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金星談醫美行業發展、網際網路美容平臺等話題

2020-12-26 騰訊網

中新網12月23日電 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典於近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回顧了2020年行業發展,並展望2021年趨勢方向。在討論環節,醫美服務線上化趨勢成為現場關注焦點。

發展空間:資本市場也「愛美」 行業增長態勢被看好

在現場,新氧科技CEO金星對於2020年行業發展表示,受疫情影響,醫美行業作為線下服務領域也受到較大影響,但從3、4月份開始整個行業恢復是非常穩健和持續的。

雖受疫情衝擊,但資本市場熱情不降反升。12月22日,創業板醫美第一股愛美客股價再創新高,收於666元每股,市盈率接近200倍,總市值高達760億。不僅如此,登陸科創板的華熙生物市值也超過700億,市盈率高達118倍。

資本追捧的背後邏輯,除了醫美股在資本市場的稀缺外,還包括全球醫美市場長期保持 20%+的複合高增速,堪比茅臺的高毛利等多因素。而從需求端看,人口老齡化、消費意識年輕化,14 億人口基數都為新興的醫美消費提供了廣闊空間。

新氧科技的業績成長路徑也代表了行業縮影。2016年公司營收不足5000萬元,2019年達到11.5億元,3年時間營收增長22倍。對此,敏銳的資本早有嗅覺,新氧科技2019年在美股上市,上市前新氧科技經歷了六輪融資,其中騰訊、經緯中國、鼎暉投資等都在其股東名單,總融資額超過15億元,在單輪融資規模和融資輪次上都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對於醫美行業的發展,金星有更直觀的感受。他表示,「以前我們想到醫美,感覺核心消費者都是時尚、前衛、高消費的女性。但今天再來觀察周圍的醫美消費者,他們年齡範圍可能更廣了,他們的職業、社會階層也非常的寬泛,都開始嘗試醫美消費。」隨之而來的,是醫美的線上化程度進一步提升。金星介紹稱,「今年跟去年相比,整個在線醫美服務市場的規模有12.2%的增長,線上化是堅定不移的長期趨勢。」

平臺價值:回歸醫療本質 讓醫生和消費者直接對話

網際網路美容平臺的出現,以其成本優勢和可靠的垂直搜索特性,在一定程度幫助醫美行業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拓寬了獲客渠道。藉助O2O平臺、移動APP等新手段進行更精準的用戶挖掘和服務推廣,也改善了醫美機構的營銷效率。

從新氧科技高管層背景看,CEO金星出身網際網路行業,對社區運營具有20年經驗。金星介紹,目前在新氧平臺展示的醫美機構已經達到11000多家,覆蓋範圍非常廣,平臺還展示了20200多名醫美醫生的信息。新氧科技還對機構和醫生的管理系統以及整個用戶畫像系統進行了重構,這套系統越完善,消費者和機構之間匹配的精準度就越高,機構的營銷就越有效率。

經過一系列調整,金星透露,根據QuestMobile數據,今年8月份,新氧移動端的月活用戶已經達到了974萬,登頂中國垂直醫療類APP首位,不僅僅是醫美,而是垂直醫療類APP的首位。

雖然新氧科技近年積累了大量用戶資源和醫療機構,平臺影響力不斷擴大,但是否面臨網際網路巨頭加入帶來的行業競爭?對此,金星表示,「網際網路公司的加入,加速了整個行業信息對稱,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和比較。但絕大多數平臺只是解決了消費者和機構的對接。而對接背後的運營人員、營銷人員、醫生面對消費者心態是不同的。從醫生職業生涯角度講,更愛惜自己的羽毛,會給消費者更專業負責的建議。讓醫生掌握了話語權,主動和消費者直接面對面溝通,回歸醫療本質,這是我們運營平臺的底層邏輯,在商業模式上更具有競爭優勢。」

為此,新氧科技推出醫生號產品,不到1年時間,已經有1.87萬醫生註冊,其中公立醫院醫生有1500人,其中最活躍的TOP500醫生,「我們能看到他們獲得了更多消費者的關注,他們個人主頁訪問量佔到全站的四分之一,他們生產的內容案例獲得了所有醫生三分之一的流量,都是直接去導向前500名的醫生。」金星介紹稱。

年初疫情期間,新氧科技還重點發力推廣視頻面診產品,目前已有超過80萬次用戶視頻面診的發起量,單日峰值達到了14463次,80萬次的面診給整個行業時間效率的節省和提升,帶來的促進是巨大的。

金星還表示,「今年對所有的醫美行業同仁來講是一個大考,但它也給了我們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們去苦練內功,積蓄勢能。在2021年,我對行業前景預測非常樂觀,希望我們能厚積薄發、破浪前行。」

