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坑坑窪窪,騎行一路,車子散架,骨頭散架,這就是我們城市的幹道?文明的臉面?
經行的每一條路都是顛簸,都是起伏,都是補丁打補丁的艱苦樸素。喧鬧的不是車鳴,而是這砥礪前行磨痛腳板的聲浪。
城市宣傳冊上的道路永遠是光滑筆挺,黑白分明的流暢。可是當你親自用腳去丈量,你就會發現,原來城市的道路真的是石子,黃沙的勾兌,磨礪出了真相。
或許真有難處,捉襟見肘的騰挪轉圜就差路的一點修補。可老話常言,要致富先修路,要康莊必坦途。路不僅僅是路,是生計,是根本,可以三餐不沾葷腥,怎能跌跌撞撞舉步維艱?古人打趣知章騎馬如行船,賀老頭掉在井裡好歹還是軟著陸,現而今,這柏油水泥可都是硬茬,輕易摔不得。
問題出在哪?我尋思著,主要莫過於三點。最重要的一點,領導不夠重視,但凡上頭有所指示,下面的蝦米有了錢,幹起活來也是龍精虎猛,多少還能泛出點血性。這是頑疾,扭轉很難。其二,規劃滯後,眼光陳舊。滿大街出現的拉鏈路就是明證,沒有前瞻性的城市布局,就沒有綜合布線的合理應用。就城市規劃那波人,國內國外考察了多少回,回來改了多少?你像有些國家把管網放在綠化草坪帶上,這樣維修不要破開路面,後續恢復容易,成本也低廉。城市管網集中安置也便於查找,易於保護,時下動不動挖斷線路水管,何嘗不是無序埋管的禍根。其三,市政維修養護那幫人,技術落後,施工毛糙。不說別個,就一個窨井蓋的維修,翻開城市路面查查,有幾個弄得平平整整?說白了,這技術不難。咱大中國造路水平那是全世界NO.1,這點活計純粹責任心問題。所以,我們的路那是反反覆覆,來來回回的修個沒完沒了,結果呢?還是老樣子。
還要提一點,我們的交管部門太過任性,想一出是一出。今天這麼劃線,明天又改隔離道杆,調來調去,沒別的,好好的路面塗了擦,擦了塗,硬是被蹭出幾道口子,太陽底下明晃晃發亮,好看?你是否覺著挺漂亮的臉上劃上幾刀,這麼另類的好看?
下來走走吧,轎子停了,車子停了,甩甩膀子動動腿,走走瞧瞧看一看,老爺們心裡總該有本明細,糊塗要不得,懶政惰政更要不得,人間的路,不親自踩一回,怎能忝顏佔據高位,坐的四平八穩?
交通,交通,不僅僅是溝通阡陌,更要互通有無,政通人和。早一點踏實做事,夯實路面,盡職盡責,莫讓人間再嘆行路難,難,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