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本德川幕府時代禁教為背景的新電影《沉默》臺灣上映 談殉道在...

2021-01-09 基督教資訊平臺

2017年1月17日,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等主演,根據日本作家遠藤周作的同名小說改編,以日本德川幕府時代禁教為背景的新電影《沉默》在臺灣上映,內陸在相關視頻網站也可找到在線觀看資源。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一衣帶水的鄰邦、櫻花盛開之地的天主教傳入史,以及跟電影有關的殉道。

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史實是,日本早在中國明朝時期其實就已經成為一片福音的沃土,1600~1613年短短的13年期間,就有37萬的人信主。然而伴隨著日本的復興而來的卻是魔鬼的瘋狂反撲,有學者稱,有50萬基督徒悲慘殉道,日本四百年前的那段復興史也是一部充滿血淚的殉道史。

順利傳入並迅速發展於武士之地的天主教

在日本列島的傳教活動始於1549年,耶穌會神父、葡萄牙天主教宣教士聖方濟各•沙勿略(Father Francis Xavier,又譯法蘭西斯)抵日。將基督信仰帶進九州鹿兒島,他以基督的愛來收養被人遺棄的痲瘋病人,專心教導聖經及背十架的信心。一年間,就帶領了100多人歸主。當中許多忠心的門徒也積極投身宣教。兩年後,法蘭西斯離日時,信徒已達2,000餘人。

方濟各在1552年的信中對新奉教的日本天主教徒表示讚賞:「我看到新奉教的人對我們的成功感到多高興。他們熱心地去加強自己的信德,又敦促他們已經勸化的外教徒接受領洗。」1576年第一座天主堂祝聖於日本的前首都京都。

當時歐洲宣教士的信中寫道:我們的福音在中國受到抵制,但沒想到,在日本卻大受歡迎!1600~1613年短短的13年期間,就有37萬的人信主!  到1605年時,信徒增長至70萬,佔當時日本總人口1,800萬人的4%。甚至許多王公貴族、將軍大名信主。

長崎天主堂(圖:資料圖片)

殘酷野蠻的逼迫

有賴耶穌會士福傳的努力,天主教得以穩定又不受阻礙地廣揚福音至1587年。那年日本的教友人數已增長至近二十萬。1587年,1587年豐臣秀吉宣布禁教。豐臣秀吉作為當時國家實際上的統治者,因被兩位天主教婦女拒絕成為他的妾侍,受辱之下於是開始清除從公務員和軍隊中的天主教徒。耶穌會被禁止進行進一步的傳教活動,當時二百四十所天主堂中三分之一被燒毀。

那時候的凡僧(日本佛教僧人),特別是首都以外地區的,極具影響力,他們的敵意也促使豊臣秀吉決定發動對日本天主教徒的迫害。自十七世紀初開始抵達日本的英國和荷蘭的誓反教商人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為從當權者尋求利潤豐厚的貿易條款,他們參與了對日本天主教會的迫害,幫助尋找天主教徒的藏身之地。他們向日本官方建議從外國人中,確定天主教傳教士最可靠的辦法,就是命令疑犯用腳踐踏十字架。由於誓反教教徒拒絕羅馬天主教的儀式,包括敬禮基督受難的標記,提議這種辦法的人自己不會有困難通過試驗。

1597年,旨在消滅日本天主教會的迫害中的第一次事件發生。十六世紀日本的天主教信仰中心之一是長崎。1597年,豐臣秀吉將軍在俯瞰長崎的山坡上把26位日本天主教徒釘在十字架上,其中最年幼的門徒只有12、3歲,同時有1萬多名信徒受害。他們包括教友、方濟會和耶穌會的傳教士,和日本首批本土出生的耶穌會修士之一,三木保祿。

下一波的迫害於1614年開始。 1619年,幕府頒布「踐踏基督繪像令」,好查出基督徒並逼迫信徒改教或選擇進入監牢。這項命令一直延續至1857年,各村莊每年定期舉辦踐踏大會,許多的信徒於是將信仰隱藏在心中,將十字架與聖經藏在佛壇後。基督徒最後的抵抗延至1637年的島原半島之亂之後,終究不敵幕府的勢力。教會及基督徒的名稱,從此消失在日本的社會之中。

