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鄉情怯——你真的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

2021-02-22 信仰的力量

近鄉情怯——你真的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

Posted on September 5, 2012 by admin

殷 穎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上帝稱為他們的上帝,並不以為恥,因為祂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希伯來書11:16)

希伯來書的作者娓娓道來的那座美好盼望的城,是當初亞伯拉罕、艾薩克、以色列及歷代猶太人始祖所夢寐以求之美好的盼望,是今日基督徒們所期望要歸回之永遠的家鄉,也是我們信仰所仰望的終極目標,榮耀的天家與天國。

但「蒙主寵召,榮歸天國」的輓聯意味著甚麼呢?不就是人在地上的死亡,必須通過了肉身的死亡,才能達到的境界嗎?信徒平時在禱告讀經時,對這一段經文,多半會心嚮往之,是人們美好的憧憬,傳道者在講臺上講述這段經文時,也會眉飛色舞,作鼓勵狀,但到了真格的時候,即生死的臨界點,人在病榻上以微弱滯呆的目光看著自己親人要訣別的時候,又是另一碼事;此時此刻,仍帶著嚮往愉悅表情者幾不多見;病重者與環伺的親人們多半是在晞噓的淚眼中,戀戀不捨地相互告別,人生的艱難惟在一死,是生離也是死別的無奈,誰能逃過這一幕呢?信徒一生所期盼的美好嚮往即將實現,但人多半還眷戀於人世,捨不得親人,捨不得居住了一生的地方,種種難捨,不就是羅得妻子在走出所多瑪城的心情嗎?她的回顧應為人之常情,有幾人能割捨這種情懷呢?寧變為鹽柱也要回眸一顧。

記得早年曾參加過一個追思禮拜,主持者為一位具神學博士頭銜的美國牧師,他在證道中告訴死者家人,亡者已去了好得無比的天家,所以大家不應悲慟,而且還要「快樂起來!」他滿面笑容,眉飛色舞地在大聲宣講時,我卻窺見亡者家屬們在下面掩面飲泣,形成一個十分不協調的尷尬場面,多年來這個畫面一直在我心中出現,人在離世時的一刻,舉步維艱,應是近鄉情怯吧。

我在一個教會中擔任過二十四年的牧職,主持的追思禮拜不計其數,當我退休離開這個教會時,當初的第一代信徒幾乎都走光了;小部份的人移居他鄉與異國,但多數都回歸了天家;我在臨危者病床前,多少次為病危信徒讀詩篇第二十三篇,與其家人一起祈禱,我看盡了一張張絕望悲戚與痛哭失聲的臉,為病危者發最後的聖餐,為逝者的家屬安慰祈禱,送葬者沉重的腳步,嚶嚶的啜泣,送死者最後一程,讓「蒙主寵召,榮歸天家」的匾額輓聯成為一種諷刺或寫真,常常讓人感到困惑與無奈。

有沒有人在最後一刻,能勇敢面對,滿懷希望,容光煥發而回歸天家呢?有,而且不止一位,在我記憶中一位患肝癌離世的老姊妹,最讓我受感動,她最後滿面紅光,慈祥可愛,不斷出言安慰她的家人,心情無比的愉悅,安詳地離開世界,但她的幾個兒女卻都哭成了淚人。

至於真正歡樂送葬的場面,只在西方葬禮中偶一見之,多為黑人教會所舉辦,送葬的人不但歡樂而且載歌載舞,與一般的葬禮大相逕庭,他們是真正由心中發出的歡樂(送死者到天堂),還是一種傳統的文化,則尚待查證。

我生平看到太多人的近鄉情怯,在面對死亡時作最後的掙扎,想在塵世再多留片刻。我曾去訪問過以色列泰拉維夫著名的二戰猶太人遇難博物館,在磷磷的鬼火中,審讀那一張張驚恐、危弱、失神的臉,他們在納粹執行死刑之前的恐怖,讓人看到人類永恆的哀傷,我也看過〈辛格勒名單〉影片中記錄納粹屠殺猶太人的寫真,在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中一些令人慘不忍睹的驚悚鏡頭,一張張幌動的人皮裹著的如柴的瘦骨,裸體婦女懸掛在上身的像兩個骯髒布袋似的雙乳,令人看了感到恐怖與噁心,但這些在集中營中的遊魂,卻也在努力尋求最後生存的的機會,極少人視死如歸。

