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綠色農業!桃形李產業實現綠色「轉身」

2020-12-21 浙報融媒體

「鼠茅草太好用了,今年我想把剩下的70畝桃形李也種上鼠茅草。」近日,金庭鎮北漳村的姚明江一邊忙於桃形李修剪、施肥,一邊忙於鼠茅草種植。

姚明江是桃形李綠色發展的見證者、受益者之一。他告訴記者,套種鼠茅草後,沒有使用過除草劑,勞動成本降低了很多,果園每畝播種1.5至2公斤左右的鼠茅草種子,正常情況下可增加500公斤有機質,桃形李質量明顯提高。

發展綠色農業是看得見的財富。近年來,我市農業農村局推行綠色發展,特別是對桃形李來說,隨著綠色發展推進,越來越來受到歡迎。

資料圖

金庭鎮農業副鎮長胡曉東告訴記者,桃形李地剛引種時,因為甜度大,成熟時特別招蟲子喜歡,而果農在農藥使用上的不規範、不科學,消費者覺得吃得不安心。面對這種情況,市農業農村局加大力度推行綠色發展,多措並舉來保證桃形李的產品質量。

「其中一個重點是桃形李農藥使用監控和實施綠色防控措施,在桃形李生長期間開展『控產提質』行動,確保水果質量。」胡曉東說,他們從農藥的源頭上預防,對桃形李主產區金庭鎮的21家農藥經營單位列為監管對象。這些經營戶全部作出保證,在桃形李果實成熟期,實行農藥經營實名登記制,推介安全、高效、低毒生物農藥。同時還為桃形李量身定製了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碼,讓桃形李有使用質量安全追溯碼,給客戶一個安全。

資料圖

除了源頭控制,近年來鼠茅草的種植也功不可沒。以前,我市桃形李因使用農藥、化肥和除草劑等傳統清耕作業,使果園土壤流失嚴重、病蟲危害頻發。為促使桃形李產業綠色健康發展,我市成立果木產業創新團隊,在桃形李基地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2016年開始,省林科院還在我市桃形李基地實施林下種植鼠茅草技術推廣項目,並獲得成功。

據了解,鼠茅草有著長期抑制雜草的作用,既能增加土壤肥力,又能減少除草劑的使用。一般在9月下旬種植生長,第二年入夏後開始連同根系一併枯死倒伏。成熟後草種自然脫落,次年免耕免播,又會自然生長。

事實上,果農們在使用鼠茅草覆蓋果園地表後,以往水土流失現象得到有效遏制,起到保土、保肥、保水的作用,而且種植鼠茅草後,土壤通氣、透水性明顯增強,並增強了土壤團聚體的穩定性等,大大減少化肥用量。在金庭示範點連續開展了3年試驗獲得成功。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年,在我市桃形李擂臺賽中甜度奪冠的果子都產自種植鼠茅草的果園。果農們都把這種神奇的小草稱為「生態草」。

在桃形李品質得到改善、獲得良好口碑的同時,也打響了品牌。這幾年,嵊州桃形李可謂「桃李遍天下」。今年7月,金庭鎮「嵊州桃形李」電商服務中心投用,通過融合線上直播帶貨、線下集中採購的方式,開啟銷售新模式。胡曉東介紹說,網上銷售呈跨越式增長,今年線上銷售量首次超過50%,主要銷往浙江、上海和江蘇等省市,北京、西藏、新疆、海南等地的銷量今年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嵊州桃形李產業實現完美轉身,就是深入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結果。」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呂勇進說,接下去,桃形李將繼續以網絡銷售為手段,不斷拓展國內外市場,抓品質、提品位、打品牌,力爭通過一個時期的努力,把嵊州桃形李打造成世界級水果。

