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所有的等待都不負期待

2020-09-04 孫鵬

有人說,華語電影有兩個弱勢類型,分別是科幻與戰爭。後者,在《流浪地球》上映後被稱為「為華語科幻電影打開了一扇窗」。相較於科幻片,優秀的華語戰爭片產量也並沒有好多少,距離上一部公認的口碑之作《集結號》上映已過去17年。好在,現在又有一部集萬千期待於一身,且並未辜負我們等待的戰爭題材巨製上映了。沒錯,它就是剛剛上映2天,便已收穫5億+票房,且在豆瓣開分高達8.3的《八佰》!

影片中,四行倉庫的守軍以四百餘兵力,抵住了30萬敵軍四晝夜的進攻。現實中,《八佰》以一己之力,使在寒冬中的電影市場回暖,看到了春的曙光。而這份曙光,正是源於電影本身的過硬品質與實力,然而在影片上映後卻莫名出現了一些質疑其篡改歷史、美化國軍的聲音。在我看來,這簡直是無稽之談。篡改歷史?並沒有,有的只是藝術化的加工與合理的再合作,同樣有原型故事藍本的《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單》《1917》哪個沒有改編?美化國軍?這樣說的人一定沒看過電影,沒有看過特派員與謝晉元的那段戰爭論的對話。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這部已預定我心中年度十佳,甚至前三甲的電影《八佰》。

從敘事結構上來說,《八佰》可分為兩部分。前部分是以歐豪飾演的端午這個人物來串連,作為農民出身的「雜牌軍」,本以為是來打掃戰爭的他們卻遭遇了日軍的猛烈攻擊。後來,被打散後與88師524團的加強營退守到了四行倉庫。從時間跨度上來說,簡短的四天時間、多次密集的激戰、狹小逼仄的戰場空間,為整部電影提供了極大的故事空間與戲劇張力。特別是蘇州河兩岸的情景,一邊生靈塗炭,一邊歌舞昇平,強烈的對比,以樂景襯悲情的烘託,讓整個故事更顯厚重與悲壯。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一個悲壯的故事中,導演管虎融入了大量浪漫化的表達,其中最典型的當屬那匹白馬。在四行倉庫的槍林彈雨,硝煙瀰漫中,一匹好似發著光的白馬一躍而出。它是這「八佰」勇士的希望象徵,是民族的光明象徵,是正義與勝利的象徵,這種直接象徵的意象化表達在管虎作品序列中並不多見。最終,謝晉元也正是騎著這匹白馬與敵人指揮官進行談判,他的英姿與長坂坡前的趙子龍形成了鏡像般的呼應與對比,浪漫至極。這種浪漫化為整場戰鬥瀰漫上了一層史詩般的意境與氣質,也讓這部影片更加與眾不同。

影片上映前,我預期這「八佰」位英雄形象從開始便很光輝,然而導演卻反其道而行,直接將英雄進行了平凡化,常人化。來看影片中的幾個重要角色,端午是一個膽小鬼,然而當他從倉庫下的暗河逃生時,發現敵軍偷襲後不顧生命危險為戰友拉響警報;姜武飾演的老鐵,從躲在戰壕裡不敢露頭的懦夫,到最後唱著戲文揮著大刀向鬼子的頭砍去;王千源飾演的羊拐,從一個老兵油子,成長為一個冷靜優秀的衝鋒戰士……畏戰怕死的情緒對普通百姓來說可能是常態,導演用一個個平凡的人物,在經過戰爭的洗禮後,他們實現了自我蛻變與成長,形成了足夠真實與豐滿的人物孤光,讓觀眾產生了強烈共鳴,淚目不止。

當然,在我看來最難呈現的是影片後半部分。當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相繼犧牲時,最後的結局往往是悲涼的,這樣會讓整個故事容易減勢,加上歷史原事件的發展結果,這讓創作者很難有新的突破。然而,導演卻用一種國畫常使用的留白手法,讓整個故事在高潮戛然而止,使得影片更具盪氣迴腸之感。當洋拐、老鐵等幾個曾經最膽小畏戰的人,為了掩護部隊斷後而選擇衝鋒殺敵時,當524團在垃圾橋上撤退時成批的倒下……影片結束後,這些場景依然縈繞在我們的腦海中,眼淚依然在止不住的流。最後,讓我們再次致敬英雄,致敬「八佰」,這才是中國戰爭大片該有的樣子!

