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雖有佳餚》到議論文要素的理解與運用

2020-12-22 愛生活愛語文

《雖有佳餚》選自戴聖的《禮記》。 這是一篇經典的議論文。文章 指出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即"教學相長",告訴了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學習和實踐的重要性,文章表明'教'和'學'是息息相關的。這篇課文被安排在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教材的第六單元。編者的意圖就是希望學生能從記敘文閱讀、說明文閱讀中自然過渡到議論文的閱讀。因此在執教這篇文章時,在學生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我通過設置問題情景,分組討論,角色問答等教學環節引導學生領會議論文的三個要素及其關係,並能初步運用到寫作中去。

《禮記》的編寫者戴聖

一、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探究議論文的構成要素。

師:這篇文章是論說文體,也叫議論文。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那麼這篇文章有哪些明確的觀點?

生1: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生2: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生3:故曰:教學相長也。

生4:學學半。

師:好,剛才這幾位同學的回答都是正確的,那麼請同學們小組討論。這些觀點之間是什麼關係?

經過小組討論後學生總結得出結論:教學相長是中心觀點,其他的觀點都是證明中心觀點的。

師:(適時解釋)「教學相長」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其他的觀點是證明中心論點的材料,叫論據。論點解決了證明什麼的問題,論據解決了用什麼來證明的問題。我們再來討論下,文章第一句是用什麼方法來證明論點的呢?

生1:我們小組認為課文第一句是用比喻的方法來證明論點。把學習比喻成佳餚。佳餚不去品嘗不知道味美,學習不去實踐,不知道自己的不足。

生2:我們小組覺得課文第一句是用類比的方法來證明論點的。學習和佳餚都要經過實踐,這是同類相比。

師:你們的回答都是正確的,第一句既是比喻論證又是類比論證。……

學生小組討論

二、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在小組成員間的辯論中領悟到議論文三要素是構成議論文的條件,缺一不可。在教學中,因為學生是初步接觸議論文,所以對論證方法沒有進行過多的講解。學生能從一段議論性的文字中找到正確的論點和論據就算完成了教學目標。

三、角色問答,鞏固知識點。

學生分別扮演提問者和回答者的角色。提問者提出論點,回答者找出論據。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發散學生的思維。當學生提出的觀點本身錯誤時。例如:世界上是有鬼 存在的。回答者要麼找不出論據,要麼找出的論據也是虛假的。這樣學生就明白了:在寫文章時觀點必須正確,論據必須真實。

總之,根據教學目標的設定,我針對教材和學生實際情況採用以上幾點教學方法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相關焦點

