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這40個日常用語都出自他!

2021-02-08 中國日報網

 

2016年4月23日:這一天,是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

你是否曾因「好事過頭」(too much of a good thing)而經受宿醉折磨,或因一個笑話而「忍俊不禁」(in stitches)? 

這些日常用語都出自已經離世400年的莎翁,可見,如今莎士比亞仍具有廣泛影響。

約瑟夫·費因斯在1998年電影《莎翁情史》中飾演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

這位詩人的遺贈如今依舊對世界影響巨大,他對英語的影響也絲毫沒有減弱之勢。

即使是那些因為在學校學過莎翁悲劇集而不想再聽到他名字的人,也必須承認,莎士比亞的影響仍然存在,莎士比亞仍未過時。他的戲劇仍被人們廣泛認為是世界戲劇的巔峰,他對語言的自如運用仍舊讓人印象深刻,並能啟迪人心。

最近,「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在倫敦的舞臺上挑戰了公認最富挑戰性的莎翁角色——哈姆雷特。而麥可·法斯賓德(Michael Fassbender)在去年上映的原著改編電影《麥克白》(Macbeth)中的表現則是毀譽參半。莎士比亞的作品仍舊經典而被賦予新的生命。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挑戰了公認最富挑戰性的莎翁角色——哈姆雷特

莎翁對人類文化的影響絕不可忽視。不管你愛不愛《奧賽羅》(Othello),喜不喜歡《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或者乾脆說自己「不讀莎士比亞」,出自莎翁筆下的無數詞句,如今卻仍被人們廣泛使用著。

你是否曾因「好事過頭」(too much of a good thing)而經受宿醉折磨,或者生氣地自言自語「看在上帝的份上」(for goodness sake)?又或者,你因為朋友講了一個超好笑的笑話而「忍俊不禁」(in stitches),抑或因為鄰居吵鬧的夜趴而「徹夜未眠」(not sleep one wink)?