當德國納粹在搜尋集中營內的猶太人要送往煤氣室時,鏡頭記錄下一些兒童在糞坑中逃生的經過;一些小孩子躲進糞坑中,將大半截身子淹進糞水中,希冀逃過一劫,另有幾個兒童也擠進來要站進糞坑,卻被原先佔在糞坑中的孩子們逐出,寫盡了人性的卑劣與自私,但卻是為要保住自己的一條小命,看起來也令人心疼;人之懼死,老幼無異。一批批猶太人被送進毒氣室,納粹要他們先脫光衣服,丟下手中的細軟,原以為是要去洗浴,水喉中放出的卻是毒氣,毒斃後再將屍體丟進焚化爐中焚毀。在這裡也看到了有些人能「安詳」無奈地就死,他們先彼此擁抱吻別,然後平靜地走進毒氣室,是去安然就義,安心要回天上的家鄉嗎?還是難以抗拒的環境使他們無奈地被遣返回天家?而這六百萬生靈,不都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嗎?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人在不同的情況下,被遣送回到了原先嚮往羨慕的家鄉,是心甘情願地回歸呢?抑是被迫無奈地遣回呢?

「近鄉情怯」,是喜滋滋地以迫不及待的心情回到夢想的故鄉?抑為怯生生地,無奈地被遣歸,人們是否曾想過?我在世上已作了數十年的客旅與寄居者,雖然極度眷戀幼時生長的故鄉,但地上的故鄉與所魂牽夢縈的童年故居,多半都已被摧毀消失了,你根本沒有再回去的機會;如今只餘下一個天上更美的原鄉了。這是我們所熟悉的,也是陌生的,當走近天上家鄉時,反而躊躇卻步了,是近鄉情怯?抑是⋯⋯

(作者為中國基督教文字事工會會長)

如何關注微信公眾號:信仰的力量

1、微信——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輸入「信仰的力量」——選結果中第一個黃色調標識圖案的——點關注

2、微信——添加朋友——輸入微信號:belief-god——點搜索——點關注

如何查看歷史消息:

1、點擊平臺頭像,在「查看歷史消息」中看更多精彩內容!

2、點閱讀頁右上角菜單 ,在「查看公眾號」中,找到「查看歷史消息」,即可看更多精彩內容!


加入"信仰的力量"事奉同工:

甘心情願、全然擺上、順服神意、與神同工

事工聯繫微信號:fortopphoto(用電腦整理文字講稿,不限地區,有信心有感動願意獻上業餘時間的都可以)



精彩內容快速回複查閱:

福音美文:回複數字「1 」,查閱

名牧系列:

回複數字「11 」,查閱 馮秉誠牧師科學與信仰講道

回複數字「12 」,查閱 張伯笠牧師的信仰歷程

回複數字「13」,查閱 遠志明牧師幸福婚姻講道全集

回複數字「14」,查閱美國心血管專家葉陳淑淑見證分享

回複數字「15」,查閱範學德《我為什麼不願意成為基督徒》

名牧答疑:回複數字「21

探訪活動:回複數字「31」,查看「覓非播舍」相關信息

如何禱告及相關:回複數字「41

知名人信仰:回複數字「51」,比爾蓋茨、王石、李開復、賴昌星


2014——2015福音光碟傳遞活動通知:

