論分析,揭示中日兩種不同做法的實質,顯化中心。

2、正反對比分別分析法

這種對比論證,就是在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的敘述之後,分別對事例進行分析議論,使敘述和議論更為緊密。

其具體公式為:正面(反面)事例+分析+反面(正面)事例+分析

 

一個叫楊成毅的副鄉長,自蘆山地震發生以來,一直堅守在第一線,沒回過一次家,沒洗過一次澡,但卻因為檢查組發現那天他不在指定的地點而被免職了。當記者問他有何感慨的時候,他說:「我不是擅離職守,但是任務沒完成,工作有失誤,我接受處分。」接下來,人們看到他戴著黨員志願者的袖章,默默奔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

這位副鄉長,過於遲鈍了吧,即使你不要求領導立即為你平反,至少也該發幾句牢騷,表明你的人格尊嚴。其實,人不別過於敏感,許多時候遲鈍一點倒也無妨。敏感誠然也是一種能力,敏感的人往往有靈氣,富於創造,但是過於敏感,往往會生出無端的煩惱,影響自己人生價值的實現。

不說《三國演義》中那個感嘆「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單說現實中的例子。馬加爵,一個曾經被評為省三好生的大學生,因為打牌遭到好友的批評,結果密謀把他們統統殺死了。敏感,使他成績優異,敏感又讓他斤斤計較,小肚雞腸,真乃成也敏感,敗也敏感。

 

選文共三節,第一節敘述楊成毅副鄉長面對不公平的處分能以平常心待之的事實,是為正面事例;第二節議論分析材料,肯定楊副鄉長的做法,指出鈍感的意義;第三節三句話,前兩句主要敘述反面事例,後一句話分析過於敏感的危害。對比鮮明,詳略有致,行文靈活而不呆板。

3、正反對比單一分析法

這種方法就是正反對比的兩個事例,只對其中一個加以分析議論,另一個作為陪襯,只敘述事例,並不對其詳細分析。

其具體公式為:正面事例+分析+反面事例

 

美國公立學校在大雪時一般都會停課,但有間學校卻沒有這樣做,在大雪時依然上課。當家長向學校投訴時,校方的回答是:學校來自貧寒家庭的孩子很多,但學校停課時,他們就不能有免費午餐,就得忍飢挨餓。家長又問是否能只讓窮孩子來上課呢?對此校方解釋道:我們不想讓他們覺得是在被施捨。

不要讓受幫助的人覺得是被施捨,這或許就是慈善的最高目標了吧!這樣的幫助就像一縷溫暖的陽光,既溫暖了受贈者,又不至於灼傷他們的心;就像是一陣涼爽的春風,既撫慰了受贈者,又不至於吹亂他們的心緒。

然而,在生活中我們也不少見一些「暴力」慈善,他們行慈善之實,卻又在捐贈漠視受贈者的尊嚴。有一張照片,陳光標與受贈者們舉起手中的錢,陳光標笑容滿面,但我卻看不到幾個受贈者開懷的笑臉。

選文共三節,第一節敘述正面事例,第二節對事例進行分析議論,第三節為反面事例,只敘述,不作議論分析。

我們應牢記正反對比論證的目的,不在敘例的生動、完整,而在從中歸納出一個能證明論點的道理,是為證明論點服務的。所以對比論證,不能滿足對比事例的敘述,而要在敘述的同時對其進行議論分析,揭示其蘊含的證明論點的意義,這樣對比論證才是有力的。

 


習作示例

敏感誠可貴 鈍感價更高

某生

雅安地震牽動全國人的心,地震後一個被免職的官員引起了媒體和網友的關注和熱議。人們關注和熱議他,不是他的過失本身,而是他對待處分的態度。

這個叫楊成毅的副鄉長,自蘆山地震發生以來,一直堅守在第一線,沒回過一次家,沒洗過一次澡,但卻因為檢查組發現那天他不在指定的地點而被免職了。百姓為他鳴冤,同仁為他叫屈。可是,當記者找到他的時候,他說:「我不是擅離職守,但是任務沒完成,工作有失誤,我接受處分。」接下來,人們看到他戴著黨員志願者的袖章,默默奔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