我們並不確定,這些詞和短語是否出自莎翁之手,抑或在當時早已存在,並被廣泛流傳使用了。但不管怎樣,我們往往是在他的戲劇裡第一次看到的這些詞和短語。

如果你對2016年是否該被稱為莎翁年仍抱有懷疑,那麼,就請看看下面這些出自莎翁的日常用語。

【詞彙】

「無拘無束」(Fancy-free)——《仲夏夜之夢》

「不舒服」(Uncomfortable)——《羅密歐與朱麗葉》

「經理」(Manager)——《仲夏夜之夢》

「使沮喪」(Dishearten)——《亨利五世》

「多事之秋」(Eventful)——《皆大歡喜》

「熱血」(Hot-blooded)——《李爾王》

「咆哮」(Rant)——《哈姆雷特》

「可笑」(Laughable)——《威尼斯商人》

「談判;協商」(Negotiate)——《無事生非》

「厭倦」(Jaded)——《亨利六世》

「暗殺」(Assassination)——《麥克白》

「淫穢;猥瑣」(Obscene)——《愛的徒勞》

「眼花繚亂」(Bedazzled)——《馴悍記》

「嗜好」(Addiction)——《奧賽羅》

「膽怯;怯懦」(Faint-hearted)——《亨利六世》第二部分

「滑稽」(Zany)——《愛的徒勞》

「卑躬屈膝」(Grovel)——《亨利四世》

「虛幻」(Unreal)——《麥克白》

「血汙」(Bloodstained)——《泰特思·安特洛尼克斯》

【短語、固定搭配】

「隱匿;潛伏」(Lie low)——《無事生非》

「炒魷魚」(Send packing)——《亨利四世》

「打破僵局;打破沉默」(Break the ice)——《馴悍記》

「忍俊不禁」(In stitches)——《第十二夜》

「一舉;一下子」(One fell swoop)——《麥克白》

「突然之間」(All of a sudden)——《馴悍記》

「一副悲慘的景象」(A sorry sight)——《麥克白》

「看在上帝的份上」(For goodness sake)——《亨利八世》

「屏息以待」(With bated breath)——《威尼斯商人》

「好事過頭反成壞事」(Too much of a good thing)——《皆大歡喜》

「金子般的心靈」(A heart of gold)——《亨利五世》

「煙消雲散」(Vanish into thin air)——《奧賽羅》

「清白的名聲」(Spotless reputation)——《理查二世》

【習慣說法】

「無論發生什麼;順其自然」(Come what, come may)——《麥克白》

「木已成舟」(What's done is done)——《麥克白》

「不重要;完全沒關係」(Neither here not there)——《奧賽羅》

「把某人吃到傾家蕩產」(Eaten out of house and home)——《亨利四世》第二部分

「人生如夢」(Such stuff as dreams are made on)——《暴風雨》

「隨心所欲,得心應手」(The world's mine oyster)——《溫莎的風流娘們兒》

「我有一個不合常理的辦法」(There's method in my madness)——《哈姆雷特》

「一個人的青春年少時光」(Salad days)——《安東尼和克裡奧佩特拉》

相關焦點

  • 全球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活動,你參加哪個?
    西班牙最偉大詩人、作家塞萬提斯逝世400周年紀念日今天還是世界讀書日同時也是鼓樓西劇場2周年生日 4月23日,全球共有146個國家及地區以不同方式舉行紀念活動這次演出還會包含有一部具有實驗性的作品《桌面上的莎士比亞》,藉助日常生活普通的物品來表現莎士比亞36場經典戲劇,在這一視角之下,麥克白成為了一個奶酪磨碎器,而哈姆雷特成為了一瓶墨汁。
  • 21句出自莎士比亞作品的英語日常用語
    威廉·莎士比亞因其戲劇出名。同時,他發明的許多單詞和短語至今仍被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以下是21句出自莎士比亞作品的英語日常用語。1.「全世界是一個舞臺,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一些演員;他們都有下場的時候,也都有上場的時候。一個人的一生中扮演著好幾個角色,他的表演可以分為七個時期。最初是嬰孩,在保姆的懷中啼哭嘔吐……」(朱生豪譯)莎士比亞的用法:「Puking」一詞首次出現在莎士比亞的《皆大歡喜》中。
  • 墨大裡的莎士比亞400年
    2016年是文學巨匠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在墨大,從圖書館展覽,到戲劇舞臺,再到文學與藝術教學,都蔓延著濃鬱的莎翁情懷。
  • 20道題來測試你是否真的懂莎士比亞 莎翁逝世400周年
    別急嘛,在莎翁逝世400周年之際,書評君先考考大家。咳咳,今天的考題分為「請嚴肅點」、「一片空白」和「逗自己玩」三部分,前兩部分測試與莎士比亞有關的信息,第三部分的兩個題目,是從網絡上找來,稍經修整,且圖一樂。待讀者諸君答完題目,書平君再為大家奉上我們精心準備的關於莎翁的幾堂課。
  • 中國國家話劇院舉辦系列活動 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專電(記者白瀛)4月23日是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紀念日。中國國家話劇院當日在京舉行系列活動予以紀念:上演莎翁歷史劇《理查三世》,舉辦「莎士比亞在中國」主題展覽,發布藝術叢書的首部《合璧——〈理查三世〉的中國意象》。
  • 莎士比亞名句票選 臺科大首選是《哈姆雷特》的...
    系列活動將學校22個柱子貼上莎士比亞名句,讓同學們從22個名句中票選出最喜歡的句子。(臺科大提供)華夏經緯網4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紀念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年, 全球各地都有各式遊行和戲劇活動,臺灣科技大學也特別舉辦「一代劇翁,哪句最莎?」讓學生票選最喜歡的經典名句,和全球一起瘋莎翁;另配合通識課讓學生演出音樂劇,重新詮釋《哈姆雷特》、《仲夏夜之夢》等莎士比亞經典名劇。
  • 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 四大悲劇,四大喜劇匯總
    他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7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數遠遠超過其他任何戲劇家的作品。       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20多年期間莎士比亞在倫敦開始了成功的職業生涯,他不僅是演員、劇作家,還是宮內大臣劇團的合伙人之一,後來改名為國王劇團。1613年左右,莎士比亞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後逝世。
