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教父》中的經典博弈教學——永遠不要給這種人第二次機會

2021-02-07 稻田報告

來源頭條號:故人淮湫

豆瓣TOP總榜第21位的電影《教父》短評裡,排名第一的是一句扎心的話:

「to所有的男生:別想太多。你們都不是馬龍白蘭度,不是阿爾帕西諾。」


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問世以來,《教父》便被譽為「男人聖經」。

在姚海輝翻譯的《教父》原著封面上,更是印著:「《教父》是智慧的總和,是一切問題的答案」這樣一句話。

但事與願違,大多數觀影的男士,都不過是東施效顰,別說神韻了,連教父的一點皮毛都學不會。

這種現象出現,本質在於很多人在觀影過程中,只學會了裝逼的臺詞,而沒能理解影片深層次的主題——「權力與博弈」

與其稱《教父》為「男人聖經」,不如稱它為「權力的聖經」。

而權力與博弈,才是男人魅力與實力的綜合。

權力是男人身上整潔的西裝,柔情是男人是胸口別著的玫瑰,博弈是男人懷中藏著的槍。


接下來,我們從兩個經典的博弈論模型出發,聊聊一個真正的男人,該從教父身上學些什麼東西。


重複囚徒困境——永遠不要與背叛你的人合作



《教父》的故事裡,充斥著「合作」與「背叛」。

故事的開頭1/5的位置,劇情推進到了電影的主要衝突。

當地毒梟「土佬」索洛佐找到了教父家族來談合作,願意分出一半(電影中是30%)的利潤,來換取唐·柯裡昂的幫助。教父需要提供兩百萬美金(電影中是100萬)的現金,以及政治人脈的「法律背書」。


在電影裡,毒梟索洛佐被稱為「土佬」,有幾重含義。教父的養子兼顧問湯姆·黑根做了功課。

①索洛佐在土耳其待的時間多,在土耳其有老婆和孩子,並在那裡種植罌粟。

②索洛佐很容易拔刀子,曾入獄兩次,但他並沒有想像中魯莽,只是個為了生意不擇手段的人。如果在他面前露出破綻來,可能會有不必要的麻煩出現。

③索洛佐受紐約五大黑幫之一的塔塔利亞家族的庇護,某種意義上帶有敵對關係。

這筆生意利潤很大,僅一年就能賺回3-400萬美元,但教父還是很有魄力的拒絕了他。

一來,如果從事毒品生意,長遠以看,柯裡昂家族會失去政治庇佑;二來,索洛佐背後塔塔利亞家族插手的話,勢必會節外生枝。

毫無防備的桑尼

只是,教父的大兒子,衝動而粗枝大葉的桑尼,暴露了自己的想法,成為了索洛佐眼中的突破口。

注意索洛佐的眼神變化

索洛佐覺得,既然父親不願意做生意,大兒子願意,那就殺掉父親,讓大兒子接班就好了。

這也就成為了後來教父被打黑槍的原因。

除此之外,索洛佐還殺害了柯裡昂家族的「野獸」盧卡·布拉齊,以及聯合當地警長,準備第二次加害教父。


索洛佐的背叛,與背後的塔塔利亞家族肯定脫不開干係,這一導火索隨即引發了柯裡昂家族的反擊,到後來演化成了五大家族的大戰。

「一個人會有自己的一套辦事風格,背叛過你的人,永遠會背叛你。」教父深諳這個道理。

所以在後來的劇情中,教父哪怕暫時停手了,也不過是休養生息,伺機報復。

教父沒有放過任何一個人,在他死後,所有的背叛者都被他拉著一起陪葬。

在《博弈論》中,這也是一個著名的模型——重複囚徒博弈

這個博弈的規則如下,在重複博弈的每一次單獨博弈中,甲乙雙方只有兩個選擇:合作或者背叛。

組合如下:

甲———乙

1.合作,合作;

2.合作,背叛;

3.背叛,合作;

4.背叛,背叛。

在這個遊戲中,雙方合作,各拿3分;一方合作一方背叛,背叛方拿5分,合作方拿0分;雙方背叛,各拿1分。

積分表如下:

1.甲:合作(3),乙:合作(3);