相關焦點

  • 謹防網際網路醫美行業的「美麗陷阱」
    依託用戶流量和供需匹配效率優勢,網際網路平臺正推動輕醫美產業的良性發展。艾媒諮詢《2019年中國輕醫美市場消費認知情況分析》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醫美線下機構和基於微信社群的網絡內容社區成為消費者獲取輕醫美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是網際網路醫美平臺。報告分析認為,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的滲透率提升及內容化趨勢,將有效推動行業資源的進一步整合,專業醫美平臺未來或將成為消費者了解及鑑別輕醫美信息的重要窗口。
  • 美團醫美加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行業發展與監督自律委員會
    12月12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行業發展與監督自律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作為新興的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美團醫美也加入了行業發展與監督自律委員會,為整形美容行業的自律和發展作出一份貢獻。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張斌會長在會上致辭表示,把全國醫美行業的專家和領導組織起來,成立行業發展與監督自律委員會,將進一步加強醫美行業的監督和自律。
  • 醫美咖品牌升級 探索網際網路+時代美業健康發展之路
    千龍網北京11月13日訊 11月12日,由醫美咖集團主辦、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容分會新技術開發與應用專委會支持的「連結共贏2018醫美咖品牌升級發布會」在京舉行。醫美咖集團創始人兼CEO何瑞乾(Owen He)在會上發表了演講,圍繞雙美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網際網路+時代下的醫美咖品牌升級之路展開深入解讀。
  • 中國醫美行業發展現狀如何?
    中國醫美行業發展歷程 相比美國、臺灣、韓國等成熟市場,中國醫美行業起步較晚,自醫美行業在中國誕生以來,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萌芽期(1948)——探索期(1949-1994)——成長期(1994-2009)——高速發展期(2010-至今)。
  • 新鮮出爐---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美行業發展分析報告解讀
    杭州2020年12月3日 /美通社/ -- 醫美行業是發展增速快、市場規模與前景巨大的一個領域,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用醫療美容的方法實現自身對美的追求。2020年是尤其特殊的一年,在全球飽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醫美行業也無例外地受到了影響。
  • 醫美零食化,美容行業格局將被顛覆?
    從美容到個護,從營養到醫美……顏值經濟的廣度和深度已經超乎人們的想像,而與顏值掛鈎的口服美容品類在連續三年高增長下,一躍成為了保健行業的最大消費場景,發展空間廣闊。《2019口服美容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在「顏值經濟」相關的品類消費中,口服美容產品增速最高。預計中國口服美容市場2022年將達238億元。
  • 醫美行業併購整合 美萊、藝星等美容醫院龍頭受關注
    醫美行業規模巨大,中國已成為全球醫療美容大國  據2017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實現產值超8000億元,行業年發展速度15%以上,而上遊企業的銷售增長迅猛,年增速超20%。  平臺等與行業發展密切相關的環境要素,共同構成醫美產業的生態圈。
  • 新氧APP獲ELLE75周年「安全醫美指導」特別獎 領跑網際網路醫美賽道
    近日,被譽為「年度購物必備指南」的ELLE美妝之星榜單發布,網際網路醫美平臺新氧APP獲「安全醫美指導獎」。與此同時,新氧上線第二期綠寶石醫生榜單,甄選100名專業醫美醫師為愛美人士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權威參考。越來越多優質醫美醫生匯聚到新氧,國內終於出現了一家涵蓋優質醫生資源、大量求美者以及聚合品牌效應的網際網路醫美平臺。
  • 美唄想做「醫美網際網路界的京東」,但平臺亂象頻發恐翻車
    要知道,醫美機構屬於重資產運營,拋開團隊招募和培養不談,光建設和運營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更何況還要在全國遍地開花,別說美唄這種融資總額不到2億元的創業公司無法做到,即便財大氣粗的網際網路巨頭也要掂量一番。 退一步講,即便美唄不差錢,也不會選擇自建醫美體系,因為會拖慢擴張速度。
  • 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進入第二階段 重點打擊「生美違規做醫美」
    有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僅13000家,無證經營的「黑醫美」機構則近10萬家,且這些「黑醫美」場所使用的90%以上的流通醫療美容設備都是假貨;我國醫美行業合規執業者大約17000人左右,非法執業者數量卻超過了150000人,合規醫師僅佔行業 28%,這就意味著,每10名醫美從業者中就有9名「黑醫生」。
  • 【醫美中國】大陸網際網路醫美科技走進臺灣,寶島業界震驚!
