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在嘉義動工

2021-01-13 網易新聞

新華網臺北2月6日電(記者任珂)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6日在嘉義縣舉行動工儀式,預計將於2015年8月完工,同年12月開館試營運。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選址於嘉義縣太保市,佔地70公頃,定位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以收藏亞洲各地文物為主,並發揮文物研究、維護、教育及展示等功能,其主體建築是一座融合藝術和文化的環保綠建築。

參加當日動工儀式的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原有的館藏將來也會在南部院區定期展出。

據了解,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從2003年就開始規劃,原計劃2008年完工啟用,但因自然災害及工程糾紛等原因而延宕,工程經費也大幅增加到79億元新臺幣。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南院下月嘉義開館
    圖:臺灣高鐵與臺北故宮博物院10日舉行高鐵彩繪列車記者會,現場展出「青花龍紋天球瓶」 / 中央社  【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將於2015年12月28日開館試運營,臺灣高鐵和臺北故宮首度合作
  • 臺北故宮嘉義南院開館 馬英九等出席開幕典禮
    新華社訊 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於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博物院18日在嘉義發布8本開幕首展圖錄和兩部影片,讓觀眾先睹為快。
  • TANC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開館:站在臺灣應該如何看亞洲?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建築外景嘉義。籌建總預算達新臺幣109.34億元(約合人民幣21.905億元)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在結束4個月的試運營期後於4月1日正式開館。這座位於臺灣南部城市嘉義的博物館自立案起歷時15年、5位院長更替方於2015年底正式落成。與定位於華夏文明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有所不同,故宮南院是一座以亞洲文化藝術為視角的博物館,強調以中華與亞洲文明的交流史,對故宮館藏的文物進行重新闡釋。
  • 【風雲】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兩岸故宮剪不斷的緣分
    今年底,臺北故宮南院將在嘉義縣揭幕,而在北京,故宮北院設計方案也將浮出水面。每當談到兩岸故宮的話題,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總習慣回答說這就是文脈傳承。等到馮明珠從臺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升任院長重回北京時,她突然發現當年那個宮廷遺址已經升級了,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文物博物館。與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鄭欣淼和單霽翔兩任院長交往多年,讓馮明珠更能看清這種變化是怎麼來的。
  • 臺北故宮南院大廳滲水 「營建署」處理中
    華夏經緯網1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嘉義地區昨天上午出現雨勢,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大廳玻璃帷幕傳出滲水,目前由臺灣「內政部營建署」處理中,未妨礙遊客參觀動線。 據報導,臺北故宮南院去年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先前由影星成龍捐贈的12獸首遭人潑漆案剛落幕,又發生大廳玻璃帷幕滲水,由南院人員拉起封鎖線,豎立「小心地滑」警告標誌。
  • 典藏專輯丨故宮90,與時俱進:專訪臺北故宮博物院馮明珠院長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攝影丨張筠)90年,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服務故宮近40年,讀歷史的人說歷史,說故宮的恆與變,說這90年。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10月10日紫禁城敞開了大門,皇室私藏進入公眾世界,天下為公。
  • "鎮館之寶"塵埃落定 臺北故宮南院開館迎客
    千呼萬喚始出來,正如馬英九所說,恰逢臺北故宮建院90周年,這份生日賀禮,「來得正是時候」。12月28日,臺灣地區現任領導人馬英九、香港影星成龍等人,浩浩蕩蕩地前往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以下簡稱故宮南院)所在地——臺灣南部的嘉義縣太保市,親臨故宮南院舉辦的盛大開館儀式。(馬英九、影星成龍等人在臺北故宮南院參加開幕典禮。
  • 探秘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灣之行(七):探秘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灣省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建築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著米黃色牆壁,潔白的白石欄杆環繞在青石基臺之上,風格清麗典雅。
  • 春節觀展之臺北|「鳥譜」、花香、古玉,臺北故宮年味濃
    農曆新年之際,臺北故宮博物院於華表廊道階梯,以院藏「鳥譜」為主題設置了春節應景的地貼,期待觀眾於年節期間走春遊臺北故宮時,能感受到鳥語花香的氣息。同時,新年之際,正在臺北故宮北部院區展出的「來禽圖—翎毛與花果的和諧奏鳴」、「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等,臺中院區的「新媒體藝術展」都值得期待。