2.甲:合作(0),乙:背叛(5);

3.甲:背叛(5),乙:合作(0);

4.甲:背叛(1),乙:背叛(1)。

接下來,我給大家分析,為什麼背叛過一次的人,為什麼會一直選擇背叛。

我們拿甲來分析,如果他選擇的策略是「只背叛」,那麼他會遇到以下兩種情況:

①乙合作,甲背叛,甲拿5分。

②乙背叛,甲背叛,甲拿1分。

平均兩次得分,甲每次拿到了3分。

我們如果把甲的策略改成「只合作」,那他會遇到以下兩種情況:

①乙合作,甲合作,甲拿3分。

②乙背叛,甲合作,甲拿0分。

平均兩次得分,甲每次只拿到了1.5分。

如是重複下去,你會發現,如果你一直選擇「背叛」的策略,那麼你每次都不會吃虧。

所以說,生活中欠了你的錢不還的人,他是從你這裡佔了便宜。

雖然你再也不會借錢給他了,但他只要不斷去認識新的人,就能一直佔便宜,一直借錢不還。

所以說,你一旦知道某個人信譽有問題,就堅決不要和他有任何合作。

不要認為他會改變,背叛你的人,只會一直背叛你!

「土佬」索洛佐以前喜歡對人動刀子,這次對你動了刀子,將來也肯定會對你兒子動刀子。


而教父的作法,就是直接給他一槍。


膽小鬼博弈——威脅的藝術,是不採取行動



為什麼說「膽小鬼博弈」會被形容成「威脅的藝術」呢?

我們直接拿出「膽小鬼博弈」的模型——

通往懸崖的公路上,甲乙兩人打了一個賭——看看誰才是「膽小鬼」

兩人駕車一起往懸崖開去,誰先剎車停下來,誰就得給對方一百萬。

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博弈,因為如果兩人都堅持到底的話,兩人都得葬身懸崖。

所以,你就能在比賽之前,比賽的過程中,看到兩人相互放「狠話」。

「我老婆小孩都沒有,爛命一條,別以為我怕你,我剎車都拆了!」

「切!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在澤西州鄉下有個疼愛的妹妹!我性命交情的兄弟已經拿著刀在路上了,你最好老實給我停下來。」

「……」

這個博弈所鍛鍊的,也就是威脅的藝術。

當然,形如上文中的博弈,其實大都是放狠話,不會有真正的行動。

因為一個老練的博弈家知道,這場遊戲,要是誰真的動了手,其實他就已經輸了——你人都死了,我還賠錢給你幹嘛?

在《教父》裡,唐·柯裡昂也經常「放狠話」。

但教父和街頭混混不同,教父往往能夠成功的嚇住別人,也就是他所說的——我會給他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

