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龔進輝
隨著雙11日益臨近,不僅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爭相鬥法,醫美行業等新面孔也加入到雙11大促的行列中來。這不,最近,美唄舉辦了雙11「正品風暴」狂歡節啟動會,令人不解的是,其在雙11玩法上著墨不多,反倒花了較大篇幅吹噓自己和猛踩對手。
美唄創始人龔連勝表示,美唄以「正品」為基礎,以「嚴選」「自營售後」為保障,做「醫美網際網路界的京東」,引領行業自律共贏,並暗諷像「淘寶」的友商亂象頻發。既然美唄以更像「醫美網際網路界的京東」自居,那不妨來審視下它到底夠不夠格,以及它到底有沒有亂象。
美唄偷換概念,或碰瓷京東
龔連勝提到「正品」「自營」等關鍵詞,乍看之下,的確與京東畫風很像,但仔細深究你會發現,美唄強調的點與京東踐行的方式有本質區別,似乎有偷換概念的嫌疑。
在討論美唄做「醫美網際網路界的京東」是否成立之前,先來分析下何謂京東模式。我的理解是,京東提供從上遊採購到物流配送再到售後的一體化服務,每個環節都高度介入,給用戶滿滿的確定性。換言之,自營是京東模式的核心,自己採購商品,進入自家和租用的倉庫,再經自建物流之手送到用戶手中。
醫美行業主打各種醫美服務和藥械,且以前者為主。這意味著,身處其中的美唄主要做的是服務電商生意,與從事實物電商的京東有明顯差異。而這些差異的客觀存在,使美唄做「醫美網際網路界的京東」站不住腳,違和感十足。
在我看來,如果美唄想要玩轉自營,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條路是效仿京東實現服務入倉。京東模式最鮮明的一個特點是商品入倉,按照這一邏輯,美唄應做到服務入倉,但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註定行不通。
一方面,與看得見、摸得著的商品不同,服務是虛的,你聽過批量採購商品,但肯定沒聽過批量採購服務,完全無從談起。另一方面,入倉操作也不切實際,倒不是因為美唄沒有倉庫(本來就沒有倉庫),而是因為服務側重於親身體驗,用戶必須到線下醫美機構,才能享受到預定的醫美服務。
因此,你會看到,商品入倉後,依託自建物流體系,京東可以把商品發往周邊省份甚至輻射全國。反觀無法實現服務入倉的美唄,具有極強的本地化屬性,用戶通常去所在城市的醫美機構就診,跨省就診有是有,但因概率太低無法成為醫美消費主流。
第二條路是自建醫美體系。如果美唄在全國各地擁有自己開的醫美機構,那它強調自營、做「醫美網際網路界的京東」一點毛病都沒有,但這完全不太現實。要知道,醫美機構屬於重資產運營,拋開團隊招募和培養不談,光建設和運營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更何況還要在全國遍地開花,別說美唄這種融資總額不到2億元的創業公司無法做到,即便財大氣粗的網際網路巨頭也要掂量一番。
退一步講,即便美唄不差錢,也不會選擇自建醫美體系,因為會拖慢擴張速度。如果真的自建醫美體系,正確姿勢是前期在一兩個城市試點幾家醫美機構,待運營步入正軌後,才開始批量複製,但為了保險起見,也僅局限於幾個省份,不可能一股腦在全國鋪開,這與唯快不破的醫美網際網路領域顯得格格不入。
所以,美唄的畫風是整合全國各地豐富的醫美資源,對接潛在醫美消費者,本質上是平臺模式,與淘寶負責搭臺、商家負責唱戲區別不大,以醫美之名幹中介的活,承認自己是轉診就這麼難嗎?不知你發現了沒,只有實物電商才有自營模式和平臺模式之分,而服務電商只有平臺模式可選,美唄自然也不例外。
或許是意識到自營兩條路均走不通,美唄才會把自營側重點放在售後上,實在讓人大跌眼鏡。一方面,其模糊焦點,在自營本分上毫無作為,反而發力事後彌補的售後,屬於典型的本末倒置,就算售後環節做到極致,也無法給用戶帶來安心、放心的醫美體驗。
另一方面,暴露出美唄過於張揚,企業售後服務有自營和外包之分不假,但凡是有追求的企業都會選擇自營售後。以阿里為例,別看其是平臺模式,但組建了龐大的CCO團隊。如果美唄真的對自己有較高要求,那就沒必要刻意強調自營售後優勢,因為這是份內事。