  • 聽掌門朗讀《雖有佳餚》,悟「學霸」養成秘訣
    《雖有佳餚》一文,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領悟到至深的學問。那便是「教學相長」。事實上,我們現在把這個成語念做「教(jiào)學相長」。因為,現代人理解為教師和學生互相促進,教和學是兩個主體。然而,《雖有佳餚》一文裡的教(jiāo)學相長,學與教互相促進,教和學是對同一個主體而言。文章先以「佳餚」與「至道」做類比,意在說明學習「至道」的重要性。學習「至道」,更高、更深的學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
  • 論文標題寫作技巧:聚焦要素法的六種情況
    本文介紹基於論文要素的重要性構建標題的方法——聚焦要素法,簡單實用。這裡所指的要素,是論文的問題、目標(動機)、方法、結果和結論。01、聚焦要素法簡介先看一個例子。如果用一句完整的「主語+謂語+問題」型句子能表示你的論文做了什麼工作,那麼把這個句子的主語去掉,把謂語調後或去掉,就成了標題。
  • 《雖有嘉餚》相關知識點匯總
    雖有嘉餚戴聖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雖有嘉餚》原文1、運用類比手法:從「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引申到「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的道理。
  • 文科博士論文的基本要素
    邱兆祥教授曾把合格的博士論文比作作者「跨入學術殿堂的入場券」,一篇高質量的博士論文,不但可以使作者獲得各種榮譽和光環,而且可能使其終身受益不盡,可見撰寫博士論文的至關重要性。但是,很多攻讀文科博士學位的博士生常常感嘆撰寫博士論文「很苦」,難以提筆下手,或者在寫作過程中力不從心,甚至有時路半易途,另起爐灶,經受不少波折。凡此種種,重要原因在於沒有很好地把握文科博士論文必備的基本要素。
  • 學術論文寫作方法有哪些?聽聽期刊主編怎麼說!
    寫作技巧很多,在此,僅就我們體會較多、收益較多,也是學術論文寫作的兩種主要方法簡談如下:(1)正確運用論文三要素原理眾所周知,論文均要求具有三個要素,即論點、論據和結論我們認為,這三個要素在學術論文的寫作中應當充分利用,即在文章的宏觀、中觀、微觀結構上都要靈活運用,而不能機械地僅在論文的總體結構上運用。
  • 論文摘要必備五要素!論文通過基礎,趕緊收藏(附摘要萬能模板)
    論文摘要作為一篇論文的門面,目的是用精簡的文字描述文獻內容梗概,這500字寫的好不好將直接影響導師對你論文的第一印象,其次大家在搜索論文的時候,一般就是論文題目與摘要一起出來,即使讀者不閱讀全文也能獲得必要的基本信息,且便於文獻檢索機構對論文學術水平的評析,有利於論文的收錄,增加論文被國際著名資料庫檢索的概率
  • 大光圈只是虛化要素之一,景深控制要靈活運用4要素
    景深不止與光圈有關,還與鏡頭焦距、與拍攝對象的距離、相機感光器的面積(畫幅)有關,光圈、焦距、物距、畫幅共同組成景深4要素。圖6綜上所述,我們在景深控制時,弄明白景深控制的4要素,當相機的畫幅確定以後,還有3要素是可以調節的。
  • 議論文如何運用對比論證
    正反引例  對比說理——議論文如何運用對比論證這種普遍存在的對比鮮明的社會情況,是論據的重要來源之一,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大大增強說服力。三、進行正反對比分析議論文重在論證,論證的過程要有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事例或一般情況,更要有正反對比分析。在這一點上,本文做得十分成功。
  •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知識點講解:議論文常考題型論證的方法及作用
    在初中語文考試當中,議論文是一種必考的一種文體,但議論文的考點並不多,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議論文中的考核題型之一:論證的方法及作用。相對於論點和論據,論證方法及作用考察的頻率更高,毫不誇張地說,這是議論文的必考知識點。
  • 議論文的「五步法」推理和論證過程,漲知識了
    議論文主體段推理指皮爾斯認為,在任何推理過程中,都涉及三個不同的實體:規則(關於世界組成方式的看法)情況(世界上存在的已知的事實)結果(如果把規則運用於該情況,預期將發生的事情),這理論也適合議論文寫作,議論文的論證說理過程就是推理過程。
  • 超級詳細的論文寫作規範
    筆者以編輯學、語法修辭學為依據,就論文結構、語言表達等方面談談寫作規範,以期對科技人員的寫作有所幫助。1.論文結構寫作規範作為科技期刊發表的論文,其基本要素應包括:題名、作者署名、摘要、關鍵詞、分類號、引言、正文、結論和參考文獻。
  • 北大新傳必讀論文:胡泳、陳剛|論文周02
    通過上期的學習,相信大家已經逐漸掌握了閱讀和使用論文的方法,這一期的論文都來自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胡泳老師和陳剛老師,這兩位老師的論文往往視角獨特、解讀深刻,閱讀這些論文能夠為你們解答學習中的很多問題,幫助你們提高思考問題的深度,千萬不要錯過。
  • 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雖有嘉餚》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雖有嘉餚》,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雖有嘉餚   (一)課文字詞詳解   ①雖有②嘉餚,弗食,不知③其④旨也;雖有⑤至道,弗學,不知其⑥善也。⑦是故   ①雖:雖然。②嘉餚:美味的菜餚。嘉,好、美。餚,用魚、肉做的菜。
  • 論文寫作 | 如何介紹研究方法
    介紹研究方法的作用在論文中不能忽視研究方法的介紹,因為在讀者看來,我們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可能有多個方面的作用:作用1:幾乎所有讀者都會希望了解我們是如何得到研究結果的,這是人們關注的與學術論文相關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它要素是問題是什麼、目的是什麼、研究結果是什麼、有什麼結論。
  • 如何理解和添加科技論文三線表中的輔助線
    學也悟也在有關科技論文三線表的前兩篇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三線表的要素、製作和排版方面的知識,今天就三線表中往往被忽略的輔助線問題作一闡述,希望大家學習後能夠製作出更為規範的、被學報編輯和導師認可的三線表。
  • 議論文閱讀理解必學——論證方法及作用
    論證:定義: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和論據之間邏輯聯繫的紐帶,解決「怎樣進行證明」的問題。2. 論證方式:立論駁論a,立論是從充足的證據正面證明作者自己論點正確的論證方式。b,駁論是以有力的論據反駁別人錯誤論點的論證方式。
  • 美國研究生論文怎麼寫?
    對文獻透徹的了解是寫作論文的基礎。因此,在動手寫作之前,必須預留出充足的時間來確保你完全理解文獻內容。確定好文獻之後,從中挑選證據來支持你的觀點,並且在論文中對這些證據做出解釋和分析。研究生常見論文類型研究生階段考察的是學生理解文獻、批判性地分析觀點、提出創新觀點的能力。
  • 論文引用失範的七大表現,你的論文存在嗎?
    2.所有投稿論文應為原創論文。3.本次會議將對論文進行專家評審,並針對論文全文遴選出大會優秀論文。其中,觀點、數據、圖表、方法、公式都是核心要素,所以遺漏這些重要項目信息就造成了作者的學術不端。2020年4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進行了審議,《草案》裡指出,「引用部分不得構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或者實質部分」。據此理解,複製一般性的文字表述而未標註引用不構成對原作者的侵權。
  • 乾貨分享⑤|臺灣團輔論文:運用生涯團體諮詢幫助身心障礙者
    所以無論是由理論、實證研究,以及實務經驗中都顯見運用障礙文化的角度介入生涯諮商的重要性。因此除了理解與運用生涯理論,我們需進一步覺察自我的障礙觀為何,設法站在障礙者的角度,在實務工作中,面對各種類型的障礙者因不夠了解,常會有設計方案策略介入的困境,也是未來身心障礙者生涯諮商團體應深刻關注與重視之處。
  • 法學論文的「神」與「形」
    這些要素也是《法學》期刊用稿的重要考察內容。 (一)問題導向 1.什麼是問題導向? 近年來,學者們對「問題」常從question、problem、issue三個單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