相關焦點

  • 積極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 推進雅安綠色發展振興
    12月23日,雅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伊林率隊赴雨城區調研茶產業發展及耕地質量安全監測情況並召開座談會,強調要進一步推進耕地質量監測體系建設工作,積極發展循環農業和生態農業,保障茶產業可持續發展,推進雅安綠色發展振興。
  • 濟南市:發展綠色農業打好脫貧攻堅戰
    通過發展濟南市小南營村集體產業「一體兩翼」發展思路,打造了都市觀光旅遊農業示範區、食用菌現代農業循環示範基地等。發展綠色農業的主戰場在農村,而要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最終需要依靠貧困地區的自身發展。其著力點還在於發展當地農業。濟南市作為扶貧項目開發基地。目前,最為主要的是扶貧推進,精準為要。
  • 霑益炎方:發展綠色經濟 打造大健康產業
    自撤縣設區以來,炎方鄉農業產業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生產從「靠天吃飯」向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興農全面轉變,農業經濟從「以糧為綱」向糧食、經作轉變。2019年,炎方鄉黨委、政府堅持走綠色產業發展道路,不斷找準農業產業發展方向,科學規劃產業布局,按照「東作農田西花園,南植『金豆』北果香」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一草一木三朵花,四片葉子兩個金疙瘩」綠色產業(一草:即中草藥,一木:即紅豆杉,三朵花:即萬壽菊、油菜花、鮮切花,四片葉子:即烤菸、銀杏、工業大麻、蔬菜,兩個金疙瘩:即馬鈴薯、土雞蛋),全鄉形成了以銀杏、紅豆杉、工業大麻、烤菸、山地牧業等特色產業與傳統產業交織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
  • 南平邵武:綠色產業發展動力澎湃
    在堅定綠色方向、堅持生態優先、堅守發展底線的過程中,邵武的生態環境和產業發展,形成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格局,並在良性互動中不斷積蓄起強勁的綠色動力,助推綠色產業蓬勃發展、闊步前行。這一思路突出綠色發展導向和綠色動能轉換,緊緊圍繞綠色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全力落實綠色經濟、綠色效益、綠色創新、綠色生態、綠色生活等考核指標,紮實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加快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實現點綠成金、富民強市。
  • 【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綠色金融助力雲南綠色發展
    、人民銀行、銀監會三部門為了遏制高耗能高汙染產業的盲目擴張,聯合提出的一項全新信貸政策,旨在通過金融槓桿來實現環保調控,主要包括建立信貸環境準入門檻,通過信貸發放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等舉措。  同樣作為雲南本土金融機構的富滇銀行則提出了以綠色金融為重要抓手,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導向,並在總行成立了綠色金融中心,加大對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支持,實現綠色金融擴量、提質、增效。
  • 招遠市阜山農業走低碳循環綠色環保發展之路
    近年來,招遠市阜山鎮把發展低碳農業作為實現農業轉變增長方式的關鍵,採取宣傳發動、政策鼓勵、示範帶動三舉措,重點推廣農村沼氣、秸稈綜合利用、測土配方施肥、結構調整、規模經營、安全監管等農業實用技術和措施,有效加快了該鎮農業生產環保、農村生活低碳的發展步伐。
  • 黑龍江省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建設綠色菜園亮點掃描(圖)
    年終歲尾,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近年來黑龍江省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加快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全力促進蔬菜產業發展。2017年,黑龍江省政府出臺了《關於扶持標準化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建設的意見》,2018年,農財兩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繼續執行標準化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建設金融貸款政策的通知》,高含金量的政策舉措對擴大黑龍江省蔬菜等高值高效特色作物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政策引導作用。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省蔬菜、瓜果、鮮食玉米、馬鈴薯等特色作物面積達到2000萬畝,「龍菜」品牌異軍突起,「龍菜」產業風生水起。
  • 雲南金平堅持「綠色生態立縣」戰略,憑藉優良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產業
    近幾年來,金平縣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綠色生態立縣」戰略,在多措並舉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同時,立足現有條件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助推各族群眾脫貧致富成效顯著。今年5月16日,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金平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
  • 普洱打好「綠色食品牌」 咖啡產業強勁發展
