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什麼感覺都沒,為什麼血壓能這麼高?」氣溫驟降,你的心血管...

2021-01-08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應曉燕 記者 張冰清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心血管科近日門急診量突增,王明建副主任醫師上一個門診連續收住了三個高血壓患者。

其中趙先生雖說年齡只有52歲,但血壓卻達到220/110mmHg,有點頭暈、右側肢體乏力,若不是女兒逼著他,害怕父親腦梗,若無其事的他還不來看病呢。

聽完趙先生的述說,又看了血壓數值,王明建副主任醫師趕緊給他普及了高血壓的知識和危害,告知這已經是「高血壓急症」,並解釋了為什麼冬季他的血壓會更容易升高,而這麼高的血壓容易發生急性腦血管病和心臟意外等,需要留觀和住院診治,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趙先生這才迅速辦理了入院手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急診科會診時,84歲李老太太,既往有冠心病、房顫,近一周受涼感冒,出現了胸悶、氣短,入院當天晚上半夜睡眠時被憋醒,大汗淋漓,家人趕緊叫了120急送急診科,問診時氣憋的連話都說不出來,聽診肺部就像「開了鍋」,典型的急性左心衰。

其實這些重症的發生都與寒冷的天氣密切相關。

寒冷為什麼會加重心血管疾病;如何做到讓每個心臟病患者防患於未然。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心血管科童鴻主任指出,每當冬季來臨時,心臟病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明顯增加。心血管事件主要包括高血壓急症、急性冠脈症候群、心力衰竭(心衰)和心血管死亡。

寒冷刺激導致心臟病患者,心肺功能儲備下降,調節能力降低,氣溫、氣壓和溼度的突然變化,大風、下雪等惡劣天氣使得患病機體難以及時調整,容易導致心臟突發事件的發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寒冷刺激可導致冠狀血管收縮和痙攣,導致血壓升高,加重心肌缺血,甚至觸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和血栓形成,導致心臟突發事件發生。

如果患者出現寒戰,還會導致機體耗氧量增加,進一步加重心肌缺血。此外,冬季是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感染不但可以誘發心衰,而且炎症過程還參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發展和破裂,與心臟事件的發生密切相關。

如何預防?

1.保暖防寒

隨著早晚溫差的加大和天氣的逐漸轉寒,作為心臟病患者及其家屬,應每天關心天氣預報,根據溫度及時增減患者的衣物和調整其出行活動的安排。

南方地區,室內溫度比較低,應注意增添衣物,採取各種供暖和保暖措施,如使用電熱毯、熱水袋等,有條件的家庭,應打開空調或其他取暖設備,將室內溫度調至18℃~24℃。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洗澡水的溫度應根據室內溫度、自己身體狀況和個人平時習慣來調整,如室內溫度過低,應暫緩洗澡。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室內溫度也不宜過高,以免室內外溫差過大。

2.合理膳食

許多心臟病患者認為,冬季的寒冷可以通過「大補」來抵禦,其實這是很不科學的,冬季仍應控制飲食總量和調整飲食結構,保持體重不增加。

第一,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粗糧、雜糧,少吃肥肉、葷油、油炸食品、糖果、甜點和含糖飲料;並改變進食習慣,努力放慢吃飯速度,細嚼慢咽,不吃或少吃,如巧克力、炸薯片、甜點等高能量食物。

第二,減少鈉鹽攝入:每日攝入食鹽量不宜超過6g。要注意並不只是食鹽裡含有鈉,5ml的醬油裡也含有1g的鈉鹽。儘量減少鹹肉、罐頭、火腿、加鹼發酵的食品等高鈉食物的攝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第三,相對增加鉀、鈣的攝入。鉀和鈣在體內能夠對抗鈉的不利作用,應該在均衡的基礎上多吃蘑菇、紫菜、土豆、海帶、大豆、香蕉、柑橘等含鉀高的食物和牛奶、芝麻醬、蝦皮、豆製品等含鈣高的食物。

第四,控制膳食脂類攝入。每日控制食油的攝入量在30g以內,限制動物脂肪的攝入,儘量用植物油烹飪。在植物油的選擇上宜選用橄欖油、茶樹油、花生油、低芥酸的菜籽油、豆油、葵花子油、香油、玉米油等。避免使用豬油、牛羊油、黃油、奶油等。少食動物的內臟,如肝、腎、腦等組織。