這位副鄉長似乎過於遲鈍,即使你不立即要求領導為你平反,至少也該發幾句牢騷,表明你的嚴正立場。其實,我倒以為,人不別過於敏感,許多時候遲鈍一點倒也無妨。

女作家丁玲被打成右派,發配北大荒勞動二十餘年,她總結自己活下來的經驗,竟然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我想,她說的精神勝利法,其實就是一顆遲鈍的心,就是蘇東坡的大智若愚,就是鄭板橋的難得糊塗。

有一位老師,身材矮胖,學生背後叫他「土豆」。一次課間操後,他故意用慢動作伸了一個懶腰,然後問同學,這種情形像什麼,大家回答不出來。他笑著說:「這叫土豆發芽。」半晌,大家回過神來,一陣哈哈大笑。在笑聲裡,同學們忘記了他的生理缺陷,看到了他性格的豪爽。

人生在世,缺陷、過失、錯誤在所難免,遲鈍一點,不要太過計較輸贏得失,太過計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這樣你就可以避免許多可以避免的煩惱,為自己的成功創造條件、

誠然,敏感也是一種能力,敏感的人往往有靈氣,富於創造,但是過於敏感,往往會生出無端的煩惱,影響自己人生價值的實現。《三國演義》中那個感嘆「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面對一個才能和智謀都高過自己的人,他不是去虛心討教,而是選擇嫉妒,想方設法去陷害對方,結果落得英年早逝。不如別人,承認就是,何必那麼動怒?敏感使他才華出眾,敏感又使他三氣而亡,真乃成也敏感,敗也敏感。這是小說中的形象,這樣的人在現實中也並不少見。馬加爵,一個曾經被評為省三好生的大學生,因為打牌遭到好友的批評,結果密謀把他們統統殺死了,這是現實中活生生的例子。

生也有涯,知也無涯,與其過於敏感,將人生有限的精力消耗在本可避免的煩惱上,不如適度遲頓,多點快樂,多點幸福。

敏感誠可貴,鈍感價更高。

○點評

文章套用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以「敏感誠可貴,鈍感價更高」為標題,不但對比鮮明,新穎別致,而且準確概括了文章的內容。開篇敘述楊副鄉長的事跡,引出敏感的話題,很有現實針對性;然後列舉歷史和現實中的典型事例,進行正反對比論證,闡述適度鈍感的意義和過度敏感的危害,對比鮮明,層次分明,論證有力。文章有歷史人物,有現實中的人物,材料豐富典型。分析辯證,用語準確,如「過於敏感」「適度遲頓」,既強調了自己的觀點,又不說過頭話,恰到好處。

 

跟蹤練習

.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

 

寫作提示

這是一道漫畫作文題,是新材料作文的一種重要形式。漫畫作文的審題立意,要做到「圖文並重」。「圖」即明確漫畫主體及其他構圖要素,弄清主體與各要素之間的關係;「文」是指要關注圖中的「文字」,包括釋文和標題。「圖」「文」相互補充,共同揭示漫畫的寓意。本題這幅漫畫,主體是「人」。他背著手,低著頭,全神貫注地盯著地面上雞的腳印,全然不顧頭頂上一隻雄鷹正展翅翱翔。

漫畫所配的釋文「只欣賞雞的腳印,便看不到天上的雄鷹」,對準確把握漫畫寓意起了很好的提示作用。綜合圖文信息,這幅漫畫的寓意是:一個人如果沒有高遠的目標理想,就會因小失大,難有大的成就。由此拓展開去,可以有不同的解讀,從而得到不同的立意,如「只有目光遠大,才能成就一番偉業」「鼠目寸光,行而不遠」「既要低頭,也要善於抬頭」「滿足於小的成績,很難有大的作為」等。