徳川家康將軍下令銷毀所有在日本倖存的天主堂。傳教士以及顯赫的新奉教日本家庭被判處流放。針對日本天主教徒的迫害整個世紀一直未有減弱。1622年9月,二十五位天主教徒,其中包括九名耶穌會士,六名道明會士,四名方濟會士,在被迫目睹三十名同行的天主教徒被斬首後,被處以火刑。當時在日本的一位英國商人,理察·葛克施(Richard Cocks),看到「五十五名天主教徒(在京都)被處決時受酷刑至死」。殉道者當中包括高喊著:「耶穌,接受我們的靈魂!」在母親的懷抱中被處火刑的五、六歲兒童。

迫害者精心設計酷刑,為求設法迫使天主教徒作出叛教(拒絕基督)的行為。殘忍的鎮壓者所用的酷刑讓人不寒而慄:十字架刑、斬首刑、微火烤刑,更令人毛骨竦然的武刑罰是灌涼水、以鐵針或竹串插入指甲或陰部,以及恐怖的「浸糞坑」:綁住受刑人的腳,而將其頭部倒吊置入坑內,直至斷氣為止。

十八世紀前在日本殉道的日本天主教徒估計共有二十萬人,教會僅記錄其中三千餘名。十七世紀中葉,僅餘的傳教士去世後,令記錄這一段時期日本殉道歷史更加困難。

元和大殉教(圖:資料圖片)

逼迫中的堅守

1600年,幕府壓迫信徒的政策更趨嚴厲,信徒人數卻持續增長至30萬人。在1614年頒布禁教令到1644年期間的30年,仍然有百名以上的宣教士偷渡來日本。據統計,至1629年,通過方濟會的宣教,日本東北地方有2萬6千人得救。耶穌會至1626年的統計,也有2萬人以上的日本人受洗歸主。這些人很多是在迫害當中信主、受洗、殉道。

聖方濟各一開始在日本做傳教工作時發現:「我認為我們將永遠找不到另一個與日本同等的民族。」日本這些信仰的人面對殉道時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熱忱。1597年,在長崎被釘十字架的其中一人是十三歲的小崎多默(Thomas Kosaki)。去世前,他寫告別信給母親:「按照天主所賜給我的恩寵,我寫這信給你,親愛的媽媽。根據判決,大家都會在長崎與教士一起被釘在十字架上。我們一共二十六人。請不用擔心父親和我,我們會在天堂等著你…… 如果你不能找到神父為你施行終傅聖事,請記著要為你的罪痛悔和堅守信德。也請記著來自耶穌基督源源不盡無數的祝福。因為世界上一切都將很快消逝,即使你被迫成為乞丐,也務必不要失去的天堂的榮耀。無論人對你說什麼,用耐心和愛心承擔一切到最終。請為我們祈禱。最重要的是,我求求你——你的心總要深深為罪痛悔。願天主保佑你!」

正是信德,令他們英勇地超越迫害者的野蠻和仇恨,但這並不是日本天主教會史上最後的光輝一頁。教會繼續忍耐,十七世紀的殘酷迫害導致教會轉向地下—— 一個沒有神父的教會,並且除了聖洗外,沒有其他聖事。然而在祈禱的支持下,倖存的日本天主教徒等待「羅馬派人來」。日本天主教會被迫轉移至地下活動近二百年。 

日本鎖國期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初結束。傳教士回日。(這段期間誓反教教徒亦加入傳教。)普遍認為宣教工作必須從頭開始。1865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珀蒂讓神父(Father Petitjean)在長崎市建造一座小聖堂。多年來除了他自己以外沒有別人進入聖堂,直到一天早上,三名日本婦人在他身旁跪下來向他提問,確認了他是神父後,她們說:「很好,你是像我們一樣的天主教徒。」

終於有人從羅馬到來。原來,在長崎市和周邊地區有約二千五百名天主教徒倖存到十九世紀中葉。全國天主教徒人口約五萬名。日本天主教會在野蠻迫害和沒有神父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倖存,深深地打動教宗庇護九世。他宣布,3月17日為日本教會的瞻禮日——尋回長崎天主教徒瞻禮日。