這就涉及到「膽小鬼博弈」中最核心的話題了——信譽問題。

說得淺顯一些,也就是「言必行,行必果。」


我們聯繫一下教父發家的故事——

作為一個來美國發展的義大利人,維託·柯裡昂一開始在一家破爛的雜貨店打工,為人矜矜業業,卻還是被當地的一個黑道老大的侄子給頂替了工作。

後來,維託·柯裡昂開始混起了社會,並且鋤強扶弱,殺死了為非作歹收保護費的混混範倫奇。

他幫人解決問題,包括幫一個老寡婦解決房租問題,先禮後兵,一步一個腳印,並最終回到家鄉,殺死了弒母仇人西西歐。成為了眾人口中的教父——「唐·柯裡昂」閣下。

教父的一生,其實不輕易答應別人什麼請求,也從來不主動幫助別人。

但只要是他答應的事情,勢必前後一致,絕無半點差異。

掌握好了信譽問題後,那就要多加利用自己的威望了。

我們回顧一下教父的幾次威脅——

①拿100美元,與收保護費的範倫奇談判不成功,後來殺了他。


②拿10000美元和教子的樂隊投資人談解約的事情,被拒絕後,拿出1000美金,並且讓「野獸」布拉齊拿槍指著投資人腦袋,籤下了解約合同。


③拿工會關係與政治背景,與製片人沃爾茲談判失敗,殺掉了沃爾茲引以為傲的60萬美元的種馬。


④拿現金以及政治背景和五大家族談判,緩解緊張局勢,並在死後誅殺了五大家族首領。


教父的行事方式總是如此——先禮後兵,言行必果。

「最好的威脅是不採取行動,一旦採取了行動而沒有收到效果,人們就不再怕威脅了。」

教父對威脅的使用,很有藝術感。

所以,在電影《教父》裡,花了較大篇幅講述的製片人「沃爾茲」的故事,就顯得極其有代表性了。

教父的得意教子約翰尼·方坦想要當一部電影男主角,但他給製片人沃爾茲帶了綠帽子。

(仔細看沃爾茲和湯姆·黑根的談話,沃爾茲描述自己培養的「女明星」,有好萊塢最完美的「屁股」,可以推測他與女明星的關係。)

教父扇了哭哭啼啼的約翰尼一個耳光,並承諾給沃爾茲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


第一步,教父拿出了自己的工會關係以及政治庇佑,威脅沃爾茲,你旗下有個當紅男星在吸食海洛因。(我能給你點顏色看看)

沃爾茲震怒,別以為我怕你這個義大利混混。(第一次先禮後兵失敗)

第二步,教父擺出了自己當年威脅樂隊經理的事情。(信不信我弄死你)

沃爾茲周轉了一下,帶湯姆黑根看自己的名馬和莊園,告訴湯姆·黑根:「我不是不講情面,約翰尼那玩意綠了我!別的都好說,這個免談。」(我也有錢有勢,不怕你!)


第三步,教父把沃爾茲寶貴的種馬的頭送到了沃爾茲的床上。(下次可能就是你的腦袋了!)

沃爾茲恐慌萬分,但也不至於愚蠢至極,好萊塢美女那麼多,自己小命只有一條。

6個小時以後,教父的得意教子——約翰尼·方坦接到了導演的電話。

在《教父》電影裡,教父經常會談「生意」二字。

對於一個成熟的商人而言,經常要面臨各種博弈,這時候各種威脅就不可避免了。

當然,即使對於黑手黨而言,「殺一個人」,也是一筆代價莫大的交易。

所以,最有藝術感的威脅,一定是不採取行動的;當然,如果必須要採取行動,那就要雷厲風行。



影片中,教父自述,自己只是一個「小心的人」,或許,更合適一點的描述應該是「小心的商人」。

小心並不意味著秋毫不犯,而是要在最小的風險下,謀求的最大收益。

《教父》這類經久不衰的經典電影,即使講述的是虛構故事,但往往有很深的現實意義,值得我們去思考。

要看懂《教父》,必須要看懂「博弈」與「權力」。

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句子,想成為像「教父」這樣的男人,必須要理解這樣一句話——