第五,多吃新鮮綠色蔬菜和水果。蔬菜一天的量應該在400-500g為宜,水果在100g為宜。

第六,清晨飲水。高血壓患者應注意清晨起床後,喝一杯水,這樣做有利尿、幫助排便、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的作用。

3.適當鍛鍊

高寒地區有「貓冬」的習慣,這對心臟病患者很不利。

儘管活動有危險,但少出門、少活動會減弱身體各系統抗寒能力和機體整體抵抗力,不利於心血管患者的康復。

活動減少容易使體重增加,血糖和血壓水平升高,血脂異常。

心臟病患者運動的原則應該是: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因人而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適當活動,不但可增加體力和身體抵抗力,還能增加患者抗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疾病的遠期預後。

外出活動前,要了解天氣情況,如果遇到寒流、風雪天氣,可以做些室內運動。

出門前除應根據天氣情況穿戴好衣服,還應適當做做熱身活動,出門前身上不能有汗。

但是,對於那些每天堅持運動的患者,在天氣突變時不能強求戶外的規律運動。

冬季天亮較晚,應該調整室外活動的時間,極端寒冷、雨雪天氣、大風、霧霾等情況下不建議心臟病患者進行運動。一般來說,上午9、10點左右,太陽升起後,寒氣消退,在空氣情況良好的情況下進行運動。應避免迎風跑步。

運動強度主要取決於自己的病情和身體狀況,一般應以不出很多汗、沒有明顯胸悶和氣短,白天不感到很疲勞為宜。

如果運動中出現明顯的胸部悶痛,應停止活動或者休息後減輕;考慮有心絞痛 發作的可能性者,需及時到醫院就診。

遇有上呼吸道感染時,應積極治療和充分休息。

4.自我監控

心臟病患者的自我監控十分重要。

天氣轉冷之前,患者應該進行一次正規的體檢,總體評估身體情況和疾病的危險程度,內容包括血壓、血脂和血糖的情況,評價心肌缺血情況,評價心臟功能。

冠心病患者需要檢查心電圖,進行運動負荷試驗(運動平板),必要時行冠狀動脈造影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高血壓患者在家每日至少測量血壓1次,糖尿病患者應按時監測血糖,尤其在氣候變化、情緒波動、失眠、創傷、手術或患其他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的情況下,更嚴格監測和控制血壓和血糖水平。

心衰患者應該每日測量體重,並注意尿量的變化,如果尿量減少,體重短期內增加,應留意可能是心衰加重了。

5.正規治療

患者必須遵照醫囑服用合適的有效藥物。

應定期到醫院複診,根據病情及時調整藥物及其用量,出現不適應隨時去醫院就診。

冬季應在服藥後出門,如果出門時間較長,應該帶上常規使用的藥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冠心病患者攜帶的主要藥物應該是硝酸甘油,因為緩解心絞痛此藥最有效,其他藥物有的效果不如硝酸甘油,有的藥物用法單靠患者自己不易調整掌握。