  • 揚州講壇精粹丨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圖說:2019年8月3日下午,前臺北故宮博物院馮明珠院長蒞臨「揚州講壇」,主講《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馮明珠,1974 年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1978 年取得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隨即進入臺北故宮博物院服務,擔任研究人員,從事《清史稿校注》六年。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康熙御製琺瑯彩欣賞
    清康熙 玻璃胎畫琺瑯牡丹藍地膽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康熙 琺瑯彩粉紅地開光四季花卉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康熙 宜興胎畫琺瑯花卉茶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康熙 銅胎畫琺瑯方盤,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康熙 錦地開光西洋仕女肖像畫碗 「大明弘治年制
  • 臺北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啟示
    臺灣藝術衍生品行業被稱為文創產業,最具代表的就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變身「動物園」?!
    臺北故宮博物院歷史上首次為兒童舉辦特展。
  • 臺北故宮南院《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特展展廳 展櫃可防彈
    華夏經緯網6月1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在南院打造專屬書畫展廳,即日起盛大推出《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特展。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在南院打造專屬的書畫展廳。(呂妍庭攝)隨疫情逐步解封,臺北故宮南院推出《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特展,院長吳密察10日下午親自到南院主持開展記者會,表示「臺灣需要各種各樣不同的翻轉,南北院也一樣要翻轉」。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若說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的政策目的是為區隔「北京故宮」,或是「去中國化」,那就更令人大惑不解了!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故宮」雖然原都屬於「故宮博物院」,但是藏品各異,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在數量上雖僅佔原「故宮博物院」的五分之一,但是許多珍品卻是精中之精的重寶。如今一個亮晃晃的金字招牌卻要白白讓給大陸獨享,有何可昭告天下的道理呢?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民進黨當局給改名了嗎?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的著名博物館之一,其中存放了大量歷史悠久的珍貴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一直在臺灣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最近,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推進「臺獨」政策,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會面臨「改名以及降級」的風險,這令許多人士感到非常不滿。
  • 這回,「臺獨」選擇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手
    導語: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行政機關,欲對臺北故宮博物院更改名稱並降級。島內專業人士對此「心有餘而力不足」。明末清初,在收藏的基礎上故宮博物院被建立,為保護其收藏的文物不被破壞,在二戰前夕,故宮博物院不得選擇將文物南遷,運送到上海、南京等地。直至1947年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才運回南京。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數千箱文物運往臺灣,而後成立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漫畫引發雅俗爭議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年6月起展出了臺灣已故漫畫家鄭問的作品。臺灣典藏雜誌社社長對此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不應該舉辦屬於通俗文化的漫畫展。此番觀點,有些人深以為然,但也遭到一些漫畫家和愛好者地反駁。去年3月,臺灣知名漫畫家鄭問因心肌梗塞去世,在其弟子的申請下,今年6月,鄭問個人展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對此,臺灣《典藏》雜誌社長,文藝評論家簡秀枝日前在網絡上發表個人意見。她表示,在藝術評論上,漫畫至今仍不是一種純粹藝術。而臺北故宮博物院是知名博物館,並非商場,展覽應以藝術創作為主,而不是通俗文化的漫畫展。簡秀枝的觀點引發業內人士熱議。
  • 臺網友:臺積電或者臺北故宮博物院
    基隆、屏東、嘉義、雲林、臺東、花蓮?有無八卦?」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網友熱議,紛紛留言回應「蔡英文辦公室下面啊」、「蔡英文辦公室下面防空地下作戰碉堡」、「臺北只有臺北市長辦公大樓安全」、「彰化鋼彈基地啊」、「臺北故宮博物院」、「合歡山或阿里山」、「你家附近沒重要設施,或不在沿線上,不會浪費錢炸你的」。
  • 臺北故宮公布2020年展覽計劃!
    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公布其2020年度臨時展覽名錄。其中有深受觀眾喜愛的系列展覽《巨幅名畫》《受贈名畫展》等,也有新晉推出的《國寶聚焦》《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等專題展覽,新的一年,具體有哪些值得期待展覽?讓我們先賭為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