    醫美視界高雄消息 2018年10月27-28日,為期兩天的2018年臺灣美容外科學會國際學術年會在臺灣高雄舉行。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網際網路醫美分會代表協會受邀參加了本次年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網際網路醫美分會會長杜曉巖博士作為本次受邀演講嘉賓,做了《網際網路科技助推醫美產業健康發展》的專題演講。把中國大陸幾年來在網際網路+醫療美容的應用經驗,向十多個國家的學者做了介紹。
  • 共建行業服務生態 百家醫美企業籤署行業自律承諾書
    會議圍繞「醫美行業監管和自律」展開,旨在推進行業自律,帶領行業健康發展。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趙振民秘書長上臺宣讀《關於設立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行業發展與監督自律委員會的批覆》  近年來,我國醫療美容行業發展迅速,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對「美」的追求。醫美市場高速增長的同時,也衍生出一些非法亂象,使醫美行業生態遭受了不良影響。
  • 醫美行業「流量為王」還是「服務為王」?
    從最早切入網際網路醫美的新氧、更美到美團、阿里等巨頭的加入,行業競爭不斷加劇。然而,千億市場規模的醫美行業僅僅是「網際網路+」就這麼簡單的嗎?坐擁大批流量的巨頭美團、阿里等雖然已經加入到行業競爭中來,但是醫美行業的專業性卻有所欠缺。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已有11000家平臺,2400萬消費者通過美團了解醫美業務,但是,平臺專業資質,專業醫學問題卻難以保證。
  • 專家業界聚焦醫美:規範與自律才是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加強醫療美容監管 促進行業良性發展近年來,醫美產業發展迅猛,但隨之而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目前北京已經開展醫療美容聯合整治、聯合監督執法行動。」王開斌說。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牙頜顏面醫療美容分會會長、中日友好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徐寶華在發言時表示,醫美行業發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應多舉措並舉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讓中國的消費者享受到更好的醫美服務,助力健康中國。
  • 艾爾建美學聯合中整協進博會發布「三正規-放心美」醫美行業倡議書
    上海2020年11月9日 /美通社/ -- 今日,全球醫美生物製藥行業的領導企業艾爾建美學聯合中國整形美容協會、10家醫美機構及阿里、美團、新氧、京東等四大電商平臺,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正式發布「三正規•放心美」醫美行業倡議書。
  • 蓄勢新醫美!長沙市醫療美容協會舉辦換屆選舉大會及行業年度盛典
    自2018年長沙市醫療美容協會成立以來的三年中,協會在各級政府職能部門領導及全體會員單位的共同關心、努力下,竿頭日上。為淨化醫療美容市場,協會積極推進規範行業發展工作,創新監管模式,成立專項整治行動工作小組加強行業的自查自糾,推動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 醫美行業:美容大王2.0 當輕醫美進入大眾化時代
    中國即將成為醫美第一大國,三千億市場值得期待。2019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到1769億元,增長率為22.2%;2019年中國醫美用戶1367.2萬人,預測2023年醫美用戶達2548.3萬人。中國在2017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美市場,亦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
  • 「諮詢幾小時後,我就被『醫美網際網路界的京東』賣了」
    除了高調對標京東,龔連勝還聲稱美唄是「中國兩大醫美網際網路平臺之一」,並「痛揭行業亂象」,將合規機構佔比低、合法醫師佔比低、暴露用戶隱私、無安全保障等醫美行業亂象總結成「醫美行業八大坑」。眾所周知,自營是一個相當「重」的行業,自建倉庫、自建物流,這是京東電商能和淘寶抗衡的殺手鐧,卻因為投入大、成效慢,京東物流就連續虧損了12年,直到2019年第三季度才盈利。
  • 醫療美容醫院裝修標準來了!醫美行業必看!
    隨著醫美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醫美機構出現,作為專業的機構醫美裝修標準一定要看!一、床位要求醫療美容醫院住院床位總數20張以上,美容治療床12張以上,牙科綜合治療椅4臺以上。二、科室設置(一)臨床科室:至少設有美容諮詢設計師、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美容中醫科、美容治療室、麻醉科。(二)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藥劑科、檢驗科、放射科、手術室、技工室、消毒供應室、病案資料室。三、人員醫療美容醫院人員配置要求(一)每床(椅)至少配備1.03名相關專業衛生技術人員。
  • 醫美「醫」得了美圖嗎?
    具體來看,上遊以原料及器械廠商為主,主要從事玻尿酸、肉毒素、膠原蛋白等原料以及雷射美容器械的研發 、生產;中遊主要指醫美服務機構,包括公立醫院整形美容科 、民營醫療美容醫院以及眾多小型診療機構;下遊多為獲客平臺,主要包括線下美容院、SPA 會館、醫院等導流機構、線上搜索類平臺以及線上垂直類醫美、大健康平臺等。上遊市場側重研發,毛利率高,但入局門檻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