冬季外出如出現心臟突發事件,應及時呼叫急救系統,因為患者很難恰當自救。

心臟病患者不能過分依賴「急救盒」中的藥物,硝酸甘油也只是緩解症狀,真正的救治還應立即到醫院進行。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寒流來襲氣溫驟降 臺灣至少33人猝死(圖)
    原標題:寒流來襲氣溫驟降 臺灣至少33人猝死(圖)   中新網2月10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寒流來襲,各地陸續傳出猝死案例,桃園以北地區這兩天就至少有33人因氣溫驟降而暴斃。   新北市消防局統計,8日全市共11人因內科疾病送醫不治,9日則有8人,2天來合計多達19人疑因氣溫驟降猝死,其中大多為高齡老人,且不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症。
  • 氣溫驟降!醫生提醒:冠心病患者朋友,記得做這些複查,確保秋冬季...
    由於氣溫驟降,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很容易因為天氣變冷引發血管痙攣,出現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動脈硬化斑塊脫落,引起急性心梗等急性心腦血管意外,甚至猝死! 心血管專家提醒:到了寒冷天氣,冠心病患者除了按醫囑規律服藥,注意健康生活方式,還應該要注意及時去醫院檢查以下項目,儘早做好預防措施,就能確保秋冬季平安健康度過。
  • 為什麼很多人血壓高卻不自知?血壓升高時,人會有什麼感覺?
    血壓高是現在中老年人的常見問題,對身體健康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因此早發現早好。但是,很多的人發現血壓高的時候,已經是發展了一段時間了,這樣的現象出現不在少數,很多的人也忽視了這一點。其實,在防治的時候,關鍵就是儘早發現它,身體出現的變化很細微,仔細點就能發現。
  • 血壓140/100,應該如何是好,看心血管醫生這麼做!
    有很多人對於高血壓覺得很神秘,其實我們醫生也有很多人都是高血壓,沒辦法最後也得控制血壓,醫生更知道長期高血壓不控制的危害,所以更重視控制血壓。我是心血管醫生,就是看高血壓的醫生,我們科不少醫生都有高血壓,尤其是體重超標、抽菸喝酒、經常熬夜做手術、有課題做實驗的醫生,更容易發生高血壓。有人問:你們醫生還抽菸喝酒,當然!
  • 天,為什麼越來越冷了
    全區陰冷持續今天(18日)上午8點各地氣溫只有個位數昨天(17日)清晨南寧今年下半年的低溫再次被刷新只有4.6℃今早上班你穿了幾件?秋褲扎進襪子裡嗎?盼望著盼望著,升溫一直沒有來!為什麼反而讓人有種越來越冷的感覺?
  • 氣溫漸降,血壓失控怎麼辦?做好三件事,輕鬆「穩住」血壓
    這麼冷的天氣,除了關心保暖問題外,還要關心血壓波動的問題。畢竟,在中國,高血壓是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總患病人數達到2.7億之多,每四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患有高血壓!而冬季,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是個「坎兒」。天氣一降溫,人體的血管會收縮,血壓就會更容易升高。
  • 氣溫越低血壓越高?高血壓出現血壓波動怎麼辦?
    核心提示:有研究發現,在血壓「高峰」的時間段,也是心腦血管意外發生的「高峰期」。所以,高血壓病人,最好是能夠了解自己每天血壓波動的規律,選擇合適自己的服藥時間和方式。   天氣漸冷,血壓也漸高。
  • 60歲老人正常血壓應是多少?血壓高但無任何不適,要注意什麼?
    如果超過這個正常值,但還沒有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屬於正常高值,這個範圍在收縮壓120-139mmHg和(或)舒張壓80-89mmHg。血壓在正常高值時一般身體不會有什麼不適,但容易發展為高血壓,所以需要密切監測血壓,並要開始生活方式幹預。
  • 【當心】氣溫驟降猝死頻發,生活中這幾點一定要注意了!
    本以為在事業是已經度過了中年危機, 可沒想到在生命上栽了! ε=( ο`*)))唉, 這冬天到了, 怎麼才能更好的預防猝死呢?
  • 掌握以下幾個步驟,在家也能準確的測量血壓
    最近這兩周都是實習生小林跟我上門診,這天門診結束以後,她問了個問題,明明診室裡都有在測量血壓,為什麼很多患者自己還帶一個本子,上面記錄著每天的血壓?有些牛人還用Excel做了個表,來就診時列印出來,著實佩服,不過有這必要嗎?