相關焦點

  • 《八佰》將士許國,熱血終不負
    八佰是一場喚醒民族意識與家園情懷的戰鬥是上海戰場最撕心裂肺的真相將士許國,熱血終不負>國產巨製、《老炮兒》之後管虎導演又一力作《八佰》宣布定檔8月21日,進軍暑期檔影片聚焦抗日戰爭中日首次正面交鋒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堅守上海最後的防線《八佰》是一首中華民族弱亂之際的熱血輓歌
  • 大場面震撼,小細節動人,《八佰》這次亮相的確不負期待
    儘管七月就開始復工,但之前的影院一直不溫不火,每日票房成績也無法和疫情之前單日相比擬。除開限制上座率因素,影市缺重磅新片也是原因之一——七月起,大量老片復映,很難吸引除鐵桿影迷之外的更多人走進電影院。但現在似乎就不一樣了:8月14日晚上,《八佰》開啟第一輪點映。
  • 《八佰》:唯有銘記,不負犧牲
    這幾天,朋友圈紛紛被一部電影刷爆,它就是管虎導演的《八佰》,這部電影真正打響了影院復工後的第一炮!一場讓士兵用生命演給西方看的政治乞討秀,這是《八佰》的核心。鬼子又不傻,當然知道你的目的,所以鬼子也沒有使用重炮,更沒有用飛機俯衝射擊,更不可能像電影裡一樣,讓飛機掃射過租界,但是看過電影的都知道,國軍護旗的那一幕是絕對的煽情重頭戲。不過這也不是「八百壯士」的最後結局,八佰壯士的故事,比起悲壯,更像悽涼,八佰壯士撤入租界後,租界方面迫於日軍壓力,收繳了他們武器,並羈押在營房裡。
  • 點映票房破1000萬,為什麼《八佰》值得期待
    戰爭題材的稀缺和高難度,在《八佰》的籌備初期就已經擺在導演管虎的面前,但對2011年已經開始準備這一項目的管虎而言,《八佰》早已成為了某種執念。執念傾注到了近乎偏執的籌備、拍攝與製作過程中,也貫穿到了戲劇性的、針對「技術問題」的漫長等待。等待中,《八佰》卻從未偏離整個行業的視野,隨處可見的相關討論、草木皆兵的上映時間,構成了場外承載期待的具體表現。
  • 真正的國產大片來了,點映2萬人打出高分,《八佰》不負期待
    從2016年被華誼正式立項,到2020年8月公映,電影《八佰》走過了命運多舛的四年。本來2019年的7月5日,《八佰》已經確定全國公映,因為一場學術研討會,被因「技術原因」撤檔。屋漏偏逢連夜雨,進入2020年電影業在疫情之下又遭受重創,《八佰》的命運似乎更加難以捉摸。
  • 八佰,值得期待的
    管虎新作《八佰》今日即將上映,值得期待的一部片子。 馮小剛《芳華》張藝謀《金陵十三釵》管虎《八佰 《八佰》也是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影片改編自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的故事。咱不看演員帥不帥,不看劇情改編水平,也不看道具後期處理怎樣,就看在國家危難之際,不畏一切,勇敢獻身的精神。
  • 獨闢蹊徑聚焦戰爭裡的小人物,《八佰》不負期待
    重磅影片《八佰》定檔8月21日攪熱了影市,它在14日的點映成績也非常喜人:6000多場點映上座率達到30%,預售加點映票房超千萬。這在以往的暑期檔來說或許不算什麼,但在今年這個特別的時期,《八佰》在首輪點映交出的答卷已經為影市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 《八佰》催淚點映期待票房飄紅
    齊齊哈爾新聞網8月20日訊(馮濤)經過一年的等待,備受廣大影迷矚目的抗戰巨製《八佰》終於迎來了超前點映。8月14日晚,鶴城資深影迷、齊齊哈爾盛達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影視製作人張琦和眾多影迷一道,在萬達影城觀看了首場點映,先睹為快!
  • 放低對《八佰》的票房期待,中國影市還需穩紮穩打
    在點映期獲得高度關注,源自《八佰》的戰爭片題材,深入人心的「八百壯士」故事,幾度換檔引發的關注,另外,其拍攝與公映過程的艱難,也為它贏得了不少支持度。豆瓣開分8.3分,目前為7.9分,這成為《八佰》需要堅守住的分數,因為只有這個分數,才可以匹配此前觀眾對它的期待值,也匹配片方的宣傳定調,更重要的是,由評分、熱搜、評論等組成的口碑,將會決定《八佰》在院線的熱度和公映期的長短。
  • 充滿血性與魄力的《八佰》
    「八佰」看完,8分夠了一年多的等待,抱著很大的期待來看,可圈可點,足夠好看,沒能有機會看到近三小時的版本有些遺憾。戲外「八佰」那些爭議沒必要再講,只論電影,在當下這個時間點能上確實很驚喜。原以為杜淳演的謝晉元是主角,實際上是個徹徹底底的群戲,近乎所有人都把自己的角色演繹的很好,俞灝明、張譯、姜武、歐豪、王千源……都給了自己獨特的時刻,這樣的演繹很難不讓人喜歡。