相關焦點

  • 日本幕府禁教,令上帝也「沉默」
    相較之下,同樣由他主演的另一部電影——《沉默》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說來也巧,這兩部電影都在講述信仰問題。在《血戰鋼鋸嶺》中,信仰最終戰勝了強大的世俗偏見;而在《沉默》中則正好相反。聖巴斯蒂安被捕後,與負責抓捕天主教徒的日本官員井上筑後守政重辯論,又見到了棄教的老師費雷拉,最終在井上的威脅下棄教,擔任起為長崎奉行所搜檢外國商人攜帶基督教物品的任務。《沉默》提名89屆奧斯卡最佳攝影
  • 伊達丸:日本德川幕府時代的跨太平洋外交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德川幕府的對外戰略改變? 17世紀初,德川幕府已完成對豐臣家族的逆襲,但彼時的日本已經很難回到過去。因而在這個特殊的戰略迷茫期,新的江戶當局也渴望在新世界中尋覓自身的位置。
  • 從兩部電影看日本史上規模最大決定天下的內戰,奠定德川幕府時代
    日本戰國時代的結束被後世歸納為一句俗語:信長種下小麥,猴子做成包子,被老烏龜給吃了,也有說「信長搗(舂米磨粉)、秀吉捏(和面做餅)、家康食(坐享其成)」。,以擅長隱忍,且活得久為特點,生生耗死了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所以被稱之為烏龜。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末代幕府將軍退位後,他們家族依舊繁榮
    因此德川家康建立德川幕府的時候,天皇依舊還是日本的最高領導人。當然了,這僅限於一種象徵,真正的權力,還是在德川幕府手裡。德川幕府自此統治了日本264年之久,最後一任幕府將軍是德川慶喜,真是個喜慶的名字。列強用大炮打開了日本的門戶以後,德川幕府逐漸失去了人心。
  • 德川幕府後期日本財政改革的正當性悖論
    與此相關,隨著幕政的整體不振,質疑德川政權還有沒有能力在新的世界大勢面前繼續擔當國家大任的輿論開始由微而顯,而請出蟄居久矣的皇室來挽救頹勢的所謂「尊王」鼓動亦逐漸由想法變成行動。有過天皇身邊工作體驗的水野忠邦,之所以與德川齊昭既合作又戒備,西南強藩不斷示人以「自立」的舉動讓水野如坐針氈,已為人們動態地詮釋了幕府面臨的不妙實況。
  • 幕府風雲——日本的戰國時代
    武田信玄的這段話,道出了戰國時代群雄割據爭霸的本質——勝者為王。  日本戰國,一般是指從1467年應仁之亂到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這一百三十餘年的斷代史。自1467年幕府管領的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等守護大名之間爆發應仁之亂起,足利幕府逐漸難以號令各地大名,得到守護大名地位象徵、真正擁有實力者的身份日漸上升。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被推翻後其家族後代結局如何?
    一,德川幕府成因簡介 公元16世紀前後,日本進入了所謂的戰國時代,各地有實力的大名紛紛起來爭霸。其中,實力最強大的大名織田信長,逐漸吞併了尾張、近畿等多個地盤,勢力擴張至大半個日本。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被推翻後受到天皇賞賜,如今成日本財閥
    1603年,經歷關原合戰後,德川家康取得了完勝,隨後他創立德川幕府,又經過十多年徹底消滅豐臣家族,最終取得了全國的統治權,德川幕府一直統治了日本長達264年,一直到近代日本發起倒幕運動,德川幕府最終被推翻,日本也進入到了新時代。
  • 日本史:德川家光為了鞏固幕府權威,實行了「參勤交代」項目
    百家原創作者:九爺帶你看歷史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九爺帶你看歷史,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的歷史是日本江戶時代。江戶幕府的奠基者是德川家康、秀忠父子,逮至第三代德川家光,而統治架構基本完善。這前三代幕府將軍之統治,常被稱為「武斷政治」,即將軍本人擁有極大的獨裁權力,慣以強硬手段來解決政治問題。幕府正是靠了這種獨裁,才使得亂世終結,和平重開,幕藩體制的根基得以牢固。二代將軍德川秀忠退位為「大御所」以後,即移居江戶城的西之丸,而將本丸讓給了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從此幕府便進入了西之丸年寄(事務官)和本丸年寄諸事合議的「雙頭政治」階段。
  • 德川幕府末代將軍,四個歷代第一,創下德川將軍之最
    而在近代日本,德川幕府的最後一任統治者德川慶喜,同樣被人研究,後人對他也是褒貶不一。不過他創下了四個歷任第一,堪稱德川將軍之最。繼任十五代將軍的德川慶喜,在歷任德川將軍中,擁有好幾個「歷代第一」的紀錄。首先,他擔任將軍的時間是十五人中最短的。他在慶應三年(公元1866年)十二月五日成為將軍,第二年十月十四日即大政奉還,將軍的寶座只坐了十個月。
  • 影視|上帝在日本「沉默」:為何傳教士能在中國做官,在日本卻慘遭酷刑?