權力是男人身上整潔的西裝,柔情是男人是胸口別著的玫瑰,博弈是男人懷中藏著的槍。


相關焦點

  • 阿爾帕西諾——永遠的教父
    為了避免誤會,首先筆者要毫無疑問的肯定馬龍.白蘭度和羅伯特.德尼羅兩位在電影界神一般存在的影帝在《教父》系列電影中對一代教父的演繹。但是筆者之所以篤定的認為阿爾帕西諾是永遠的教父,重要的原因是他以毫不遜色於以上兩位的演技對整個《教父》系列電影的貫穿,並且在整個系列對二代教父的演繹中,一直保持著極高的水準。這個水準是可以拿到整個電影史上來評說的。
  • 古惑仔和教父哪個更經典?
    晚飯後大家都說要找個電影看,於是眾說紛紜下最終統一看了《古惑仔》,從《古惑仔》的第一部看到了第五部。這種片子男孩子是很喜歡的,男人們也很常拿他來充情懷,顯得自己豪氣沖天。電影給我印象最深的那句話,永遠不要讓別人知道你在想什麼。甚至全劇都是在為這句話做演繹。從維克託柯裡昂到邁克柯裡昂,以及劇中或者活著得以善終或者不幸慘遭橫死的角色的命運,或多或少都有這句話的影子。
  • 阿爾·帕西諾:殿堂級演員,我們心中永遠經典的教父
    1969年,阿爾出演了電影處女作《我,娜塔麗》。1972年與著名演員馬龍·白蘭度合作,出演黑幫電影《教父》,在片中扮演第二代教父「麥克·柯裡昂」,並憑藉此片獲得了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 電影《教父》最經典的4句話,你最喜歡哪一個?
    大家好,歡迎來到電影V視界,今天我們一起來看電影《教父》,聊聊其中最讓你受益匪淺的經典臺詞吧,小編梳理出來了4句,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吧?」在電影《教父》中,教父的義子強尼是一位好萊塢巨星,因為這位巨星強尼嗓子出了點問題,現在逐漸在走下坡路了,為了繼續走紅好萊塢,有一部影片的男主角十分適合他,但是由於強尼和電影製片老闆有著很深的矛盾,所以想到找自己的教父唐柯裡昂尋求幫助。
  • 從電影《教父》感受到的商業啟發
    第4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電影《教父》改編自同名長篇小說,原著是美國著名暢銷書之一。電影裡講述了義大利黑手党家族的背景故事,將老教父到第二代教父的故事穿插於整個電影系列,揭示黑手党家族的起源與秘密,同時也展示了19世紀美國移民熱潮後社會的發展。
  • 經典電影評論賞析 《教父》
    一個以權力為中心的父系社會取代了現實世界,在這個社會中,教父執掌大權、主持正義,唯一的惡人是版徒。這個社會只有一條戒律,那就是麥可(阿爾帕西諾)說的:「永遠不要和家族對著幹。」 影片的第一幕發生在一間陰暗密閉的房間裡,這樣的安排意味深遠。這天是維多科利昂的女兒舉行婚禮的日子,作為一個西西里人,在這樣的日子裡他不能拒絕任何合理的要求。
  • 細數日本長崎避免被原子彈襲擊的三次機會,背後全是大國博弈
    其實背後的原因不僅僅是日本不投降,還有大國博弈。今天我們來細數長崎本可以逃過厄運的三次機會以及背後的大國博弈。 第一次機會 1945年7月26日,中英美三國頒布《波茨坦公告》,公告的內容很簡單,只有一條,那就是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
  • 《教父》史上最全經典臺詞賞析:黑暗中綻放的家族傳奇
    對於某些電影,時間越是在它身上留下厚重深遠的烙印,它就越能放射出迷人心醉的光芒,《教父》系列就是這樣的作品。從1972年的首部誕生,到1974年的續集接棒,再到1990年的完結,跨越了18年的時間,它的電影敘事、影像風格和人物表演仿佛穿越了時空,感染著一代代的觀眾。
  • 經典電影 | 《 教父3 The Godfather: Part III (1990) 》電影百度雲網盤免費分享觀看連結
    電影評價有人評:因為阿爾哥歲數漸增,演技越加成熟,第三部的感覺比第二部好很多。父親早就看出了他有成為接班人的潛能,在第二部的結尾,就點出了謎底,他做到了,但也失去了自己的夢想,自己的愛人,自己的兄弟。在別人面前他是個無所不能,任何事情不為所動,沉著冷靜的教父,其實在感情上他是多麼的脆弱。對著妻子的懷疑和不理解,大發雷霆;對自己的兄弟不爭氣和背叛,怒火出鞘;當失去自己最愛的女兒,嚎啕絕望的抽噎哭泣;教父也是人,也有感情,能做到忘情忘愛的也就成神佛了。
  • 經典電影《教父》,教會我們的那些事
    標籤:親情、成長、人性、社會、家庭如果說到經典電影,不得不提《教父》系列,三部豆瓣評分平均9.1分。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在於黑手黨柯裡昂家族兩代教父怎樣與家族敵人鬥智鬥勇,建立家業並鞏固住家族地位。情節設置的各種懸念,吊足觀眾胃口,讓人忍不住想要弄清真相,為柯裡昂家族捏一把冷汗,又真實還原了黑幫生活面貌。與其說是黑幫生活,不如說是現實社會。
  • 《教父》:永遠的經典,致敬維託·柯裡昂!
    接著便是真正的大人物,教父維託·柯裡昂(馬龍·白蘭度飾)登場,手握龐大的黑色帝國,他的氣質卻並不是鋒芒畢露,平緩的對話節奏富有張力,雖然透著壓抑的氣氛,卻並沒有太大的的壓力。這既體現了老教父的讓人不敢冒犯的權威,也彰顯了老教父的謙虛和傲氣內斂。