相關焦點

  • 議論文答題技巧——論證方法及作用
    在考試中,遇到議論文,好多學生就望而卻步了。因為有的議論文真的很深奧,讀了幾遍也不知道具體講的是什麼,作者要表達的中心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議論文閱讀理解中,經常會問說明方法的作用。說明方法又叫論證方法,包括: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道理論證等。經常會問的題目1、某段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其作用是什麼?2、本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例說明。3、某段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以上就是議論文閱讀中,關於論證方法會常出的題型,這類題型其實有一種答題公式,套進去就行。
  • 初中語文議論文學習:如何快速判斷論證方法並分析作用
    初中語文議論文的論證方法的學習不應該被看成一個孤立的問題,應該是在整個知識能力體系中存在的。第一,在知識體系裡,這條知識承前啟後,如題主所給的PPT圖片,我把它標註出來,一共六條,「論證方法及其作用」位列第四。
  • 議論文閱讀理解必學——論證方法及作用
    今天講下論證。論證:定義: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和論據之間邏輯聯繫的紐帶,解決「怎樣進行證明」的問題。2. 論證方式:立論駁論a,立論是從充足的證據正面證明作者自己論點正確的論證方式。b,駁論是以有力的論據反駁別人錯誤論點的論證方式。
  • 初高中語文銜接,議論文寫作高手,從掌握常用論證方法走起
    大家對議論文是不陌生的,各地的中考卷子都有一篇議論文閱讀。中考是閱讀議論文完成題目,而高中階段,則有解讀變為構建,寫作的內容開始轉為議論文。先前我們講過議論文的結構,本文再講一講一些論證的方法。統共七種論證方法如下:例證法、引證法、比較法、歸謬法、喻證法、歸納法和演繹法。
  •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知識點講解:議論文常考題型論證的方法及作用
    在初中語文考試當中,議論文是一種必考的一種文體,但議論文的考點並不多,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議論文中的考核題型之一:論證的方法及作用。相對於論點和論據,論證方法及作用考察的頻率更高,毫不誇張地說,這是議論文的必考知識點。
  •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都有什麼 這九種常見方法快get起來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議論是作者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評論、說服,以表明自己的見解、主張、態度的表達方式,通常由論點 、論據、論證三部分構成。議論文題目分為論題型,論點型,寓意型。
  • 議論文的「五步法」推理和論證過程,漲知識了
    議論文主體段推理指皮爾斯認為,在任何推理過程中,都涉及三個不同的實體:規則(關於世界組成方式的看法)情況(世界上存在的已知的事實)結果(如果把規則運用於該情況,預期將發生的事情),這理論也適合議論文寫作,議論文的論證說理過程就是推理過程。
  • 中考語文乾貨:議論文中論證方法的識別及作用
    敲黑板,劃重點論證方方法是議論文中常見的考點,相對於前面所提到的說明方法而言,稍微能難一些,所以要求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要能夠區分,又要能掌握其作用。我們都知道議論文主要是為了闡述一個道理,說明一個論點,在這個過程中,說服別人是過程,也是終極目的,所以,寫議論文的人總是想盡各種方法來說服別人,這才有了所謂的論證方法。如果,我們想要說服別人,我們會怎麼做呢?有的時候,我們會舉一些具有概括性的事例,比如司馬遷受刑著《史記》、範仲淹劃粥苦讀的例子,常用來說明「磨難」、「挫折」對人的重要性。
  • 議論文論證10大結構,搞定你的作文!
    本文詳細梳理了議論文論證的10大結構,並給出了較為詳細的例子和解釋。全文乾貨,內容較多,建議收藏。論證結構1 單例舉例論證分論點+例子(詳細描寫)+例子與分論點之間的關係+結論。論證結構2 多例舉例論證分論點+例1(概寫)+例2(概寫)+總結例子+結論。
  • 如何寫出優秀議論文(七):如何設計議論文的結構(下)
    (下)上一講我們探討了開頭結尾的設計,今天接著探討議論文的結構。二、論證主體的集中與準確議論文的主要內容應該是論證過程。論證,一定是圍繞論點展開的,是基於論證邏輯、運用各種論證方法來論證觀點成立的過程。所以論證主體內容就需要做到集中和準確。
