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開示】
列子論力,多屬於機械變詐之才智,聖賢之所不言。聖賢所言者,皆克己復禮之修持也。
「唯聖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聖。」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木從繩則正,後從諫則聖。」
「惠迪吉,從逆兇,惟影響。」
「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欲寡其過而未能。」
「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人皆可以為堯舜。」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皆力也,此儒者之言也。
至於佛教,則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令其懺悔往業,改惡修善,必期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戒執身,不行非禮。以定攝心,不起妄念。以慧斷惑,明見本性。皆克己復禮修持之力。依是力而行,尚可以上成佛道,況其下焉者。故《楞嚴經》云:「求妻得妻(求妻者,求賢慧貞靜之妻也,否則妻何得向菩薩求),求子得子,求長壽得長壽,求三昧得三昧,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大涅槃者,究竟佛果,皆由依教修持而得,其力之大,何可限量。
(摘自《印光大師全集》)
【耀如樂園略解】
命自我做,若按聖人之言去做,自然獲得好命,若按邪師邪法去做,自然獲得惡運。
「人皆可以為堯舜」,是因為人人皆有佛性,若按照聖人教導去做,就能把自己性本善開發出來,就能把佛性開發出來,就能成堯舜,就能成佛。如果懷揣善性、佛性迷失在五欲六塵中,就只能被業力所牽,無始無終的在六道中輪迴。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善有十善,惡有十惡,人間百殃之事隨處可見,遠遠超過百祥之事,只因為做惡之人遠遠超過做善之人。
善惡皆有標準:
十善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貪慾、不愚痴。
十惡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慾、嗔恚、愚痴。
我們看看自己再看看世界,行十善者很少,做十惡者很多。莫說一生一世都做十善,就是一天之內都沒有做到只行善事不做惡事。
所以,看到有百祥之人,此人一定是做過許多善事。看到有百殃之人,此人一定是做過很多惡事。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早早作善事,不做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