  • 血壓140/100mmHg需要吃藥嗎?醫生告訴你,什麼時候才需要吃降壓藥
    L先生,今年35歲,微胖,是某公司職員,平時上班很辛苦,最近一段時間頭昏昏沉沉的,總感覺頭腦不是那麼清醒,以為是頸椎病發了,就沒在意。上周末L先生去父母家裡看望二老,他父親是一位高血壓患者,還是有一些高血壓常識的,而且家裡備的有血壓計,了解到L先生近段時間頭昏,就讓L先生測了一下血壓,140/100mmHg,血壓高了,尤其是低壓,L先生的父親知道血壓正常值是<140/90mmHg。怎麼回事呢?L先生很納悶: 半年前體檢的時候血壓還是正常的,而且血糖血脂等各項指標也都是正常的,我真得了高血壓嗎?嚴不嚴重?需不需要吃藥?
  • 抗疫期間,在家待的血壓都高了!高血壓不能吃什麼?專家說明白
    對於高血壓的人來說,更是這樣,很多高血壓人最近在家待的血管更高了,為什麼呢?吃得太「好」,待著不動,熬夜不睡覺,緊張焦慮等等都會導致血壓升高。既然我們在家待的主題之一是吃,那麼我們就說說,高血壓的人飲食方面應該注意什麼?
  • 心痛完球王請照看好自己的心血管
    馬拉度納每一次的健康問題都牽動著全世界球迷的心,但沒一位球迷願意相信,這次他因心臟驟停永遠離開……  馬拉度納的慘痛教訓提醒我們,日常一定要做好健康管理,遠離心血管疾病。  氣溫驟降  心梗病人急劇上升  這幾天杭州氣溫驟降,被網友調侃為「一日入冬」。
  • 浙江金華:氣溫驟降,雪中臘梅幽香四溢
    2021年1月7日,浙江金華,漫天飛雪,氣溫驟降,金華市區婺州公園裡的臘梅在雪中競相綻放,幽香四溢,令人陶醉。1月7日,浙江金華,漫天飛雪,氣溫驟降,金華市區婺州公園裡的臘梅在雪中競相綻放,幽香四溢,令人陶醉。
  • 吃了降壓藥,血壓還是高,是什麼問題?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藥物的原因尚未發揮最大療效:目前正規的降壓理念並不是說要快快的把血壓降到目標值,而是要平穩的下降,一般來說2~4周是很正常的。對於一些年齡比較大、基礎血壓高的人來說,或許需要更長時間,比如4~8周,這樣可以避免血壓下降過快、過多導致的頭暈等低灌注的症狀。
  • 冬季老年心血管疾病高峰期的防治丨健康講堂
    為什麼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居多呢?   A:隨著科技和醫學進步,人類的預期壽命必然增加。上了年紀以後,人們的身體機能,如心、肺、肝、腎等都在退化,故而造成老年性的病變人數越來越多。首先我們要先了解血壓是怎麼計算的,有一個公式:血壓=阻力*流量=阻力*(心排量*心率)。   舉個例子,正常情況下,高血壓患者夏天的血壓比冬天更穩定。這是因為夏天氣溫比較高,外周血管舒張,血管收縮阻力較小,心排量和心率不變的情況下,血壓就會比較穩定。
  • 吃什麼可以降血壓
    但廠長並沒有批這些養生知識,反而說,一個大掃除,倒讓你長了不少養生知識。雖是諷刺語氣,她或者說編劇顯然並不認為這些養生知識本身有什麼問題。觀眾呢?全國乃至全世界十幾億的觀眾,又有多少人能夠分辨呢?比如說,其中一句,「芹菜能治血壓高」,有道理嗎?是醫學事實嗎?有多少高血壓病人會因為看了這個小品而去吃芹菜降血壓呢?
  • 為什麼血壓高了,醫生不給做手術?
    由於術前很多檢查都在門診做完了,住院也到沒什麼太多事。安排好床位,護士測測血壓,再抽點血就沒事了。可就在護士測血壓的時候,還是發現了異常。護士一測她的血壓,結果顯示,她的血壓高達180/100mmHg!看到這個結果,護士立刻將這個情況告知了她的主治醫生。主治醫生一聽,立刻從門診返回病房。
  • 氣溫驟降眼睛疼!青光眼高發人群需勤查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12月25日報導:人們總說眼睛是最不怕冷的器官,但是氣溫驟降的時候,自覺眼睛脹痛的人卻愈發多。近來,上海愛爾眼科醫院的門診就遇到了這樣的患者。冬季氣溫驟降時,寒冷的刺激會使交感神經興奮,此時青光眼病人的瞳孔容易放大,引起眼壓升高,導致青光眼突然發作。此時,常常會出現劇烈的眼脹、頭痛、眼球堅硬如石、結膜充血、噁心嘔吐、血壓升高等表現。  陳旭主任提醒出現以上症狀的患者,需及時到醫院進行排查。
  • 血壓高的人,為啥還要監測心率?心率與血壓有什麼關係?
    錯誤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讓三高的發生率也持續增長,其中發現血壓高的人比較多。不僅是年齡較大的人被查出血壓高,有的年輕人也出現血壓不穩。在出現高血壓以後,大家就對自己的血壓情況多關注了,也會了解相關的信息。有的人就表示,在量血壓的時候,醫生總會問一下心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