  • 莎翁逝世400周年:男男女女,仍不過演員而已
    2016年4月23日,也就是明天,是這位英國劇作家逝世400周年的日子。」The lost years:失落的那七年 在莎士比亞的生平記載中,有著七年的斷層。從莎士比亞23歲,在斯特拉特福小鎮有了三個兒女和一個妻子,到他30歲再次出現在倫敦,這七年時間,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裡,經歷了什麼而成就了他的天才。
  • 「跨越時空的對話」——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展在雪梨...
    新華社雪梨9月9日專電(匡林)由中國文化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聯合舉辦的「『跨越時空的對話』——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展」8日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整個展覽分為3個部分,呈現了「湯莎」兩人生活時代和作品的異同,展示了湯顯祖代表作《臨川四夢》以及崑曲之美,同時以書籍、影音資料等媒介為觀眾深入了解湯顯祖相關著作搭建了互動平臺。
  • 水袖與蓬裙的邂逅 ——紀念湯顯祖•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 國際博物館日特輯
    誰是第一位把莎士比亞帶到中國的呢?他就是外國傳教士慕威廉。1856年,慕威廉在其翻譯的上海墨海書院刊印的《大英國志》中首次提到莎士比亞。1894年,嚴復在他翻譯的《天演論》的《進微》篇中提到這個戲劇詩人。
  • 莎士比亞 | 讀到他的第一頁,就使我這一生都屬於他了
    威廉·莎士比亞(1564.4.23-1616.4.23)     400年來,莎翁被視作人類文學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世界文學史的「星辰」。哈代、弗洛伊德、福克納、狄更斯、王爾德等大師都深受其恩惠。     「我讀到他的第一頁,就使我這一生都屬於他了」,大文豪歌德如是說。 01你有「病」,他有解藥  莎士比亞被稱為「四個世紀以來,最懂人性的人。」
  • 莎士比亞說:愛情是盲目的
    2016年4月23日,是英國文杰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昨日,紀念活動在莎士比亞出生地英格蘭中部城市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小鎮舉行
  • 人性與人心,莎士比亞400年前就說透了
    威廉·莎士比亞(1564.4.23-1616.4.23)400餘年來,莎翁在每個時代都受到眾星捧月般的待遇:「我讀到他的第一頁,就使我這一生都屬於他了。」德國大文豪歌德,曾這樣激情表白莎士比亞。 馬克思稱讚他是「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雨果則認為「他的光輝照耀著全人類」。連冷靜的政治家邱吉爾也說:「寧可失去一百個印度,也不願失去一個莎士比亞。」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莎士比亞環球劇院邀請了包括中國在內的37個國家,用37種語言呈現莎士比亞的37種劇本。
  • 獨家|辜正坤:莎士比亞所使用的英語詞彙竟有43566個
    導讀:與中國外國文學學會莎士比亞研究會會長、北大教授辜正坤聊聊莎士比亞  記者:2016年是英國作家威廉·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
  • 燒腦圖再度來襲 你能找到莎士比亞嗎?(組圖)
    在最新「燒腦圖」中,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被藏在其創作的經典角色中,包括哈姆雷特、羅密歐和朱麗葉、麥克白夫人以及奧塞羅等。答案在最後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6日報導,為了紀念世界上最著名的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逝世400周年,英國25歲插畫家薩利-安·赫倫(Sally-Ann Heron)創作一幅新的「燒腦圖」。
  • 驚情400年: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的遠和近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畫像。 圖片來自網絡  「湯顯祖是不是『中國的莎士比亞』?答案是否定的……重要的是,他無需成為莎士比亞。湯顯祖是中國的湯顯祖,這就夠了。中國人應該為自己擁有湯顯祖這樣的劇作家感到驕傲」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白旭、黃燕、袁慧晶  400年多前,當西方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用鵝毛筆寫下十四行詩的時候,5800公裡以外的東方,湯顯祖手執毛筆書著曲詞。  400年後,二人的戲劇在湯顯祖的故裡、江西省撫州市同臺上演,以紀念這兩位同時代的劇作家。
  • 全世界昨天都在紀念莎士比亞 在杭州小百花有場與莎翁「對話」
    浙江在線04月24日訊 (通訊員 陸姝穎 錢江晚報記者 馬黎) 昨天這個日子,有點特別——世界讀書日,也是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紀念日,其實這一天,也是莎翁的452歲生日——是的,生死同一天,註定這是一個傳奇的大叔。  據英國領事館統計,全球共用146個國家及地區以不同的方式,舉行紀念活動。
  • 永恆的莎士比亞 「甘道夫「遠渡重洋陪你去看上影節「莎翁影史」
    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紀念活動在世界各地舉行之際,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攜手英國電影協會(British Film Institute,
  • 活動預告 莎士比亞文學的「中國行」
    2016年是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紀念。
  • 爆笑戲中戲《莎士比亞別生氣》,另類致敬莎翁
    《莎士比亞別生氣》算是開心麻花在上海常演不衰的劇目,它首演是在2016年底,創作初衷是為了紀念戲劇大師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頗有煙火氣的開心麻花,試圖用喜劇另類致敬莎翁。劇情講的是一個話劇劇組正在排練莎士比亞經典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首演當天,一個「不速之客」突然衝上舞臺,讓臺上眾演員一臉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