    (記者文雪梅)雲南省普洱市打好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戰略正取得顯著成效:咖啡產業強勁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不斷壯大,普洱茶「金字招牌」全力擦亮。這是記者從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上了解到的。
  • 黃石市楓林鎮綠色農業產業帶動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經營零風險、就業零距離", 2019年人均收入猛增到8086元,實現穩定脫貧。大坡府田園綜合體投入1.1億元創建"德盛園",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生態養雞等,走生態環保、山水田園、文化旅遊之路。湖北福牛生態有限公司以楓林鎮花塘村5000頭肉牛基地,連結玉米、紅苕、油菜等4200畝農業扶貧產業,讓100多名貧困勞力家門口就業,月薪2000多元。
  • 慶陽人房付寧 帶頭發展綠色循環農業
    房付寧 帶頭發展綠色循環農業房付寧在查看雞的餵養情況。從17歲到47歲,30年的時間裡,他不停地「折騰」,卻也走出了一條不尋常的「綠色」循環農業致富路。1991年,17歲的房付寧參軍入伍,部隊三年錘鍊出了他踏實肯幹不服輸的精神。退伍後,房付寧先後就職於慶陽市規劃局和運輸公司,工作穩定,收入也可觀,可不安於現狀的他想出去闖自己的一片天地。
  • 長豐稻蝦米產業綠色發展進行時
    弟弟楊吉紅說:「在稻蝦共養田裡杜絕了濫用農藥和化肥,只使用有機肥,採用昆蟲誘捕器和太陽能燈除蟲,人工拔草,綠色防控,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目前,姐弟三人成功註冊了「車王老槐樹」牌蝦稻米商標,生產的稻蝦米產品獲得一致好評。
  • ...生態農業推動綠色發展——就「無廢城市」建設專訪江西省瑞金...
    江西省瑞金市委書記 許銳「根據城市發展定位,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江西省瑞金市充分發揮紅色旅遊資源優勢和生態農業產業優勢,以生活垃圾和農業廢棄物無廢化處理為重點,穩步推進瑞金市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安全處置,營造紅色旅遊引領綠色生活、生態農業引領綠色生產的發展模式。」
  • 做好「加減乘除」 加快發展綠色產業
    近年來,按照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淮安堅定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綠色產業發展水平持續提升。下一步,將緊緊圍繞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提出的「綠色高地、樞紐新城」目標定位,加快推動綠色產業發展,為建設「四個淮安」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做好「加法」,培育壯大綠色產業集群。
  • 聚焦| 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新聞發布會...
    12月18日,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向廣大新聞媒體介紹普洱市綠色食品,特別是普洱咖啡產業發展相關情況。據介紹,普洱市緊緊圍繞雲南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戰略,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為總平臺,按照「大產業+新主體
  • 綠灩田舍鄉居及綠灩農場全國綠色農業產業指定生產基地成功揭牌
    近日,綠灩田舍鄉居及綠灩農場全國綠色農業產業指定生產基地成功揭牌,縣長趙紅革,副縣長李想,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聯盟副主席、綠色農業發展論壇執行主席兼秘書長李振國等相關企業負責人出席儀式。揭牌儀式在鎮寧堡鄉東柵子村舉行,趙紅革與李振國等企業負責人共同為綠灩田舍鄉居及綠灩農場全國綠色農業產業指定生產基地揭牌。
  • 雲南普洱正成為綠色產業投資窪地
    不僅如此,普洱的生物醫藥產業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近年來,普洱市充分發揮林業資源優勢,按照「林藥結合」模式,出臺政策鼓勵企業發展林下經濟,大力發展林下生物藥材種植。打造出一系列特色產業高地,堅持科技引領,提升了產業發展質量。    在綠色產業方面,普洱投資潛力巨大。
  • 「風情夏村」走出綠色發展脫貧路
    原標題:「風情夏村」走出綠色發展脫貧路夏村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昊山腳下。幾年前的夏村集體窮、人心散,村集體不僅沒有收入,還負債60多萬元,是省定貧困村。
  • 普洱綠色食品和咖啡產業的優勢在哪兒?答案有了——
    12月18日,在雲南省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新聞發布會上,普洱市政府副市長、西盟縣委書記楊宇、普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德義、普洱市茶咖發展中心主任張天梅、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總經理舒洋、普洱市投資促進局局長範正韜就記者關心的普洱綠色食品和咖啡產業優勢作了回答。
  • 打造美麗大花園 實現綠色新崛起
    螺洞村走上致富路,實現綠色發展,是汕尾市陸河縣近年來打造美麗大花園,實現綠色新崛起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陸河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緊扣「三農」重點工作任務,按照規劃先行、基礎先動、產業先建、點線結合、全面推進的思路,積極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全面推進農業產業發展,大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全力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有效促進農村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