或許,美唄雞賊地認為,只要打出「自營」字眼,做「醫美網際網路界的京東」一說就成立,不禁讓人質疑其在碰瓷京東、蹭京東熱度。劉強東肯定不會承認,京東自營的重中之重在售後。綜上所述,美唄做「醫美網際網路界的京東」的宏願漏洞百出,聽聽就好,千萬別當真。
美唄生動詮釋醫美行業八大坑
除了不遺餘力給自己塑造做「醫美網際網路界的京東」這一正面人設,美唄在雙11啟動會上還有意無意地踩對手,甚至直接點名友商,如果不是有秀肌肉環節,外界會誤以為美唄專門開了場針對友商的批鬥會。
據我觀察,美唄在好幾個層面內涵友商,其他方面我不做過多評價,唯獨一點我忍不了,決定好好說道一番。美唄新聞稿這樣寫道,「得益於自身完善的保障體系,美唄醫美成立九年來,網絡上幾乎無負面,與其他醫美網際網路平臺負面頻出形成鮮明對比。」
或許是為了踩友商,亦或是突出自身優越感,美唄還真是一點也不謙虛,吹牛不打草稿。別說其身處的醫美行業爭議和亂象頻發,就算放在其他行業,9年幾乎無負面,試問有幾家企業能做到?更何況醫美行業向來水很深,美唄能長達9年做到潔身自好、獨善其身,幾乎零差評,果真如此神奇?我看不見得。
龔連勝在雙11啟動會上指出「醫美行業八大坑」,包括合規機構佔比低、合法醫師佔比低、非法藥械大行其道、非規範操作屢見不鮮、醫美效果虛假宣傳、暴露用戶隱私、價格虛高、無安全保障,誓言要革黑醫美的命。其實,美唄自身也存在上述問題,打鐵仍需自身硬,先管好自己再談引領行業自律。
以醫美效果虛假宣傳為例,去年9月,在長春上大學的盧同學通過美唄App加了一位客服,諮詢隆鼻手術後,客服向她推薦某整形醫院,並表示可以貸款整形,醫院會全權負責幫她辦理。在貸款4萬元做完手術後,盧同學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因為效果完全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樣,做完拆線之後整個鼻子又紅又腫。
在用戶愈發重視個人隱私的今天,美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許多美唄用戶反映,稱自己在美唄App留下手機號之後,經常接到整形機構打來的騷擾電話,不禁懷疑自己的信息遭到美唄洩露,吃過虧的用戶吐槽其是「一個靠騙取用戶信息為生的整形中介」。
就算在龔連勝最引以為傲的資質審核環節,聲稱醫美機構入駐美唄通過率小於10%,僅為同行的1/5,但「科學嚴選」之下仍有漏網之魚。紹興維美美容醫院被曝出器材、材料資質缺失,成都奕後心美眼整形醫院情況更為糟糕,未獲得公共資質、藥品、器材、材料等相關資質。更讓人揪心的是,兩家被曝光的醫美機構還只是冰山一角。
同時,美唄對非法藥品的使用疏於監管同樣令人不寒而慄。比如,用於醫學齒科牙種植的「登騰」和「諾貝爾」,目前仍未獲得我國藥監局審批通過,卻被義務傅式口腔門診部、長沙美萊(口腔)等眾多醫美機構違規使用。
對了,醫美行業對廣告監管愈發嚴格,但美唄在利益驅使之下鋌而走險,「水光針」、「鼻綜合」、「三文魚針」、「眼綜合」、「芭比」等違規廣告充斥平臺,說明美唄對廣告審核不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盡到監管義務和責任。而在對外宣傳上,美唄習慣蹭明星熱度,以達到宣傳整容的目的,先後被張栢芝、薛佳凝以侵犯肖像權、名譽權為由起訴,至今仍未整改。
此外,美唄社區日記內容尺度過大,打色情淫穢擦邊球也飽受詬病。算了,其槽點和貓膩實在太多,我就不一一列舉。我很好奇,面對美唄這一樁樁一件件黑料,龔連勝自己心裡沒點數嗎,還好意思高喊出「革黑醫美的命」這一響亮的口號?難道是梁靜茹給他的勇氣?
毫不客氣地講,龔連勝揭示的「醫美行業八大坑」,恰恰是美唄自身亂象的集中呈現,這些害人不淺的坑,其一個也沒幫用戶避開,拿什麼給求美者帶來充足安全感?話說,美唄在平臺治理上幾乎不作為,說得比做得好聽,如何取信於用戶?如何助力自身打開市場?
換個角度看,電商行業假貨之所以屢禁不止,不是阿里、京東不努力,而是造假、售假等黑產鏈條始終存在,需要全行業、監管部門、用戶等各方共同努力。醫美行業亦如此,美唄存在的種種問題並非個例,其他玩家或多或少也有,面對行業共同挑戰,站在道德高度指責對手毫無意義,而應加強上下遊產業鏈聯動,推動行業規範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