  • 100部經典電影賞析:《教父3》
    要走多遠,犧牲多少才能成為一代梟雄;要做多少,懺悔多深才能洗淨一生的罪孽 《教父2》得到了空前成功。它成為有史以來第一部續集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1990年,科波拉又拍了續集。《教父3》卻成為電影史上最讓人失望的影片之一。但是,它依舊是一部經典的傳世之作。為什麼呢?
  • 燒耳推薦一部經典中的經典電影--《教父》,男人的聖經,值得一看
    《教父》是一部美國電影,但它是一部關於義大利文化的電影,講述了以維託·唐·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科萊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其中對家庭文化的描寫細緻入微,很多人在第一看《教父》的時候,都會感慨,這難道不是紀錄片嗎?
  • 《教父1》一部曾不被人看好的經典電影
    Coppola年份:1972年教父是一個標準的好萊塢大片,他把各種觀眾喜歡的元素都能集合在這短短的兩個小時當中:黑社會題材、擁有憂鬱眼神的麥克、氣度非凡的維託、美麗的女演員,以及扣人心懸吊情節...這部幾十年後依然可以被眾人津津樂道的經典電影在當年卻不被眾人看好,和小編一起品鑑精釀之作,看看這部經典電影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吧~
  • 忘掉《盜火線》,這部才是兩代教父真正對決的電影
    阿爾·帕西諾依靠《教父》的出名迅速打開了自己的電影天地,憑藉《熱天午後》《疤面煞星》《情梟的黎明》等角色成為了美國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黑幫老大;羅伯特·德尼羅雖然錯失了《教父》裡的經典角色但是憑藉其強大的電影資源也很快的打響了自己的名號,《計程車司機》《美國往事》《憤怒的公牛》等作品的橫空出世讓他成為了唯一一個可以在黑幫電影裡跟阿爾·派西諾抗衡的男人。
  • 《教父》三部曲,被稱為男人的聖經,為什麼是近50年來公認最偉大的電影
    ,而考利昂們,就是看到機遇主宰漏洞的人,教父的哲學在這種不公平之下變得合理,更可怕的是,很多人高度認同了這種哲學。「永遠不要讓對方知道你在想什麼」這話聽起來很厚黑,但這種厚黑也是男性智慧的一部分吧,低語境文化之下,能有這種高語境的覺悟,實屬不易,所以它能給美國社會驚訝。
  • 電影《教父》裡的經典臺詞,看懂了這個就看懂了人生.
    >《教父》是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一部黑幫題材的電影,改編自馬裡奧·普佐的同名小說,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1973年這部電影獲得了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三項獎項;此外還獲得了第3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電影獎、最佳導演等獎項。2007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了「百年百佳影片」,《教父》排名第二。本篇文章摘錄了《教父》的一些經典臺詞,以期與讀者一同回顧這一經典影片。
  • 男人必看電影《教父》,我從中看到了什麼
    《教父》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部電影於1972年在美國上映,當時票房獲得第一,當時紐約電影票價為4美元,《教父》北美票房總額到達1.3億美元。這部電影也再度捧紅了馬龍·白蘭度(教父飾演者),他憑藉這部電影再度獲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也為初出茅廬的阿爾·帕西諾打開了影視界的大門。
  • 永遠的經典黑幫電影《教父》,經過44年柯裡昂家族都變成啥模樣
    《教父》之所以經典,在於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面向,在「柯裡昂」家族中就構成了一個豐富的性格展現,自《教父》第一集到現在已經44
  • 電影《教父》:一個創業者如何成功的故事
    《教父》,歷來被奉為經典,被美國電影協會評為「百年百佳影片」,排名第二。裡面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可供創業者參考和借鑑:不要憤怒,它讓你失去正常判斷作為一個創業者,控制自己的脾氣是最基本也是核心素質。在教父裡,一句很有名的格言就是「永遠不要讓對方知道你在想什麼」「不要憤怒,它讓你失去正常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