2014—2015福音光碟傳遞接力」活動進入傳遞交通、互動、回訪期,首發人可以自願加入傳遞團契,與全國各地的弟兄姊妹一起交通傳遞經驗和心得,並可得到平臺的傳遞建議和輔導!請根據自己的便利情況加入以下QQ群或微信群: 1、信仰的力量傳遞團契:QQ群422710856(注意在搜索時選擇找QQ群,不是個人QQ號,僅限本次活動的首發人加入!添加時請按自己的姓名提交申請!)2、信仰的力量傳遞團契:微信群(通過添加個人微信號fortopphoto,註明「首發人+姓名"申請字樣,僅限本次活動的首發人加入!添加時請按自己的姓名提交申請!)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的近鄉情怯和近鄉情結你有嗎?
    這句話道明了一個意思即使自己家裡不管貧窮還是有沒本事的父母,我們一點也不會嫌棄的。為什麼呢?這就是近鄉情結。我們選擇不了出生,你的出地被父母決定,然後在出生地基本上一待就是十幾二十年。不管出生地的大人小孩,還是鳥語花香都在熟悉不過了。自己潛意識了已經植入腦海深處的一個根,這裡就是我的家鄉。因為這裡有著我的父母兄弟,親人朋友。以及自己熟悉的林林總總。
  • 近鄉情怯:回家路上你在害怕些什麼
    在你臨近歸途時,有沒有一股拉力讓你總是迴避「準備回家」這件事?近鄉情怯,古人用這個成語來形容遊子返鄉時的複雜心情。怯,是焦慮,不安的狀態。人們總說「家是我們溫暖的港灣」,既然家的意義都是這樣積極而暖心的,為什麼有人在回家時會產生「焦慮」這種負向的情緒呢?
  • 別因春節「亞文化」讓年輕人近鄉情怯
    多少匆匆的腳步,思鄉的情懷,在靠近家鄉的那一刻,變得五味雜陳。春節回家是每個在外遊子的心聲,不過,許多在城市職場打拼的年輕人,每逢過年回家,都要默默承受財產的流失、攀比的傷害、逼婚的壓力、「逆耳」忠言的扎心……而在這樣的過年氛圍中任誰也高興不起來。
  • 更美家鄉 | 35分鐘晚飯菜譜
    關心你生命的品質,不僅僅是生活的品質    「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
  • 怕催婚、怕對比,別讓「近鄉情怯」擋住回家腳步
    「近鄉情更怯」的背後既有城鄉生活習慣的差異、話語體系的差異、文化習俗的差異,更有交流方式不夠科學的問題——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客觀存在,文化上的差異也由來已久,但長輩對後輩的愛和期許始終如一,年輕人對故鄉和親人的眷戀也根深蒂固,雙方在感情和出發點上並不對立,只是交流方式出了問題,並由此加劇了文化的割裂,製造了焦慮的情緒。
  • VOL.186 有沒有一種不安叫「近鄉情怯」
    雖然也許你並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時候一定要回家。大多數的人,在春節回家這件事上,都是沒得選的。春節前後整個中國變成一個強大的現實扭曲力場。你想偏離掙脫一下,都會莫名其妙地被拽回去繼而繳械投降。 一個星期前的天津西站相信很多人關於春節回不回家,回多久、如何面對父母積攢了一年的盤問,以及如何應對奇葩親戚上都有點小糾結。新世相發起了一個調查,你是如何向父母解釋你的工作的?
  • 陳樹作品《美麗隆昌我的家》為家鄉四川隆昌而作
    這是一首為我的家鄉,中國石牌坊之鄉——四川隆昌創作的城市形象歌曲。近鄉情怯。在創作此歌之前,我其實並不了解自己的家鄉隆昌。隆昌電視臺《人物》欄目專訪 走近音樂人陳樹踏著青石板鋪成的古驛道,去吹了風,去遊了水,去撫摸了古牌坊的光澤與滄桑.太陽升起,我看到一張張可愛的微笑的家鄉人的臉!後來,回到老家,聽到很多人在唱:踏著彎彎的青石路,你就來到我的家.很開心,很自豪,我是隆昌人!我愛我的家鄉,我愛隆昌!
  • 徐璐真的是從小美到大的真是羨慕呀
    徐璐真的是從小美到大的真是羨慕呀徐璐真的是從小美到大的真是羨慕呀徐璐真的是從小美到大的真是羨慕呀徐璐真的是從小美到大的真是羨慕呀徐璐真的是從小美到大的真是羨慕呀徐璐真的是從小美到大的真是羨慕呀
  • 讓男人羨慕的李亞鵬:4位前任全是女神,一個更比一個美
    讓男人羨慕的李亞鵬:4位前任全是女神,一個更比一個美近日,有網友在個人社交平臺發文,透露李亞鵬小14歲女友,婀娜多姿像極了王菲,引起網友熱議。不過最讓人羨慕的還是他的感情史,4位前任全是女神,一個更比一個美!
  • 騰訊看點啟動「家鄉看點星推官」活動 隨手拍助力家鄉文旅復甦
    家鄉承載了成長的記憶,雖然許多人已經漂泊遠方,但它依舊是心底最動情的旋律。  今年十一假期,恰逢中秋、國慶雙節疊加,返鄉探親,成了許多人的不二選擇。在國慶期間,騰訊看點正式啟動「家鄉看點星推官」徵集活動。面向廣大內容創作者、大眾用戶,一起創作和「家鄉」有關的內容。
  • 有點近鄉情怯的意思,先在停車場附近逛逛