  • 《八佰》豆瓣8.3,點映票房超千萬,歐豪演技炸裂看哭大多數觀眾
    8月14日《八佰》這部疫情後振興影院的第一部新片首日點映將近1500萬,上座率超過30%,據說這部新片的總票房預計起步10個億。看完由管虎導演的《八佰》後,觀眾評價中出現的比較多的一個詞就是&34;。這部影片成為了疫情後不少人真正期待的一部電影,它的上映也確實沒有讓人失望,有網友評價說觀看體驗讓自己血脈賁張!
  • 章友德:《八佰》,還是讓它成為歷史吧
    一切都停止了,包括我們想要去影院的日常。直到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期待即將成為現實。在這一年多的時間內,「八佰」一直成為一個熱點話題,這也吊足了所有觀眾的胃口。像這樣一部話題電影,它終於登場了。對於學歷史出身的我而言,對這樣反映歷史題材的電影,曾經是如此期待,期待形成了一種期待焦慮。但在一次次期待而不能實現以後,早就沒有了曾經有過的期待。因為信息的不斷傳遞與交流,「八佰」已經不再是一部電影了。
  • 《八佰》值得期待🎬
    《八佰》是現有影片審查制度下一部命運多舛的歷史大戲,也是中國電影人全片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首次嘗試。本片由管虎導演,張譯、姜武、王千源、黃志忠、侯勇等主演。值得期待
  • 期待已久的《八佰》
    今日下午,華誼兄弟電影官微宣布《八佰》將於8月21日全國上映。原定2019年7月5日上映的該片在去年上海電影節開幕前取消放映,隨後撤檔。 在導演管虎心中,《八佰》不只是一部電影,更是一次對歷史的回望。為了能還原出真實的抗日戰場,讓觀眾最直觀地感知民族英雄們的壯舉,導演帶領超1500人的劇組,歷經499天的籌備、230天的拍攝,耗時一年半1:1實景還原了1937年的上海蘇州河兩岸。
  • 《八佰》壯士許國,熱血終不負
    電影《八佰》公映。作為院線重啟後的首部國產電影,點映首日票房破千萬。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電影《八佰》所有歌曲在哪裡可以聽?
    電影《八佰》早8月21日全國影院上映,在上映時引起了一大波的影迷去觀看,也收穫了良好的評價,豆瓣評分高達7.7,首波點映票房破500萬,最終票房31.1億,這在國產戰爭片裡算是不錯的了,且《八佰》是全國影院復甦之後的作品,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足以說明這部電視的質量。
  • 《八佰》定檔8月21日,遲到一年的電影回來了,期待嗎?
    《少年的你》和《八佰》這兩部影片。《八佰》劇照《八佰》卻一直在待定席中,今天,終於迎來了定檔的消息,業內人士也已經組織了看片活動,反響不錯;看來,我們的等待是值得的,好片子上映晚應了那句老話「好事多磨」,8月21日
  • 《八佰》真相來了,十年磨一劍,終不負觀眾
    電影《八佰》必看,但在看《八佰》之前,還有許多直擊心靈的真實故事,你不能不知道!背景劇情篇:電影《八佰》改編自歷史真實事件,1937年,淞滬會戰進入尾聲,兩個多月的抗爭,國軍節節敗退,戰局急轉直下,上級命令主力軍全線西撤,獨留一支孤軍死守上海,想通過戰士們的犧牲來博取國際社會的同情,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第88師262旅524團第一營的戰士們,連夜進駐上海四行倉庫,並立下錚錚鐵血的軍令狀,誓不輕易撤退,亦絕不做片刻偷生之計,晉元未死前,全營官兵必向倭寇取償相當代價
  • 《八佰》點映的觀眾都是00、90後,70、80後都哪裡去了?
    《八佰》的上映日期處在一個特殊時期,受疫情影響,影院上座率受到限制,但同時《八佰》也會成為一個「寵兒」大受追捧。影院關門大半年,很多熱愛電影的觀眾就如同蓄在大壩裡的水,一直在等待開閘,如今這個閘門一開,裡面的水會拼命往外湧。《八佰》就是助力影院復工的一道閘門,觀眾會像洪水般湧向這部片子,00後和90後只是先遣軍。雖然從影院復工到現在有不少片子上映了,但那些要麼是小製作,要麼是文藝片,觀眾真正期待的是《八佰》、《奪冠》和《唐探》這些有熱度的影片。
  • 《八佰》|華語戰爭片的一面旗
    最近國內院線最火的電影莫過於《八佰》了,我也趁著休假的時候去看了這部電影,不得不說,作為華誼兄弟的救命稻草,《八佰》不負眾望,無論是電影的完成度還是拍攝手法,都超過了國內戰爭片的平均水平,也收穫了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