  • 備戰中考:議論文各種論證方法及作用,該掌握的在這裡(乾貨)
    論證是議論文三要素之一,它是指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與論據之間邏輯關係的紐帶。如果說論點解決「需要證明什麼」的問題,論據解決「用什麼來證明」的問題,那麼論證則用來解決「怎樣證明」的問題。初中階段常見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引用(道理)論證等。
  • 如何學會運用對比論證
    如何學會運用對比論證【學習目標】【範文引路】人生之戲的真諦人生如一齣戲,不在乎出場時的陣營有多豪華
  • 中高考作文|只需3種論證方法,讓議論文立顯「深刻」與「豐富」
    一篇議論文能否說理透徹並產生巨大的說服力和感召力,關鍵就在於論證是否有效,而論證是否有效甚或高效,直接決定了文章能否達到高考作文發展等級所要求的「深刻」和「豐富」。恰當或綜合運用例證法、引證法、因果分析法等論證方法,是提高論證效度的必經途徑,也是中高考學生在備考時必須學習和提高的方面。下面,我們就結合考場佳作,談一談如何高效地運用常用的幾種論證方法。
  • 「知識」議論文的閱讀知識梳理
    (論題:議論的問題或話題)論點的判斷:標題首尾歸納概括(理清思路依據分論點或錯誤的論點)概括論點的其他方法:理清思路通過論據、分論點、錯誤論點歸納論點論點提出的方式:直接提出舉例引用比喻中心論點與分論點的關係:一部分引申遞進對比2、論據的分析:論據的分類:事實論據:(事例史實數字)真實可靠,有權威性。道理論據:(真理名言歇後語諺語原理定律)權威性,科學性,有說服力。
  • 2021年中考作文備考,議論文寫作是方向,不妨嘗試一下
    而議論文呢?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 從名稱上來看,其主要的表達方式一定是議論,三要素則是論點論據和論證,當然也有固定的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或者說引論、本論和結論。 議論文入門注意事項。
  • 自媒體寫作與論文寫作,論證過程的區別
    自媒體寫作中,尤其是議論文寫作,我們需要對自己闡述的觀點進行論證。論文寫作中,我們也需要對文獻資料進行分析,推出自己的論點。那麼自媒體寫作有哪些論證方法?論文寫作有哪些推理方法?它們之間有什麼相同與不同的地方呢?
  • 議論文布局謀篇最佳得分技巧, 與名家經典議論美段!
    1 易錯點: 缺乏邏輯無所謂層次結構 思維是議論文的生命,議論文從審題、立論、謀篇、布局、結尾,以及整個行文中,處處都要運用思維方法。
  • 從《雖有佳餚》到議論文要素的理解與運用
    這是一篇經典的議論文。文章 指出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即"教學相長",告訴了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學習和實踐的重要性,文章表明'教'和'學'是息息相關的。這篇課文被安排在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教材的第六單元。編者的意圖就是希望學生能從記敘文閱讀、說明文閱讀中自然過渡到議論文的閱讀。
  • 議論文的提綱怎麼寫?這麼實用的提分方法你一定要學!
    很多同學在寫議論文的時候都很少提前構思、列個提綱,在考試的時候往往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東一榔頭西一斧子,寫著寫著就和自己一開始想的那個作文差了十萬八千裡。這都是沒寫提綱惹的禍。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下議論文提綱的寫法,乾貨滿滿,不要隨意跳臺。
  • 議論文結構訓練,看這篇足夠了
    一、前言先回顧一下議論文的相關知識:1、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2、論據包括:事實論據、道理論據>3、論證方法包括: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4、立論的角度:要小巧、要準確、要新穎、要深刻5、論據的選擇:準,具有針對性;真,具有可靠性;精,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多樣性);新,具有鮮活性(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時代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