    我一臉懵逼的隔窗看看村民,緩慢通過了,並無人攔我山路美的一塌糊塗。有點近鄉情怯的意思,先在停車場附近逛逛。小寶和牛犢就這麼一動不動地對視了3分鐘。好吧,該看到的,總歸是要看到的。實地不如照片美的,和照片無法言傳實景感受之萬一的。我的措卡湖便是後者。在湖邊踟躕了將近兩個小時,已是下午近兩點了,晴天無望。
  • 你被丁真的家鄉種草了嗎
    火了之後,丁真成了家鄉的代言人。《丁真的世界》——一段以他的視角拍攝的視頻,讓人領略了四川甘孜州的自然之美,帥氣的少年在清澈的高原風光中肆意馳騁,那畫面讓人心生嚮往。  事情到這裡還沒完,丁真的藏族身份讓很多網友誤以為他的家鄉在西藏,於是西藏借勢營銷自己的旅遊資源,與四川你來我往地開始了「搶人」大戰,其他省市也趁機邀請丁真去作客。  這一輪關於旅遊目的地的營銷應該算是「出圈兒」了。人們記住了丁真,也在心裡對他的家鄉「種了草」。
  • 讓男人羨慕不已的李亞鵬:4位前任全是女神,一個更比一個美
    李亞鵬的一生可以說是坎坎坷坷、磕磕絆絆,他命運的每一次轉折,都是因為一個女人,在他生命中的關鍵時刻,總會有一個女貴人出現在他的身邊。縱觀李亞鵬的前半生,真的是讓無數男人羨慕不已,4位前任全是女神,一個更比一個美!
  • 你羨慕別人的時候,別人更羨慕你
    你是不是也經常覺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羨慕「別人的老公」「別人的房子」「別人的包包」?然後問自己,為什麼只有我羨慕別人的份?最近的一部日劇《總覺得鄰家更幸福》,用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四個家庭的四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什麼叫「鄰家月更圓」:一直備孕卻懷不上孩子的夫婦羨慕有孩子的家庭。愛慕虛榮的家庭主婦羨慕別人家能幹的丈夫。
  • 清明:近鄉情怯的我,獨有一份思念在當下
    午後的時光有幾許微涼,我撐一把油紙傘,打你身邊走過,走過小街上窄窄的巷子。絲絲小雨不緊不慢地飄在臉頰上,飛花點翠,讓我有了幾分沉醉。回眸的那一刻,你的身影漸已模糊了我的視線。我無法想像你的遠去,也不知你的行蹤。……這飄飄忽忽的一簾雨後啊,洩露了誰的羞澀?我踟躕不前,想緊緊抓住夢幻,無奈路上的行人過客,他們在雨中行色匆匆,灑一地寂寞,留給寥落的雨巷。
  • 取景地是真的美翻了!網友:實名羨慕
    《花木蘭》終於上映了雖然口碑兩極分化但看完之後我可以負責任告訴大家:「花木蘭電影取景地是真的美」《花木蘭》電影開場跟著鏡頭出現一棟特色土樓看起來雄偉又壯觀這就是電影中花木蘭的家鄉在紐西蘭訓練長達三個多月包括馬背上翻騰動作《花木蘭》電影劇照看《花木蘭》時你會發現
  • #夏收時節#近鄉情怯,揮不去童年記憶,回不去的故鄉!
    又到了收穫的季節,卻近鄉情怯!望著眼前的一幕幕畫卷,童年的記憶瞬間浮現在眼帘;不知從何時起,漸漸縮短了回鄉的頻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不敢回歸故鄉,怕的是物是人非,怕的是明明就在昨天,卻恍然已過幾十載。揮不去的童年記憶,回不去的故鄉!
  • 歡瑞女藝人穿婚紗,袁冰妍更仙了,楊紫更美了,看到她羨慕你男友
    歡瑞女藝人穿婚紗,袁冰妍更仙了,楊紫更美了,看到她:羨慕你男友歡瑞是現在非常火的一家公司,而他們旗下的藝人都是很厲害的明星,不僅顏值很高,就連演技都很不錯,並且歡瑞有很多著名小說的版權,所以每次由他們旗下藝人主演的電視劇都很好看。
  • 同是久別回鄉詩:一個哀婉傷老,一個近鄉情怯
    賀知章早年便離開家鄉,之後考取進士,在長安做官,當他辭官回故裡時已是八十六歲的老人了。「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年少時離開家長,年老時才歸來。故鄉的口音依舊沒變,但兩鬢的毛髮已經稀疏衰白了。外面的世界海闊天空,充滿了無限的誘惑,年輕時的我們總愛出去闖蕩。在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的同時,也吃盡了生活的苦。有時會很想家,家鄉永遠是那最溫暖的港灣。
  • 《我和我的家鄉》和這部同樣高分敘述家鄉的影片,你更愛哪一個
    十月瀟瀟,2020年的秋天,在春節延後的疫情,相信大家都會在這個國慶中秋雙節,聚國同慶的日子裡和家人團聚,那麼說到家鄉,你一定不能少了看這兩部錄入豆瓣榜單的影片——《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也許你會奇怪,兩個不同檔期的影片怎麼能相提並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