    相較之下,同樣由他主演的另一部電影——《沉默》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說來也巧,這兩部電影都在講述信仰問題。在《血戰鋼鋸嶺》中,信仰最終戰勝了強大的世俗偏見;而在《沉默》中則正好相反。加菲爾德扮演的年輕的傳教士聖巴斯蒂安從長崎登岸,目睹日本幕府統治者用「踏繪」的方式搜尋天主教徒,抓捕他們並施以酷刑的過程。聖巴斯蒂安被捕後,與負責抓捕天主教徒的日本官員井上筑後守政重辯論,又見到了棄教的老師費雷拉,最終在井上的威脅下棄教,擔任起為長崎奉行所搜檢外國商人攜帶基督教物品的任務。《沉默》提名89屆奧斯卡最佳攝影
  • 新舊時代的殘酷交替:天皇與幕府之間爭權奪利,用殺戮開啟新篇章
    電影《浪客劍心》的時代背景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戰爭的時代,主人公緋村劍心被稱為「劊子手拔刀齋」,他是個有原則和自身堅持的人,他絕不殺害一人的誓貫穿全劇言。他是新舊時代的見證者,或者可以說他是舊時代的武士,新時代的流浪者。
  • 創建德川幕府時代的德川家康,為何早年被逼殺死自己老婆與兒子
    日本的戰國時代,有點相當於中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德川家康是日本戰國時代最著名的三個霸主之一(另外兩個是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他從年輕時實力薄弱,到最後戰勝織田家族和豐臣家族,讓日本進入德川幕府時代,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他早年卻被人逼迫殺死自己的老婆和兒子。這是怎麼回事呢?
  • 電影《沉默-Silence》
    2017年有一部以日本江戶時代的禁教為主題的電影上映。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真實地位到底怎樣,是何原因被推翻?
    說到日本的歷史,我們就必要要提到著名的"德川家族"。德川上臺以來,德川家族統治日本長達兩百多年。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德川十五代將軍交出了他的權力。日本政府會對他們做什麼?德川一家會怎麼樣?在我們談論德川家族以前,我們需要對"幕府"做基礎的認識。"幕府"源於古代漢語,是指"戰爭時期的將軍府",後來被日本人吸收。在日語中,它指的是"將軍的軍帳"。之後隨著將軍權力產生了變化,幕府已經上升為一種獨特的政治體制。"
  • 大奧:幕府將軍的後宮
    那麼日本有沒有宮鬥劇呢?答案是YES!日本宮鬥被寫的最多的就是:大奧(おおおく)。除了正史,以大奧為背景的架空故事也成了電視劇,電影,漫畫,小說等的重要題材。大奧是指在日本江戶時代,是德川幕府將軍的生母、子女、正室、側室和各女官的住處。大奧的另一含義指代德川幕府家的「後宮」,即是宮女、嬪妃生活的地方。在大奧中,除將軍外,所有男子不得進入。
  • 【來稿】日本的天主教發展史(電影)
    傳教士們經過這次經驗教訓,徹底摸透了日本的政治現狀。在這個時候,天皇的權利可以說是近乎沒有的。流行的,是一種以下克上,強者為王的時代。真正的實權,其實是在幕府將軍的手裡。但是即便室町幕府本身,此刻也走向了末路,實力雄厚的各路大名皆各自為政,甚至一向一揆宗等佛教分支團體,也不好好的在寺院裡念經,也喜歡自成一派到處搞事,各種武僧很刷存在感,整個時代混亂不堪。
  • 據傳,日本花火大會始於德川幕府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
    據傳,日本花火大會始於德川幕府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公元1732年,因瘟疫火災經常發生,為消除厄運,幕府放煙火,期待趕走惡靈。花火大會通常在夏季的七八月份舉行,和日本的盂蘭盆節重合。延用了首次水神祭花火大會的祭拜含義,含有「鎮魂」的意味,因此綻放滿天的煙花又有「鎮魂花火」的別名。
  • 在線高清電影 |《沉默》唯有生命才能影響生命!
    《沉默》是由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發行,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連姆·尼森、窪冢洋介、淺野忠信、亞當·德賴弗聯合主演的歷史劇情片。該片於2017年1月13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根據日本作家遠藤周作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德川幕府時代禁教令下長崎附近的小村子,一個葡萄牙耶穌會的教士偷渡到日本傳教的故事 。
  • 再思最揪心的電影《沉默》:在徹底的沉默中傾聽上帝
    《沉默》▽ 電影《沉默》,改編自日本作家遠藤周作在196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而《沉默》也代表了日本20世紀文學的高峰之作。《沉默》原稿他驚嘆道:自己那時的感覺就像被子彈擊中內心,當了這麼多年導演,似乎都是在為拍這部電影做預備。